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自选集·自序》真实的北洋社会是怎样的?黑暗?专制?……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912-1928)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概念:北洋军阀(军事政治集团)北洋:清末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军阀:以清末组建的北洋新军为基础的军人势力集团。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袁世凯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段祺瑞张作霖北洋军阀主要将领北洋军阀统治的两大时期(一)袁世凯独裁专制(1912-1916年)(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年)

从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历时16年。一、了犹未了——共和与专制的对弈(一)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在京就职1912年3月10日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二次革命1、时间:1913年7月—9月2、交战双方:革命军VS北洋军3、结果:由于敌强我弱、仓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以革命派的失败告终。4、性质: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力量为捍卫共和民国而进行的第一战。一、了犹未了——共和与专制的对弈(一)袁世凯复辟帝制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4年底1915年5月袁被迫签订《中日民四条约》1915年10月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6月病逝参议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护国战争1、时间:1915年12月—1916年7月2、交战双方:护国军VS北洋军3、代表:南方将军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4、结果:一举埋葬袁家王朝,再造共和5、性质:近代由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一次革命运动,粉碎了袁氏复辟帝制的阴谋。一、了犹未了——共和与专制的对弈(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相关史料重点探讨(1)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2)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3)孙中山领导的全国人民反袁斗争的进行;(4)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日本…外交既已妥恰,当再严词警告中国政府,延缓帝制,如不听,则出兵自由行动,派驻中国要地。——林明德《日本与洪宪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一、了犹未了——共和与专制的对弈(二)军阀割据相关史料知识梳理(1)原因: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崩离析,进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派系代表人物控制区域扶植军阀的帝国主义国家直系冯国璋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英美皖系段祺瑞皖、浙、闽、鲁、陕各省日本奉系张作霖东北三省日本

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总结: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1、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投靠列强2、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政局动荡1916年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7年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落败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1926年北伐战争讨伐北洋军阀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军阀割据局面根据以上时间线和所学,请回答:1、府院之争的实质是什么?2、张勋复辟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3、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为捍卫共和、保护约法做出哪些努力?含义: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争论核心:是否参加一战实质:是英美和日本在华利益之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一、了犹未了——共和与专制的对弈(二)军阀割据一、了犹未了——共和与专制的对弈(三)参与一战出国华工数量约14万牺牲华工数量约2万华工战死或病死在欧洲战场他们在欧洲从事从事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掘埋尸体,清扫地雷,修路架桥这些最繁重也最危险的工作。(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3)影响: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②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相关史料知识梳理二、新陈代谢——经济与社会的变迁

当我们百年后重新回看北洋时代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中国王朝政治解体走向宪政民主国家的过渡时代,除了军阀混战政治动荡外,那时也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比如,那时的中国开始尝试民主,……经济飞速发展,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陈钦《北洋大时代》二、新陈代谢——经济与社会的变迁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相关史料(一)经济发展重点讨论1.原因:(1)内部原因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2)外部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初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二、新陈代谢——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相关史料(一)经济发展重点讨论2.表现:(1)民族企业数量增多,投资额增大;(2)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最快。3.特点:张謇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1)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2)后天畸形:行业、区域分布不平衡(3)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滞后。(4)沿海多,内地少,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其中,上海工人数量超过50万,是我国工人阶级人数最为集中的城市。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阶级率先支持爱国学生运动,引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国家政治舞台。二、新陈代谢——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一)经济发展4、影响(1)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2)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基础(五四运动)。发展状况阶段19C60、70S洋务运动甲午战后1895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1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解放战争时期19491956开始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获得新生萧条1945全面抗战时期日益萎缩陷入绝境消亡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一战后,欧列强重来

迅速萧条二、新陈代谢——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二)社会新气象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时报》(1912年3月5日)民国社会生活新气象思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社会新气象的方向是什么?方向:追求民主、平等、自由、文明、进步特征: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②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三、除旧布新——思想与文化的解放(一)新文化运动原因技术制度思想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宣布只学技术是失败的,应当深入学习西方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都失败了,问题不在于制度不先进,而在于国人思想未解放。三、除旧布新——思想与文化的解放(一)新文化运动原因相关史料知识梳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政治: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实行专制统治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传播;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三、除旧布新——思想与文化的解放(二)兴起相关史料知识梳理(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3)指导思想:民主、科学(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三、除旧布新——思想与文化的解放(三)内容相关史料知识梳理(1)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2)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三、除旧布新——思想与文化的解放(四)评价相关史料知识梳理积极:(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人们思想解放;(2)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上海妇女志》

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佐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毛泽东三、除旧布新——思想与文化的解放(四)评价相关史料知识梳理局限性:绝对否定或肯定东西方文化,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陈独秀: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钱玄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李时岳: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思考:新旧交替时代,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1.吸收借鉴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但不能一味照搬,应当结合国情加以利用。3.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不断创新。课堂小结艰难:独裁、混战、妥协推进:民主共和渐入人心政治民主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艰难:帝国主义阻碍发展推进: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经济工业化

艰难: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推进:民主科学引领风潮思想理性化新旧文化剧烈碰撞

艰难:旧有习俗仍留残余推进:衣食住行初现新貌生活文明化社会习俗的变迁艰难推进的中国近代化1.(2022·湖南·高考真题)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 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解析】依据材料“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可见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