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诗外传》记载:“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何?’”“登高必赋”,登上高处,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触景生情,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以言其志。登上高处,一帆风顺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生失意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那么黄庭坚登阁又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呢?黄庭坚登快阁学习目标1.运用“四步读全诗”、“四步解诗句”的方法精读诗歌2.把握诗歌意象意境、赏析诗歌表达技巧,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矛盾心理。鉴赏诗词----方法迷津三个四:1.四个考点(形象、语言、情感、手法)2.四步读懂全诗(看题目、看作者、看内容、看注释)3.四步解诗句(精华)登快阁登上。点明诗人登临望远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四步读懂全诗---读题目: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感时伤世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飘零他乡,登高望远思亲人。登高怀远之情思
登高可远望而至思深。……试问人生,何以解忧?唯有登高登临诗:写登高望远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诗。常写景物:春秋景色(伤春悲秋)春景:凋残、伤感(红颜衰老,英雄迟暮)秋景:壮阔、苍茫(怀古伤今,思乡怀人)常见情感:不得见用之愁;思乡怀人之情;贬谪异乡之苦;忧国忧民之心;吊古伤今之叹;功成身退之志;知音难觅之憾;壮志难酬之忧。登临诗常识积累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等,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今江西省九江市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四步读懂全诗---看作者(知人论世)
“江西诗派”的鼻祖: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祖:杜甫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一祖三宗”创作背景
参考《核按钮》92页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此时作者38岁,在太和县令任上已经三年,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它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了却:完成。~~~~~~~~~~~~晚晴:傍晚晴朗的天色。~~~~~~~~~~~~~~“落木”句:群山上,树木的叶子都已飘落,天空显得辽远广阔。落木:落叶。远大:辽远广阔。~~~~东西:东边和西边。即阁子四周。澄江:指赣江。澄,澄澈,清澈。~~~~~~~~~~分明:明亮。~~~~~~~~~~~~~~“吾此心”的倒装。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傍晚时分,天气晴朗,我登上快阁,倚栏欣赏周围的美景。~~~~(我想)坐上船,吹着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万里,形容极远。四步读懂全诗--看内容、看注释(诵读诗歌,理解诗意)字通句顺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我忙完了一天的公务,登上快阁,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万木萧条,千山叠嶂,天地光阔。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友人远离,早已没了弄弦吹箫的兴致,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和那里的白鸥结盟,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补充资料1、高洁孤傲、潇洒自由、睥睨天下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飞翔天宇、举身天外的白鸥正是诗人高洁孤傲的形象,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自信豪情,积极用世、蔑视庸俗、鄙弃无所作为,可谓意气豪迈、壮怀激烈。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诗中刻画的鸥鸟也是一种潇洒翱翔于万里浩瀚天宇的桀骜不驯之形象。鸥鸟意象内涵鸥鸟意象内涵2、远离心机、思想单纯、与世无争陆龟蒙《甫里集》:“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淡,与世无争。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海翁无机,鸥故不飞”鸥鸟无机心,起初人也无机,于是相处甚好;人没有了诚心,有了巧诈之心,鸥鸟也会远之。虽然那时鸥鸟没有什么固定的含义,但鸥鸟的无巧诈之心的美德在这里已初有体现。3、淡泊寡欲,闲适归隐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飞鸟与人相亲无猜,正扣住一个“幽”字,表现出作者归隐田园,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4、漂泊无依,凄凉孤独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漂泊凄凉的身世之叹,杜甫孤独无依,栖身无所,像沙鸥一样漂泊于茫茫天地之间。杜甫《雨四首》:“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他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伤怀中挣扎,举目无亲、饥寒交迫的饥鸥形象正是饥寒的诗人自己。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该句写了:()对待公务:以“痴儿”与“了却”自嘲,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提问:对待公务和美景,作者分别是什么态度?从哪里看出来的?对待美景:公务繁杂,完成公事之后的诗人急欲排遣心中的失意无聊,于是在晚晴之际登上快阁,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与舒展。快阁之上,一个“倚”字,表现了作者对晚晴美景的沉醉。内容: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自然景色。首联:叙事第一步:表达方式第二部:解句第三步:技巧第四步:感情首联记叙加抒情交代诗人之所以登快阁,是因为公事办完的喜悦及喜爱快阁景物。用典,反用“痴”字,通过虚实结合,勾勒出一幅作者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都画面,为下文细致写景铺垫渲染。表达了作者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及对登高所见之景的喜爱
首联记叙加抒情,交代了登快阁的原因和目的,是办完了公事及喜爱快阁景物,登快阁亭欣赏美景。本联化用诗句,反用“痴”字,通过虚实结合,勾勒出一幅作者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都画面,为下文细致写景铺垫渲染。表达了作者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及对登高所见之自然美景的喜爱。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高所见之景(内容):高远辽阔、空旷明净开阔明净的深秋月夜图借景抒情,写景夸张:山多对比:景之开阔简练意境:手法:情感: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第一步:表达方式第二部:解句第三步:技巧第四步:感情颔联描写为主通过“千山”与“一道”,交代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看到的胜景。通过将无数秋山与一弯新月进行分对比,运用夸张手法,明确了山和江的特点,突出了登高所见之景的空明及开阔。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登快阁亭所见之景的喜爱之情和从工作中脱离出来的喜悦之情。
颔联以描写为主,通过“千山”与“一道”,交代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看到的胜景。本联借景抒情,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将无数秋山与一弯新月进行分对比,明确了山和江的特点,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登高所见之景的空明及开阔。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登快阁亭所见之景的喜爱之情和从工作中脱离出来的喜悦之情。▲伯牙捧琴谢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阮籍青白眼事。《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斜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正眼)”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手法:用典情感: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知音难觅、壮志难酬,只能借酒消愁的孤独苦闷之情。颈联:抒情第一步:表达方式第二部:解句第三步:技巧第四步:感情颈联抒情与描写相结合,
写诗人弄断了琴弦,因无知音在侧,索性放下琴,独自在快阁亭上喝酒,
本联采用用典的手法,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伯牙捧琴谢知音”及“阮籍青白眼”的故事中,明确琴无弹的必要,当下只有美酒可以让自己开心,表达出作者内心愁苦无人知晓,孤独无聊的苦闷心情,为下文直抒胸臆做铺垫。
颈联以抒情为主,
写了诗人弄断了琴弦,因无知音在侧,索性放下琴,独自在快阁亭上喝酒。本联采用用典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伯牙捧琴谢知音”及“阮籍青白眼”的故事中,明确琴无弹的必要,当下只有美酒可以让自己开心,表达出作者内心愁苦无人知晓,借酒浇愁、孤独无聊的苦闷心情,为下文直抒胸臆做铺垫。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归船长笛白鸥“但见群鸥日日来”
尾联议论兼抒情,直接提出自己无意官场,想要乘舟回到故乡,寄情山水。
卒章显志,一个“归”字,一个“白鸥”典故,写出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胸怀无人理解而感到痛苦,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愿望。尾联:言志全诗结构:首联:颔联:颈联:记叙。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写景。描写登楼所见美景。抒情。抒发登楼所生之感。言志。弃官归隐,向往自由。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尾联:想要探究黄庭坚的人生选择,我们依然回到诗歌本身,探究其因。四百年前,湖心亭的一场大雪,让我们见到了“痴人”张岱。而读到此诗,映入眼帘的第一句便是“痴儿了却公家事”,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审视“痴儿”一词饱含的情感与内涵。如何理解“痴儿”一词?探究:是什么原因致使他有归隐意而无归隐之举呢?
几十年里因新旧党争,黄庭坚先后被贬至涪州、戎州、宜州等地,一次比一次艰辛,一处比一处凄惨,最后在宜州破旧的戍楼中孑然而逝。终其一生,他未能践守与白鸥的盟约,做一个悠然的隐士,却因袭着历史的重负,将年仅60岁的人生赔给了将他遗弃的朝廷。
诗见高格,阁因诗贵,《登快阁》诗必然比阁楼更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
心有“归隐”之愿,却深知自己投身宦海的行为在他人眼中、在自己心中均是痴傻之举,可这看似矛盾的抉择中,诗人恐怕已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几经沉浮依然驻足宦海,所顾念的不过一点“痴”念而已。若能更全面地了解黄庭坚的诗词、事迹和性格,我们会发现他虽无逐名之衷,却有济世之怀。这其实是中国许许多多士大夫共有的高尚情怀。
《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两种选择,两种人生。即便时移世易,物换星移,有些事不会变,有些人永远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可如若将个体生命融入更为“天下家国”的生命格局里面,生命的意义才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彰显,人生又有何“不快”?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育婴知识培训
-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
- 钻石交易合同
- 【名校密卷】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三)及答案
-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康养保健与按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江学院《医疗器械研发管理与产品认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动物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Unit 6 Part B 第三课时
- 2025年张家界市小升初全真模拟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API-620 大型焊接低压储罐设计与建造
- 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与每课知识点总结
-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精品课件(含视频)
- 形式发票格式2 INVOICE
- 浙江省杭州市介绍(课堂PPT)
- 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台账
- 路面及绿化带拆除和修复方案
- 001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生态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
- 供应商本项目管理、技术、服务人员情况表
- 人情往来表(自动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