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的是()A.自花传粉 B.子代数量多C.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D.生长周期长2.人眼虹膜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已知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结婚,生育一个蓝眼女儿,则该褐眼男人基因型是()A.f B.Ff C.ff D.FF3.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杂合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F2中,糯性水稻个体的比例是()A.1/4 B.1/2 C.3/4 D.5/84.某牧场马的毛色有栗色(B)和白色(b)两种,两匹栗色马交配产下一匹白色小马,该小马亲本的基因型是()A.BB和Bb B.Bb和bb C.Bb和Bb D.BB和BB5.如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分别是()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6.研究发现某植物的基因家族存在一种显性“自私基因”A。在产生配子时A基因能导致体内不含A基因的雄配子一半死亡,而不影响雌配子的活力。现将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a植株产生含A的雄配子与含a雌配子数量相等B.Aa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A:a=1:1、A:a=2:1C.Aa自交获得的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1D.Aa自交后代F1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A:a=2:17.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C.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8.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糖蛋白B.后代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C.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染色体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9.动物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10.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花色表型是黄色B.F2中黄色花:白色花的比例是9:7C.F2的白色花个体中纯合子占3/16D.F2中黄色花个体自交有2/3会出现性状分离11.以下哪项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比为1:1B.F2的表型比为3:1C.F1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D.F1产生两种雌配子,且比例为1:112.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症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红绿色盲症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D.男性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13.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这夫妇的基因型是()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14.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aa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C.子代的大花瓣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9D.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1/315.用电子显微镜对某哺乳动物的某一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细胞内正在进行着丝粒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B.该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C.该细胞内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16.某种牵牛花花色的遗传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紫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让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若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紫色牵牛花分别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于()A.红色:粉红色:紫色=1:2:1 B.红色:粉红色:紫色=1:4:1C.紫色:粉红色:红色=3:2:1 D.紫色:粉红色:红色=4:4:117.下图中甲、乙表示哺乳动物产生配子的情况,丙、丁为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乙图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C.丁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D.丙图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自由组合18.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且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19.某学生用小球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下图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再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的小桶,重复多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目必须相同,但I、II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不等C.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D.重复100次后,统计的DD和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25%20.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型,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和CCppB.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D.F1测交结果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二、非选择题21.孟德尔经过仔细观察,从34个豌豆品种中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一共研究28000株豌豆,最终总结得出遗传定律。下图表示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1)P中高茎的基因型为,F1中高茎的基因型为。(2)F1高茎自交,F2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其中高茎是(显性/隐性)性状。(3)P中矮茎的基因型为。F2中出现矮茎的概率是。22.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E、e表示,1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回答有关问题:(1)甲病是染色体上性病;由于1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是染色体上性病。(2)2号的基因型是,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3)7号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若3号为Aa,7号两病兼患的概率是。23.现有四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2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依此类推,则四个纯合南瓜品种中,圆甲与圆乙的基因型应为,扁盘形的基因型应为。(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实验1的F1与表型为的品种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为,其比例为。24.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据图表分析作答: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后代表现型及植株数圆粒皱粒A圆粒×圆粒1080B皱粒×皱粒0102C圆粒×圆粒12540D圆粒×皱粒152141(1)根据组合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是。(2)组合为测交实验。(3)D组合中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和。(4)相对性状的定义:。25.小鼠的皮毛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F1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F2,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F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1)小鼠乙的基因型为。(2)实验一的F2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黑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3)实验二的F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A正确;
B、豌豆的子代数量多,便于分析,B正确;
C、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C正确;
D、豌豆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实,说明栽培周期短,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答案】B【解析】【解答】ABCD、已知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结婚,生育一个蓝眼女儿,说明褐眼为显性性状,蓝眼为隐性性状,且该褐眼男人基因型是Ff,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①自交法:通过观察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方法:表现型相同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杂交法: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相交,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方法:表现型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相同,则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③假设法:自交法和杂交法无法判断出显隐性,通过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方法: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这个性状为显性;若子代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可用假设法判断。3.【答案】D【解析】【解答】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杂合非糯性水稻(Aa)与糯性水稻(aa)杂交,F1中Aa:aa=1:1,F1的所有个体(1/2Aa,1/2aa)自交产生的F2中,糯性水稻个体(aa)的比例是1/2×1/4+1/2=5/8,分析得知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答案】C【解析】【解答】据题意可知,栗色对白色为显性,两匹栗色马(B-)交配产下一匹白色(bb)小马,说明小马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5.【答案】B【解析】【解答】①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②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③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④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曲线依次是①④②③。分析得知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关数量变化2
6.【答案】A【解析】【解答】A、雄配子的数量一般远大于雌配子的数量,A错误;
B、在产生配子时A基因能导致体内不含A基因的雄配子一半死亡,而不影响雌配子的活力。基因型为Aa的雄性植株可以产生2/3A雄性配子,1/3a雄性配子,基因型为Aa的雌性植株可以产生1/2A雌性配子,1/2a雌性配子,即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A:a=1:1、A:a=2:1,B正确;
C、Aa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A:a=1:1、A:a=2:1。Aa的植株自交获得的F1中AA占2/3×1/2=1/3;aa占1/3×1/2=1/6,Aa占1-1/3-1/6=1/2;故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获得的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1,C正确;
D、Aa自交后代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1,因此产生的雄配子A比例为2/6+3/6×2/3=2/3,则a配子的比例为1/3,即F1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A:a=2:1,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因此基因型为Aa的雄性植株可以产生2/3A雄性配子,1/3a雄性配子,基因型为Aa的雌性植株可以产生1/2A雌性配子,1/2a雌性配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7.【答案】B【解析】【解答】A、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正确;
B、孟德尔提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而不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B错误;
C、孟德尔认为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C正确;
D、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孟德尔的假说:①生物的形状是有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假说——演绎法:
8.【答案】D【解析】【解答】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故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A正确;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B正确;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即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染色体,C正确;受精作用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故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部分遗传性状,D错误。【分析】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实质: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的融合。
4、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5、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9.【答案】A【解析】【分析】次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都有暂时加倍,故①错;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可以形成4个精子,故②正确;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复制后也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故③错;精子形成需要变形阶段,而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故④正确;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方式为不均等分裂,而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均等分裂,故⑤正确;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也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故⑥错。故选A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10.【答案】D【解析】【解答】A、F1的基因型为AaBb,B抑制A,表现型是白色,A错误;
B、F1自交后代F2基因型及比例A_B_:aaB_:aabb:A_bb=9:3:1:3;其中A_B_中的B抑制A,表型为白色;aaB_和aabb隐性纯合,表型为白色;A_bb有A且没有B抑制A,表型为黄色;因此F2中黄色花:白色花的比例是3:13,B错误;
C、F2的白色个体基因型及比例A_B_:aaB_:aabb=9:3:1;A_B_中的纯合子AABB占白色个体的1/13,aaB_中纯合子aaBB占白色个体的1/13,aabb占白色个体的1/13;因此F2的白色花个体中纯合子占3/13,C错误;
D、F2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AAbb:Aabb=1:2,自交有2/3会出现性状分离,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示的信息“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判断其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A_B_、aaB_、aabb表型为白色,A_bb表型为黄色。
F1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表现型概率:①双显(白色):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②一显一隐(黄色):1/16AAbb、2/16Aabb;③一隐一显(白色):1/16aaBB、2/16aaBb;④双隐(白色):1/16aabb。11.【答案】D【解析】【解答】A、一般情况下,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大于雌配子的数量,A错误;
B、F2的表型比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
C、F1测交后代比为1:1,说明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比为1:1,不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
D、F1产生的配子比为1:1,说明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为1:1,最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即: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2.【答案】C【解析】【解答】A、红绿色盲症是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错误;
D、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则男性的基因型为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色盲)。其特点是:①隔代交叉遗传;②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13.【答案】D【解析】【解答】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男孩正常,基因型为XBY;女孩色盲,基因型为XbXb。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含有XB;女孩的两个X染色体均为X,其中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则父亲的基因型为XbY,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分析得知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XB、XBXb,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
伴X性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女儿也有50%可能性为携带者;③如果女性是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14.【答案】C【解析】【解答】A、Aa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种,Rr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种,因此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A正确;
B、Aa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有3种,Rr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无花瓣,因此aaR_与aarr的表现型相同,表现型共5种,B正确;
C、Aa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Aa:aa=1:2:1,其中AA表型为大花瓣,纯合子AA占比1;Rr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RR:Rr:rr=1:2:1,其中R_表型为红色,纯合子RR占比1/3;因此纯合子占1×1/3=1/3,C错误;
D、Aa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Aa:aa=1:2:1,其中A_表型为有花瓣,Aa在有花瓣植株中占比2/3;Rr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RR:Rr:rr=1:2:1,其中Rr占比1/2;因此AaRr所占比例为2/3×1/2=1/3,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aRr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_R_:A_rr:aaR_:aarr=9:3:3:1,共有五种表型,即大花瓣红花AAR_:小花瓣红花AaR_:大花瓣黄花AArr:小花瓣黄花Aarr:无花瓣aa__=3:6:1:2:4。15.【答案】B【解析】【解答】A、着丝粒分裂时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
B、初级卵母细胞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着丝粒不分裂,B错误;
C、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
D、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和极体或精子,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离如图:
16.【答案】C【解析】【解答】设牵牛花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紫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说明出现了不完全显性现象,判断红色基因型为AA,粉红色基因型为Aa,紫色基因型为aa。
根据假设进行计算,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紫色牵牛花分别自交,其中粉红色牵牛花(Aa)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红色AA:粉红色Aa:紫色aa=1:2:1,紫色牵牛花(aa)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紫色aa=1,综合得知F2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接近于红色:粉红色:紫色=1:2:3。分析得知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7.【答案】C【解析】【解答】A、甲图细胞含有1对等位基因,没有非等位基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没有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错误;
B、乙图细胞含有2对等位基因,若2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或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产生了2种配子(AB、ab),是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的结果;若2对等位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了2种配子(AB、ab),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B错误;
C、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D、丙图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也自由组合,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见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观察减数分裂示意图:
18.【答案】C【解析】【解答】A、浅绿色植株自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深绿色AA:浅绿色Aa:黄色aa=1:2:1,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A正确;
B、浅绿色植株(Aa)与深绿色植株(AA)杂交,后代中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正确;
C、浅绿色植株(Aa)连续自交1次时,Aa×Aa成熟后代深绿色AA:浅绿色Aa=1:2,杂合子Aa的概率为2/3;因此连续自交n次时杂合子的概率为(2/3)n,C错误;
D、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1:1,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Aa自交n次,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AA:Aa:aa=121-12n19.【答案】D【解析】【解答】A、I、II小桶中各有一对、两种配子,所以该同学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
B、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基因型D、d配子概率相等,因此实验中每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目必须相同;雄配子通常远多于雌配子,因此I、II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不等,B正确;
C、I、II桶内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分别代表两种基因型不同的雌雄配子,小桶中D:d=1:1,所以两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C正确;
D、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小球基因型及比例DD:Dd:dd=1/2×1/2=1/4:2×1/2×1/2=1/2:1/2×1/2=1/4,DD和Dd组合的概率均为75%,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实验中每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目必须相同,但I、II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不等。20.【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题目分析得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形,因此F1紫花基因型为CcPp,分析得知两个纯合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A正确;
B、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形,白花的基因型有CCpp、Ccpp、ccPP、ccPp、ccpp,共有五种,B正确;
C、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形,紫花的基因型为C_P_,其中CCPP:CcPP:CCPp:CcPp=1:2:2:4,纯合子的比例为1/9,C正确;D、F1基因型为CcPp,测交后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紫花CcPp:白花Ccpp:白花ccPp:白花ccpp,紫花:白花=1:3,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显性性状紫花的基因型是C_P_,隐性性状白花的基因型是C_pp、ccP_、ccpp。F1紫花C_P_自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9:7是9:3:3:1变式,说明F1基因型是CcPp,由F1的基因型可推知两个纯合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21.【答案】(1)DD;Dd(2)性状分离;显性(3)dd;1/4【解析】【解答】(1)图中P高茎和矮茎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说明高茎为显性,亲本中的高茎基因型为DD,矮茎基因型为dd,F1高茎基因型为Dd。
(2)根据教材内容,F1高茎自交,F2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1中未出现的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
(3)P中矮茎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是Dd,F1自交后代F2中矮茎dd出现的概率为1/4。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2.【答案】(1)常;隐;X;隐(2)AaXEXe;1/3(3)1/303;1/48【解析】【解答】(1)1号和2号都不患甲病,但后代中出现了患甲病的女儿,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致病基因只来自2号,判断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1号的基因型为AaXEY,2号的基因型为AaXEXe;后代4号不患病,甲病相关基因可能为AA或Aa,与2号相同的概率可能为2/3;乙病相关基因可能为XEXE或XEXe,与2号相同的概率可能为1/2;综合计算,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1/2=1/3。
(3)只考虑甲病,4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Aa;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显性基因A占99%,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x1/100×9/100,3号的基因型为Aa的可能性为Aa/(AA+Aa)=2/101,因此个体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4×2101×2323.【答案】(1)2(或两);基因的自由组合(2)AAbb、aaBB;AABB(3)长形;扁盘形、圆形、长形;1∶2∶1【解析】【解答】(1)根据两组实验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或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F2的分离比9:6:1可以推测出,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即亲本圆甲和圆乙的基因型可为AAbb、aaBB;亲本中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美容师实操考试安排试题及答案
- 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知识结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的基本要求与试题及答案
- 食品质检员考试难点解析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交易流程知识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行业自我提升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化妆品企业文化培训
- 2024年汽车美容师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小学语文日常练习试题及答案
- 《健康教育-脂肪肝》课件
- 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文件-焊工(职工组)
- 电子化学品深度报告:受益半导体产业转移电子化学品迎发展良机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二章课件
- 呼吸机雾化吸入疗法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 AQ 1021-2006 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正式版)
- 软件公司销售部管理新规制度
-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共35张)
-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岩锚梁砼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老年医学缺血性肠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