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退两途皆吾心——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

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结束一方战乱,为新朝代建立奠定基业的政治家;一个是厌弃官场生活,向往田园风光的隐逸之士。

他们二人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便有了他们自己鲜明的烙印。

今天,我们欣赏他们的作品,细细体味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进退两途皆吾心——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学习目标①诵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韵味,把握不同的诗风。②理解并赏析两首诗的不同情感。③把握诗人形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价值与人生选择的思考。活动一:知人论世添加标题“英雄诗人”曹操作者介绍(155-220),字孟德,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政治措施: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军事功绩: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文学成就:“建安风骨”的领袖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品味风格:建安风骨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①反映当时社会战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开创了田园诗,田园诗取材于田园生活,风格清新、朴素、率真、自然,语言平淡自然、朴实。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读作者——陶渊明

史料记载:东晋时局动荡,陶渊明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首次出仕做官,到义熙二年(406年)彻底告别仕途,其间一共十三年,有“五进五出”的经历:⑴公元393年,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职;⑵公元398年,35岁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次年冬以母丧辞职;⑶公元404年,40岁离家,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不久隐居;⑷公元405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随刘敬宣离职而离职;⑸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职归隐。读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他的作品写山水不多,更多是写自己田边地头的事,就是眼前的事。而他身居田园,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专称他的作品为“田园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关于“歌行”乐府的别称: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吟:《秦中吟》《白头吟》引:《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解题:《短歌行》什么叫短歌?歌行:古代诗歌体裁,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归园田居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园田居”乃渊明之一处居舍(另有“下泽田舍”等),其少时所居,地近南山,即庐山。他二十五岁前后离开此处,至五十五岁方重归“园田居”,大约三十年也。按照袁行霈教授的观点,题目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归/园田居”,应该是一个动宾短语。②文本中还有一处旁证就是诗句“守拙归园田”,后面一句是“方宅十余亩”,上句的“园田居”和下句的“方宅”构成了衔接。本首诗正是围绕“归”和“园田居”展开的。田园诗:

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活动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前半部分感情基调:沉郁苍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后半部分感情基调:慷慨激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ìjīnyōuduōqìmòzābǔyànwèiqiān朗读指导:1.把握整体感情基调;

——慷慨悲壮2.咬字要清楚,要读饱满;

3.读出轻重音和节奏的快慢。短歌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zhuōfánàijī朗读感知,整体比较有感情地齐读两首诗,并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方式:抢答方法:自行思考时间:1分钟诗歌体裁题材节奏《短歌行》《归园田居》四言古诗五言古诗抒情诗田园诗短促、激越舒缓、平和忧归【学习活动一】寻找诗眼,探究情感。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诗词的主旨所在。任务一:研读《短歌行》(1)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派遣他的忧愁的?喝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结合课文中的诗句,分析文中作者为何而忧,诗人是如何表达忧愁和志向的?请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方式:抢答方法:小组讨论时间:10分钟文中诗句手法为何而忧表达的情感文中诗句手法为何而忧表达情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周公自比,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也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设问比喻借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忧人生短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并没有软弱消沉,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忧人才难得用典、比兴、比喻、想象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忧功业未就比喻、用典、类比我们以前也学过很多有关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诗篇,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知识链接:思慕情人思慕贤才用典二忧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手法(1)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得不到贤才,忧思不可断绝。

把明月比作人才,渴望贤才来归。(2)虚写(想象):越陌度阡,契阔谈宴思考:曹操为何反复强调自己求贤的忧愁?这是为了向世人郑重承诺:他招揽人才的心不会停止,只要贤才前来投奔,无论何时,都给予优待。

这显然是为了让那些还在犹豫不决的人早日打消顾虑。——求贤难得的惶恐——求才的态度忧贤才难求功业未就

人生短暂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曹操是一位积极进取、礼贤下士、具有雄才大略、渴望建功立业的盖世豪雄。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英雄的慷慨悲歌全诗着眼点: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昂扬低沉

主旨: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虽写忧,但你读后会觉得很忧伤吗?

不会,因为他抒发的是建功立业的豪情,虽说是悲歌,但却是慷慨激昂的。联系他的《龟虽寿》我们也发现了这一特点,他的诗歌都有一种慷慨雄健的气韵。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学习任务二之研读《归园田居》:析意象,明诗情(1)读课文,请将原题目“归园田居”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我从官场归园田居(2)理解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

①读并且对照课文小字注释,对诗歌进行白话还原。(5分钟)

②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构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尘俗世界”,一个是“田园世界”再读诗歌,找出两个“世界”的特点。意象意境(特点)手法情感尘俗世界田园世界问题:两个世界有何特点?先找出意象再分类,把表达同一种感情的放一类。方式:抢答方法:小组讨论时间:6分钟小组合作(找好记录人、发言人)完成表格。尘网、羁鸟、池鱼、樊笼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户庭、虚室约束、繁忙比喻宁静幽美、祥和安谧、闲适恬淡、舒畅愉悦融情于景、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以动衬静、白描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想回归自然的迫切心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樊,笼也。羁鸟,从网(罒),从革(皮革),从马。

——《广韵》用皮革制成的网把马死死套住。羁鸟

压抑、痛苦、束缚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是用墨线勾勒物象,不加彩色渲染,称为“单线平涂”法。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笔墨,不用修饰,不加渲染烘托,描写鲜明生动的形象。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就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先生曾说过:“白描”并没有秘诀。只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即可。陶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简洁,朴素铺陈,华丽朱自清: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思考延伸思考: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陶渊明的“田园”的理解。①“田园”是陶渊明远离官场、远离尘嚣、耕作自资的归隐之地;②“田园”是陶渊明保持安然自立的文化人格的精神家园;③“田园”是陶渊明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并以最自然的文笔去加以描写的具体对象;④“田园”是陶渊明彻底自如的高远心怀的物态象征。1.领会诗人“归园田居”的喜悦。诗人由“尘网”到“丘山”,诗人认为是“归”,诗人所说的“归”有几层意思?①表面上,诗人回归田园生活。②本质上是守拙。课文中是“安守本分”的意思,何不妨解释为“守正不阿”,或许更好理解一些。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的人,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诗人回归田园是为了回归追求自在的本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真我,精神家园)学习任务三:探究诗人回归田园的目的归田园丘山自然(真)尘网樊笼(官场)小结:隐者的自然真诚学习任务四:比较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请你结合《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诗歌人生态度诗人形象思想情感生命的思考

自我领悟《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陶渊明雄心的志者达则兼济天下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求贤若渴。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者。厌恶官场,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热爱田园生活。隐逸的田园诗人愁时光流逝忧功业未成思求贤若渴负豪情壮志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喜爱自由志存高远,要成就大业就要逆难而上归隐是精神胜利法,做人顺心而为,学会以退为进,但容易消极无为真诚的隐者穷则独善其身学习任务五:比较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曹操是积极入世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而陶渊明是厌恶俗世的,追求归园田居的。二人的人生情趣、人生追求为什么不一样呢?结合文本,根据两人的生平经历,分析原因,填写以下表格。人物家庭出身个人性格时代背景社会风气曹操陶渊明宦官集团家庭,根基深厚。太尉之子小官吏之家,后家道中落。寒门士子熟读兵书,有胆识谋略,有野心,唯才是举,识人善用。前期受祖父陶侃影响,修习儒家经典,积极入仕;后受曾祖孟嘉影响,淡迫名利,追求个体的人格自由。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诸侯割据、战争频发、士族门阀制度发展壮大。东晋末年,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官场贪腐贿赂成风,门阀制度的鼎盛期建安风骨团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盛行玄学和清谈。老庄思想也开始兴起。探究归隐诗的文化意义历朝历代都有两种人,一种主张出世,或归隐山林,寄情山水;或退归田园,亲近自然。一种主张积极入世,去实现自己经国济世的宏伟抱负。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你对他的选择有何看法?谈谈你的观点。观点一:①陶渊明辞官归隐,退避了俗世的污染,尘网的羁绊,樊笼的束缚;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守志、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