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环境综合改善项目管道工程技术建议书_第1页
某环境综合改善项目管道工程技术建议书_第2页
某环境综合改善项目管道工程技术建议书_第3页
某环境综合改善项目管道工程技术建议书_第4页
某环境综合改善项目管道工程技术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技术建议书一现场组织

拟为本合同工程设立的承包人组织机构图

说明:

1、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抽调有类似施工经验的管理技术干部及技术工人组成。

2、项目经理部设有项目经理一人,全权代表本单位负责本工程合同中的全部责任;设一名总工

程师负责该项目的全部技术工作。

3、项目部设四部一室。工程部:负责本工程的全部技术工作;安质部:负责本工程安全质量的

检查、落实、监督工作和环境保护;计财部:负责编制施工计划、计量报表及财务核算工作;设备

物资部:负责机械调配、管理维修保养及采购供应工作;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及治安工作。

4、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参见表4-2-1。

注:1、投标人应按工程实际情况填报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2、在说明栏简要叙述以上机构各组成部分之间隶属关系和工作流程。

4、技术建议书一施工方案

4.1工程简介

4.1.1工程总概况

本标段为****市****江环境综合改善子项目管道工程第二合同段(凤凰路、大学西路、

相思湖东路、相思湖西路、石埠路)污水管工程。

4.1.2各路段工程概况

4.1.2.1凤凰路污水管工程

1、概况

凤凰路(江北大道~相思湖北路)按40m红线规划建设,道路长度约2100m,道路

范围内没有埋设给水、电力、电信等管线。凤凰路工程范围南起江北大道,北至相思湖

北路,西庄路以南部分排入拟建大学西路污水管D=1000mm,以北部分排入拟建相思湖

北路污水管D=1000mm,最终排入相思湖流域污水总提升泵站。污水管采用双线布置,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400mm,长度2458m,管径d500mm,长度1353m。

2、平面定线

凤凰路规划红线宽度为40m,污水管呈双侧布置。根据地形地貌及地质,本工程拟

采用开槽施工方式。本次设计污水管线位置根据《****市凤凰路道路标准横断面管线布置

图》(****城乡规划设计院)设在距规划路中线东、西19.5m处。

3、竖向标高的确定

本工程竖向标高的确定原则为:能将本流域范围内最远点的污水接入本工程管线内,

在考虑到与其他市政管线交叉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埋深,节约工程造价。起点埋设深度

约3.5m,覆土2.5〜4.7m。

4、材料、管材及防腐

所有检查井混凝土材料均采用C25,S6;人行道和绿化带下内采用轻型复合井盖,

车道内采用重型复合井盖。

本工程设计均为圆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非满流管中污水产生的酸、碱和硫化氢(H2S)会引起管内的轻微腐蚀,但根据多

年的运行经验,钢筋混凝土管不必采取特殊的防腐措施。

5、施工方法

采用开槽施工,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H级或HI级),180°砂石基础,滑动

橡胶圈接口。

6、预留支线

根据道路两侧的实际情况,在各规划路口,各居民小区的街坊路口,各主要大单位

的出入口处预留支管,其管径、高程的确定以流域面积图中服务面积计算确定。预留支

管的管材和基础接口的选择与排入的设计干线级别相同。每隔一定距离(如两至三个井

段)也设预留管,方便街坊内的污水接入,各预留管均延伸至道路红线外。

7、工程数量

表4-1-1工程数量表

序号细目名称单位数量

1.1明挖管道铺设m3811.0

1.1.1铺设直径d4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II级)m2458.0

1.1.2铺设直径d5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H级)m963.0

1.1.3铺设直径d5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III级)m390.0

180。砂石基础,滑动橡胶圈接口

1.2污水检查井砌筑座126

1.2.1检查井座126

8、水文地质

(1)、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地形较开阔,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2)、勘察场地除填土①2、耕(表)土②、含有机质土③,粉土⑨和⑩1外,

其余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2120KPa,可用作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

(3)、场地既存在上层滞水,又存在孔隙水,并且孔隙水与邕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水量较丰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4)、场地上层滞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强腐蚀性,在

弱透水层中具有弱腐蚀性;孔隙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腐蚀

性,在弱透水层中具有弱腐蚀性;两层地下水对钢结构均有弱腐蚀作用;场地土对混凝

土结构有弱腐蚀作用。

(5)、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

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H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o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并存在

多层较弱土,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6)、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管基设计可不考虑地基土液化影响。

9、地基处理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管道基础大部分座落在粉质粘土层上。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地下水位低,采用开槽施工,可考虑适当降水施工,不专门进行处理,局部现况地面低

于设计管底标高的采用清除表层杂土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土,压实系数不低于0.95。

表4-1-2地基处理工程量

序号处理内容单位工程数量

1砂砾石或碎石土(碎石含量不低于50%)m3100

注:砂砾石或碎石土工程量为暂定值。

10、其他注意事项

(1)、本工程为纸上定线,施工时长度以实测为准。

(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仔细查阅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勘察报告和地下管线测量资

料在未形成合理、切实、可靠、详尽的施工方案前,不可贸然施工。

(3)、若施工过程中发现与设计不符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等,并对施工造成影

响时,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后,方可施工。

(4)、设计污水管道施工前必须复核校测与设计管线交叉的各种已建地下管线的断

面高程及位置,如有矛盾请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措施,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

保证其他管线、排水安全可靠,避免事故的发生。

(5)、沟槽回填土按当年修路标准,为确保回填土密实度及施工进度,采用杂砂石

回填。在管顶以上50cm以下范围内,全部采用砂砾石或0〜25mm级配碎石分层灌水振

捣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3%。在路幅范围内按当年路面结构标准予以确定路面恢复标准,

即按现状路面结构形式恢复标准,即按现况路面结构形式恢复。在路幅以外沟槽回填、

槽内各部压实度要求。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的规定

为准。

(6)、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开工前必须先核查已建管道接口处高程、断面

及平面位置与施工图相符合后,方可施工。

(7)、管沟基础应落在无扰动的原状上上,如地基为淤泥、杂填土或回填土等地质、

地基处理措施,视现场情况与设计单位商定,设计管段地基承载力值不小于设计承载力

值120KPa。

(8)、本设计污水管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要求

做闭水试验。

(9)、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工作由施工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保证施工顺利进

行。

(10)、施工前应积极与环保部门配合,保证在施工期间废弃物应及时运走,产生的

噪音和扬尘以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生产为原则。

(11)、污水管线应按要求从下游进行施工。施工前请校核下游管道高程,若与实际

不符,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12)、根据****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文件南建质监字【2006】3号文件《关于进

一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通病整治工作的通知》第一条:“三背”回填质量通病的

防治。台背、墙背、井背(井周边)的回填应在背后50cm宽范围内全部回填无砂大孔

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故本设计在排水检查井(井室、井室盖板、井筒

周边)50cm范围内应全部回填C10无砂大孔混合料(配比425#水泥:石头:水=0.244:

1.02:0.05),并振捣密实。

(13)、根据《****市建设委员会关于人行道基础硬化处理、提高井盖安装标准及道

路红线范围内所有占道设施进行同步验收等问题协调会会议纪要》(****市建设委员会、

**建纪要【2007】44号)第二条:为贯彻“城乡清洁工程精神”,保持市政设施“洁、

齐、美”,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在新建市政道路中,对于位于人行道上的井盖需采用与人

行道铺装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贴面处理,以确保人行道铺装的一致性。故施工时按照设计

要求在人行道上的井盖要采用与人行道铺装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贴面处理。

(14)、地形测量资料中高程点较稀,因此本设计纵断图中的现况地面线与实际会有

一定出入,施工前请进行校核。

(15)、本工程无地下管线资料,施工时若遇到管线交叉问题应及时与各相关部门联

系。

4.1.2.2大学西路污水管工程

1、概况

大学西路(规划四路〜规划十六路)段按70m红线规划建设,道路长度约4700m,

道路范围内埋设给水、电力、电信等管线。大学西路工程范围东起规划四路,东至规划

十四路,本工程所有污水管线全部汇入罗文大道,排入拟建江北大道北侧相思湖流域污

水总提升泵站。污水管采用双线布置,设计污水管管径D=1000mm〜1350mm,长度

9103m。

2、平面定线

大学西路(规划四路~规划十六路)段按70m红线规划建设,道路长度约4700m,

管线采用双线布置。具体管线位置详见图纸。注:沿线电力电缆已经埋地。

3、竖向标高的确定

本工程竖向标高的确定原则为:能将本流域范围内最远点的污水接入本工程管线内,

在考虑到与其他市政管线交叉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埋深,节约工程造价。起点埋设深度

约5〜7.2m,覆土厚度4m〜9.2m。

4、材料、管材及防腐

所有检查井混凝土材料均采用C25,S6;人行道和绿化带下内采用轻型复合井盖,

车道内采用重型复合井盖。

本工程设计均为圆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非满流管中污水产生的酸、碱和硫化氢(H2S)会引起管内的轻微腐蚀,但根据多

年的运行经验,钢筋混凝土管不必采取特殊的防腐措施。

5、施工方法

由于大学西路道路已经实施,管线埋设深度较深,本工程拟采用顶管施工方法。施

工方式采用顶管施工,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山级、HI级特制),采用橡胶圈接

口04S516-25o

6、预留支线

根据道路两侧的实际情况,在各规划路口,各居民小区的街坊路口,各主要大单位

的出入口处预留支管,其管径、高程的确定以流域面积图中服务面积计算确定。预留支

管的管材和基础接口的选择与排入的设计干线级别相同。每隔一定距离(如两至三个井

段)也设预留管,方便街坊内的污水接入,各预留管均延伸至道路红线外。

7、水文地质

(1)、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地形较开阔,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2)、工程区范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工程区地

震基本烈度为VI度。管基设计可不考虑地基土液化影响。

(3)、勘察场地除①素填土、②耕(表)土、③淤泥、(9)-1灰色土层外,其余

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2120KPa,可用作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

(4)、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层、圆砾层中的孔隙水潜水,地下水埋深较大,

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小,本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均有弱侵蚀性,对混凝土结构

中的钢筋无侵蚀性。

(5)、开槽施工应进行放坡处理,建议坑壁边坡容许坡度值采用:①素填土1:1.5,

③耕(表)土1:1.3,④粘土1:0.55,⑤粉质粘土1:0.75,⑥粉土1:1.5,粉

细砂1:1.5,⑧粉质粘土1:1.5,⑨圆砾1:0.4,⑩强风化泥岩、粉砂岩1:0.3,

③淤泥质土呈软~流塑状,不宜放坡,宜做清除处理。

(6)、若管基持力层或管底下2.0m以上存在软弱土,建议对软弱土层进行加固处

理。建议采用深层搅拌桩法或高压旋喷法对分布于槽底或管底下2.0m以上的软弱士进行

加固处理。

(7)、当采用⑨圆砾为持力层时,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顶管施工宜采用

灌浆法对圆砾层进行加固止水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法直接

施工。

(8)、顶管施工前,应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需要加固处理的软弱土做固化

处理(如深层搅拌、压力灌浆或高压旋喷等)。

8、地基处理

(1)、根据详勘报告,顶管穿越土层主要有圆砾、砂泥岩、粘土、粉土以及粉质粘

±,这些土层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少量穿越素填土和淤泥质土。圆砾、粉土渗透力强,

且地下水位高,顶管过程中容易产生流砂和塌方,拟采用注浆加固止水处理。分别在管

顶管底3米范围加固处理(拟采用地面劈裂注浆法),灌浆材料采用32.5硅酸盐水泥,

水泥浆水灰比1:1,速凝剂掺入量1%,注浆压力为0.5〜1.5MPa,孔距根据现场地质情

况确定,并达到满足顶管施工要求。

(2)、管顶管底3米需注浆加固止水处理范围:N26#~N27#0+579-0+519)

段,60米;N28#〜N30#(桩号0+454〜0+365)段,89米;N32#~N33#(桩号0+265-0+221)

段,44米;N60#〜N51#(桩号0+904-1+418)段,514米;N50#〜N49#(桩号

1+478-1+538)段,60米;S5#〜S7#(桩号2+530〜2+410)段,120米;S41#~S49#

(桩号0+576-0+149)段,427米;S52#〜S53#(桩号0+052-0+000)段,52米;

S83#〜S82#(桩号0+000~0+045)段,45米;S80#〜S79#(桩号0+141〜0+191)段,

50米;S76#~S75#(桩号0+371-0+431)段,60米;S65#~S58#(桩号0+949-1+319)

段,370米;S55#〜S54#(桩号1+499〜1+559)段,60米;合计1951米。

(3)、管顶3米范围注浆加固处理范围:N34#〜N36#(桩号0+166-0+066)段,

100米;N73#〜N69#(桩号0+275-0+491)段,216米;N61#~N60#(桩号0+850-0+904)

段,54米;S35#~S36#(桩号0+816~0+773)段,43米;合计413米。

(4)、以上需要处理的管线范围含其支管预留井。

(5)、地基处理方案由地基专业处理单位报设计院审核后,再由地基专业处理单位

进行实施,施工和验收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建筑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相关内容执行。

表4-1-3地基处理工程量清单

序号处理内容单位工程数量

1灌浆m59584

注:灌浆长度均指实桩长,不含空桩。

9、检查井加固

本工程所有检查井混凝土材料均采用C25,S6,带“*”检查井井壁和地板均加厚

100mm,钢筋提高一级,盖板参照板厚最大型号并加厚100mm,钢筋提高一级。13、

带“&”检查井井壁和底板均加厚250mm,钢筋提高二级,盖板参照板厚最大型号并加

厚200mm,钢筋提高二级。详见设计图纸。

10、工程数量

表4-1-4污水管线工程量

序号细目名称单位数量

1顶管管道铺设m9103

1.1顶进直径d1000mm钢筋混凝土双插口管(III级)m5838

1.2顶进直径d1000mm钢筋混凝土双插口管(HI级加固)m2104

1.3顶进直径d1350mm钢筋混凝土双插口管(III级加固)m1161

缸套环橡胶圈接口

2污水检查井砌筑

2.1检查井座206

11、其他注意事项

(1)、本工程实施过程中,与水利、电力、电信等部门有关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

取得联系,并上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批复后方可施工。

(2)、本工程为纸上定线,施工时长度以实测为准。

(3)、设计污水管道施工前必须复核校测与设计管线交叉的各种已建地下管线的断

面高程及位置,如有矛盾请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措施,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

保证其他管线、排水安全可靠,避免事故的发生。

(4)、部分管段的覆土较深,虽在设计中要求进行加固处理,在施工时还应制定完

善的施工组织设计。

(5)、建议施工开挖基坑时做好排水及支护工作。

(6)、沟槽回填土按当年修路标准,为确保回填土密实度及施工进度,采用杂砂石

回填。在管顶以上50cm以下范围内,全部采用砂砾石或。〜25mm级配碎石分层灌水振

捣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3%。在路幅范围内按当年路面结构标准予以确定路面恢复标准,

即按现状路面结构形式恢复标准,即按现况路面结构形式恢复。在路幅以外沟槽回填、

槽内各部压实度要求。以施工中如基坑与建筑物基础较近时,应制定稳妥可靠的施工方

案,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切实保证周围居民的安全及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7)、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开工前必须先核查已建管道接口处高程、断面

及平面位置后,方可施工。

(8)、回填土按管道沟槽位于路基以内标准回填,槽内各部压实度要求,以《给水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的规定为准。

(9)、管沟基础应落在无扰动的原状土上,如地基为淤泥、杂填土或回填土等地质、

地基处理措施,视现场情况与设计单位商定,设计管段地基承载力值不小于设计承载力

值120KPa。

(10)、本设计污水管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要

求做闭水试验。

(11)、本工程位于已建道路,车流及人流量较大,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压

缩施工占地,并加强施工护栏,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具体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工作由施

工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2)、施工前应积极与环保部门配合,保证在施工期间废弃物应及时运走,产生的

噪音和扬尘以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生产为原则。

(13)、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地下不明管线或载有大量水体的箱涵、管道、河流时,

应暂缓或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设计等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14)、预留支线可根据现场情况、用户施工要求,经业主、监理、设计认可后进行

合理调整。

(15)、破除、损坏道路部分,按不低于原路设计标准恢复:破坏的绿化,按原样恢

复。

(16)、根据****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文件南建质监字【2006】3号文件《关于进

一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通病整治工作的通知》第一条:“三背”回填质量通病的

防治。台背、墙背、井背(井周边)的回填应在背后50cm宽范围内全部回填无砂大孔

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故本设计在排水检查井(井室、井室盖板、井筒

周边)50cm范围内应全部回填C10无砂大孔混合料(配比425#水泥:石头:水=0.244:

1.02:0.05),并振捣密实。

(17)、根据《****市建设委员会关于人行道基础硬化处理、提高井盖安装标准及道

路红线范围内所有占道设施进行同步验收等问题协调会会议纪要》(****市建设委员会、

**建纪要[2007]44号)第二条:为贯彻“城乡清洁工程精神”,保持市政设施“洁、

齐、美”,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在新建市政道路中,对于位于人行道上的井盖需采用与人

行道铺装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贴面处理,以确保人行道铺装的一致性。故施工时按照设计

要求在人行道上的井盖要采用与人行道铺装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贴面处理。

(18)、检查井坐标仅供参考,施工时以标准横断面中污水管线与道路中线的距离为

准。

(19)、顶管施工前要按照《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中6.1.1

条做好准备,即包括工作井的位置及其结构类型设计,顶力计算和后背设计等。

(20)、污水管线应按要求从下游进行施工。施工前校核下游管道高程,若与实际不

符,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4.1.2.3相思湖东路污水管工程

1、概况

相思湖东路(规划五号路~可利大道)段按40m红线规划建设,可利大道〜规划十六

号路段按30m红线规划建设,道路长度约3900m,道路范围内没有埋设给水、电力、电

信等管线。相思湖东路工程范围南起规划五号路,北至规划十六号路,规划八号路以南

部分排入拟建大学西路污水管D=1000mm,规划八号路至创新路排入拟建相思湖北路污

水管D=1000mm,排入西乡塘流域污水总提升泵站。创新路至可利大道排入拟建创新路

污水管D=1000mm,可一利大道至规划十六号路排入拟建可利大道污水管D=1000mm,

排入罗赖流域污水总提升泵站。污水管采用单线布置,设计污水干管管径

d600~1000mm,长度2538.5m。

2、平面定线

规划五号路~可利大道段规划红线宽度为40m,可利大道~规划十六号路段规划红线

宽度为30m,污水管呈单侧布置。本工程拟采用开槽施工和顶管施工方法。本次设计污

水管线位置根据《****市凤凰路道路标准横断面管线布置图》(****城乡规划设计院)分别

设在距规划路中线东10,75m和东14m处。

3、竖向标高的确定

本工程竖向标高的确定原则为:能将本流域范围内最远点的污水接入本工程管线内,

在考虑到与其他市政管线交叉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埋深,节约工程造价。起点埋设深度

约4.5〜6.2m,覆土厚度3.5m〜5.3m。

4、材料、管材及防腐

所有检查井混凝土材料均采用C25,S6;人行道和绿化带下内采用轻型复合井盖,

车道内采用重型复合井盖。

本工程设计均为圆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非满流管中污水产生的酸、碱和硫化氢(H2S)会引起管内的轻微腐蚀,但根据多

年的运行经验,钢筋混凝土管不必采取特殊的防腐措施。

5、施工方法

由于相思湖东路道路正在实施,本工程拟采用顶管施工,部分路段采用开槽施工。

干管管径D=600〜1000mm,管顶覆土3.0m~5.0m,顶管施工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钢承

口管(H级或HI级),采用橡胶圈接口04s516-25;开槽施工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

管(II级或III级),180°砂石基础04s516-11,采用橡胶圈接口04s516-23。

6、预留支线

根据道路两侧的实际情况,在各规划路口,各居民小区的街坊路口,各主要大单位

的出入口处预留支管,其管径、高程的确定以流域面积图中服务面积计算确定。预留支

管的管材和基础接口的选择与排入的设计干线级别相同。每隔一定距离(如两至三个井

段)也设预留管,方便街坊内的污水接入,各预留管均延伸至道路红线外。

7、工程数量

表4-1-5工程数量表

管径(mm)干线长度(米)支线长度(米)合计(米)检查井(座)

D=10002353.5324

D=6001852890.574

D=40028

8、水文地质

(1)、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地形较开阔,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2)、勘察场地除填土①、耕(表)土②外,其余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可用作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

(3)、场地既存在上层滞水,又存在孔隙水,并且孔隙水与邕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水量较丰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4)、场地上层滞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弱侵蚀性,孔隙水对

混凝土无腐蚀作用,两层地下水对钢结构均有弱腐蚀作用;场地土在W220%的强透水

层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作用。

(5)、场地土不属膨胀土,管基设计可不考虑地基土的胀缩性影响。

9、地基处理

(1)、根据详勘报告,开槽部分管道基础大部分均置于粉质粘土层,承载力满足设

计要求,不需要专门处理;顶管穿越土层主要有粘土、粉质粘土及圆砾层,这些土层承

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粉土和圆砾层渗透力强,且地下水位高,顶管过程中容易产生流砂

和塌方,拟采用注浆加固止水处理。分别在管顶管底3米范围加固处理(拟采用地面劈

裂注浆法),灌浆材料采用32.5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1:1,速凝剂掺入量1%,

注浆压力为0.5〜1.5MPa,孔距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并达到满足顶管施工要求。

(2)、管顶管底3米需注浆加固止水处理范围:35#~42#(桩号0+390-0+000)段,

390米。其中钻孔XDzk39〜XDzkIO范围钻探无法实施,无钻孔剖面资料,因此该段范

围暂不考虑基础处理。

(3)、基础处理方案由地基专业处理单位报设计院审核后,再由地基专业处理单位

进行实施,施工和验收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建筑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相关内容执行。

表4-1-6地基处理工程量清单

序号处理内容单位工程数量

1灌浆m10764

注:灌浆长度均指实桩长,不含空桩。

10、检查井加固

本工程所有检查井混凝土材料均采用C25,S6,带“*”检查井井壁和地板均加厚

100mm,钢筋提高一级,盖板参照板厚最大型号并加厚100mm,钢筋提高一级。

4.1.2.4相思湖西路污水管工程

1、概况

相思湖西路(相思湖北路~可利大道)段按30m红线规划建设,道路长度约1100m,

道路范围内没有埋设给水、电力、电信等管线。相思湖西路工程范围南起相思湖北路,

北至可利大道,规划三路以南部分排入拟建相思湖北路污水管D=1000mm,以北部分排

入拟建可利大道污水管D=1000mm,最终排入相思湖流域污水总提升泵站。污水管采用

单线布置,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1000mm,长度1008m。

2、平面定线

相思湖西路规划红线宽度为30m,污水管呈单侧布置。本工程拟采用顶管施工方法。

本次设计污水管线位置根据《****市凤凰路道路标准横断面管线布置图》(****城乡规划设

计院)分别设在距规划路中线西14.5m处。

3、竖向标高的确定

本工程竖向标高的确定原则为:能将本流域范围内最远点的污水接入本工程管线内,

在考虑到与其他市政管线交叉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埋深,节约工程造价。起点埋设深度

约4.4~4.9m,覆土厚度3.5m〜7.3m。

4、材料、管材及防腐

所有检查井混凝土材料均采用C25,S6o人行道和绿化带下内采用轻型复合井盖,

车道内采用重型复合井盖。

本工程设计均为圆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非满流管中污水产生的酸、碱和硫化氢(H2S)会引起管内的轻微腐蚀,但根据多

年的运行经验,钢筋混凝土管不必采取特殊的防腐措施。

5、施工方法

由于相思湖西路道路已经实施,本工程拟采用顶管施工。干管管径D=1000mm,管

顶覆土3.5m~7.0m,顶管施工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II级或III级),采用橡胶

圈接口04s516-25。

6、预留支线

根据道路两侧的实际情况,在各规划路口,各居民小区的街坊路口,各主要大单位

的出入口处预留支管,其管径、高程的确定以流域面积图中服务面积计算确定。预留支

管的管材和基础接口的选择与排入的设计干线级别相同。每隔一定距离(如两至三个井

段)也设预留管,方便街坊内的污水接入,各预留管均延伸至道路红线外。

7、工程数量

表4-1-7工程数量表

管径(mm〉干线长度(米)支线长度(米)合计(米)检查井(座)

D=1000100880108830

8、水文地质

(1)、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地形较开阔,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2)、勘察场地除①素填土、②耕(表)土、③淤泥层外,其余土层的承载力特

征值fak2120KPa,可用作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

(3)、场地既存在上层滞水,又存在孔隙水,并且孔隙水与邕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水量较丰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4)、场地上层滞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弱侵蚀性,孔隙水对

混凝土无腐蚀作用,两层地下水对钢结构均有弱腐蚀作用;场地土在W220%的强透水

层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作用。

(5)、场地素填土①、淤泥③、粉砂⑧、圆砾⑥、⑨属易产生垮塌的土层。粉

土⑦中的粉细砂透镜体、粉砂⑧以及砂含量较高的圆砾⑥、⑨属易产生潜蚀、流砂,

土体掏空的层位。

9、地基处理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揭示管道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黏土④层和粉质黏土⑤层,这些土

层渗透性小,根据现有地下水位水头不高,拟暂不考虑注浆止水。管道穿越土层承载力

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要专门处理。

4.1.2.5石埠路污水管工程

1、概况

石埠路(规划路一~新村大道)规划红线宽度自西至动分别为50m、40m、30m,道

路长度约8463m,道路范围内没有埋设给水、电力、电信等管线。规划石埠路工程范围

西起规划路一,东至新村大道。雨、污水管采用双线布置。

本设计污水管采用双线布置,管径D=400mm〜1200mm,总长12719m。

2、平面定线

石埠路(规划五路~相思湖西路)规划红线宽度自西至东分别为50m、40m、30m,

道路长度约8463m,道路范围内没有埋设给水、电力、电信等管线。规划石埠路工程范

围西起规划路一,东至新村大道。采用双线布置。

3、竖向标高的确定

本工程竖向标高的确定原则为:能将本流域范围内最远点的污水接入本工程管线内,

在考虑到与其他市政管线交叉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埋深,节约工程造价。起点埋深2.8m,

覆土厚度2.5m~10.6mo

设计污水管管径21000mm均采用顶管施工方式施工,设计污水管管径<1000mm

采用开槽施工,但局部设计污水管管径〈1000mm覆土较深的地区采用顶管施工方式施

工,管径调整为1000mm。

4、材料、管材及防腐

本工程使用的管材包括钢筋混凝土管与钢管(倒虹管)。

非满流管中污水产生的酸、碱和硫化氢(H2S)会引起管内的轻微腐蚀,但根据多

年的运行经验,钢筋混凝土管不必采取特殊的防腐措施,倒虹管需内、外衬防腐漆。

5、施工方法

采用顶管施工与开槽施工。顶管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II级、III级、特制),

钢套橡胶圈接口;开槽施工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H级或HI级),180°砂石基

础,滑动橡胶圈接口。

6、预留支线

根据道路两侧的实际情况,在各规划路口,各居民小区的街坊路口,各主要大单位

的出入口处预留支管,其管径、高程的确定以流域面积图中服务面积计算确定。预留支

管的管材和基础接口的选择与排入的设计干线级别相同。每隔一定距离(如两至三个井

段)也设预留管,方便街坊内的污水接入,各预留管均延伸至道路红线外。

7、工程数量

表4-1-8污水管线工程量

序号细目名称单位数量

1明挖管道铺设m12719

1.1铺设直径D4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II级)m1698

1.2铺设直径D4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III级)m4812

1.3铺设直径D5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II级)m553

1.4铺设直径D500mm钢管(壁厚t=14mm)m62

1.5直径d500mm钢管90度弯头(壁厚t=12mm)个4

1.6500X500闸门个1

1.7起吊吨位1T螺杆起闭机个1

180°砂石基础,滑动橡胶圈接口

2顶管管道铺设m5656

2.1顶进直径d1000mm钢筋混凝土双插口管(III级)m3374

2.2顶进直径d1000mm钢筋混凝土双插口管(特制)m684

2.3顶进直径d1200mm钢筋混凝土双插口管(HI级)m226

2.4顶进直径d1200mm钢筋混凝土双插口管(特制)m1372

缸套环橡胶圈接口

3污水检查井砌筑座371

3.1井型02s515-22座223

3.2井型02s515-29座78

3.3井型02s515-39座23

3.4井型02S515-46座31

3.5井型02s515-110座8

3.6井型02s515-119座6

倒虹吸闸门井(含栏杆、栏杆立杆中25,横杆中32,扶

3.7座2

手①51,不锈钢栏杆壁厚不小于1mm)

8、水文地质

(1)、场地中部和东部各有一条北东~西南向、北西~南东向隐伏断层通过,历次地

震均未发现活动迹象,场地稳定性较好。虽然场地存在多层软弱土,但要采取有效的处

理措施,可进行拟建工程建设。

(2)、勘察场地除填土②、淤泥③、耕(表)土④外,其余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fak^120KPa,可用作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

(3)、场地既存在上层滞水,又存在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并且孔隙水与邕江有一

定的水力联系,水量较丰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4)、场地上层滞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强腐蚀性,在

弱透水层中具有弱腐蚀性;孔隙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在弱透水层中具弱腐蚀性。三层地下水对钢结构均有弱腐蚀作用;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

具有弱腐蚀作用。

(5)、场地粘土⑤属HI级膨胀土,泥岩属IV级膨胀上,管基设计应按有关规范规定

采取处理措施。

(6)、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

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H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o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并存在

多层较弱土,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7)、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管基设计可不考虑地基土液化影响。

9、地基处理

(1)、根据详勘报告,顶管穿越土层主要有粉细砂、粉砂岩以及泥岩,这些土层承

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粉细砂、粉砂岩渗透性强,且地下水位高,顶管过程中容易产生

流砂和塌方,以上土层拟采用注浆加固止水处理。分别在管顶管底3米范围加固处理(拟

采用地面劈裂注浆法),灌浆材料采用32.5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1:1,速凝剂掺

入量1%,注浆压力为0.5~1.5MPa,孔距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并达到满足顶管施工

要求。开槽施工部分,软土层较厚地段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对管底基础进行加固处理,桩

径500mm,桩长、桩距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梅花形布置,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

掺灰量不少于15%,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20Kpa,埋深较浅软弱

土层处采用打木桩积片石灌砂处理,局部可采用挖出换填砂类土或碎石土。

(2)、管顶管底3米需注浆加固止水处理范围:S7#〜S9#(桩号3+635-3+505)段,

130米;S48#〜S49#(桩号1+766〜1+716)段,50米;S54#〜S56#(桩号1+492-1+372)

段,120米;S59#〜S62#(桩号1+333-1+029)段,304米;N38#〜N41#(桩号

1+1297+029)段,100米;N44#〜N45#(桩号0+901〜0+851)段,50米;S122#~S121#

(桩号0+034~0+104)段,70米;合计824m。

(3)、管底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处理范围:S20#〜S26#(桩号2+994-2+754)段,

240米;合计240米。

(4)、管底木桩(松木桩)加固处理范围:S14#〜S15#(桩号3+204〜3+164)段,

40米;S89#〜S86#(桩号0+299-0+407)段,108米;N3#~N5(S27)#(桩号

0+102-0+000)段,102米;合计250米。

(5)、以上需要处理的管线范围含其支线预留井。

(6)、基础处理方案由地基专业处理单位报设计院审核后,再由地基专业处理单位

进行实施,施工和验收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建筑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相关内容执行。

表4-1-9地基处理工程量清单

序号处理内容单位工程数量

1灌浆m22742

2水泥土搅拌桩m4800

3木桩m4000

4片石m3113

5中粗砂m340

6砂类土或碎石土(碎石含量不低于50%)m3100

注:灌浆和水泥搅拌桩长度均指实桩长,不含空桩;砂类土或碎石土工程量为暂定值。

10、检查井加固

本工程所有检查井混凝土材料均采用C25,S6碎。

(1)、N39~N41>N43、N44、N46、N47、N49、N50、N51、N53〜N55、N60、

N61、N69、N70、N72、N73、N84、N86、N97、N99、N100、S8、S11、S40、S41、

S43、S47〜S49、S51、S94、S95、S105、S107、S118、S119、S121、S122,参照

井型02s515-29时,井室高度改为5m,井壁厚度改为300mm,底板厚度改为400mm,

盖板参照02s515-30-③-2,且将厚度改为250mm;井室、底板钢筋提高一级,盖板钢

筋提高一级。

(2)、S53、S55~59、S61、S62、S64、S65、S67〜S70、S72、S74~S76、S78、

S79、S81、S82参照井型02s515-39时,井室高度改为5m,井壁厚度改为300mm,

底板厚度改为400mm,盖板参照02s515-41-②,且将厚度改为300mm;井室、底板

钢筋提高一级,盖板钢筋提高一级。

(3)、N42、N45、N48、N52、N56、N59、N68、N71、N85、N96、N98、S7、

S10、S12、S42、S44、S50、S93、S106、S120参照井型02s515-46口寸,井室高度

改为5m,井壁厚度改为300mm,底板厚度改为400mm,盖板参照02s515S7-①-2,

且将厚度改为250mm;井室、底板钢筋提高一级,盖板钢筋提高一级。

(4),S52、S54、S60、S63、S66、S71、S73、S77、S80参照井型02s515-46

时,井室高度改为5m,井壁厚度改为300mm,底板厚度改为400mm,盖板参照

02s515-48-②-2,且将厚度改为300mm;井室、底板钢筋提高一级,盖板钢筋提高一

级。

(5)、N38、N67、S9、S39、S92参照井型02s515-119时,井室高度改为5m,

井壁厚度改为400mm,底板厚度改为400mm,盖板参照02s515-122-板2(a)-2、板

2(b)-2,且将厚度改为250mm;井室、底板钢筋提高一级,盖板钢筋提高一级。

(6)、以上所有检查井的预留支线井采用与其相同加固办法。

4.2施工任务组织分工及程序安排

4.2.1施工任务组织分工

4.2.1.1组建有特色的项目经理部

如果有幸中标,我公司将把本工程列入公司重点关注工程,以公司为依托,充分调

动资源,为****市****江环境综合改善子项目管道工程第二合同段污水管工程施工提供根

本保证。

本工程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组建“****市****江管道工程第二合同段污水管工程项

目经理部”,全面代表公司组织、管理实施本项目工程,全面履行施工合同,统一指挥、

组织协调全面工作,对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设置“四

部一室”,总体由项目领导层、管理层、劳务分包层三层组成。

项目经理由具有•级资质并有多年类似工程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总工程师由具有

高级工程师职称及有多年类似工程经验的同志担任。作为施工企业基层优秀领导集体,

拟组建的本项目经理部将在年龄、知识结构层次上具有较大优势,精力充沛,年富力强。

我公司将从人力资源系统中挑选项目经理部的部门领导,要求管理层干部在专业领

域具有中高级职称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经公

司办公室会议讨论决定后,聘任上岗,其背景资料将通报给建设单位。

我公司在项目管理上有成套的管理方案,进场后将按公司的管理规定编制《项目质

量计划》,明确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体系和各类管理人员的配备及所在项目上承担的任务。

拟组建的项目经理部其特色表现在以下儿点:

1、主要领导

具有较强的创优意识,主管过类似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所承担的工程均为优质工

程,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受到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好评,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2、项目班子

拟组建的本项目经理部作为施工企业优秀基层集体,将在年龄、知识结构层次上具

有较大优势,精力充沛、年富力强。

3、管理人员

大部分管理人员有从事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文化层次高、业务能力强;主要

管理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中、高级职称,能与业主、监理及其他相关单位

密切配合,协调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各级业务人员,均拥有相应行业资质证书及5

年以上岗位工作经验。

4.2.1.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土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