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思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如"贰""军""辞""鄙""微"等实词的含义,"以""而""之"等虚词的用法,以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并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的语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味,感受人物形象。学习烛之武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进行游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节结构,培养其梳理文言文叙事脉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临危受命,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意。分析烛之武的说辞,学习其游说技巧。2.教学难点领会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感受其语言魅力。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把握文章所反映的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文本,理解文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节奏美。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如模拟历史场景、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人物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春秋时期地图,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各国之间的关系。说明当时诸侯纷争,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战争频繁。2.讲述一个与外交智谋相关的小故事,如蔺相如完璧归赵,引发学生对古代外交策略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精彩的外交故事。
(二)介绍背景(3分钟)1.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2.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强调重点字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等。展示节奏划分示例,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3.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文章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文言知识梳理(20分钟)1.实词释义借助多媒体展示重点实词,如"贰""军""辞""鄙""微"等,让学生结合语境猜测其含义,然后教师讲解并举例。"贰":有"两属""从属二主"之意,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辞":"推辞",如"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微":"如果没有",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让学生分组整理文中其他重要实词,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2.虚词用法重点讲解"以""而""之"等虚词的常见用法。"以":介词,"因为",如"以其无礼于晋";介词,"拿、用",如"以乱易整,不武";连词,"来",如"越国以鄙远"。"而":连词,表承接,"就、接着",如"夜缒而出";连词,表转折,"却",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之":助词,"的",如"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人或事物,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让学生找出文中含有这些虚词的句子,进一步体会其用法。3.特殊句式指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如"何厌之有",正常语序为"有何厌",并说明宾语前置的条件和作用。分析状语后置句,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正常语序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强调状语后置的翻译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其他特殊句式,并进行总结归纳。
(五)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1.分组讨论烛之武的人物形象。提出问题: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他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学生阅读相关文段,进行思考和讨论。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烛之武是在郑国面临亡国危机时,经佚之狐推荐出场的。他一开始对郑伯的请求推辞,可能是因为之前不被重用而心怀不满,但最终出于爱国情怀,临危受命。教师总结烛之武的人物形象:深明大义、爱国。在国家危难面前,放下个人恩怨,挺身而出。机智勇敢、善于辞令。凭借出色的口才,成功劝退秦军。3.分析烛之武的说辞。让学生找出烛之武游说秦伯的段落,齐声朗读。逐句分析烛之武的说辞,引导学生体会其语言艺术和逻辑推理。首先,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指出"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先示弱,消除秦伯的戒心。接着,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到"君之薄也",通过假设和对比,说明灭郑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会削弱秦国而增强晋国。然后,提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为秦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方案,即保留郑国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得到郑国的供应。最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晋国的贪婪和野心,"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暗示秦国与晋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秦国若不防备晋国,将会受到晋国的侵害。
(六)小组合作,探究文章的艺术特色(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方面探究文章的艺术特色,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3.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探究成果。情节结构:文章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从郑国面临危机,到烛之武临危受命,再到成功劝退秦军,最后晋军撤离,整个故事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人物塑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烛之武、郑伯、秦伯、晋侯等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语言表达:烛之武的说辞简洁有力、委婉含蓄、逻辑严密,充分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文中其他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七)拓展延伸(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的外交场合中,我们能从烛之武退秦师中学到哪些外交智慧?2.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国际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其关注现实、思考问题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文言基础知识、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要点。2.强调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对我们的启示,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古人的智慧,提升自身素养。
(九)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全文。2.以"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古代外交智慧"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3.完成课后练习中关于文言知识的巩固题目。
五、教学资源1.教材《烛之武退秦师》原文。2.多媒体课件,包含春秋时期地图、重点字词解释、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探究等相关资料和图片。3.相关历史故事视频,如"完璧归赵"等,辅助导入新课。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学生对文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健康体检项目合同
- 昆明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文献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Cisco服务等级协议合同版
-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统一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枣庄学院《云计算原理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市惠山区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音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高青县2025年高中毕业生班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英语试题含答案
- 高职劳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美术教室装修合同模板
- 陕西省汉中市高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试卷历史(含答案)
- 2024年“五史”教育全文
- Unit 7 Happy Birthday!Section A(教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同仁堂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免疫治疗中假性进展的机制与评估标准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大纲和模拟试题库1
- 互动硬件体感交互设备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国开(河北)2024年《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