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常识⦾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回顾学过的有关知识,想想词与诗有什么不同。⦾反复诵读这四首词,感受词的音韵美,并注意体会各首词中蕴含的情感。诗庄词媚(大意是说诗歌一般庄肃严整,词相对婉约媚气。)文学常识词诗历史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历史悠久,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题目可以没有题目,但必须有词牌。词牌大多与内容无关,但不同的词牌宜表现不同的内容一般有题目,题目和内容密切相关题材内容多言情(多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偏重作者个人情感多言志(多写家国之事、人生沉浮),偏重社会性群体共有的情感文学常识形式分段一般分上下两片,层次感较强一般不分段规格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句式参差多变。许多词牌都有固定格式,每句几个字都有要求有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有七言和五言之分。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押韵平仄通押,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由不同的词牌规定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对仗灵活,没有统一要求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语言偏于口语直白偏于典雅含蓄风格划分习惯分为豪放、婉约二派传统上没有像词那样明确的两派之分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创作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不但不敢入侵,还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双调词就作于此时。朗读感知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sàizhànɡzhuóyānqiānɡmèi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点明环境点明季节大雁拟人化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的恶劣重点赏析重点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塞特有的各种声音同军中的号角声一起响起,渲染了浓郁、苍凉的战地气氛。选取边塞典型景物,突出表现了边塞壮丽凄凉的风光。重点赏析塞下风景“异”在哪里?(1)气候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天边塞的大雁向南飞去,毫无留恋,从侧面表明塞下气候极其寒冷,这与中原地区的气候是大不相同的。(2)声音异。“四面边声连角起”,大风、羌笛、马嘶等边塞特有的声音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中原地区是听不到的。“异”主要表现在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十分奇异:(3)环境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层峦叠嶂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展现了塞下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环境,这当然和中原地区华灯初上时的太平景象迥然不同。重点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形成对比,表达了守边将士思乡之情。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结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抒发了守边将士的报国之情。这两句展现了词人及将士们思乡与报国不可兼得的复杂矛盾心理。重点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采用互文的修辞,描绘了将士们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而不能入睡、哀伤流泪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更添愁思与悲凉之感。重点赏析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写边塞特有的景色,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抒发了守边将士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板书设计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景征人之情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荒凉、萧瑟的气氛浊酒归无计羌管人不寐白发征夫泪思乡忧国功业难成思家难归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渴望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归纳主旨真题链接(广州中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思路:①关注诗歌标题及诗歌题材;②抓“诗眼”或关键词;③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明确其特定含义;④借助“注”或“序”,从中寻找线索;⑤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⑥抓尾句,一般尾句多是主旨句,以议论或抒情为主。考点分析诗词情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外患未除,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河南中考)“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考点:赏析诗词名句答题:①定角度:题目中已给赏析角度,则根据所给角度进行赏析;题目中未给赏析角度,则可从炼字、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等)、句式与结构特点等角度进行赏析。②析效果:结合诗词作者、题材,分析诗句创设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理趣。【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因政见不合,苏轼连续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见无效果,苏轼自请外任。先在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又从杭州到密州任知州。他虽在地方任官,却一直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在中央任职,以便大用于世。这首词是次年(1075)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为豪放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qínɡdiāoqiúqíɡānɡhānbìn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作者自称指黄犬往上托,举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全城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锦缎帽子,身穿貂皮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词意理解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胸襟开阔,胆气豪壮拿着、握住终将译文:我喝足了酒,胸襟开阔,胆气豪壮。鬓角稍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会像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一样赦免我呢?我终将拉开饰以彩绘的弓,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稍白词意理解重点赏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统领全篇,表现了词人的雄健豪放、潇洒磊落。词人正值壮年,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隐约透露出怨愤不平之情。极言行走之快,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从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用典,表现出作者壮志满怀的英雄气概。写出猎时的壮阔场面,表现出词人的英雄气概。重点赏析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反问语气,增强表现力,表现出词人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词人运用“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写作者渴望报效朝廷、抗敌报国的政治理想。重点赏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妙在何处?“狂”字是上片的文眼,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用“狂”字贯串全篇,抒发了词人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重点赏析“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驰骋疆场,迎击来犯之敌。重点赏析这是一首豪放词,词中的哪些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有什么作用?狂卷挽这些动词十分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充满阳刚之美,充分表现了词人卓越的胸襟抱负与雄心壮志。射重点赏析苏轼在词作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希望自己能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本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怀。归纳主旨板书设计江城子上片:冬猎盛况下片:表明志向牵黄擎苍千骑卷平冈倾城相随威武雄壮鬓霜何妨盼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壮志满怀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真题链接(黄冈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答题思路:①围绕“狂”字,抓关键词句;②从不同方面对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归纳整合;③提炼答案,分条陈述。考点理解诗词内容
①“老夫”的自称与“聊发”的情态;②“牵黄”“擎苍”的行为;③“锦帽貂裘”的装束;④“千骑”狂奔的场面;⑤自比孙权、要弯弓射虎的豪兴。考点赏析诗词名句答题:①定角度:题目中已给赏析角度,则根据所给角度进行赏析;题目中未给赏析角度,则可从炼字、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等)、句式与结构特点等角度进行赏析。②析效果:结合诗词作者、题材,分析诗句创设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理趣。【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例二】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河南中考)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本词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这首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当时辛弃疾因积极主张抗金北伐,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诬陷,被免官,闲居在江西上饶。陈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两人私交很好,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送给陈同甫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tiǎohuīdìpīlìzh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挑拨灯芯,使灯光明亮梦中回到这里泛指乐器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这里泛指酒食检阅军队译文:夜深人静,带着几分醉意,忍不住又挑亮灯光,看着宝剑;梦中回到响着号角声的军营。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军中的乐器演奏着悲壮粗犷的军乐,这是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描绘了是军旅生活,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理解词意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像……一样了结,完成响雷,震雷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博得可惜译文: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同雷鸣一般使人心惊。替君主完成了收复北方失地的大事,博得了生前和死后为国立功的美名。可惜的是,壮志未酬,我已白发丛生。描绘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理解词意重点赏析作者醉后为何“挑灯看剑”?由此体现出什么?因为宝剑伴着他征战杀敌,是词人曾经为国征战沙场的见证。这一举动隐含了词人念念不忘报国的雄心。重点赏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这一描写突出表现了什么?出兵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分食酒食,军营里奏响了悲壮粗犷的军乐。在秋风萧瑟的战场上,词人检阅着各路兵马,那一面面飘飞的战旗,一阵阵点兵出征的号角,一队队斗志昂扬的战士,一把把寒光闪亮的刀枪,无不彰显着气氛的肃杀,将士们准备出征。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重点赏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弓弦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重点赏析“可怜白发生!”与本词“壮”的风格是否一致?“可怜白发生!”与“壮”的风格一致。词人借此句,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军营里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斑白,壮志难酬,看似消沉,实为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重点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壮”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从题材上:词人写的是军营中的生活情境:分麾下炙,听塞外曲,沙场点兵;骑快马,拉强弓,这些都是极其雄豪,壮美的行为。从思想感情上:词人渴望率师北伐,收复失地,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语言壮丽而不纤巧,处处体现了“壮”的特点。板书设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军旅生活吹角连营分麾下炙奏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雄伟壮观战争场面抒发情怀徒有雄心壮志难酬了却天下事赢得美名可怜白发生悲愤慨叹这首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军中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抑郁悲愤之情。归纳主旨整体感知答题思路:①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②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③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④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考点描述诗词画面
战马奔腾,像的卢马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日照中考)“沙场秋点兵”与“可怜白发生”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考点分析诗词情感答题思路:①关注诗歌标题及诗歌题材;②抓“诗眼”或关键词;③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明确其特定含义;④借助“注”或“序”,从中寻找线索;⑤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⑥抓尾句,一般尾句多是主旨句,以议论或抒情为主。前句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后句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苏州中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秋瑾(1875-1907),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就义于绍兴轩亭口。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时的述怀之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中秋节时,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的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定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shìnónɡmǎnɡ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暂时居住擦思念浙江故乡借指女子这里指菊花我不屑,轻视译文:我暂时居住在北京,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四面的歌声渐歇,汉军最终打败了楚军,结婚八年以来只思念自己的故乡浙江。老天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女子,我很不甘心啊!理解词意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指真诚的心属类,范围比喻没落衰亡的境地常因关心他人而热情高涨刚直;严正指遭受磨难、挫折译文:我虽不是男儿身,不能加入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却比男子的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真诚的心,常因关心他人而热情高涨。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总是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人世之中,哪里才能找到知音呢?(想到这些,)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理解词意重点赏析紧承上句的“中秋”,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秋景图。“篱下”“黄花”分别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写秋色,主要表现了词人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矛盾心理。“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在词中有什么作用?重点赏析简要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前一句化用了“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中国被列强入侵、前途危殆的处境,也暗指自己被困封建家庭的境况。后一句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重点赏析简要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身”与“心”“烈”与“列”近音同音女子与男儿对比突出了英雄气概形成了整齐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逼人,使人一咏不忘直抒胸臆巾帼不让须眉重点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作为词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是词人对自己难觅知音的悲叹,表达了词人被家庭束缚、寂寞自伤的痛苦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心和忧虑。琵琶女和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可以相互安慰,而词人的知音却不知在何处。但词人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在痛苦中积极地探索和追寻,这是对前途的叩问,也是对革命同仁的呼唤,蕴含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重点赏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板书设计满江红上片下片中秋景美心情苦闷篱下黄花秋容如拭徒思浙殊未屑知音难觅坚定报国身心矛盾侠肝义胆知音难觅豪情壮志赤胆忠心这首词是述怀之作,曲折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一个满怀理想却不被理解的女人的苦闷忧愁,表达了词人寻求救国良方、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归纳主旨真题链接(安顺中考)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考点描述诗词画面答题思路:①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②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③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④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云南中考)“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考点分析诗词情感答题思路:①关注诗歌标题及诗歌题材;②抓“诗眼”或关键词;③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明确其特定含义;④借助“注”或“序”,从中寻找线索;⑤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⑥抓尾句,一般尾句多是主旨句,以议论或抒情为主。
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巩固练习1.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巩固练习2.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孙权狩猎的典故,表明自己的英武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巩固练习3.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巩固练习4.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1)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用典故描写出冲出家庭牢笼,思念家乡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满江红》(小住京华)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面歌残终破楚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八年风味徒思浙巩固练习5.下列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上片后三句里,边声、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C.“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减震系统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人造石英石树脂项目发展计划
- 小学劳技课程创新教学计划
- 高三政治复习计划中的学习动力激发
- 2025年镁合金牺牲阳极合作协议书
-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资源整合计划
- 转让全套技术合同范本
- 八年级语文教研组新教材实施计划
- 2025年化妆品行业仓库主管工作总结与计划
- 旅游公司春节出游活动计划
- 开放性骨折处理
- 小学数学命题设计案例解析课件
-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鲜艳的花朵)
- 苏童《夏天的一条街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 文化创意产品项目实训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宝钢股份设备管理体系综合评价标准
- 在中国脑卒中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五篇
- 创新创业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雷电的预防和应对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解比例》公开课课件
-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