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四单元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14课目标导航课程标准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2.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发展、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学习目标1.通过对多类史料的解读,知道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2.多视角理解和解释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新现象与旧桎梏,辩证认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相互作用。3.从全球视角出发,认识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增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4.核心概念:工场、商帮、陆王心学、白话小说、《本草纲目》《农政全书》。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点突破学以致用知识梳理落实基础性知识点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农业发展新现象经济作物2.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自由雇佣劳动3.商业发展:商品经济新的繁荣期史实意义货币: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
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商帮: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的
市镇兴起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海外贸易工商业4.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1.阅读教材第一目图片《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试简析其被引入中国并推广种植带来怎样的影响。提示
一方面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国土开发,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透析教材2.阅读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栏目,思考: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中出现哪些新的经济现象。提示
出现新的经营方式(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大规模生产,被雇佣者按日领取工资。透析教材3.阅读教材第一目“史料阅读”栏目,思考:徽商“富甲天下”的原因有哪些。提示
原因:有经商传统;团结互助;崇尚节俭。透析教材图解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知识点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1.陆王心学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形成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
”为核心的理论内容“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致良知理论范畴主观唯心主义影响强调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
色彩主观能动性平等和叛逆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明朝后期李贽提倡
,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明末清初背景社会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代表黄宗羲抨击
制度,提出“
”顾炎武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个性自由君主专制工商皆本阅读教材“问题探究”栏目,思考:王守仁和李贽思想的相同之处。提示
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或都反对封建权威)。透析教材图解历史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知识点三
小说与戏曲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小说水浒传吴承恩儒林外史古典现实主义文学3.戏曲汤显祖徽、汉阅读教材第三目图片《红楼梦图咏》,思考: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提示
社会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通俗文学蓬勃发展。透析教材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提示
关系:这一现象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城镇兴起、思想界新变化在文学领域的反映。问题思考知识点四
科技1.传统科技李时珍《
》医药学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技进行了总结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________《天工开物》工艺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地理和地质学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2.西学东渐背景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目的借助传播
来达到传教的目的影响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科学知识西学东渐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使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受到注意的仍是技术方面,如天文历法、测量以及所谓的“西洋奇器”等,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并不大。概念阐释阅读教材第四目“历史纵横”栏目,思考:明清统治者调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编纂大型典籍有何影响?提示
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透析教材图解历史明清科技成就返回重点突破提升综合性主题一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史料探究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一主题时,搜集了两组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注: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有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采风貌。解读
围绕“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一主题,分别从农业、商业等角度进行阐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提示
角度:农业发展(新作物或高产作物推广种植)。影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种植,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改变了种植结构;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地矛盾,大量开垦荒地引起环境问题。思考
(1)材料一可以从哪个角度来研究该主题?请分析图中所示现象产生的影响。提示
能。理由:《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属于图像史料(实物史料)。该画作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象,为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的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但这一画作带有主观色彩,其描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思考
(2)材料二能否用于该主题的研究?请说明理由。唯物史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中的新现象及其局限(1)现象深化拓展深化拓展(2)局限深化拓展主题二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新变化史料探究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材料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解读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示
观点:经世致用;区分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整个民族的沦亡,号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倾向: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时代背景:君主专制的强化以及政治的腐败,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推行文化专制的政策,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顾炎武的主要观点。分析明中期起思想界出现的新倾向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1.唯物史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未能实现转型的原因深化拓展深化拓展2.历史解释——明清市民阶层兴起带来的社会新变化知识体系1.明中叶以后,江南手工工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发展非常缓慢。2.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3.明清时期,由于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所以这一时期的科技著作多是总结性的,缺少创新。4.明朝后期开始,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学科术语教材补遗明清时期的“东学西渐”明志思维升华明清两代时期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驱逐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得欧洲人获得一盏“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逃。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古代文化概论》解读明清时期消极避世,坚持“天朝上国”理念;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中西冲突凸显。情境阅读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在传统社会制度的制约下,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官绅、地主、商人,还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的最终目标乃是买田置宅,或科举入宦。就商人而言,从事工商业并不是他们最终的追求,而只是达到这些终极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已。例如在徽商群体中,我们看到了为数甚多的“亦贾亦儒”及至业贾致富后转而从儒的事例。在科举时代,习儒是为了入仕,徽商向儒说穿了就是向官。——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解读
明清时期的大多数商人的最终目标是买田置宅,成为新兴地主阶级;投身科举考试,跻身统治阶层。这制约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返回学以致用达成应用性1.明清时期,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很多时候是三位一体的,土地私有制下,土地流动不受限制,工场主积累的财富,商人剩余利润,大量流向土地。这一现象反映了A.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无法避免B.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实业无利可图D.闭关锁国政策有实施的内部条件√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工场主、商人将财富大量用于买房置地,而没有用于投资和再生产,这种现象不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故选B项;材料强调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土地兼并是其中的一个现象,排除A项;经商无利可图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2.(2023·江苏学业水平考试)明代,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输入剧增。万历以后,每年输入的西班牙银币达数百万元之多,在海外贸易比较兴盛的闽、广等地,墨西哥银币更是广为流通。这有利于A.抑商政策的产生
B.纸币的出现和使用C.商业资本的集聚
D.棉花的种植和普及√3.明清时期,奢侈之风盛行,这风气最先起源于官宦之家,后来有些下层民众的妻女也都衣绸戴金,甚至有些地区的人们竞相以穿华服为夸耀。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等级观念的消亡C.理学思想的影响
D.科学技术的进步√A.提倡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C.倡导“兼爱”“非攻”
D.主张“工商皆本”4.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思想家主张黄宗羲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据材料可知,黄宗羲批评君主是对于天下危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恒大土建合同范本
- 出售空中商铺合同范本
- 玩具委托设计合同范本
- 花岗岩界桩采购合同范本
- 房屋过户合同范本模板
- 充电桩充电合同范本
- 奥迪卖车合同范本
- 家具定向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教程(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汽车营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95题)
- 肾病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
- 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中考一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 DL∕T 1753-2017 配网设备检修试验规程
- 深基坑专项方案论证流程
- 《创业基础》课件-第五章 创业计划
- 列宁人物课件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 《巍巍井冈山》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