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标准仿真卷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文化中,士人阶层的人格精神和审美标准都具有突出的意义,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与西方古代社会结构不同,秦汉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是由一种特殊“秤式平衡”的结构方式支撑的,整个社会就像中国特有的衡器“秤”一样:它的一端是庞大的秤盘(宗法社会),而另一端是比重极小的秤杆梢(皇权)。要使这极不匹配的两极实现平衡,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它们之间加上一个秤砣,即士人阶层。由于上述具有根本意义的结构性要求,所以中国的士人阶层具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它的内在质量极大,有能力凝聚整个社会形态中各个阶层共同的根本利益;换成常用的说法就是“内圣”。二是它对整个社会结构的调节幅度极大;既可以代表宗法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制衡皇权,反过来也可以代表皇权控制各级宗法社会,就像秤砣可根据体系平衡的需要而在秤杆上大幅度移动一样;换成常用的说法,这种功能就是“外王”。与士人阶层的上述特质相适应的,是它的审美方式也同样具有对内和对外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园林、文学、艺术、服饰、饮食等一切文化手段而建构、维系士人阶层特有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传统;二是士人阶层的审美方式和标准对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的各社会阶层都有普遍的影响。这里我们只以室内陈设艺术为例来说明问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室内陈设是一门综合性和文化密集型的艺术,所以它对上述特质的表现也就较之其他门类的艺术更为突出和直接。在室内陈设中,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传统是通过书籍、书画楹联、文玩古董、盆景、文具、茶具、琴棋具等众多器物及其相互组合配置的艺术方法而表现出来的。以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为例。我们知道,大观园中每处居所的庭园景物、艺术风格,都是与具体居住者的品格气质、审美风范相互协调映衬的,而曹雪芹对潇湘馆的描写,也正是为了突出林黛玉颖慧孤高、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潇湘馆突出的特点,在于庭园内清幽雅洁的景致与室内环境的统一。《红楼梦》中曾反复描写潇湘馆园景,如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而这种幽曲的庭园空间和景物风格又进一步延伸到室内,以此表现黛玉委曲深致的心理空间。在中国士人文化中,竹子以其苍翠挺拔的姿质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宋明以后,这种象征意义在文化艺术中的运用更为普遍,例如明代初年著名儒臣方孝儒《友筠轩赋》描写庭园间的竹景与居室主人的胸襟及文化生活的关系:“惟青青之玉立,俯漪漪之轩构。憩乐矣之幽情,处蔚然之深秀。苍雪洒乎凉飙,绿荫蔽乎清昼。……或弹棋而雅歌,或解衣而脱巾,或焚香而啜茗,或联句而鼎真。”《红楼梦》继承了这一审美传统,没有过多地铺陈潇湘馆室内的器物用具,而是除了点明藏书甚丰之外,只是反复强调其室内空间和艺术风格与庭园的沟通协调,甚至写明这屋连窗纱也是一色翠绿,这显然是为突出居住者过人的才识和高洁的人格。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对居住者人格理想的表现是比单纯的造景技艺更高的审美层次。(摘自王毅《中国古典居室的陈设艺术及其人文精神——从“大观园”中的居室陈设谈起》)材料二:中国古典园林有“崇文”的特点,也讲究“雅趣”,即表现知识与高雅的文艺修养,诸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竹林玄谈、曲水流觞等,这样的审美情趣,只有在园林里才能充分展开与发挥。文气氤氲的大观园是小说人物生活及赋诗作画之地。儿女们在此结社吟诗、弹琴下棋、描鸾刺风、斗草簪花、低吟悄唱,给这些天真烂漫的儿女们抹上了一层诗的色彩,也给她们的性格涂上了一层诗的气质。这种气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性格。如林黛玉在平时似乎是个病恹恹、行动恼人、小心眼的林姑娘,可是在大观园里作诗时,她完全成了另一个林姑娘,不仅宽厚从容、豁达开朗,而且,在赞美湘云的诗写得好时,“又叫好,又跺足”,神采飞扬。黛玉深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她摆脱了“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的现实世界,沉醉到诗的境界中,沉醉到艺术创作中,只有在那里,她才可以获得精神饥渴的满足;只有沉到精神世界之中,才可以找到光明,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必须在诗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儿。难怪刘姥姥进潇湘馆,见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要说:“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摘编自曹林娣《园林风花雪月——陶铸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决定了士人阶层的人格精神和审美标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B.士人阶层在调节社会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平衡宗法社会和皇权之间不可或缺的阶层力量。C.潇湘馆的庭园幽深静谧,能够表现出黛玉委曲深致的心理空间,同时竹子孤高脱俗的特点也是她自身形象的写照。D.远离现实世界的大观园为红楼儿女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身性格的舞台,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人阶层的审美方式蕴含着这一阶层特有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传统,因此,它对其他社会阶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B.材料一中写明代著名儒臣方孝儒《友筠轩赋》中的内容,为宋明以后,在文化艺术中竹子象征高洁人格的运用提供依据。C.作者认为《红楼梦》为突出林黛玉过人的才识和高洁的人格,反复强调潇湘馆的室内空间和艺术风格与庭园的沟通协调。D.林黛玉在平时与在大观园作诗时,分别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象,“不仅宽厚从容、豁达开朗,而且……‘又叫好,又跺足’,神采飞扬”体现了她对诗的热爱。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B.北宋时期大臣苏舜钦被罢职闲居苏州时,有感于沧浪之水“濯缨”“濯足”的意趣,遂购地筑园,于水边建“沧浪亭”。C.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展现了自然之美,还传递了一种宁静、深远和敬畏的情感。D.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草木繁盛,种有俗名为“女儿棠”的西府海棠,符合宝玉同情、体贴女孩子,好簪花弄粉的性格特点。4.两则材料都以林黛玉为论据,其论证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红楼梦》描绘探春所居住的秋爽斋的室内陈设:“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请结合材料内容,据此分析探春的形象特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女兵邓友梅周忆严和两个战士分成三路,向铁路方向出发,仍然没有任何女兵的踪迹。忆严正在为难,南边不远处传来了飞机扫射轰炸声。忆严说:“敌机轰炸,想必有我们的部队,咱们稍微往南再找找不好吗?”于是向右转,三个人远远地沿着铁路线向南走。走了一里多地,看到南北小路跑来三个人,两女一男,全是老百姓。三个人却是边走边打,二班长和王金宝不知该不该为劝架而暴露目标,忆严看了一会儿大叫道:“快上去!那两个女的是我们同志,男的是个人贩子。”二班长和战士立刻冲了出去。人贩子一看忽然钻出来的新四军,扔开女人就往铁路那边跑,嘴里喊着:“这儿有共军!”王金宝手快,举起枪连打两发,人贩子倒下了。两声枪响,给碉堡上的敌人报了警,机枪、步枪立即密密麻麻地射击过来。几个人钻进青纱帐,急往河边撤退。走出一段路去,听到喊大姐,忆严这才发现和俞洁一起的是二嫚,不是小高。忆严说:“咦,你们俩怎么到一起了?”俞洁说:“我也不知道,刚才人贩子把我打倒在地上,她突然从后边给了那小子一拳,救了我。”二嫚说她追赶忆严路过这里,恰好看到一男一女连追带打,先认出人贩子来。等打了人贩子,女的爬起来,才看出竟是俞洁。碉堡的射击刚停,从左后方又打来了几枪,二班长说:“这不像是碉堡上打的,弹道低得多,怕是有情况。”忆严说:“快,赶快撤到河边上再说。”二班长架着忆严,王金宝拉着俞洁,五个人既不还枪,也不回头,一口气奔到了河岸。忆严问二嫚和俞洁两人谁会凫水,两人都摇头。忆严说:“二班长,你把武器留给我,你们俩一人带一个,快下河去!”大家问:“你呢?”忆严说:“我自有办法,你们快走。”枪声越响越密。原来碉堡上的敌人告诉了碉堡外的匪连长,他马上下了命令,朝河边追击过来。这里几个人还在推让,俞洁和二嫚都叫忆严下河。忆严严肃地说:“服从命令听指挥,二班长、俞洁,你们俩是干部,带头执行命令。”二班长无可奈何,放下枪支,解下子弹带,喃喃地说:“分队长,你这命令不正确,我是个男同志……”“我是叫你把女同志带过河去!这个任务只有你和王金宝能完成,不懂吗?”忆严从背上摘下提琴,交给俞洁说:“你带去用吧。我还没来得及问,小高到底怎样了?”俞洁说:“为了掩护我,她晚走了一步,不知脱险没有。”忆严说:“你报告团长,我任务完成得很不好,请组织批评吧!”俞洁、二嫚噙着激动的眼泪,离开了忆严。忆严把手榴弹盖揭开,把冲锋枪架好,视线牢牢地注视在越来越近的敌群上。四个人走到水边,俞洁迟疑了一下,把提琴挂到了二嫚脖子上,喊道:“你们快走!”不等回答,扭头朝忆严跑了去。王金宝一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二班长抓住他的枪说道:“王金宝,把枪交给我。我命令你立刻把这个女同志送过河去,并且替我请求处分……”王金宝正要争辩,二班长用力一推,把他推向二嫚的身边,王金宝只好拉着二嫚走向河心。敌人呐喊着冲锋了。忆严打了一排枪,撂倒两个敌人,并没挡住攻势。敌人叫着:“抓活的呀!”“跑不了啦!”直朝忆严扑来。眼看相距不到十来米了,忆严扔出一颗手榴弹,同时,从她的一左一右也都投出一颗手榴弹,三声爆炸,敌人退下去了。哒哒的冲锋枪声,在忆严的左侧响起来,忆严这才看到二班长和俞洁,一左一右趴在她的身旁。敌人的一次冲锋压下去了。忆严把二班长叫到跟前说:“你以为我们三个人能把这些敌人消灭吗?”二班长说:“我哪能扔下你,一个男同志……”“你首先是个战士!连长命令你听我指挥!”忆严急道,“我叫你带着她走!”二班长咬了咬牙,无可奈何地招呼俞洁说:“服从命令听指挥,咱们走吧。”敌人又进攻了。忆严再次用手榴弹把他们打回去。在投最后一颗手榴弹时,她的胸口中了一弹。她回头看看,见二班长已拖着俞洁游到了河中心,就从堤上退下来,用尽全身力气,向河水中爬。敌人组织了第三次冲锋,可是匪连长刚喊出一个“冲”字,就被背后射来的枪弹击倒。一队解放军战士呐喊着,端着刺刀,成散兵线从敌人的侧翼冲了上来。原来,孙震路上遇到了走散的小高,立即决定全队向西追赶。孙震领着人冲上河岸,却不见了忆严。正在着急,忽听小高在水边上喊:“孙连长,快来!”这才看见忆严已倒在河边,半个身子泡在水中。他和战士们一起都奔了过去。忆严神志清醒,神态从容,只是面色蜡黄,气息微弱。孙震把忆严背在身上,雷鸣似的喊道:“渡河!”走到河中心,他听到忆严喉头轻微地响了一声,伸在他胸前的手,一下就松软地垂了下来。他停下脚,往上掂了掂忆严,叫道:“小周!小周!”回答他的只有河水的咆哮,河风的叹息。大滴大滴的泪珠,顺着孙震面颊流下来,挂在毛茸茸的胡子上。他咬紧牙,头也不回,迈开大步继续向河西岸走去。河西岸上出现了骑兵,俞洁和二嫚也随着骑兵登上了河岸,朝小高,朝孙震和他背上的忆严高喊:“快走啊,首长派部队接咱们来了——”“周忆严同志!”"孙震带着泪直喊道,“你看看,你们追上部队了”她们终于追上了部队。(节选自邓友梅《追赶队伍的女兵们》)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周忆严对盲目行动可能遇到的危险感到为难,通过轰炸声判断出附近有自己的部队后,便不再为难。B.从二班长、王金宝两人与周忆严看到有人打架的不同态度来看,两人与俞洁、二嫚之前可能并不相识。C.在往河边撤退时,二班长架着周忆严、王金宝拉着俞洁,从中可以断定周忆严和俞洁两人身上都有伤。D.敌人三次冲锋一次比一次猛烈,“打了一排枪,撂倒两个敌人,并没挡住攻势”等描写体现了敌人凶残。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工团的提琴在文中共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周忆严把它交给俞洁和俞洁把它交给二嫚,都表现了交出者对危险的无惧和对战友的关爱。B.在描写敌人的第三次冲锋时,小说有意转换了叙事角度,从敌人的角度切换到解放军的角度,增强了描写的镜头感、场景感和立体感。C.孙震的出场在不合理中彰显了一定的戏剧性,但其带来的欣喜却非常短暂,小说接着就“安排”了周忆严的牺牲,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D.末段看似只是对结局作了客观陈述,但简洁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情绪,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以让读者久久沉浸在人物复杂的心理中。8.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咆哮”“叹息”两个词,请简析其作用。9.悲剧的审美效果,往往是通过冲突和毁灭激发人的高尚情感,引发人的深度思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吴人入楚,昭王出奔,济于成臼,见蓝尹亹载其孥。曰:“载予。”对曰:“自先王莫坠其国,当君而亡之,君之过也。”遂去王。王归,又求见,王欲执之,子西曰:“请听其辞,夫其有故。”王使谓之曰:“成臼之役,而弃不穀,今而敢来,何也?”对曰:“昔瓦①唯长旧怨,以败于柏举,故君及此。今又效之,无乃不可乎?臣避于成臼,以儆君也,庶悛而更乎?今之敢见,观君之德也,曰:庶忆惧而鉴前恶乎君若不鉴而长之君实有国而不爱臣何有于死?”子西曰:“使复其位,以无忘前败。”王乃见之。昭王奔郧,郧公之弟怀将弑王,郧公辛止之。怀曰:“平王②杀吾父,在国则君,在外则仇也。见仇弗杀,非人也。”郧公曰:“夫事君者,苟君之,尊卑一也。下虐上为弑,上虐下为讨,而况君乎!君而讨臣,何仇之为?若皆仇君,则何上下之有乎?”怀弗听,曰:“吾思父,不能顾矣。”郧公以王奔随。王归而赏及郧、怀,子西谏曰:“君有二臣,或可赏也,或可戮也。君王均之,群臣惧矣。”王曰:“夫子旗③之二子耶?吾知之矣。或礼于君,或礼于父,均之,不亦可乎!”(节选自《国语·楚语》)材料二:楚昭王遭吴阖闾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楚昭王之季年,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周太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④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瓦:即囊瓦。公元前510年,唐成公和蔡昭侯来朝见楚王。囊瓦得知他们有宝马、玉佩,便向他们索要,两位侯爵都不肯给,于是囊瓦向昭王进言导致两位侯爵被囚三年,向囊瓦交出宝物后才脱身。后蔡昭侯请求吴王阖闾帮助,酿成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战。②平王:楚昭王的父亲。③子旗:斗成然的字,为郧公及其弟斗怀的父亲。④禜(yíng):古代一种对于水灾和旱灾的祭祀。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庶忆惧A而鉴前恶乎B君若不鉴C而长之D君实E有国F而不爱G臣H何有于死?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败于柏举”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B.儆,在文中的意思是告诫,与成语“惩一儆百”“以儆效尤”中的“儆”字意思相同。C.一,文中指统一,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字意思不同。D.患,文中指担心、忧虑,与《鱼我所欲也》中“故患有所不辟也”的“患”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蓝尹亹之前拒载楚昭王渡河,后来又在昭王回国后冒死谒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劝谏昭王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囊瓦助长过去的怨恨而被打败的覆辙。B.子西沉着冷静,在楚昭王想逮捕前来求见蓝尹亹时,他劝说昭王不要因为过去的事情而意气用事,并在弄清原委后又建议让蓝尹亹官复原职。C.郧公兄弟所持的忠孝观不同。郧公主张以“忠君”为要,认为不能以下犯上;而其弟斗怀则把“孝亲”摆在首位,认为不报父仇枉为人子。D.楚昭王曾被吴王阖闾打得狼狈出逃,楚国也惨遭灭国,但昭王深得民心,百姓认为他很贤明,跟随他到秦国去寻求帮助,最终昭王得以复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下虐上为弑,上虐下为讨,而况君乎!君而讨臣,何仇之为?(2)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过,天其夭诸?1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楚昭王“知大道”体现哪些方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离怀王观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绣屏珠箔①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注]①珠箔:珠帘。15.对这首词内容和情感赏析不正确一项是()A.词人连用“扁舟”“垂杨”“别岸草”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离别意象,烘托出离别时的凄凉之感。B.“绣屏”一句富有画面感,仿佛眼前有位美丽的女子正在绣花屏风和珠帘之间,美人身上散发出香囊的香气。C.“燕子”两句写离巢的燕子又飞了回来,人却要走了,表达时光流逝、不忍别离的无奈之情。D.桃花常被视为爱情和婚姻的象征,其粉色花瓣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浪漫,词中“桃花”一句也是借此表达男女之间的心意。16.“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与李清照《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愁情的表达上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师在课堂上引用《离骚》中的“______,______”二句,强调一个人既要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要有优秀的才能。(2)一个人的后天努力尤为重要,哪怕是资质平庸,只要不停努力也能成功,正如《劝学》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3)古代作家在描述情感时,常常运用比喻手法,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形象,比如诗句“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产日期藏这么严实,是怕被人找到吗?”不少人在选购食品时常遇到这样的困扰:(甲),却好像在“捉迷藏”——从标签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搜寻“线索”,见封口处、见包装袋、见瓶身……好不容易找到生产日期字样,却又因印刷不清晰、字太小,或混杂了其他意义不明的数字和字母等频频“踏坑”“踩雷”。①标签虽小,却有助于守好食品安全底线。②通过在食品标签上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③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的重要方式,④这些信息承载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⑤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各类食品包装五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场区土方施工方案
- 2025企业办公室租赁合同
- 食品加工工艺与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2025罗源县富硒农业发展合同
- 2025年土地租赁合同应该如何编写
- 2025房产及土地使用权买卖合同书
- 2024年系统分析师考生必知试题及答案
- 掌握全局的2024税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档案与信息保障机制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税务师考频变动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园景观修复零星维修施工方案
- 《控制器接口》课件
- 超全自考英语二词汇表-含音标4500-个单词
- 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完整版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含解析
- 《驾驶室固定矩形窗》
- 境外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监护人专项培训课件
- 架构驱动医疗变革
- 2022年青海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县乡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