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_第1页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_第2页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_第3页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_第4页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熟悉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掌握《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风格,包括奇幻的想象、幽默的语言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原著片段、观看影视资料、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从《西游记》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如勇敢、坚韧、团队合作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体会《西游记》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其奇幻的想象和丰富的神话色彩。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西游记》中领悟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如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原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相关知识,如作者、成书背景、主要情节等。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4.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营造氛围。2.提问学生:"听到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电视剧《西游记》的精彩情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西游记》导读。

(二)作者及成书背景介绍(5分钟)1.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科举屡遭挫折,中年后才补得一个岁贡生,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2.讲述《西游记》的成书背景。《西游记》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明代中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思想文化较为活跃,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蓬勃兴起。同时,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传说,吴承恩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创作出了这部具有深远影响的长篇神话小说。

(三)主要内容概括(10分钟)1.利用PPT展示《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法名玄奘,为唐朝高僧,受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他慈悲善良,但意志薄弱,容易被妖怪迷惑。孙悟空,由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法术。他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一路上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猪八戒,原是天庭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他性格温和,待人友善,为人正直,却又贪吃、好色、爱占小便宜,常与孙悟空发生争吵。沙僧,原是天庭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在流沙河为妖。他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是唐僧西行取经路上的忠诚徒弟。2.概括取经过程中的主要情节: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开始,唐僧师徒四人踏上取经之路。一路上,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无数妖魔鬼怪,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等。最终,他们成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四)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1.孙悟空展示孙悟空相关的图片和影视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原著情节,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勇敢无畏:如大闹天宫时,面对天庭的天兵天将,他毫无惧色,勇往直前。聪明机智:在与妖怪战斗时,常常能想出巧妙的办法降妖除魔。叛逆反抗:他敢于挑战天庭的权威,对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进行反抗。组织学生讨论:孙悟空的这些性格特点对他完成取经任务有什么作用?2.唐僧同样展示唐僧的图片和影视片段。分析唐僧的性格:慈悲善良:他心怀慈悲,始终以慈悲为怀对待众生。意志坚定:尽管一路上遭遇无数艰难险阻,但他取经的决心从未动摇。迂腐固执:有时不辨善恶,过于相信妖怪的伪装。讨论:唐僧的性格对取经团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猪八戒展示相关图片和片段后,分析猪八戒的性格:贪吃好色:如在取经途中,常常被美食和女色所诱惑。自私懒惰:有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团队。乐观豁达:在困难面前,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思考:猪八戒的存在给取经团队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元素?4.沙僧展示沙僧的形象资料。分析沙僧的性格:忠厚老实:始终默默承担着行李挑担等工作,任劳任怨。谨慎稳重:行事小心谨慎,很少出错。探讨:沙僧在取经团队中起到了怎样的平衡作用?

(五)艺术特色赏析(15分钟)1.奇幻的想象举例说明小说中的奇幻元素,如各种神奇的法宝、变幻莫测的妖怪、神奇的法术等。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奇幻想象带来的艺术魅力,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2.幽默的语言选取原著中一些幽默风趣的片段进行朗读,如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分析这些语言的幽默之处,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3.丰富的神话色彩介绍小说中众多的神话人物和神话场景,如天庭、地府、龙宫等。探讨神话色彩对小说主题表达和艺术感染力的增强作用。

(六)主题探讨(10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西游记》所蕴含的主题有哪些?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小说主题: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一心向佛,求取真经,体现了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人性的刻画与反思:通过对师徒四人性格特点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样,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小说中一些情节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如妖怪的横行霸道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七)阅读方法指导(5分钟)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对于精彩的情节、重要的人物描写等部分,采用精读的方法,深入品味;对于一些过渡性的情节或次要的描述,可以略读,以提高阅读速度。2.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悟、疑问、好词好句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联系上下文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和理解,不要轻易放过。

(八)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主题以及阅读方法等。2.强调《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原著,进一步领略其魅力。

(九)作业布置(课后完成)1.选择《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2.制作一张关于《西游记》主要人物的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介绍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3.推荐阅读《西游记》原著,每周阅读一定的章节,并做好读书笔记,下次课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资源1.《西游记》原著2.电视剧《西游记》相关视频片段3.PPT课件,包含作者介绍、成书背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西游记》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