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1.学物理、识生活,对一个数据进行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5℃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3hD.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教材长度约为26cm(★★★)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五音六律”“莺歌燕语”。在这些词语或者句子里都有关于声现象的相关描述,以下关于这些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青蛙的声带或声囊振动产生的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五音六律”中的五音相当于现代曲谱里的“1,2,3,5,6”,指的是音调的不同D.“莺歌燕语”说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坚持锻炼可以让人健康快乐。保持匀速直线步行的小明和爸爸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时,所用时间之比是2∶1,则小明和爸爸步行的速度之比是()

A.1∶3B.3∶1C.4∶3D.3∶4(★★)4.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图所示。下列对古琴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古琴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是噪声C.古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D.拨动琴弦越快,琴声传播的速度越快(★★★)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现在把它们放在20℃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6.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速度是20m/sB.两车在0~3s内运动的距离相等C.乙车的速度是10m/sD.当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10m/s二、多选题(★★★)7.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C.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8.水是万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转星移,岁月更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冬,洗好后结冰的衣服,过了几天发现晾干了,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镜子变得模糊,这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夏天洗手后,感到手很凉快,这是因为手上的水蒸发时吸热D.深秋的清晨,我们会发现地上的草叶上结了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三、填空题(★★)9.贵阳地铁3号线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开通,如图所示是贵阳地铁3号线运行到某个站台的情景,当地铁离站时,以站台上的广告牌为参照物,车厢内坐着的乘客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0.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时,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反射后会聚于小刚所在区域,此过程改变了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从而使小刚能够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11.某校开展“绿色健走,红色研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同学们到母瑞山革命根据地重走红军路。一阵风吹来,同学们感觉凉爽,这是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水的_______(选填“蒸发”或“沸腾”);同学们用1h完成3.6km的健走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12.在足球比赛中主裁判通常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几分钟后白色直线会“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四、作图题(★★★)13.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敲击同一个音叉,如图(甲)所示为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波形图,请在如图(乙)所示画出较小的力敲击时音叉振动的大致波形图.()(★★)14.乘“水上巴士”游船,领略贵州山水画卷之美。甲、乙两艘游船从一个码头到另一个码头匀速航行分别用时0.8h和1.1h,此线路长8.8km。请在图中画出甲、乙两艘游船在此航程中的v-t图象。(★★★)15.按照传统的习惯,煮饺子的时候需要加三次凉水,民间俗称为“三点水”。小王同学在家煮饺子时(凉水的质量小于锅内沸水的质量)。请在图像中补充加水后直至锅内水再次沸腾时,锅内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五、简答题(★★★)16.寒冷的冬天,你一定常常见到人们呼出“白气”的情景,这是因为人呼出的飘浮在空气中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时迅速凝结成大量的小液滴或小冰晶,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白气”(如图所示)。在拍摄影视剧的片场,如果冬天拍摄夏天的场景,演员们通过事先在嘴里含冰块的方法,可以避免呼出“白气”而露出破绽。请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态变化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对着冰冷的手哈气会觉得暖和?(2)演员们通过事先在嘴里含冰块的方法,可以避免呼出“白气”,请分析其中的原理。(★★)17.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宝叔在外求学读书,宝叔的父亲去看他,宝叔向父亲询问家中可有怪事.他父亲说:“怪事倒也不多,只是昨夜一阵大风甚怪,把咱家院中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院外.”如图所示,宝叔细想言道:“此风少也,确实甚怪.”请你仔细分析一下,此风“怪在哪里”.六、实验题(★★★)18.(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s;(2)小明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mm)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BC=________c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较快,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_______。(★★★)19.如图甲是小军和小丽进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2)若操作准确无误,根据图甲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_;(3)小军和小丽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在答题卡虚线框内制表);___________(4)在实验交流与评估环节中,小丽同学对该实验提出了改进建议:“采用水浴法加热(如图乙),可以使水的温度缓慢升高,便于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20.【探究名称】探究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有些同学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装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瓶内装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同学们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______有关。【证据】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甲组方案:利用五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在同一天进行实验(1)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2)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乙组方案:利用同一保温瓶(容积为)分五天进行实验(1)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瓶内;(2)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上述两套方案,都能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______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如下表:水的初温:98℃

保温瓶编号①②③④⑤水的体积(L)1.61.71.81.92.0水的末温(℃)79.081.583.085.584.5水降低的温度(℃)19.016.515.012.513.5【解释】(1)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______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量少于时,水量越多,其保温效果越______;水量在时,水量越少,其保温效果越好。【交流】(3)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量在范围内的初步结论不一定可靠,原因是______。七、计算题(★★)21.在一次爆破中,使用长,燃烧速度为的导火线,如果点火工人以的速度跑开.(1)导火线完全燃烧所用的时间?(2)求他能否在点燃导火线后,跑到离爆破点外的安全区域?八、科普阅读题(★★)22.阅读《天坛的声学三奇》回答问题。天坛的声学三奇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原来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其建筑独特,结构精巧,是我国最有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特别是人称“声学三奇”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更令人终生难忘。回音壁是皇穹宇四周的圆环形围墙,如图1所示。平常情况下,两个人如果相隔几米距离,说话就很难听见。可是在回音壁边上,即使你和同伴在相距几十米的两地轻声对话,彼此还能听得清清楚楚,就像两个人面对面说话一样。原来回音壁表面非常整齐平滑,是声波很好的反射面。一个人在回音壁内侧对着墙低声说话,回音壁的表面能够多次反射声波,可以让说话声传播很远的距离,如图2所示,这就是回音壁的“秘密”。三音石位于回音壁的圆心上。从皇穹宇到回音壁大门的大路是一条用白色石块铺的路,三音石就是从皇穹宇数起的第三玦铺路石。只要游亼站在这块石头上拍一下掌,就可以听到三下掌声。这种特殊的声学现象是回音壁造成的。当拍掌声发出后,声波就沿半径传播,经回音壁反射后,又沿原半径返回,就形成第二下掌声;第二下掌声沿半径又传向回音壁,反射后又汇集到圆心,形成了第三下掌声,如图3所示。如果拍手的能量足够大时,还会出现更多下掌声。天坛的第三个声学奇迹是圜丘,如图4所示。在圜丘中央的天心石上无论喊话还是拍手,听到的声音都会特别响亮,而站在天心石以外说话,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原来,圜丘的台顶不是真正水平的,而是从中央往四周斜下去。人们站在天心石上喊话,传向四周的声音会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圜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