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丑末寅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京韵大鼓的基本特点和演唱形式。准确识读《丑末寅初》的曲谱,理解其中的节奏、音符和旋律特点。能够较为熟练地演唱《丑末寅初》的部分段落,掌握其中的发声技巧和韵味表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欣赏经典的京韵大鼓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识读曲谱和学唱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和音乐表现力。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京韵大鼓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通过演唱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感染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气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京韵大鼓的风格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准确把握《丑末寅初》的节奏、旋律和韵味,能够流畅演唱部分段落。2.教学难点体会并表现出京韵大鼓中独特的发声方法和润腔技巧,唱出韵味。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融入情感,准确传达出作品所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京韵大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演唱形式等知识,使学生对京韵大鼓有初步的了解。2.欣赏法:通过播放经典的京韵大鼓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京韵大鼓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3.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丑末寅初》,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节奏把握和韵味表现,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参照。4.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识谱练习、发声练习和演唱练习,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5.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京韵大鼓的特点、演唱技巧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清晨鸟鸣声、鸡叫声、钟声等混合的音频,营造出清晨的氛围。提问学生:"同学们,听完这段音频,你们能想到一天当中的哪个时间段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清晨。2.展示与清晨相关的图片,如日出、晨雾、老人打太极等,引出课题《丑末寅初》。讲解"丑末寅初"是中国传统计时中的凌晨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是京韵大鼓中一首描绘清晨景色和人物生活的经典曲目。
(二)京韵大鼓介绍(10分钟)1.讲解京韵大鼓的起源和发展京韵大鼓起源于清代末年,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在京津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介绍几位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如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等,讲述他们的艺术成就和对京韵大鼓发展的贡献。2.分析京韵大鼓的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京韵大鼓的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快板、垛板、散板等。其旋律优美,节奏丰富多变,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伴奏乐器主要有大三弦、四胡、琵琶等,这些乐器相互配合,为唱腔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演唱特点:演唱者运用独特的发声方法,如"云遮月""脑后音"等,使声音醇厚、明亮、富有穿透力。在演唱中注重润腔技巧,如滑音、颤音、顿音等,使唱腔更加婉转细腻,韵味十足。语言特点:京韵大鼓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唱词讲究合辙押韵,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3.播放一段京韵大鼓的经典演唱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京韵大鼓的魅力。
(三)歌曲分析(15分钟)1.再次播放《丑末寅初》的音频,让学生初步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整体情绪。2.分段分析《丑末寅初》第一段:讲解唱词内容:描述了丑末寅初时分,天色渐明,金鸡报晓,星斗满天的景象。分析旋律特点:旋律较为舒缓,节奏平稳,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讲解其中的节奏难点,如切分节奏等,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掌握。第二段:介绍唱词:描绘了渔翁在江上捕鱼的情景。分析旋律:旋律开始有一些起伏,节奏稍快,表现出渔翁劳作的动态。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装饰音,如波音、滑音等,体会其对表现歌曲意境的作用。第三段:讲解唱词:讲述了樵夫上山砍柴的画面。分析旋律:旋律进一步上扬,节奏更加紧凑,展现出樵夫的勤劳和坚韧。强调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如"肩扛柴禾步又急"这句要唱出较强的力度。第四段:介绍唱词:描述了农夫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分析旋律:旋律较为平稳,节奏适中,体现出农夫的质朴和辛勤。指导学生注意气息的运用,保持声音的平稳和连贯。第五段:讲解唱词:描绘了书生在窗前苦读的情景。分析旋律: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缓,表现出书生的勤奋和对未来的憧憬。提醒学生注意情感的表达,唱出书生的专注和坚定。第六段:介绍唱词:讲述了老少妇孺在清晨的生活琐事。分析旋律:旋律轻松明快,节奏活泼,展现出生活的温馨和美好。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表现出这种氛围。第七段:讲解唱词:总结全曲,表达了对清晨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分析旋律:旋律逐渐上扬,情绪饱满,达到全曲的高潮。指导学生在演唱时要充满激情,将情感推向顶点。
(四)发声练习(10分钟)1.讲解京韵大鼓的发声方法介绍"云遮月"的发声技巧,即发声时喉部放松,气息下沉,声音如同被云层遮住的月亮,醇厚而柔和。示范"脑后音"的发声方法,让学生感受声音从脑后发出的共鸣效果。2.进行发声练习哼鸣练习:引导学生用鼻腔和头腔共鸣进行哼鸣,感受共鸣的位置和效果。气泡音练习:让学生放松声带,发出像气泡破裂一样的声音,锻炼声带的灵活性。长音练习:发"啊""呜"等长音,注意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平稳,逐渐延长音长。模拟京韵大鼓发声练习:让学生模仿京韵大鼓的发声方法,练习一些简单的唱句,如"丑末寅初啊,日转扶桑"等,体会发声的韵味。
(五)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范唱《丑末寅初》的第一段一边范唱一边讲解演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发声方法、节奏把握、韵味表现等。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轻轻哼唱,感受旋律。2.学生逐句跟唱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错误。对于较难的句子,如"猛听得谯楼二鼓把那光阴报",反复教唱,直到学生掌握为止。3.分组检查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演唱所学的段落,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鼓励。教师对各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4.完整演唱第一段学生在熟练掌握逐句演唱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第一段演唱。教师钢琴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节奏和音准。
(六)拓展与创作(10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丑末寅初》的旋律和风格,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可以围绕清晨的其他场景或自己的生活感受展开。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创作思路,然后进行歌词创作。各小组展示创作的歌词,并由一名组员进行简单的演唱展示。2.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型或伴奏乐器为《丑末寅初》进行伴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节奏组合,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为歌曲增添变化。提供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手铃等,让学生分组尝试为歌曲伴奏,感受不同乐器带来的效果。
(七)课堂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京韵大鼓的特点、《丑末寅初》的歌曲分析、发声练习、学唱过程以及拓展创作等。2.强调京韵大鼓作为民族音乐瑰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优秀的京韵大鼓作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并积极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3.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料。2.《丑末寅初》的曲谱、音频和视频文件。3.钢琴、木鱼、沙锤、手铃等乐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京韵大鼓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丑末寅初》这首曲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演唱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秋季月工作方案
- 高三下学期《中等学生如何考上一本大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电压隔离车专用互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重柴油燃烧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仪器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林芝地区墨脱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华东政法大学《无机合成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物联网信息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含解析
- 晋中信息学院《钢结构设计原理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第五章
- ISO9001-2015质量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
- 申请结婚报告表实用文档
-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题库与答案
- YY/T 1492-2016心肺转流系统表面涂层产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对比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农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3篇)
- 拼音bpmfdtnl课件教学课件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