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中考必刷卷内部卷历史卷二(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安徽省中考必刷卷内部卷历史卷二(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安徽省中考必刷卷内部卷历史卷二(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安徽省中考必刷卷内部卷历史卷二(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安徽省中考必刷卷内部卷历史卷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必刷卷·2025年名校内部卷二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政权机构。这标志着()A.分封制确立 B.禅让制实行 C.国家的形成 D.王朝的兴起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汉史事与制度时,提到“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汉有天下……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他评价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3.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研究的泰斗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唐太宗的丰功伟绩在于()A.建立了统一的大唐王朝 B.开创了“贞观之治”C.推动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正式确立科举制度4.下图反映的是元朝统一全国的进程,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是()A.金、北宋 B.金、南宋 C.辽、北宋 D.辽、南宋5.康熙帝说:“朕为天下一统主,务使四海之内,人民咸获其所,一享太平”。他采取行动中起到维护、巩固西北边陲作用的是()A.发起雅克萨之战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安置土尔扈特部 D.实行“金瓶掣签”6.1839年9月30日,英国曼彻斯特与对华贸易有关39家公司和厂商联合致函外交大臣巴麦尊,声称:“希望政府能利用这个机会,将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之上。”这表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希望()A.割占中国领土 B.公使进驻北京 C.打开中国市场 D.严惩义和团民7.学者金耀基在书中写道:“19世纪末,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导致“又进一层”的原因是()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戊戌变法失败 C.义和团运动失败 D.八国联军侵华8.下图是我国木刻漫画家江敉1938年所作的名为《日本的泥脚》的漫画,其寓意是()A.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B.百团大战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C.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D.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9.下图是1955年《人民画报》第12期封面。农民面对大丰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喜悦是由于()A.和平赎买政策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 D.农业生产合作化10.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受时任美国总统卡特邀请访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这表明()A.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 B.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舞台11.“1453年,这座受围困的首都被攻占,从而结束了长达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这座首都是()A.君士坦丁堡 B.罗马 C.雅典 D.耶路撒冷12.下面两幅图的对比说明()A.欧洲文化推动了殖民地社会的发展 B.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世界热潮C.殖民掠夺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新航路的开辟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13.罗斯福政府出台《国家产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定位、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其目的是()A.对银行业进行整顿 B.调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消除农产品过剩的现象14.如表中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部分)时间运动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1918—1922年埃及华夫脱运动1920—1922年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C.采取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 D.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15.据美国独立调查小组事后的调查报告称,美方关于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来自一名有吸毒嫌疑的伊拉克化学工程师。2003年美英联军占领伊拉克后实施了彻底搜查,并未找到这种武器。这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B.发达国家获益于经济全球化C.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D.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二、辨析改错(8分)16.杰出的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活动影响历史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春秋末期的韩非著作的《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2)阿拉伯领袖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基督教。(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4)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北部边境汉人放牧图材料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口普查统计和民族识别,全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数的6%,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格局。——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材料一中两幅魏晋壁画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体现这一主题的其他史实。(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48年革命是17世纪对16世纪的胜利,1789年革命是18世纪对17世纪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摘编自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欧美一些主要国家先后进入历史的转折点。美国南北战争完成了双重历史任务,且在深度上、广度上完全超过了俄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正因如此,美国利用了内战后的天时、地利、人和,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迅速推进,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历史合力,推动美国的崛起。——摘编自余志森《南北战争结束150周年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次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说“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2)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完成了双重历史任务”?谈谈你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的理解。(3)综合上述材料,请梳理一条知识线索。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1)材料中①处事件是中国由__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_的转折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中考必刷卷·2025年名校内部卷二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C二、辨析改错(8分)【16题答案】【答案】(1)错误;改正:将“韩非”改为“孙武”。(2)错误;改正:将“基督教”改为“伊斯兰教”。(3)错误;改正:将“战时共产主义”改为“新经济”。(4)正确。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题答案】【答案】(1)时代主题:民族交融。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苻坚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等。(2)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强调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等。【18题答案】【答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2)原因:实现了国家统一与废除黑奴制。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3)知识线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题答案】【答案】(1)①.旧民主主义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2)示例: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论述: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