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1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

1.()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是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

A.家庭教育

B.家长的道德索质

C.家长的儿童观

I).家长的人才观

2.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自理能力增强,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婴幼儿养成

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A.健康教育

B.认知教育

C.审美教育

D.社会教育

3.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子女的这种爱应是:()

A.娇纵的爱

B.专横的爱

C.明智的爱

D.迁就的爱

4.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

A.把房间装修得豪华、漂亮

B.舍得为孩子投资,满足孩子多方面的要求

C.营造安全、民主、轻松的家庭氛

D.父母努力提高家庭的收入

5.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任务是()o

A.开发孩子的智力

B.培养孩子如何做人,以德育人

C.培养孩子的特长

D.提高家长的教育指导能力

二、多选题

6.()父母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

A.多读书,不断学习文化知识

B.多和孩子呆在•起,多跟孩子一起玩,增进对孩子的了解

C.了解“父母”角色的定位,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合法权益,以儿童利益为最高原则,改

善亲子关系

D.理论联系实践,掌握多种教育方法

7.婴幼儿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

A.健康方面的教育

B.认知方面的教育

C.情绪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教育

D.审美方面的教育

8.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A.给孩子多买课外书

B.经常在旁边监督孩子读书

C.为孩子提供产生兴趣的情境,让孩子接触有兴趣的事,化“消极兴趣”为“积极兴

D.经常在旁边强调学习的好处。

三、简答题

9.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原则

10.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

11.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

12.鲁迅先生在《随感二十五》一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

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感到不可思议,便愤愤地地说“师何须还须受教育,如此看来,

还该有父范学堂了!”对此,鲁迅先生严肃指出:“这位老先生,便以为父的资格,只要能生。

能生这件事,自然便会,何须受教呢。却不知中国的现在,正须父范学堂。”

请问,案例中涉及的是什么问题?并谈谈在婴幼儿教育者提高家长自身修养的必要性。

13.早上妈妈带着••岁半的小明下楼玩,没玩一会儿小明就把•起玩耍的小朋友推倒在

地,磕破了嘴巴,妈妈一气之下把小明带回家,关在小屋里让他反省。请运用所学知识来分

析小明妈妈的行为,并提出建议。

答案

一、单选

1-5AACCD

二、多选

6.ABCD7.ABCD8.AC

三、简答

9.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原则

理性施爱与要求适度相结合的原则

寓教于生活与实践的原则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10.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环境熏陶法

奖惩激励法

11.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第一,指导者要指导家长掌握必要的早期教育知识;

第二,指导者要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早期教育观念;

第三,指导者要从婴幼儿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境和问题出发,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

法。

12.鲁迅先生在《随感二十五》一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

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感到不可思议,便愤愤地地说“师何须还须受教育,如此看来,

项目2【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5道)

1.叩击婴儿的足底时,婴儿表现出足底屈曲、脚趾收紧,这种本能(无条件)反射是()。

A.摩罗反射B.踏步反射C.掌握反射D.足握反射

2.婴儿脊柱的生理性弯曲形成顺序是()。

A.胸曲一颈曲一腰曲B.颈曲一胸曲一腰曲C.腰曲一颈曲一胸曲【).腰曲一胸曲一颈曲

3.婴儿见到陌生人时感到害怕,明显怕生,意味着进入了陌生人焦虑阶段,婴儿的陌生人焦

虑发生的月龄一般是()。

A.4-5个月B.10-11个月C.6-8个月D.3-4个月

4.在婴儿睡前播放一些轻柔的摇篮曲,或者家长自己哼唱摇篮曲,这是锻炼幼儿的()o

A.发音能力B.有意倾听能力C.表达能力D.阅读能力

5.造成新手妈妈产后身材走形的主因是()o

A.疲劳带娃B.母乳喂养C.产后大量补充营养D.激素分泌

二、多选题(3-5道)

1.婴儿哭声背后的原因,可能是()。

A.饥饿B.犯困C.尿湿D.疼痛E.生病

2.7-12个月婴儿语言教育的方式包括()。

A.创设真实中富的语言环境B.教育婴儿书写C.在活动中与婴儿交流D.开展早期阅读

3.0-6个月婴儿的喂养方式包括()。

A.母乳喂养B.混合喂养C.独立喂养D.人工喂养

三、简答题(3道)

1.简述0-6个月婴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2.简述婴儿牙齿发育的顺序。

3.简述7-12个月婴儿饮食习惯培养。

四、案例分析题(1-2道)

宝宝不翻身,妈妈好着急

聪聪妈妈最近非常着急,聪聪已经七个月了,就是不翻身,课时书上都说了这个阶段的

孩子应该会翻身了啊。“把他侧过来,他就挺。就喜欢平躺着玩。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宝

宝爬呀!”针对这个情况,你会如何引导聪聪妈妈科学育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道)

l.D2.B3.C4.B5.C

二、多选题(3-5道)

1.ABCDE2.ACI)3.ACD

三、简答题(3道)

1.0-6个月婴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有以下:

(1)创设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用各种语言的声音来刺激婴儿,使其模仿学习发音;

锻炼幼儿的有意倾听能力。

(2)开展早期阅读,激发婴儿阅读兴趣。选择图片、图形、脸谱等读物,读物要求背

景简单,色彩对比度强烈的读物;家长要边指导婴儿观看画面边用语言进行讲解.

(3)在语言游戏中发展婴儿语言能力,通过发音游戏、唤名游戏、摸脸游戏等发展语

言能力。

2.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T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7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

牙长齐了。

3.7-12个月婴儿饮食习惯培养方式如下:

(1)一般6-7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会独立的坐姿,宝宝能独坐后,就可以开始坐进宝宝

餐椅里进食,培养其独立进食的习惯。

(2)家长要制作丰富多样的食物,让婴儿吃上多样的辅食,10个月后的婴儿应该逐步

将辅食变为主食。

(3)7个月的婴儿用训练杯学喝,10个月时尝试不用奶瓶,开始用杯喝奶,10个月龄

前全喂,10个月的婴儿开始可以尝试自主进食,家长要提供合适的学习用勺。

四、案例分析题(卜2道)

针对聪聪妈妈的担忧,我会从以卜两步去引导:

首先,纠正“照书育儿”的误区,明确聪聪不翻身的原因。关键发展期并不是一刀切,

每个宝宝学会翻身的时间不是一样的,宝宝不会翻身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其中应该包括“时

候未到",另外就是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体重超重、体弱缺钙、穿得太多、不愉快的翻身记

忆都会影响孩子,需要家长仔细观察,找出原因,对症卜药。

其次,根据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尝试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宝宝学会翻身。比如:从侧

卧的动作开始,逗引宝宝独立翻身。;帮助宝宝把身体自然的扭过去让宝宝仰卧,妈妈轻轻

握住宝宝的两条腿,右腿放在左腿上,辅助一点力量使宝宝的身体自然的扭过去,变成俯卧;

帮助宝宝练习手臂的支撑能力,让翻身更容易;帮助宝宝练身体各部位运动协调性等。

项目3【模拟测试】

五、单选题(5道)

1.12个月以后,婴儿开始知道白己的名字,还能意识到白己身体的各部位,以及身体的感

觉,这说明婴儿有了()»

A.对应意识B.自我意识C.姓名意识【).身体意识

2.13个月左右的婴儿,一日可安排4-5次就餐,需要贯彻的原则是()。

A.多食少餐B.多食多餐C.少食少餐D.少食多餐

3.当婴儿肚子饿了,家人即使通过观察看到了他的需求,却不急于把饭菜送到婴儿嘴里,婴儿

需要自己表达出需求,以此促使婴儿说话,这里运用的方法是(

A.双向互动B.生理提醒C.延迟满足D.环境提示

4.2岁时,婴儿的视力接近成人水平,视力可达(工

A.0.45B.0.3C.0.5I).0.4

5.18-24个月开始,婴儿开始知道天黑了要睡觉,天亮了要起床等作息概念,说明初步有了

()。

A.时间知觉B.空间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

六、多选题(3-5道)

1.18-24个月的婴儿,能够说2-3个字或3-4个字组成的句子,喜欢把名词和动词组合在一

起,但其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类似于成人的甩报文本,说明其语言发展

处于()o

A.不完整句阶段B.完整句掌握阶段C.婴语阶段D.电报句阶段

2.18-24个月嘤儿逐渐建立起自我怠识,自我意识敏感表现为(

A.认识到“我”与外界的区别B.喜欢说“不”C.固执任性,我行我素D.不愿分享

3.帮助18-24个月的婴儿发展颜色认知能力,可采用的方法有()o

A.指认法B.命名法C.表达法D.配对法

七、简答题(3道)

1.简述1378个月婴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2.简述19-24个月婴儿排便习惯培养的方法。

3.简述13-18个月婴儿动作发展教育的方法。

八、案例分析题(1-2道)

孩子是被惯坏了吗?

我女儿马上两岁了,最近她好像不那么可爱听话了。她不允许我们说任何一句不行,或

者否定她的话,虽然有时会假装问问我们的意见,比如,'妈妈,我能不洗脸吗?”但她只是

为了求得肯定,只要我们一说“不行”,她马上就翻脸,甚至动手打人。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是被我们惯坏了吗?

你会如何引导这位妈妈科学育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道)

1.B2.D3.C4.C5.A

二、多选题(3-5道)

1.BD2.ABCD3.ABD

三、简答题(3道)

1.13-18个月婴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有以下:

(1)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是语言教育的第一步。

(2)表达能力是语言教育的中心能力,要引导婴儿多说多表达。

(3)正确看待、及时纠正婴儿的发音问题。

(4)在文学活动中培养婴儿听和读的兴趣。

2.排便习惯培养的方法如下:

(1)仔细观察婴儿想要排便的信号,把握时机,及时引导婴儿坐便盆排便。

(2)在固定地方摆放便盆,把便盆放在婴儿容易看得见的地方。

(3)用固定、简洁的语言向婴儿解释上厕所过程。

(4)鼓励婴儿学会用语言或手势告诉带养者要大小便。

(5)当婴儿成功地完成一次大(小)便后,应用语言给予鼓励。

3.婴儿动作发展教育的方法如下:

(1)大肌肉动作培养:此时大肌肉动作以独立行走能力的培养为重,教婴儿走稳,会

起步、停步、转弯、蹲下、站起来、向前走、向后退,以及跑步、上下台阶、走平衡木、原

地跳、钻圈、爬攀登架、自己坐在小凳子上、扔球、踢球、随音乐跳舞等,不断发展他们的

身体平衡力和灵活性。

(2)小肌肉的锻炼:要关注该阶段婴儿手的训练,让婴儿学会操纵和把握熟悉的日常

物品,如让婴儿学会自己用勺吃饭,用杯喝水;有意识地提供材料来锻炼婴儿的手,如穿木珠、

玩套桶、橡皮泥。

四、案例分析题(1-2道)

针对这位妈妈的担忧,我会从以下方面去引导:

首先,分析孩子产生叛逆表现的原因。婴儿期的孩子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区分自

己和外界,对他来说,自己和母亲和世界是一体的。到两岁左右,孩子会明确意识到“我”

的存在,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他会学习将自己和世界区分开,可能会表现出固

执任性、我行我素、不愿分享、攻击性行为等。因此,这些表现是这个特定时期的正常表现,

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其次,针对孩子的发展特点,给出建设性建议。第一,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不

要主观、武断地对孩子进行训斥,应该分析孩子产出逆反的原因;第二,赢得孩子的信任:

当孩子出现反抗行为时,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试用儿童的目光看待事物,帮助孩子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逆反期的孩子在保持自我的同时能够听从父母的建议或意见。第三,给

孩子适当选择发展的机会:家长对于反抗的孩子应该关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尽量

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尽量创造一些条件满足儿童做各种活动的耍求,使儿童有

事可做。第四,善于引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不正确行为,

家长也不能一味的满足、迁就,家长应该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做其他事

情,而不要强迫命令,要用替代性活动满足孩子的独立需要。如果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应

该感到高兴,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的出现。因为这标志着孩子的成长。

项目4【模拟测试】

_、单选题

1.2岁的宝宝看到邻居的的宝宝在哭,他会试着拿自己的玩具去

安抚。这体现了2-3岁幼儿哪方面的发展?

A.感知与运动

B.认知与语言

C.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

D.身体发育

2.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爸爸妈妈有点儿着急,爷爷奶奶说:

“没事,孩子长嘴巴就能学会说话,主要原因是你们总不在家,

不了解孩子的心思,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想干

什么爷爷奶奶误区就在于陷入了什么误区?

A.语言上的包办代替

B.思想上的包办代替

C.情绪上的包办代替

D.行动上的包办代替

3.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在?

A.0-2岁B.2-4岁C.4-6岁D.6-8岁

4.以下哪个是开放式的玩具?

A.拼图B.瓶盖、纸箱C.平衡车D.串珠

5.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处于启蒙期的幼儿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A.对孩子要求很严,对自己却放任自流

B.情绪起伏大

C.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学习型家长

D.只需要把孩子送去上早教课就好

二、多选题

1.2-3岁幼儿家庭教育中包办代替的表现有哪些?

A.生活B.行动c.语言D.情绪

2.两岁以后,孩子特别爱问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

问题源源不断。有的孩子遇到困难就爱说“怎么办”“我不会,你

帮帮我吧”,家长觉得那仅仅是举手之劳就一帮到底。家长正确的

做法是?

A.自己动手更加高效、利落、省事

B鼓励孩子自己做,包容孩子做的不好

C抓住机会,启发孩子想一想试一试

D手把手教导孩子,自己做一半,给孩子留一半

3.小宝快三岁了,还不太会说话,家长可以通过以上哪种方式促

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A.家长和小宝可以一起做语言复述的游戏

B.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就看见的场景提问,让幼儿回答

C.鼓励婴幼儿同伴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

D.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理解孩子的意匆,鼓励并指导孩子说出

想法。

三、简答题

(一)简述2-3岁幼儿家庭教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二)简述2-3岁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策咯有哪些?

(三)简述2-3岁幼儿家庭教养的常见-吴区?

四、材料分析题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幼儿园将迎来一批小班新生幼儿。

宝妈们有各种担心和焦虑:孩子上学哭闹怎么办?孩子想妈妈怎

么办?孩子不喜欢上学怎么办?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他迈出的第一步,离开原始

的小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

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这让很

多家长束手无策。

(一)入园焦虑的表现有哪些?

(二)作为教室如何指导家长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呢?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C2.A3.B4.B5.C

多选题

1.ABCD2.BCD3.ABCD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有哪些?

1.怕生:不愿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

在角落或无人之处。

2.拒绝进食:有些孩子会通过拒吃和拒喝的行为来表现反抗。

3.强烈反抗行为: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4.说谎:有的孩子为了拒绝上幼儿园/早教机构,会回家告诉父母

“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5.大哭大闹:情绪反应强烈,哭闹不止。

6.阶段性体质过敏: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

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会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

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二)作为教室如何指导家长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呢?

1.积极的入园准备(1)幼儿学会分离(2)入园心理准备(3)入

园生活准备有意识的训练幼儿的活动自理能力,幼儿要自己学会

穿衣服、吃饭、上厕所、喝水等习惯的培养。

2.家长克服自身焦虑心理,相信孩子相信老师。

项目五不同类型家庭婴幼儿家庭教养与指导【模拟测试】

【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享有家庭集中的教育资源。

A.重组家庭B.单亲家庭C.独生子女家庭D.非独生子女家庭

2.().与兄弟姊妹相处的经验为将来走上社会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A.重组家庭B.单亲家庭C.独生子女家庭D.非独生子女家庭

3.()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

缺损

家庭。

A.重组家庭B.单亲家庭C.独生子女家庭D.非独生子女家庭

4.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寻找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另•半结合成•个新家庭,称此类

家庭为()。

A.重组家庭B.单亲家庭C.独生子女家庭D.非独生子女家庭

5.以下不属于单亲家庭教育原则的是()。

A.开诚布公原则

B.理性协商原则

C.加强指导原则

D.互不干涉原则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属于重组家庭婴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教育对策的是()。

A.重视情感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无分别”的爱

B.尊重信任婴幼儿,客观公平地对待

C.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形成教育合力,齐心协力教育婴幼儿

2.下列选项,属于单亲家长加强自我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水平,优化家教环境的方法

是()。

A.重建融洽信任的亲子关系

B.注重对单亲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

C.培养单亲婴幼儿的独立性

D.对单亲孩子确立适度的期望值

3.下列选项,属于非独生子女婴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是(

A.教育资源分散不均

B.父母差别对待子女

C.子女之间争夺关爱

D.尊重孩子个性差异

4.下列选项,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婴幼儿家庭教育建议的是()o

A.适当放手,培养独立性

B.弱化独生子女的中心性

C.保持一致的教养方式

0.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

三、简答题

1.简述独生子女婴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3.请简要论述重组家庭婴幼儿可能会产生哪些心理及行为问题?

4.请简要论述单亲家窕对婴幼儿可能会造成哪些消极影响?

三、案例分析

请结合访谈记录,回答以下问题。

访谈者:自己当了大姐姐,是不是很开心?如果不开心,是什么原因?

幼儿A:有时候开心,有时候不开心。有时和弟弟妹妹吵架了,爸爸妈妈总会训斥我,

说我是老大,应该让着弟弟妹妹,我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妹妹就可以仗着自己比我小,来得

到全家人的爱,家里人都爱她,不爱我,所以我并不会因为自己是姐姐而感到开心。

请结合案例中幼儿的回答,分析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模拟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B4.A5.D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ABD

4.ABCD

三、简答题

1.答:独生了女婴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①承我较高期待

②家庭互动单一

③教养方式矛盾

④同伴群体缺失

2.答:重组家庭婴幼儿可能会产生以卜.两方面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①具有逆反心理,攻击性行为多

②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3.答:单亲家庭对婴幼儿可能会造成以下五方面的消极影响

①身体发育滞后

②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情感

③性格不健全

④社会适应能力差

⑤智力发展落后

四、论述题

通过访谈记录可知,幼儿A并没有完全因为有了妹妹而感到开心,觉得妹妹的到来有时

让自己很委屈,父母也对自己提出要谦让妹妹的要求,而且觉得家里人都喜欢妹妹,并不会

因为自己是姐姐而高兴。在多子女家庭教育中,首先是父母自身是否在这件事情上做好足够

的准备工作。父母在认知、态度、行为和情感方面传递给头胎子女的一切,将直接地影响着

头胎子女对待父母和二胎子女的认知、态度、行为和情感。因此,对于对子女家庭的教育有

以卜.两点对策:

(一)均爱勿偏,尊重子女的个性差异

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中有云:“有偏宠者,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

因此,在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中,应该做到均爱勿偏.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子女都渴望

父母的关注和关爱,并容易形成情感竞争的局面,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兄弟姐妹以及和父母亲

之间的关系。但这不意味着父母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要绝对地公平公正,因为这样做不仅没

有必要,而且事实上也很难做到。真正重要的是,父母•定要具备洞察每个子女内心需求的

能力,只要他们坚持将子女视为独立的完整的个体,视为都需要父母真正意义上的爱和重视,

才能在口常生活中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二)科学养育,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增强处理同胞关系的教育意识,

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性干预,促进子女形成健康同胞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同

胞亲密、同胞冲突有显著影响,权威型对同胞关系有积极影响,专制型不能深层次促进同胞

关系积极发展,纵容型对同胞关系的危害较大,未参与型对同胞关系产生无法弥补的消极影

响。家长应重视亲子陪伴的价值与质量,在家庭中多陪伴孩子进行游戏、阅读、锻炼等活动,

有助于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促进亲子共同进步与成长。

(三)建立手足情,发挥榜样作用

非独生子女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相比,面临着更复杂的家庭关系。除了亲子关系,还面

临着多子女之间的关系。在多于女家庭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才是家庭关系是否健康的关

键、而多于女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怎样去引导多子女形成和谐的关系。当第二

个子女来临的时候,家长应关注第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注意给予关心和爱,不要让第一个

孩子因缺少关爱而把新生的婴儿当作抢夺自己关爱的“敌对者”。家长还应采取各种方法让

子女之间建立爱和依恋,如让他们之间互相照顾,培养其同的兴趣,共同面对解决生活问题

等。同时,也可以发挥哥哥姐姐的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婴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

项目6【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

1.在精神、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障碍,全部或部分丧失从事某科活动

能力的人,称为()

A.听力残疾B.智力残疾C.精神残疾D.残疾人

2.孤独症儿童在穿衣服时一定要先穿袜子,坚持上午7:35分出门,如果先穿裤子再穿袜子或

者8:00出门就会哭闹,这属于()

A.社会交往障碍B.非言语交流障碍C.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D.感知觉异常

3.行走、跑步、跳跃等是属于()

A.粗大动作B.精细动作C.认知D.沟通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是()o

A.信息B.会话C.动作D.手势

5.尽最大努力提高儿童的(),是提高儿童本身及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前提。

A.适应能力B.如厕能力C.进餐能力D.生活自理能力

二、多选题

1.0-3岁特殊儿童家庭教养存在的问题的是()

A.教育观念落后B.经济能力落后C.社会支持不足D.教育方法的落后

2.0-3岁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教养中,适应行为功能的教育包括()

A.自我照顾B.人际适应功能C.自我管理D.心理健康

3.家长在帮助儿童提高牛活白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

A.学习项目要难易适中B.对儿童要求一致C.增加趣味性D.有效的强化

三、简答题

1.0-3岁特殊儿童家庭教养存在的问题。

2.孤独症儿童的特点。

3.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

1.有位孤独症儿童家长来咨询,说自己的孩子今年2岁了,和他说什么他都听不懂,在家不

知道要怎么和孩子互动,请你学过的知识,给予家长相关的家庭教养的内容及指导策略。

【模拟测试答案】

一、单选题

l.D2.C3.A4.B5.D

二、多选题

1.AD2.ABC3.ABCD

三、简答题

1.答:0-3岁特殊儿童家庭教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的落后

①有些家长片面认为,孩子教育康复仅是康复机构的事。

②的些家长认为孩子本身存在缺陷,应依附家长。

(2)教育方法的落后

①缺乏耐心与信心。

②过分的溺爱。

2.答:孤独症儿童的特点3

①社会交往障碍。

②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③言语及非言语交流障碍,

④感知觉常见异常。

⑤普遍存在“共病”。

⑥智力孤岛现象。

3.答: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

(1)牛理发展特征

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在身体发育、外貌特征等方面没有较大差异,中度

以上智力障碍儿童在外形上容易被发现。

(2)认知发展特征

①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发展异常。

②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发展水平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③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速度缓慢、容量小、保持差。

④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3)社会性发展特征

①智力障碍儿童情绪体验简单,高级情绪体验少。

②智力障碍儿童的沟通和社会交往,技能发展不足。

③在意志品质方面,智力障碍儿童缺乏行为自觉性、目的性和主动性。

四、案例分析

1.答:0-3岁孤独症儿童家庭教养的内容及指导策略

(1)引导孤独症儿童参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培养与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2)增加孤独症儿童休闲娱乐技能,减少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

(3)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沟通渠道,开发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能力。

(4)增加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项目7【模拟测试】

一、单选题

1.当前我国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偏向':)方面

A.音乐教育B.认知教育C.体育教育D.艺术教育

2.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岁

A.1-2B.3-6C.0-2D.2-4

3.当前我国婴幼儿的教养状态以()教育为主

A.散居家庭B.散居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