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鸟类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包括对鸟的喜爱以及对人类某些行为的反思。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生命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节奏和情感基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2.问题引导法: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圈点批注法: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主学习,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1.播放一段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欢快啼鸣的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感受鸟儿的灵动与活力。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可爱的鸟儿,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鸟的印象和情感。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顺势引出课题《鸟》,并介绍作者梁实秋。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3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梁实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2.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3年6月,当时作者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生和自然有着深刻的思考。作者通过对鸟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重点强调以下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读音:羽翮(hé)蜷伏(quán)瞵视(lín)栅栏(zhà)圆润(rùn)旭日(xù)杜鹃啼血(tí)干瘪(biě)丰腴(yú)倏地(shū)鸢鹰(yuān)迷惘(wǎng)伫立(zhù)魁梧(kuíwú)料峭(qiào)战栗(lì)写法:"瞵视"不要写成"磷视";"丰腴"不要写成"丰谀"。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文章围绕"鸟"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答案。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5.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明确文章的结构:文章围绕"鸟"写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以及鸟的形态、声音、动作等方面的特点。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爱鸟。第二部分(第26段):从多角度描写鸟的特点和姿态,表达对鸟的喜爱。第三部分(第78段):写鸟带给作者的悲喜,以及作者对鸟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字词,梳理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26段,圈点勾画出描写鸟的形态、声音、动作等方面的精彩语句,并进行批注,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批注内容,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3.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重点赏析以下语句:"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赏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鸟的形态各异,展现了鸟的美丽和生机。"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笼中鸟的苦闷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标本室里的标本进行对比,突出了笼中鸟失去自由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同情。"有时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赏析: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描写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的静态画面,再描写鸢鹰"在天空盘旋"的动态画面,生动地展现了鸟的不同姿态,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赏析: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鸟的身躯比作完美的艺术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的体态美,表达了作者对鸟的赞美之情。4.引导学生总结作者描写鸟的方法: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从鸟的外形、声音、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课文,让学生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0分钟)1.学生阅读课文第78段,思考:作者在这部分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体现的?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作者在这部分中表达了对鸟的喜爱以及对人类某些行为的反思。作者看到笼中鸟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的囚禁生活,心中充满了悲戚。同时,作者也通过对鸟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希望人类能够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4.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过类似作者所描写的鸟的遭遇?你对此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同时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六)拓展延伸(7分钟)1.展示一些鸟类受到伤害或失去栖息地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类?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份保护鸟类的行动计划。3.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本小组的行动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鸟类贡献自己的力量。4.推荐学生阅读梁实秋的其他散文作品,如《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等,进一步感受梁实秋的散文风格和文学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推荐阅读梁实秋的其他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课堂小结(2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及作品介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深入探究体会情感、拓展延伸等环节。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命的意识。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鸟类,保护自然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强化学习重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八)布置作业(3分钟)1.背诵课文第26段。2.以"我最喜欢的鸟"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运用描写鸟的方法,表达自己对鸟的喜爱之情。3.制作一张关于鸟类保护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鸟类的种类、生活习性、保护鸟类的意义和措施等,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梁实秋的《鸟》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激发了学生对保护鸟类的关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