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整合拓展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整合拓展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整合拓展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整合拓展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整合拓展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拓展

■.R聋“关键能力提升>器9..

文言断句

知识点解读I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古书没有标点,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

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

读,书面上用圈(句号)和点(逗号)来标记。

解题方法技巧

断句前先把文章通读几遍,以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

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之处。切忌一边看一边断,这样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还要注

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可参考以下几个文言文断句技巧。

1.借助名词。

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要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

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为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以此为突破

口,断句就比较容易了。

2.借助动词。

如可借助"日”“云”“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3.借助虚词。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往往有较固定的位置。如“盖”“夫”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

“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连词、介词

常放在句中,掌握了这些,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断句。

4.借助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以……为”“如……何”"何以……为”"何……之

有”等。这些结构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5.借助对称性。

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

6.借助修辞手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掌握这一特点,对断句也有帮

助。

教材链接I

例句方法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分析句子结构,是断句的关键。此句中,画线部分4个分

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句分别列举了缪公取士的来源,句式结构大致相当,可以

于晋。从4个分句前边断开。

注意虚词。“者”“乎”两个虚词所在画线部分,“所重

者”“在乎……”和“所轻者”“在乎……”各构成一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

个主谓句,意思相对完整,形成了由“而”字连接的两个

轻者在乎人民也。

并列分句,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断定在“而”字前断

开。

典例分析I

(2022•全国新高考n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

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

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

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

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

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

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

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

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

独缮集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日:“吴公

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

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

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

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日:“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画线句子的大意是:吴汉性情朴

实仁厚,说话少有文采,匆忙之际便不能用言辞表达自己的意图。邓禹和众将很多人多次向光

武帝举荐他,皇帝也多次召见他。这之后他就努力不倦不离值守,皇帝因为他是南阳人,就渐

渐地亲近他。c项,“吴汉为人质厚少文”表达完整意思,强调吴汉的为人,故在其后断开,排

除A、D两项;“上亦以其南阳人”的“上”作动词“以”的主语,故在“上”前断句,排除B

项。

即学即练I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肇,字伯始,高祖赐名焉。转通直郎、散骑侍郎、魏郡太守。为政清简,加以匡赞,甚

有声迹。景明末,为畿内大使,黜陟善恶,赏罚分明。转太府卿,兼御史中尉,持法仁平,断狱务

于矜恕。尚书令高肇,世宗之舅,为百僚慑惮,以肇名与己同,欲令改易。肇以高祖所赐,秉志

不许,高肇甚衔之。世宗嘉其刚梗。

卢昶在胸山也,肇谏曰:“知贼将屡以宿豫求易胸山,臣愚谓此言可许。胞山久捍危弊,

宜速审之。若必如此,宿豫不征而自伏。持此无用之地,复彼旧有之疆,兵役时解,其利为大。”

世宗将从之,寻而昶败。后迁侍中。萧衍军主徐玄明斩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首,以郁洲内附,

朝议遣兵赴援。肇表曰:“玄明之款,虽奔救是当,然事有损益。灾俭之年,百姓饥弊,饿死者

亦复不少。何以得宜静之辰,兴干戈之役?军粮资运,取济无所。且新附之民,服化犹近,特须

安帖,不宜劳之。”世宗并不纳。大将军高肇伐蜀,肇谏曰:“臣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兵者凶器,不得已而后用。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成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

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讨蜀之略愿俟后图”世宗又不纳。

肃宗即位,出为使持节,加相州刺史,有惠政。肇于吏事,断决不速。主者常呈,反覆论叙,

有时不晓,至于再三,必穷其理,虽宠势干请,终无回挠。方正之操,时人服之。及领军元义之

废灵太后,将害太傅、清河王辉,乃集公卿会议其事。于时群官莫不失色顺旨,肇独抗言以为

不可,终不下署。正光元年八月卒,年六十九。肃宗举哀于朝堂。赠谥文贞公。

(节选自《魏书》卷五十五,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

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B.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成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

/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C.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

/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D.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

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断句。从句意看,画线句中的“且蜀地”句意

表述不完整,其后断开是不合适的,据此可排除B、D两项。“悔将何及”意思是“后悔都会

来不及”,语意完整,因此在“及”之后断开,据此排除A项。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分析,“蜀地

险隘”是主谓结构,“镇戍晏然”“无异趣”“虚承浮说”“动大军”都是动宾结构,这些

短句意思完整,都是不可断开的。

答案:C

参考译文:

游肇,字伯始,是高祖赐予的名字。转任通直郎、散骑侍郎、魏郡太守。为政清正廉洁,

加上他匡扶朝廷,很有政绩。景明末年,担任畿内大使,惩恶扬善,赏罚分明。转任太府卿,兼

任御史中尉,(他)持法宽仁公平,断察案件务求矜悯仁恕。尚书令高肇,是魏世宗的舅舅,文武

百官都十分忌怕他,因为游肇名字与自己相同,便想让游肇改掉。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高祖

赐予的,意志坚定不肯更改,高肇很是怀恨在心。魏世宗(听说了这件事)称赞游肇刚正耿直。

卢昶在胸山,游肇进谏说:“(臣)知道敌人屡屡用宿豫请求交换胸山,臣愚昧地认为这话

可以答应。胸山长久以来危弊迭出,应该速速考虑对策。如果交换了,宿豫便不用征伐而自己

屈服。握有胸山这块无用之地,恢复旧有河山,兵事即刻而解,利益很大。”魏世宗准备这样做,

不久卢昶就失败了。后来升迁担任侍中。萧衍军队主将徐玄明砍了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的

头,带领郁洲归附朝廷,朝中商议派兵赴援。游肇上表说:“徐玄明表达了款诚之意,虽然说应

去增援拯救,然而此事有利也有害。因天灾而歉收的年头,百姓饥寒交迫,饿死的人也很多。

怎么能在应该停息争斗的时候,却发动百姓去打仗呢?(这样的话,)军粮资运,无处取给。况且

新归附的百姓,刚承接(朝廷)教化,特别需要抚慰,不应劳役他们。”魏世宗并没有采纳。大将

军高肇征伐蜀地,游肇谏奏说:“臣听说:远方的人不服统治,(我们)便修整文德来招致他们。

战争是不祥的,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而且蜀地险隘,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敌人镇守蜀地安

然稳固,更没有(可利用的)动向,(我们)哪能凭着传闻,便动用大军。行动开始不谨慎,后悔都

来不及!征讨蜀地的计策,希望等以后再议。”魏世宗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肃宗即位,(游肇)出京任使持节,加相州刺史,有很好的政绩。游肇处理政事,不是很快决

断。主管者与滑呈官往返多次,反复讨论,有不明白的,多次询问,必定穷尽其理,即使被宠幸

显贵干涉,(他)也绝不让步。秉承正直的操守,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等到领军元义废黜灵太

后,准备加害太傅、清河王元辉的时候,才召集公卿商议这件事。当时百官无不害怕并且顺从

旨意,唯独游肇抗争直言认为不能这样做,终于没有顺从。正光元年八月(游肇)去世,享年六

十九岁。肃宗在朝堂举行哀礼。赠谥文贞公。

---------------疥一看卬-------------

写演讲稿

方法技巧•画龙点睛

知识综述I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

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

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演讲可以说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

人,就代表这个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美国政治家丹尼尔外伯斯特甚至将演讲能力看作“第

一能力”:“如果有一天神秘莫测的天意把我的天赋和能力夺走,而只给我选择其中一样保留

下来的机会,我将毫不犹豫地要求将口才留下,如此一来我将能够迅速恢复其余。”

拥有在公众面前的演说能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影响到最多的人,演说能力已成为现

代社会获取成功的必备技能。

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I卷和II卷都考查了演讲稿的写作,引起了广大中学师生的重

视。考试作文要求写演讲稿,既限定了文体,也限定了主题,因此,围绕话题来抒发见解,很难

套作,可以真正体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优势。

技巧点拨I

一、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1.针对性。

撰写演讲稿,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

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

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还是同志间的

座谈或讨论问题;是欢迎国宾,还是一般的友人聚会。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

的讲法。

2.鲜明性。

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

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好的演讲总是

以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

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也会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

演讲的语言,总的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

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

共赏。

5.适当的感情色彩。

演讲既要有冷静的分析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

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二、演讲稿的构思与写作

(一)确定主题

1.根据演讲活动的性质与目的来确立主题。

所谓主题,就是演讲的中心话题。演讲稿的撰写必须在一个有社会或科学价值、有现实

意义或学术意义的特定问题中展开,否则将是无的放矢。

演讲者总是根据演讲的性质、目的来确定主题的。若被邀请做学术演讲,就应该介绍自

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自己掌握的最新的学术信息,这样的话题才最具学术性。如果是在思想

教育性的演讲活动上做演讲,就应该针对现实中最新鲜的现象和听众最关心的问题发表见

解。

2.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

材料是演讲稿的血肉,所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演讲稿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围绕主题筛选材料。主题是演讲稿的思想观点,是演讲的宗旨所在。材料是主题

形成的基础,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演讲稿的思想观点必须靠材料来支撑,材料必须能充分地

表现主题,有力地支持主题。所以,凡是能充分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材料就应选用,否则

就舍弃,要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另外,还要选择那些新颖的、典型的、真实的材料,使主

题表现得更深刻、更有力。

其次,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听众的情况。听众的政治素质、社会地位、文化教养,以及

心理需求等,都对演讲有制约作用。因而,选用的材料要尽量贴近听众的生活,这样,不仅容易

使他们心领神会,而且听起来也会饶有兴味。一般而言,针对青少年的演讲应形象有趣,寓理

于事,举例要尽量选择他们所崇拜的人和有轰动效应的事;针对工人、农民的演讲,要生动风

趣、通俗浅显,尽可能以他们周围的人和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事做例子。而针对知识分子的演

讲,使用材料则必须讲究文化层次。

比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要求写“劳动”话题的演讲稿,虚拟听众为高中生。这样

的听众预设给了演讲者较大的发挥空间,他可以旁征博引、字斟句酌,可以谈论深刻的见解,

就像下面的“下水文”:

你读过《诗经》吧,你听见雎鸠的关关和鸣了吗?你闻见稻麦和泥土的芳香了吗?你感受

到镰刀齐口割下麦子的神奇了吗?这音乐声声,一代代咏于白露江边,舞于亭台月下,这是独

属于中国文明的平和、安详和踏实。于是,我们看到,一群群荷着锄头、露水沾湿衣衫的人,

在麦香中铸造着伟大,中国文化隆重登场,代代吟唱。如果没有他们的双手双脚,没有他们热

烈的口舌和大脑,我们该去哪里寻找如此美丽的山河?

唯有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听众,才能听懂这样的文字;也唯有这样的文字,才能打动高雅

听众的心一一当然,如果是用演讲稿的形式来写作文,阅卷老师也是这样的听众之一。

(二)精心安排

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演讲稿,其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

三部分构成的。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开头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犹如戏剧开头的“镇场”,在全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开头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⑴开门见山,亮出主旨。

开头不绕弯子,直奔主题,开宗明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2)叙述事实,交代背景。

开头向听众报告一些新发生的真实事件,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听众倾听。

(3)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通过提问,引导听众思考一个问题,并由此造成一个悬念,引起听众欲知答案的期待。如

曲啸的《人生•理想•追求》就是这样开头的:“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青春的时光呢?

我想在这里同大家谈谈我的情况」

(4)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引用内涵深刻、发人深省的警句,引出下面的内容来。如一个大学生的演讲稿,标题叫《我

的思考与奋起》,开头就很精彩:“一个人如果一辈子都不曾混乱过,那么他从来就没有思考

过。”

开头的方法还有一些,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开头,都要做到先声夺

人,富于吸引力。

2.主体部分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

演讲稿的主体,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所谓高潮,即演讲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

段落。主体部分的行文,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

步步感染听众。要精心安排结构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

主体部分展开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并列式。

并列式就是围绕演讲稿的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表现,其结构形态呈放射

状四面展开,宛若车轮之毂与辐条。而每一侧面都直接对应中心论点,证明中心论点。

(2)递进式。

递进式即从表面、浅层入手,采取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最终揭示深刻的主题,犹如层层

剥笋。用这种方法来安排演讲稿的结构层次,能使中心论点得到由表及里的深入阐述和证明。

(3)并列递进结合式。

这种结构,或是在并列中包含递进,或是在递进中包含并列。一些纵横碑阖、气势雄伟的

演讲稿常采用这种方式。

如何构筑演讲高潮呢?

首先,要注重思想感情的升华。必须对某个问题有较为深刻全面的分析、论证,演讲者的

思想倾向要逐渐明朗,听众也能逐渐领会演讲者的思想观点,并有可能与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产生共鸣,从而构筑高潮。

其次,要注意语言的锤炼,使用排比、反问等句式增加气势,也可借助名言警句把思想揭

示得更深刻。

3.结尾要干脆利落,简洁有力。

演讲稿的结尾,是主体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尾给听众的印象,往往代表整个演讲给听

众的印象。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

并促使听众不断思考和回味。

写结尾时常犯的毛病就是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画蛇添足,要么套用陈词滥调,更有些人在

本来已经讲完后,又唠叨几句“我讲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之类的话,势必让人反感。

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对整个演讲的要点进行简单小结,可以以号召性、鼓

动性的话收尾,也可以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

的印象。

某卫视播出的一篇演讲的结尾是这样说的:

这段演讲到现在己经是最后一次了,其实我刚刚在问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们大部分人都

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

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

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个结尾巧妙地引用名言,极富鼓动性。经过前文的渲染,再加上演讲者激情澎湃的语言,

现场掌声雷动,将这场演讲推上了高潮。

三、写演讲稿需注意的问题

(1)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即明白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稿写作的前提。

(2)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谁演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

起听众的共鸣。

(3)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

⑷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内容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

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

演讲是一听而过的,时间有限,所以一篇演讲稿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并且要求中心突

出。另外,演讲主要是通过语音传达,这就要求演讲稿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明了,这样听众

才容易听懂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演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以致用•我来试试

作文题目I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学校要举办一场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请你准备一篇演讲词,针对当前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理想与目标、困惑与思考,谈谈自己的

看法,激励当代中学生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勇担使命。

佳作示例I

青春的使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青春是什么?难道是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大跳千奇百怪的街舞吗?

难道是无休止地泡吧、疯狂地蹦迪吗?有些人一直在成长的十字路口徘徊。我要问:难道青春

仅仅就只剩下这些了吗?当然不是的。青春可以是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青春还可以是面

对峰回路转,披荆斩棘、举步探索的毅力。①

青春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背负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

时光老人又一次送来了五月,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在这阳光灿烂、和平安乐的

幸福时代,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

是他们,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斗争中,青年

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热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

点燃了未来。这种青春是多么绚丽夺目呀!这种使命是多么震撼人心啊!®

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贫瘠的青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

要怎样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⑧

放眼看吧,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涌现出许许多多青年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