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复习讲义
陈情表
【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
章著名于世。曾山仕蜀汉担任尚书郎,煨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
多病,辞不应征。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
陈情,议以执异。”《文选》卷三十七题作K陈情事表》.
[附]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图位)、照(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
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任(恢更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
办)、开缺(奉命或自清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梢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
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文言知识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IH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
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蜴予官职、官衔或爵位e如《谭嗣同》:“八月初一口,上召见袁世凯,特赏
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己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超擢则是越级破
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豆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
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包行》:“元和卜年,予左迁
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
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曹行》:“我从去年辞帝京,前居卧病当港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葡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d张
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白去史职,五载攵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纳,其后秦欲伐齐,并与楚从亲。”要注意,“黜”
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滴是出白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
中“融臧使者”的“珈”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
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宇熨道”中
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
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陟”常和“捌”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日"州”升官曰“陟”°如
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4、工,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问蔑污使君,使工”中的见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IH职.《书博鸡者事3中“为复守官而冽臧使者”中的“爱”指重新任命,恢复IH职的意思。
【课文全译】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坎坷,很早就遭受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劳
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心愿。祖母刘氏可怜我孤苦弱小,就亲自加以抚养。臣小时候羟常生病,九岁还
不^行走,始终孤苦无依,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家庭衰落福分又浅,很晚
才有儿子。外面没有关系较近的亲戚,,家内也没有看管门户的使仆。一个人孤单地独自生活,只有影子和
自己作伴。而祖母刘氏很久以前就身缠疾病,经常躺在床上不能起身。臣早晚腹侍饮食药物,从来没有离
开过。
到了圣明的胡代,臣身受;亦明政治的教化。起初有太守逑考察推选性为孝廉,后来又有轲史荣推承我
为秀才。臣因为没有人照料祖母,推辞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恩•,
任命臣为洗马。以臣这样微戏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臣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对此.臣都用表备还
上陈,推辞不去就职。现在诏书又下,言辞急切严峻,责怪臣回避怠慢:郡县长官催促逼迫,令臣即刻启
程;而州的长官也赞门督促,比星火还要紧急。臣本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但因祖母刘氏的病情一天比一
天厉害,就想姑且迂就自己的私情,但被告知不得准许。臣的处境进退两难,实在狼狈不堪。
臣想圣明的朝代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儿属年老的人,还都食到怜悯抚养,何况臣的孤单苦史更为
厉害呢。而且臣年轻时在伪朝荀国做官,担任过尚书师的职务,原来就希里仕途显达,不计较名%节操。
现在臣是卑贱的亡国的俘虏,十分渺小,十分都恒,却受到超常的提拔,恩志的任命十分优厚,怎么还敢
徘徇不前,另有非分的期望么?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已像迫近西山的落日,只轲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
危险,到了早晨不知傍晚的境地。臣没有祖母,就不会活到现在:祖母没有了臣,也就不能安度余生。臣
与祖母祖孙二人,此时更是相依为命,正是出于这种内心的忌切之情才无法离去远行。臣李密今年四十四
岁.祖母刘氏今年已九十六岁.因此臣为陛下敢劳尽力的时间还长.而指答刘氏的日子已经很短TA怀若
乌鸟反哺的私情,希望能准许臣养老送终的恳求。
臣的若处,不单是蜀中人士以及二州的长官看到并且了解,天地神明也都明察。希望陛下怜悯臣的诚
心,准许臣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或许刘氏可以优幸地平安寿终。这样,臣活着当金命效力,死也当结草
报恩。臣怀着犬马一样不胜怂懊的心情,恭恭敬敬地呈上这份界章向您报告。
【课文赏析】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
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
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白,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
时东吴尚据江左,为「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
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维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
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
中说的“祖母无臣,尤以终余年”.第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
是一个“可以齐根”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
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
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
时此刻不宜做仃。
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而却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
李箔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刍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古人讲“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
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所以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
有所希裳”,我不出来做官完全班为了供养祖母刘,是为了“孝”.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个问题,事父为
孝,事君为忠。李密供养祖母是孝,但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
全”。《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杀人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
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死.”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
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终之后,
再向您尽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还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来打动晋武帝。从
文臣中可以想见,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
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刘的孝情。但是当他提笔写文章
时,便把这三种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笔带过,掩
入对祖母刘的孝情之中。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无祖母,无
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从这样一种情境出发,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然后反复强调祖母刘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婴疾病,常在床薛”;第
二段的“刘病R笃”;第三段的“H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样,李密的孝情就不
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孝情。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静不就职”的日的。从这个日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
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
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
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
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q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
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通慢”,
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
自己.‘不扮名节”,并非“有所希我”,不应昭做官,是因为“祖母无左,无以终余年“。在排除r普武
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重点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藤(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乂”)
二、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拒绝他人的话
2.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泛指读书人
3.孤苦零丁,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
正式建立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
刊登在报纸卜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
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川牧俏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驱古义:赶快向前,奔走效力今义:很快的跑
8.拜臣郎中古义:上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拳拳,形容目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
10.岂敢盘桓古义:犹疑不决的样子今义:在一个地方来
回走:逗留
11.除臣洗马古义:太子的属官今义:清洗马匹
1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古义:进退两难今义:狼和狈
13.寻蒙国恩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三、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成运形容词作动词,远高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宫之事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狼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H.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样
12.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四、一词多义
1.以
(1)臣以险衅连词,因为(2)猥以微贱介词,凭
借
(3)臣具以表同介词,用(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5)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6)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2.于
(1)急于星火介词,比(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
词,对向
3.之
(1)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助词,的(2)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子独
立性
4.少
(1)少多疾病年岁小(2)解鞍少驻初程稍稍
(3)少仕伪朝年青时(4)一时多少豪杰多少
5.志
(1)舅夺母志志向(2)听住微志愿望
(3)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4)寻向所志标志
6.应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照料(2)以子之矛,攻了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应也回答
7.婴
(1)夙婴疾病缠绕,被缠绕(2)举婴,欲投之河婴孩
8.矜
(1)犹蒙矜育怜惜(2)不矜名节自夸
(3)翎梭林矜为、戟等武器的柄
9.悯
(1)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2)悯臣孤弱怜^^悲痛
10.薄
(1)门衰祚薄浅薄(2)H薄西山迫近,靠近
(3)厚古薄今轻视,看不起
11.期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定的期限(2)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
所约定,约会
(3)良剑期乎新希望,要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此指穿•周年孝服
的人
12.疾
(1)而刘夙婴疾病病(一般的生病)(2)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痛
苦,疾苦
(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缺点,毛病(4)吾疾贫富之不均,今为汝均
之厌恶,憎恶
(5)疾风知劲草迅猛,急速(6)嫉恶如仇厌恶,憎恶
13.除
(1)除臣洗马授予官职(2)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
阶
(3)撰除奸凶除掉
五、义自句式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式2.今臣亡国贱俘判
断句式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川牧伯所见明知判断句式4.急于星火介宾后
置
5.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口长介宾后置6.而刘夙婴疾
病被动句
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II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课堂练习】
I.卜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项是
A.臣以险衅(xin)夙(si0遭闵凶门衰柞(ZU6)薄更(geng)相为命
B.茕茕(qi6ng)孑立床潞(rii)根”石)以贱微生当陨(y€in)首
C.贲臣逋(bU)慢犹蒙矜(iin)育过蒙拨擢(zhud)宠命优渥(wb)
D.期(qi)功强近终鲜(xiin)兄弟除臣洗(xidn)马刘病日驾(dU)
D(期”)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A.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形影相吊:安慰B.逮奉圣朝:及、至未曾废离:停
止
C.寻蒙国恩:寻找除臣洗马:援与官职D.刘病日笃:病重谨拜表以闻:
使.•…闻
E.日薄西山:靠近听臣微志:听从F.夙婴疾病:缠绕供养无主:主
持、做
CE(寻找-不久,听从-听任、允许)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B.生孩/,、月,慈父见苜。(见背:蹲开我。苜,肯窗、离开。)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借鉴)
D.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C(明察)
4.卜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凡在故老,尤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然秦以区区之地,致
力乘之势
C.慈父处背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I).但以刘日薄西山薄田五十顷
C(我,A怜惜:自夸B季季,形容感情恳切:数量少I)葬边:、迫近:土地小肥沃)
5.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急于星火:像B.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无以至今日:没有什么用来I).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A(比)
6.请选出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B.臣以供养无主
C.圣朝以孝治天下D.但以刘日薄西山
C(用,ABD因为)
7.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至于成立B.则告诉不许C.臣之辛苦D.举臣秀才E.实为狼狈
(A成人自立B申诉、诉说C辛酸、苦楚D优秀人才E进退两难)
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薜。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D(A有-又B薛-褥C闵-悯)
9.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项是
A.今臣亡国贱俘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又二年,科佐董丞相于汴州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A(判断句BCD状语后置)
10.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
命运。这段内容,是陈情不仕的惟一事实根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贵化为同情
怜悯。
B.第一部分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出的两难处境。先以“逮奉圣朝,
沐浴消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田奔驰和孝养祖
母的矛盾,为下文身下悬念。
C.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不图宦达、坚守名节的人生态度,并再
次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D.第四部分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匕较白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
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白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白己对
朝廷牛.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
C
11.对于文章抒情特点、语言等方面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
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融情于事)。
B.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大嘴球,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
是从肺腑中流出,丝景不见斧凿痕迹。
C.本文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祖母病驾的惨苦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孤苦无依
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本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D.“诏书切峻,资臣迪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这一组四字骄句的排比洎染
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C
12.填空。
(1)默写一组对偶句:,.
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便,”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
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2)默写两个比喻句:o
“刘日薄西山,气包•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
“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飘句,有诗•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
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硼企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十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并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利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
(3)写出三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
慰问。
急于星火:比喻非常急迫。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己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
三,虬益奇: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嗡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传说乌鸦长成之后衔食反哺其母。
结革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结草,典故见
本书注释。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我: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干丁•黄衣童了•来见杨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商业房产租赁合同附加协议示范文本
- 肺结节切除术护理查房
- 《契丹崛起与北宋建立》宋元时期课件-1
- 车床加工行业介绍
- 劳务派遣合作协议揭阳市
- 2025劳动合同协议格式模板范文
- 肾病护士健康教育比赛
- 技术专家顾问聘用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范例
- 基坑气膜隔声隔声机理
- 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汇报
- 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印度文化与历史:大学人文课程教案》
- 老年防诈骗知识讲座课件
-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中学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要求4篇
- DB33-T 1411-2024 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导则
- 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宣贯
- 农机质量跟踪调查表
- 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认定
- DB11-T 1448-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