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秒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遏拉黑方出
、》,学幺女去的仁总竭点密人密孺,佞厚仁微公学电的庖羟中充公刘闻
已馅妁4总嫂脍,学留射的乔、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履学生署国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
习惯。
学习重点:
秒产生向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用加乍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课前
【学案自学】自学课本2页内容
一复习,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和(),1时二()分。
2、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3、分针从3走到6是()分。
二、自主学习:
1、有些钟面上有()根针,又细又长的是()针。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
秒,也就是()分。所以1分二()秒。
3、1秒钟能做些什么:();()等。
课中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探究】
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试】
——轻松填空
1、'计着彳鼠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o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3、5分=()秒120秒二()分
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2、做一次深呼吸要3()
3、每天大约睡女)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Q)
5、小明50米跑成绩是10()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59秒,小明用1分零2秒,谁快些?
课后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
《秒的认识》学案设计
课标解读:《新课标》倡导学习数学生活化,因为当学习的内容与学
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小学生已
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强烈的好奇
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把这些事例与体会时
间的多少结合起来,作为课程资源供学生去发现、去理解,通过独立思考,
实践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遏孩翼力出
W歌在熟衣的气/唱者善人将孺,彼擘仁郎公,堂留的应行中充公御用
已好的4/姓脍,掌留射的卧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崔学生署冬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
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秒产生而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请读一下下面的这几个时刻。
生认读。
师:以前我们计量时间一般用分或时做单位,那如果计量很短的时间,我
们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r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
《时间的计算》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时与分的关系为1小时=60分。
2、正确使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
2、通注袁力已
阳原举?史温时瀚,叶日跖源左疑匏,it到最片的以整枝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
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逐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
1、时分秒三者的关系及换算。
2、时间的计算方法。
3、正确计算时间的长度。
学习难点:
时间单位之间的计算和换算。
・
、课8温刖■一,
【学案自学】自学课本5页内容
二、自主学习:学习例2
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离家,
到校。小明从家到校用了,你是怎样计算
的?。
课中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班内展示】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走到走了—
大格,每大格是
分,所以一共是分;也可以这样想:减也就是分。
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对不对。
3、新闻联播开始,结束,一共播放的时是o
【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
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i式】
一、轻松填空
1、2时=()分4时二()分4分二()秒
8分二()秒180分=()时240秒二()分
二、比大小
4分。40秒3时。100分210秒。5分4时。240分
三、王叔叔从北京来郑州办事,本来火车是下午3:40到站,现在火车晚点18
分钟,请问王叔叔什么时候到达郑州?
四、爸爸每天早晨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下午2:00上班,5:00下班,
爸爸一天工作多长时间?
课后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
《时间的计算》学案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5——8页。
学习目标:
1、知道小时与分的关系为1小时=60分。
2、正确使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
学习重点:
4、时分秒三者的关系及换算。
5、时间的计算方法。
6、正确计算时间的长度。
学习难点:
时间单位之间的计算和换算。
学习时间:40分
学具准备:相关课件
学习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时
钟)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钟面模型,提问:
⑴谜语中:①矮子指的是什么?(时针)
②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
⑵回顾:①〃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1分)
②〃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60分)
③〃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时)
④〃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12时)
⑶教师:①1时等于多少分?(60分)
②〃1分等于多少秒〃?(60秒)
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
们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2、班内展示
自主学习:
1、学习例1
看主题2时等于分,你的想法是:因为1时是分,所以2
时是,也就是分,所以2时=分。
2、学习例2
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离家,
到校。小明从家到校用了,你是怎样计算的?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
价)
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走到走
了大格,每大格是分,所以一共是分;也可以这样想:
减也就是分。
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对不对。
3、新闻联播开始,结束,一共播放的时间
是O
3、质疑探究
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
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三、达标测试
一、轻松填空
1、2时=()分4时=()分4分=()秒
8分=()秒180分=()时240秒=()分
二、比大小
4分。40秒3时。100分210秒。5分4时。240分
三、王叔叔从北京来郑州办事,本来火车是下午3:40到站,现在火车晚
点18分钟,请问王叔叔什么时候到达郑州?
四、爸爸每天早晨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下午2:00上班,5:00下
班,爸爸一天工作多长时间?
三、课后反思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班级课题两位数加法课时1课时
教学习目标:
学1、我能正确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思
2、我会熟练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
路
(一、自主学习
纠
观察课本第9页的主题图:完成
错
栏任务一、自学课本第10页例1: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算式是
可以这样想:还可以这样想:
先算先算:
再算再算•
你是怎样口算的?.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算式是___________
先算再算
3、比一比,这两道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展示交流】
组长合理分工,要让学生认真观察,适时补充纠正,及时总结。
【小试身手】
课本第10页做一做
【达标检测】
1、课本第12页的第1题(填在书上I
2、课本第12页的第2题(填在书上%
3、挑战自我
【我的收获】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班级课题两位数减法课时1课时
教学习目标:
学1、我能正确掌握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
思
2、我会利用口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路
(一、自主学习
纠
普通快客的票价是()元,动车的票价是()元。
错
栏
)1、普通快车的票价比动车贵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
多少钱?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这样想:可以这样想:
先算先算:
再算再算
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展示交流】
组长合理分工,要让学生认真观察,适时补充纠正,及时总结。
【小试身手】
完成课本第11页的做一做(写在书上X
【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13页的第7题。
2、完成课本第13页的第8题。
挑战自我
106-24=
【我的收获】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21页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
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估测方法。
二、净该场善:
/、髭合时效的堂繇力、整2/员,山红等白虚多铝层毁;强庄息肉免既
4却堂也门合。探究便勉,井像鞋规桂方》。
2、升到苗工律留中然方的经虞战,裱上J四对版乙定,修髓格座。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
学习过程:
、m4上一
课刖
学案自学:
一、自主学习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二()厘米
3、填:2米二()厘米300厘米二()米5米二()厘米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
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
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
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22页的“做一做二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
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二()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o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TC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
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课中
1.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
充。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
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
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3.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
5.达标测试
1).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
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2)、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3)、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4)、练习五第1-3小题。
5)、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来表示;
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毫米。
6)、在横线上填厘米或毫米
蜡笔长60()跳绳长200()课桌高70()粉笔长75()
7).书的厚度用()作单位
课后
课后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案
1.课标细化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
定的用尺度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估计、测量等
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作
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
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产生一些感性认识。
2.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
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
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
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学习重难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和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跟杨然引汉徐F的特装,然学特总求A*当学弓探虚衣、渊间的由公地
域,"堂F的割耍檄零踩挣M檄/、简导的加理然力攻睥出室除向
世的微
5.学前准备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
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6.学习时间:一课时
7.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
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
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2、提出学习目标:
1)1毫米有多长?1厘米等于几毫米?(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
2)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毫米与厘米有什么关系?
二、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
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
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
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
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一.班级展示。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三、质疑探究
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四、自悟自得
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
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达标测试
1.先从课本中数出儿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
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2、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3、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4、练习五第1-3小题。
5、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来表示;1厘米=[]毫米;
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毫米。
6、在横线上填厘米或毫米
蜡笔长60()跳绳长200()
课桌高70()粉笔长75()
7.书的厚度用()作单位课后
八.板书设计
测量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毫米的长度
九.课后反思
《分米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通过自学课本23页,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
用分米作单位。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学访场普:
(/)、髭合同腹念堂减本彩23员,用红筝乞遨力聂咫战;疹庄思考
免或右却堂用〃合M探究住场,井博筵规作力》。
(2)、升到白工堂留中外多的空彦照,称上」出对版U2,卷要篇咫。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
五.学习时间: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主学习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亳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
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分米—厘米,
课桌面的高是一分米厘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
补充、评价)
1、我会填:1分米二()厘米1米-2分米二()分米
14厘米+26厘米二()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2)跳绳的长约2()
(3)直尺的厚约()毫米
(4)我的身高是()厘米
派3、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
以标出多少段?
课中
1.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
充。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
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
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3.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
5.达标测试
一.填空
1)、想一想,填一填。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一块橡皮长约4()一只曲
别针长约5()
2)、在。里填上〉、〈或二
6厘米060毫米2米019分米
3米03000分米6分米07毫米
3)、填上适当的数。
8米5分米=()分米
8848毫米=()厘米
59厘米=()分米()毫米
100分米-80厘米=()分米
二、排排队
(1)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400厘米30米20分米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000毫米200厘米1米5000米,
三、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一课桌高约()oA、70毫米B、70厘米C、70分米
2、水杯的高约1()oA、毫米B、厘米C、分米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A、毫米B、厘米C、分米
4、一枝钢笔长大约14()。A、分米B、厘米C、毫米
5、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0A文具盒B电视机C、数学书
6、自行车每分钟行300()。A、分米B、米C、千米
四、列式计算比18厘米少5毫米是多少??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5厘米少5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1分米多2厘米的线段。
六、用数学
1、一层楼高约()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
2、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现在这支铅笔有
多少长?
3、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
段?耍锯多少次?
课后反思
《分米的认识》教案
一.课标细化
《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
定的用尺度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估计、测量等
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亳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用亳米作
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对于新的计置单位毫
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产生一些感性认识。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
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选用介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抠物然面及歌弓的特战,然,堂暗通十A*当当哇找点肚檄间的由公地
去,环,"堂仁的貌/微/、笔踩物M趣N、简导的雄理微力攻解决案除问
鹿的四N。
五.学前准备:直尺,米尺,回形针
六.学习时间:一课时
七.学习过程
1.小组合作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一小组为单位来个〃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
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
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师:幻灯逐一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
⑴我们已经学过(),()和()三种长度单位
(2)1米二()厘米(板书)
(3)1厘米二()毫米(板书)
(4)13厘米-7厘米二()厘米
(5)10厘米一3毫米二()毫米
(6)用手势表示出1米,1厘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2.班级展示
师(小结):前面,我们学过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
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也知道要量更小物体的长
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应该用毫米来作长度单位.
质疑探究
师: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想一想:看到它,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
3.自悟自得
在这节课中了我们认识的米,分米,厘米,毫米这4个长度单位。
4.达标测试
L练习五的第6,7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⑴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⑶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二()厘米二()毫米30毫米二()分米
40毫米二()厘米二()分米2米二()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八.板书设计
测量
分米的认识
1米二10分米
1分米的长度
九.课后反思
千米的认识
班级姓名评价
(教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和126,27
学
错
思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栏
路
)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自己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一、自主学习
1、读教材第26页主题图。理解千米的意义,知道千米是比米的长度单位。
2、运动场B勺跑道一圈是400米,5圈就有2千米。我到运动场看一看施道,想一
想5圈约有多长。
3、我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得出1千米二米。
4、我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人25千米
飞机800千米
摩托车4千米
小汽车80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
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O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班级姓名评价
教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学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
思总结规律方法。
路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
纠3、带*号的4号同学不做。
错学习目标:
栏
)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
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
一、自主学习
1、我能填
1米二()分米5米二()分米10厘米二()分米
60厘米二()分米100毫米=()厘米7米=()厘米=()毫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单位换算的题。
2、选钥匙开锁
(1)第一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400厘米、5分米,钥匙是4分米,4毫米、5毫米、
4米、500毫米。用()的钥匙开400厘米的锁,用()钥匙开5分米的锁。
(2)第二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3千米、5000米,钥匙是3000米、300米、5千米、
50千米。我会用()的钥匙开3千米的锁,用()的钥匙开5000米的锁。
(3)第三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钥匙是3千米、
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我会用()的钥匙开5千米-2000米的锁,
用()的钥匙开1000米+4千米的锁。
3、3千米=()米5000米二()千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做书上8页的做一做。
2、填空
8千米2米二()米20千米-2000米二()千米
720米+300米=()千米()米
※工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
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o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
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O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吨的认识
班级姓名评价
教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11、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
学
思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路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纠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错
栏学习目标:
)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一、自主学习
1、先猜猜我自己有多重,再猜猜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有多重?
2、观察书第11页主题图,思考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
一起过去吗?为什么?
3、我得出吨是比千克()的质量单位,1吨=()千克
4、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X
5、思考: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
6、在我的生活中,()这些东西大约重1吨。
7、5吨二()千克6000千克二()吨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我能填:6吨=()千克9000千克二()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二()千克
2、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
X3、有100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货车6辆,2次能将这些货物全部运走吗?为
什么?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
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o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班级课题三位数加法课时1课时
教学思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5、16页,用红笔勾画出
路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纠错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栏)3、带*号的4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两位灵敏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
1、笔算两位数的加法
25+38=45+29二
2、我知道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就是
3、阅读教材36主题图,理解统计表图意。:
中国特有的鸟类有()种,中国特有的爬行类有()种,
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种。
4、阅读教材第37页例1。理解:计算271+122时,
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得数满十向()位进一最后算百位()+()=()
笔算时要()对齐。
5、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
评价)
*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再,最后算进行计
算。
4笔算:165+476=253+769=
3、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o
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
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2。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后反思: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班级课时1课时
教学思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
路
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纠错
栏)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4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C
一、自主学习
1、笔算下列各题:
85+47=29+36=
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
2、观察第38页例3,并填一填:
3、进行计算:
376+284=
376
+284
4、填一填:计算376+284时,
先算个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
再算十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
再算十位()+()=()
笔算时要()对齐,从()位算起。
5、完成课本第38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再
的进行计算,最后。
2、完成课本练习八的第1题和第2题。
3、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o
三、我来闯关:
1、做一做:165509
+398+876
2、卜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说说错在哪里
135427162
+69+543+959
——
8259601011
3、笔算986+114你是怎样算的?计算这类题你应注意些什么?
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
现不够,今天学的加法和昨天学的有什么不同?做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
以后要注意的是:O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后反思:
O
知识延伸:教材40页的9、10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标细化: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会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
加法。
3、会解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c
学习难点:
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律伊楞善:
/、建合问腹劭学孺力•筮用红等乞送中假虔翳、;圾左思若允既
向上厚留户合。找究住效,阱修露新方9。
2、升封总却堂留中代步的聂彦战,孺上』四时海2船悬"虞。
学习过程:
一、学案自学
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初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
四人一组,有小组长带领组员完成以下任务。
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再
的进行计算,最后O
4完成课本做一做。
3、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o合作要
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每个组员的自学成果。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3对于本组出现的问题,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GSP收货与验收知识培训课件
- 90年代小学生美术课件
- Ambari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放射科护理案例分析大赛
-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南宁市兴宁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古典雅致动态模板
- 2025年离婚协议模板正版手写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二年级音乐下册《小雪橇》课件
- 人工智能安全:原理与实践 课件全套 李剑 第1-16章 人工智能安全概述- 代码漏洞检测原理与实践
- 《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规范标准》
- 《健康进课堂》2024年幼儿园家长助教医疗版
- 盲板抽堵作业安全培训
- DB31∕T 989-2016 大中型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 室外停车场施工设计方案
- 幼儿园安全教育:异物入体
- 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