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热水相关规范要求
1.1热水和饮用水系统
1.1.1.热水和饮用水系统的组成和选择
(1)热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局
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所在
地区热力系统完善程度和建筑物使用性质、耗热量及用水点
的分布情况、结合热源条件确定。建筑内的热水系统主要由
下列各部分组成。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
煤管网组成。
2)热水供水系统(第M循环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
回水管网组成。
3)附件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管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
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膨胀罐、
管道补偿器、闸阀、水嘴等。
(2)饮用水系统组成
建筑内的饮水供应系统可分为开水供应系统和冷饮水
供应系统两类。按饮用水水温分有饮用开水、饮用温水、饮
用净水和饮用冷饮水。按饮用水水源分主要有城市自来水和
矿泉水。采用何种系统应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建筑物的使
用性质确定。开水供应系统分集中开水供应和管道输送开水
供应两种方式。
饮用水系统主要由制备设备、供应系统和附件组成。制
备设备指制备工艺采用的设备,供应系统指管道系统,附件
主要指控制管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
(3)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1)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先利用工业余热、废
热、地热和太阳能。
利用废热锅炉制备热媒,引人其内的废气、烟气温度不
宜低于400°Co以太阳能为热源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
附设一套辅助加热装置。以地热为热源时,应按地热水的水
温、水质和水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当没有条件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时,
宜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作为集中热水供应
的热源。
3)当区域性锅炉房或附近的锅炉房能能充分供给蒸汽或
高温水时,宜采用蒸汽或高温水系统的热源或直接供给热
水。
5)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采用太阳能及电能、燃气、
蒸汽等。
6)升温后的冷却水,其水质如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的要求时,可作为生活用热水。
7)利用废热(废气、烟气、高温无毒废液等)作为热煤
时应采取的措施:加热设备应防腐,其构造便于清理水垢和
杂物;防止热媒管道渗漏而污染水质;消除废气压力波动和
除油。
8)采用蒸汽直接通入水中或采取汽水混合设备的加热方
式时,宜用于开式热水供应系统,并应符合:蒸汽中不含油
质及有害物质。加热时应采用消声混合器,所产生的噪声应
符合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当不回收凝
结水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采取防止热水倒流至蒸汽管
道的措施。
9)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热水回水管道,其设置应符合:
热水供应系统应保证于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要求随时取
得不低于规定温度的热水的建筑物,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
环,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
10)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并设循环泵,采
取机械循环。
11)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分区应遵循:与给水系统的分
区应一致,各区水加热器、贮水罐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给水
系统专管供应;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保证系统冷、热水压
力平衡的措施。当采用减压阀分区时,除满足减压阀自身的
要求外,尚应保证各分区热水的循环。
12)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建筑物中,用水量较大的
浴室、洗衣房、厨房等,宜设单独的热水管网。热水为定时
供应,且个别用户对热水供应时间有特殊要求时,宜设单独
的热水管网或局部加热设备。
13)当给水管道的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水点要求水压稳定
时,宜采用开式热水供应系统或采取稳压措施。
14)当卫生设备设有冷热水混合器或混合龙头时,冷、
热水供应系统在配水点处应有相近的水压。
15)公共浴室淋浴器出水水温应稳定,并宜采用下列措
施:
A.采用开式热水供应系统。
B.给水额定流量较大的用水设备的管道,应与淋浴配水
管道分开。
C.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
D.成组淋浴器的配水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当淋浴器少
于或等于6个时,可采用每米不大于300Pa。当淋浴器多于
6个时,可采用每米不大于350Pao配水管不宜变径,且其
最小管径不得小于25mmo
E.工业企业生活间和学校的淋浴室,宜采用单管热水供
应系统。单管热水供应系统应有热水水温稳定的技术措施。
公共浴室不宜采用公用浴室淋浴的方式,如必须采用,则应
设循环水处理系统及消毒设备。
(4)饮用水系统选择
饮用水水质标准应满足《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
要求。饮水温度:
1)开水:应将水烧至100C,并持续3min,计算温度按
100℃i+o
2)饮用温水:一般采用50—55℃,我国很少使用。
3)饮用净水:城市自来水经处理、消毒的饮水。水温一
般在10-30℃o
4)冷饮水:经冷却设备冷却供应的饮水。一般水温采用
7-15℃o饮用水系统应根据使用要求、热源条件和建筑性
质确定。
1.1.2,管材、管件、设备、附件的选用
(1)管材、管件
1)热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
要求。管道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定的
允许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
2)热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
可采用薄壁铜管、薄壁不锈钢管、塑料热水管、塑料和金属
复合热水管等。当采用塑料热水管或塑料和金属复合热水管
材时应符合:管道的工作压力应按相应温度下的允许工作压
力选择;设备机房内的管道不应采用塑料热水管。
(2)附件
为保证热水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除了在系统中要设置
必要的各种阀门外,还需根据热水系统的组成装置若干附件
配件,以便控制系统的热水温度,解决热水膨胀、系统排气、
管道伸缩等问题。
1)选用的基本要求
A.热水管道系统,应有补偿管道热胀冷缩的措施。
B.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
上给式配水系统,可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系统最低点应设
泄水装置。
C.下行上给式系统设有循环管道时,其回水立管可在最
高配水点以下(约0.5m)与配水立管连接。上行下给式系
统可将循环管道与各立管连接。
D.热水系统上各类阀门的材质及阀型应符合给水管道
中对阀门的材质及阀型的规定。
E.热水管网应在下列管段上装设阀门:与配水、回水于
管连接的分干管;配水立管和回水立管;从立管接出的支管;
3个及3个以上配水点的配水支管;与水加热设备、水处理
设备及温度、压力等控制阀件连接处的管段上按其安装要求
配置阀门。
F.热水管网上在下列管段上,应装止回阀:水加热器或
贮水罐的冷水供水管;机械循环的第二循环回水管;冷热水
混水器的冷、热水供水管。
G.水加热设备的出水温度应根据其有无贮热调节容积
分别采用不同温级精度要求的自动温度控制装置。
H.水加热设备的上部、热媒进出口管上、贮热水罐和
冷热水混合器上应装温度计、压力表;热水循环的进水管上
应装温度计及控制循环水泵开停的温度传感器;热水箱应装
温度计。水位计;压力容器设备应装安全阀,安全阀的接管
直径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安全阀
的泄水管应引至安全处且在泄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
L当需计量热水总用水量时,可在加热设备的冷水供水
管上装冷水表,对成组和个别用水点可在专供支管上装设热
水水表。有集中供应热水的住宅应装设分户热水水表。水表
的选型、计算及设置应符合冷水水表的有关规定。
J.热水横管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①003o
K.塑料热水管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宜布置在不受撞击
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L.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设备、贮水器、分(集)
水器、热水输(配)水、循环回水干(立)管应做保温,保
温层的厚度经计算确定。
M热水管穿越建筑物、楼板和基础处应加套管,穿越屋
面及地下室外墙时应加防水套管。
N.用蒸汽作热媒间接加热的水加热器、开水器的凝结
水回水管上应每台设备设疏水器,当水加热器的换热能确保
凝结水回水温度小于等于80℃时,可不装疏水器。蒸汽立管
最低处、蒸汽管下凹处的下部宜设疏水器。
0.疏水器口径应经计算确定,其前应装过滤器,其旁
不宜附设旁通阀。
2)温度自动调节装置。水加热器的出水温度,当要求
稳定且有限制时,当热水供应系统和热力管网连接,并装有
快速加热器时,应设自动温度调节装置。
A.温度自动调节装置的类型。按控制因素分有:单控
温度自动调节阀和双控温度自动调节阀。按执行机构的动力
分有:自力式温度调节阀、电动式温度调节间及电磁式温度
调节问。
B.温度调节装置的选择:带有较大贮热调节容积的容
积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可选择单控温度调节间,一般可
选用自力式、电动式、电磁式温度调节阀。对温度稳定程度
要求较高者,可选用带螺纹面管壳温包的温度调节阀,水加
热器内被加热水的温度波动幅度应<±5℃。半即热式水加热
器,不另带贮热容器的快速式水加热器,应采用双控温度自
动调节阀,水加热器内被加热水的温度波动幅度应W±3°C。
自力式温度调节阀是生活用水加热器应用最为普遍的
温控装置。
3)安全装置
A.设置要求:闭式热水供应系统中,热媒为蒸汽或>
90℃的高温热水,水加热设备除安装安全阀外,系统上还宜
设膨胀管或膨胀罐;热媒为W90℃的低温软化热水时,可只
在水加热器上装安全阀。
水加热设备的上部、热媒进出口管上,贮热水罐和冷热
水混合器上应装温度计、压力表;热水循环的进水管上应装
温度计及控制循环泵开停的温度传感器;热水箱应装温度
计、水位计;压力容器设备应装安全阀。
B.安全阀:水加热器宜采用微启式弹簧安全阀,安全
阀应设防止随意调整螺丝的铅封装置。安全阀的接管直径应
经计算确定,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一般取热水系统水加热器
处工作压力的11倍,但不得大于水加热器本体的设计压力。
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在水加热器的顶部。安全阀设置位置,应
便于检修。其排出口应设导管将排泄的热水引至安全地点。
安全阀与设备之间,不得装取水管、引气管或阀门。
C.膨胀管:膨胀管是一种接收热水系统内因热水升温
产生的膨胀水量,防止设备与管网超压的简易装置。膨胀管
适用于由生活饮用高位水箱向水加热器供应冷水的开式热
水系统。
在设有膨胀管的开式热水供应系统中,膨胀管的设置应
符合:当热水系统由生活饮用高位水箱补水时,可将膨胀管
引至同一建筑物的非生活饮用水箱以外的其他高位水箱的
上空,其高度
h=H(pi/p2—1)(4-1)
式中h——膨胀管高出生活饮用高位水箱水面的垂直高度
(m);
H——锅炉、水加热器底部至生活饮用高位水箱水面的
高度(m);
pi----冷水密度(kg/m3);
p2一一热水密度(kg/n?)。
膨胀管出口离接人水箱水面的高度不少于100mm。膨胀
管如有冻结可能时,应采取保温措施。膨胀管的最小管径按
《膨胀管的最小管径》表确定。即锅炉或水加热器的传热面
积小于10m之时,膨胀管的最小管径为25mm;传热面积大于
或等于10nf且小于15m之时,膨胀管的最小管径为32mm;
传热面积大于或等于15m2且小于20m2时,膨胀管的最小管
径为40mm;传热面积大于20m2时-,膨胀管的最小管径为
50mmo膨胀管上严禁装设阀门。
D.膨胀罐:在闭式热水供应系统中,应设置压力式膨
胀罐、泄压阀,并符合:日用热水量小于等于lOm^的热水
供应系统可采用泄压阀泄压的措施。日用热水量大于10m3
的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压力式膨胀罐。膨胀罐的总容积
Ve=P2(pf-pc)Vs/[(P2-Pi)P,1(4-2)
式中Vc——膨胀罐的总容积(m3);
P.——加热前加热贮热设备内水的密度(kg/n?);
当只有一台加热设备且为定时供应热水的系统宜按冷水温
度确定,有多台加热设备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接热水回水
温度确定。
pr----热水密度(kg/m3);
Pi一一膨胀罐处管内水压力(MPa,绝对压力)。为管
内工作压力±0.1(MPa);
P2一一膨胀罐处管内最大允许压力(MPa,绝对压力)。
其数值可取1.05Pi;
Vs——系统内热水总容积(m3)。
膨胀罐宜设置在加热设备的冷水进水管或热水回水管
±o
F.膨胀水箱:热水供水系统上如设置膨胀水箱,其容
积应按式(3.35)计算;膨胀水箱水面高出系统冷水补给
水箱水面的高度
VP=0.0006△tVs
(4-3)
式中Vp——膨胀水箱有效容积(L);
At——系统内水的最大温差(°C);
Vs——系统内的水容量(L)。
h=H(ph/pr-1)(4-4)
式中h一膨胀水箱水面高出系统冷水补给水箱水面的垂直高
度(m);
H锅炉、水加热器底部至系统冷水补给水箱水面的
高度(m);
ph---热水回水密度(kg/n?);
pr---热水供水密度(kg/m3)o
4)疏水器。为保证蒸汽凝结水及时排放,同时又防止蒸
汽漏失,在蒸汽的凝结水管段上应装设疏水器。疏水器按其
工作压力有低压和高压之分,热水系统通常采用高压疏水
器,其中有浮筒式、吊桶式、热动力式、脉冲式、温调式等。
当热煤的工作压力PN0.6MPa时,可采用吊桶式疏水器。
当P>1.6MPa,排水温度t之100℃时,可选用热动力式疏
水器。具体选用型号应根据安装疏水器前、后的压差及排水
量等参数确定。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然后由产品样本选定型
号。
△P=Pi-P2(4-5)
G=Ad2VAP(4-6)
式中AP——疏水器前后压差(Pa);
Pi——疏水器进口压力(Pa);
P2——疏水器出口压力(Pa);
G——疏水器排水量(kg/h);
d---疏水器排水问孔直径(mm);
A——排水系数,对于吊桶式和浮筒式疏水器可
查表得。
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热水系统中管道因受热
膨胀而伸长,为保证管网使用安全,在热水管网上应采取补
偿管道温度伸缩的措施,以避免管道因为承受了超过自身许
可的内应力而导致弯曲或破裂。钢管热伸缩量为
△L=0.012(t2r-tlr)L(4-7)
式中AL-----钢管热伸长量(mm);
T2r——管中热水最高温度(℃);
Tlr——管道周围环境温度(℃),一般取tlr=
5℃;
0.012——普通钢管的线膨胀系数(mm/
m•℃)o
热水管网在设计时常利用管道敷设自然形成的L型
或Z形弯曲管道,来补偿直线管段部分的伸缩量。通常的做
法是在转弯前后的直线段上设置固定支架,让其伸缩在弯头
处补偿。一般L臂和Z型平行伸长臂不宜大于20—25m。
当直线管段较长无法利用自然补偿适应设置伸缩
器。常用的伸缩器有管套伸缩器、方形伸缩器、波形伸缩器
等。
另外,近年来也有采用在热水管路中采用可曲绕橡
胶接头替代补偿器的做法。但必须注意采用耐热橡胶。
6)自动排气阀。为了排除上行下给式管网中热水气
化产生的气体,以保证管内热水畅通,应在该管网的最高处
安装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按管网的工作压力来选定,当
系统工作P^2X105Pa时,应选用排气孔径d=2.5mm的阀
座;当系统工作压力P=2X1()5〜4xi()5pa时,应选用排气
孔径d=1.6mm的阀座°
(3)设备选用原则
1)加热设备应根据使用特点、耗热量、热源、维护
管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选择,并符合:热效率高,换热效果
好、节能、节省设备用房;生活热水侧阻力损失小,有利于
整个系统冷、热水压力的平衡;安全可靠、构造简单、操作
维修方便。
2)选用水加热设备应遵循下列原则:
A.当采用自备热源时,宜采用直接供应热水的燃气、
燃油等燃料的热水机组,亦可采用间接供应热水的自带换热
器的热水机组或外配容积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的热水机
组。
B.热水机组除满足第1)条的要求之外,还应具备燃料
燃烧完全、消烟除尘、机组水套通大气、自动控制水温、火
焰传感、自动报警等功能。
C.当采用蒸汽、高温水为热媒时,应结合用水的均匀
性、给水水质硬度、热媒的供应能力、系统对冷热水压力平
衡稳定的要求及设备所带温控安全装置的灵敏度、可靠性等
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间接水加热器设备。
D.当热源为太阳能时,宜采用热管或真空管太阳能热
水器。
E.在电源供应充沛的地方可采用电热水器。
3)选用局部热水供应设备时,应符合:选用设备应综
合考虑热源条件、建筑物性质、安装位置、安全要求及设备
性能特点等因素。需同时供给多个卫生器具或设备热水时,
宜选用带贮热容积的加热设备。当地太阳能资源充足时,宜
选用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能辅以电加热的热水器。热水器不
应安装在易燃物堆放或对燃气管、表或电气设备产生影响及
有腐蚀性气体和灰尘多的地方。
4)表面式水加热器的加热面积
F"=C『QJ(K£Zj)(4-8)
式中Fj「一一表面式水加热器的加热面积(m2);
Qz——制备热水所需的热量(W);
K——传热系数[W/(m2•℃)];
£——由于水垢和热媒分布不均匀影响传热效率的
系数,一般采用0.6—0.8;
△tj——热媒与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度差(°C),按下述7)
的规定确定;
G——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损失系数,宜采用1.1-
1.15o
5)水加热器热媒与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度差。容积式水
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zj=(L+*z)/2-8十八)/2(4-9)
式中Atj——计算温度差(℃);
tmc>tmz热媒的初温和终温(°C);
tc>tz——被加热水的初温和终温(℃)。
快速式水加热器、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M二(,max—min)/M(Mnax/4min)(4-10)
式中Atj——计算温度差(℃);
△tmax——热媒与被加热水在水加热器一端的最大温度
差(℃);
△tmin——热媒与被加热水在水加热器另一端的最小温度
差(℃)o
6)热媒的计算温度应符合:热媒为压力大于70kPa的
饱和蒸汽时,其计算温度应按饱和蒸汽温度计算,压力小于
及等于70kPa时,应按100℃计算。热煤为热力管网的热水
时,热媒的计算温度应按热力管网供回水的最低温度计算,
但热媒的初温与被加热水的终温的温度差,不得小于10℃。
7)容积式水加热器或加热水箱的容积附加系数应符合:
当冷水从下部进人、热水从上部送出,其计算容积宜附加
20%-25%o当采用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时,其计算容积
宜附加10%—15%。当采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时,或带有强
制罐内水循环装置的容积式水加热器时,其计算容积可不附
加。
8)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贮水器容积应根据日用热水时
变化曲线及锅炉、水加热器的工作制度和供热能力以及自动
温度控制装置等因素按积分曲线计算确定。
容积式水加热器或加热水箱、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的贮热
量不得小于表4-1的要求。
表4-1水加热器的贮热量
以蒸汽或95c以上以W95℃的低温水
的高温水为热媒时为热媒时
加热设备
工业企业其他建筑工业企业其他建筑
淋浴室物淋浴室物
容积式水
2222
加热器或
30minQh45minQh60minQh90minQh
加热水箱
导流型容
)
积式水加
20minQh30minQh30minQh40minQh
热器
半容积式22
水加热器15minQh15minQh15minQh20minQh
注:1热水机组所配贮热器,其贮热量宜根据热媒供应
情况,按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或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确定。
2表中Qh为设计小时耗热量(W)。
半即热式、快速式水加热器当热媒按设计流量供应,且
有完善可靠的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可不设贮水器。当其不
具备上述条件时,应设贮水器,贮热量宜根据热媒供应情况
按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或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确定。
9)在设有高位加热贮热水箱的连续加热的热水供应系
统中,应设置冷水补给水箱。当有冷水箱可补给热水供应系
统冷水时,可不另设冷水补给水箱。
10)冷水补给水箱的设置高度(以水箱底计算)应保证
最不利处的配水点所需水压。
11)冷水补给水管的设置应符合:
A冷水补给水管的管径,应按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秒流
量确定。
B.冷水补给水管除供给加热设备、加热水箱、热水贮
水器外,不宜再供其他用水。
C.有第一循环的热水供应系统,冷水补给水管应接人
热水贮水罐,不得接人第一循环的回水管、锅炉或热水机组。
12)热水箱应加盖,并应设溢流管、泄水管和引出室外
的通气管。热水箱溢流水位超出冷水补水箱的水位高度,应
按热水膨胀量计算。泄水管、溢流管不得与排水管道直接连
接。
1.2热水供应系统
1.2.1.热水用水定额、热水供应系统对水质、水温的要求
1)用水定额
生产用热水量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生活热水用水
定额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4-2《热水
用水定额》确定。卫生器具的一次和小时热水用水量和水温
应按表4-3《卫生器具的一次和小时热水用水定额及水温》
确定。
表4・2《热水用水定额》
最高日用使用时
序
建筑物名称单位水间
号
定额(L)(h)
住宅
有自备热水供应和沐浴设每人每
1备日24
有集中热水供应和沐浴设每人每40〜8024
备日60-100
星H里予每人短7n〜11八
单身职工宿舍、学生宿舍、招
待所、培训中心、普通旅馆
设公用盥洗室每人每25〜40
3
设公用盥洗室、淋浴室日40~6024或定
设公用盥洗室、淋浴室、洗每人每50〜80时供应
衣室H60~100
设单独卫生间、公用洗衣室每人每
日
每人每
日
宾馆客房每床位
4旅客每日120—16024
员工每人每40〜5024
□
每床位24
每日8
医院住院部每床位
设公用盥洗室每日60~100
设公用盥洗室、淋浴室每床位70~130
5设单独卫生间每日110~200
医务人员每人每70~130
24
门诊部、诊疗所班7-13
疗养院、修养所住房部每病人100—160
每次
每床位
每日
A得床侨sn~7n24
幼儿园、托儿所每儿童
7有住宿每日
无住宿每儿童20-4024
每日10-1510
每顾客
公共浴室
每次
淋浴
8每顾客12
淋浴、浴盆
每次40~60
桑拿浴(淋浴、按摩池)
每顾客60-80
每次70~100
Q干用份宝.姜容隙每面宏in~is
in诛无尾每千古1V〜R
餐饮厅每顾客
营业餐厅每次
15-2010-12
11快餐店、职工及学生食堂每顾客
7-1011
酒吧、咖啡厅、茶座、卡拉每次
3-818
0K房每顾客
每次
i?力公燃每人每s~m父
健身中心每人每1S~9S1?
体育场(馆)
14每人每
运动员淋浴25-35
次4
1S仝i▽斤每座侍o〜a4
注:1热水温度按60。(2计。
2.表内所列用水定额均已包括在《建筑给水
排水设计规范》相应要求中。
3本表以60℃热水水温为计算温度,卫生器
具的使用水温见表4-3。
表4-3卫生器具的一次和小时热水用水定额
及水温
序lJ生器具名称一次用小时用水使用水
住宅、旅馆、别墅、宾馆
带有淋浴器的浴盆15030040
无淋浴器的浴盆12525040
1
淋浴器70~100140—20037-40
洗脸盆、盥洗槽水嘴33030
洗涤盆(池)—18050
集体宿舍、招待所、培训中心
淋浴器70~100210~30037-40
2
有淋浴小间—45037-40
无淋浴小间3〜550-8030
盥洗槽水嘴
餐饮业
洗涤盆(池)—25050
3洗脸盆:工作人员用36030
顾客用—12030
淋浴器4040037-40
幼儿园、托儿所
浴盆:幼儿园10040035
托儿所3012035
4淋浴器:幼儿园3018035
托儿所159035
盥洗槽水嘴152530
洗涤盆(池)—18050
5医院、疗养院、休养所
洗手盆
15〜2535
洗涤盆(池)
30050
浴盆125〜
250~30040
150
公共浴室
6浴盆12525040
淋浴器:有淋浴小间100-150200—30037〜40
无淋浴小间—450~54037〜40
洗脸盆550-8035
_7_九公浩丰盆—sn〜inn35
8也分室羊去除淋胎分—453S
实验室
9洗脸盆—6050
洗手盆—15〜2530
剧场
10淋浴器60200—40037〜40
演员用洗脸盆58035
U优育场馆漱浴盥_____________3030035
工业企业生活间
淋浴器:一般车间40360~54037-40
脏车间60180~48040
12
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
一般车间390〜12030
脏车间5100—15035
泽自黑1。〜1Si?n~iRn2。
注:一般车间指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
的3、4级卫生特征的车间,脏车间指该标准中规定的1、2
级卫生特征的车间。
(2)水质
1)生活热水水质的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原水的水处理,应根据水质、
水量、水温、水加热设备的构造、使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
济比较接下列确定。
A.洗衣房日用热水量(按60℃计)大于或等于lOn?
且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30mg/L时,宜进行水质
软化处理;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15O-3OOmg/L
时,宜进行水质软化处理。
B.其生活日用热水量(按60C计)大于或等于10m3
且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300mg/L时,应进行水质
软化或稳定处理。
C.经软化处理后的水质总硬度宜为:洗衣房用水:50
-100mg/L;其他用水:75-150mg/Lo
D.水质稳定处理应根据水的硬度、适用流速、温度、
作用时间或有效长度及工作电压等选择合适的物理处理或
化学稳定剂处理方法。
E.系统对溶解氧控制要求较高时,宜采取除氧措施。
3)生产用热水水质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3)水温
1)冷水的计算温度,应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资料确
定。当无水温资料时,可按表4-4《冷水计算温度》采用。
表4-4冷水计算温度
地面水温地下水温
地区
度(℃)度(℃)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的
全部,辽宁的大部分,河北、
46~10
山西、陕西偏北部分,宁夏
偏东部分
北京、天津、山东全部,
河北、山西、陕西的大部分,
河南北部,甘肃、宁夏、辽410-15
宁的南部,青海偏东和江苏
偏北的一小部分
上海、浙江全部,江西、
安徽、江苏的大部分,福建
515-20
北部,湖南、湖北东部,河
南南部
广东、台湾全部,广西大
10-1520
部分,福建、云南的南部
重庆、贵州全部,四川、
云南的大部分,湖南、湖北
的西部,陕西和甘肃秦岭以715-20
南地区,广西偏北的一小部
分
2)热水使用温度。
生活热水使用温度:各种卫生器具使用水温,按表3-51
确定。其中淋浴器使用水温,应根据气候条件、使用对象和
使用习惯确定。在计算耗热量和热水用量时,一般按40℃
计算。
其他生活热水使用温度:餐厅厨房用热水温度与水的用
途有关,洗衣机用热水温度与洗涤衣物的材质有关,其热水
使用温度见表4-5o汽车冲洗用水,在寒冷地区,为防止车
身结冰宜采用20-25℃的热水。
表4・5餐厅厨房、洗衣机热水温度
用水对川水温用水对用水温
象度(℃)象度(℃)
餐厅厨洗衣
房:50机:50-60
一般60棉麻35〜45
洗涤70〜80织物35〜40
洗碗>80丝绸30〜35
机织物
餐具毛料
过清织物
餐具人造
消毒纤维织物
生产热水使用温度:生产热水使用温度应根据工艺要求
或同类型生产实践数据确定。
3)热水供应温度: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设备
(水加热器、热水锅炉、混合器等)出口的最低温度,应保
证热水管网最不利配水点的水温不低于使用水温要求。加热
设备出口与配水点最低水温的温差,一般不得大于15吧。
直接供应热水的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或水加热器出口的
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可按表4-6采用。
表4・6直接供应热水的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或
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
水质处理情况热水锅炉、热水机配水点最低水温
原水水质无需软化
7550
力卜理.JS永永毋需永
原水水质需水质处605()
注:当热水供应系统只供淋浴和盥洗用水,不供洗涤盆
(池)洗涤用水时,配水点最低水温可不低于40℃。
对于个别要求较高水温的用水设备,如厨房洗碗机、餐
具过清、餐具消毒等,宜采用将一般热水进一步加热或单独
加热两种方式。对于工业企业用生产热水水温按工艺要求而
定。
4)冷热水比例计算:在冷热水混合时,应以配水点要求的
热水水温、当地冷水计算水温和冷热混合后使用水温求出所
需热水量和冷水量的匕例。
若以混合水量为100%,则所需热水量占混合水量的百
分数
K广仁5100%(4-10)
式中Kr——热水混合系数;
th一—混合水水温(℃);
tL一一冷水水温(℃);
tr——热水水温(℃)。
所需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的百分数
KL=(1—Kr)X100%(4-11)
1.2.2.热水供应系统的安全措施
1)医院热水供应系统的锅炉或水加热器不得少于2台,
其他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加热器设备不宜少于2台,一
台检修时,其余各台的总供热能力不得小于设计小时耗热量
的50%。医院建筑不得采用有滞水区的容积式水加热器。
2)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
置。严禁在浴室内安装直接排气式燃气热水器等在使用空间
内积聚有害气体的加热设备。
3)水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罐体应根据水质情况及使用
要求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成或在钢制罐体内表面做衬、涂、
镀防腐材料处理。
4)水加热设备的布置,应符合:
A、容积式、导流型容积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的一侧
应有净宽不小于0.7m的通道,前端应留有抽出加热盘管的
位置。
B.水加热器上部附件的最高点至建筑结构最低点的净
距,应满足检修的要求,但不得小于0.2m,房间净高不得低
于2.2m。
5)热水机组的布置应符合:
A.热水机组机房宜与其他建筑物分离独立设置。当机
房设在建筑物内时,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下与贴
邻,并应设对外的安全出口。
B.机房的布置应满足设备的安装、运行和检修要求,
其前方应留不少于机组长度2/3的空间,后方应留0.8〜
1.5m的空间,两侧通道宽度应为机组宽度,且应不小于1.0m。
机组最上部部件(烟囱除外)至机房顶板梁底净距不宜小于
0.8m。
C.机房与热水机组配套的日用油箱、贮油罐等的布置
和供油、供气管道的敷设均应符合有关消防、安全的要求。
6)设置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贮热水器的房间,
应便于泄水,防止污水倒灌,并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7)其他设备、附件和管路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
求。
L3热水量、耗热量的计算及水加热和贮热设备
1.1.1.热水量、耗热量和供热量计算
(1)设计小时热水量计算
q^Qh/tl.ieSCt.—tOpr](4-12)
式中qrh——设计小时热水量(L/s);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tr——设计热水温度(℃);
ti一一设计冷水温度(°C);
Pr——热水密度(kg/L)。
(2)设计小时耗热量的计算
1)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居住小区的设计小时耗热
量,当公共建筑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
一致时,应按两者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叠加计算;当公共建筑
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不一致时,应按
住宅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加公共建筑的平均小时耗热量叠加
计算。
2)全日供应热水的住宅、别墅、招待所。培训中心、
旅馆’、宾馆的客房(不含员工)、医院住院部、养老院、幼
儿园、托儿所(有住宿)等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
小时耗热量
Qh=KhmqrC(ti—ti)pr/86400(4-13)
式中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
qr——热水用水定额(L/人.d或L/床d)应按《热水
用水定额》表采用;
C——水的比热,C=4187J/(kg•℃);
tr---热水温度,。=60昭;
tl——冷水温度,按《冷水计算温度》表采用;
pr----热水密度(kg/L);
Kh——小时变化系数,可按表4-7、表4-8、表4-9采用。
表4-7住宅、别墅的热水小时变化系数Kh值
居住人数相<)50010003000>
Kh5.121.491.131.881.701.282.862.482.34
表4-8旅馆的热水小时变化变化系数Kh值
床位数m-150300450600900>1200
Kh6.845.611.971.581.191.90
表4-9医院的热水小时变化变化系数Kh值
床位数m45075100200300500>1000
Kh1.551.781.542.932.602.231.95
3)定时供应热水的住宅、旅馆、医院及工业企业的生
活间、公共浴室、学校、剧院、体育馆(场)等建筑的热水
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
2=2夕〃(。一乙)2%0儿/3600(4-14)
式中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qh——卫生器具热水的小时用水定额(L/h),应按《卫
生器具的一次和小时热水用水定额及水温》表采用;
c——水的比热容,c=4187J/(kg•℃);
tr——热水温度(℃),按《卫生器具的一次和小时热
水用水定额及水温》表采用;
tl一一冷水温度(℃),按《冷水计算温度》表采用;
pr---热水密度(kg/L);
N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的同时使用百分数:住宅、旅馆,
医院、疗养院病房,卫生间内浴盆或淋浴器可按70%—100%
计,其他器具不计,但定时连续供水时间应不小于2h。工业
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学校、剧院、体育馆(场)等的
浴室内的淋浴器和洗脸盆均按100%计。住宅一户带多个卫
生间时,只按一个卫生间计算。
4)具有多个不同使用热水部门的单一建筑或具有多种
使用功能的综合性建筑,当其热水由同一热水供应系统供应
时,设计小时耗热量,可按同一时间内出现用水高峰的主要
用水部门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加其他用水部门的平均小时耗
热量计算。
(3)设计小时供热量计算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锅炉、水加热设备的设计小时供
热量应根据日热水用量小时变化曲线、加热方式及锅炉、水
加热设备的工作制度经积分曲线计算确定。当无条件时,可
按下列原则确定:
1)容积式水加热器或贮热容积与其相当的水加热器、热
水机组
Qg=Qh-\A63t/Vr(tr-tl)pr/T(4-15)
式中Qg一一容积式水加热器的设计小时供热量(W);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77——有效贮热容积系数;容积式水加热器〃=0.75,
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77=0.85;
Vr——总贮热容积(L);
T——设计小时耗热量持续时间(h),T=2-4h;
&一热水温度(吧),按设计水加热器出水温度或贮水
温度计算;
ti——冷水温度(℃),按《冷水计算温度》表采用;
pr---热水密度(kg/L)。
2)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或贮热容积与其相当的水加热器、
热水机组的供热量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
3)半即热式、快速式水加热器及其他无贮热容积的水
加热设备的供热量按发计秒流量计算。
1.1.2,水加热和贮热设备
常用积热设备种类有:容积式水加热器(容积式和半容
积式加热器)、快速水加热器(快速式、半即热式、板式和
螺旋管式加热器)、燃气水加热器、电水加热器、太阳能水
加热器等。
1)容积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加热器系一种加热并贮存一定热水量的设备,按
设置方式可分为卧式容积式水加热器和立式容积式水加热
器。
(2)快速式水加热器
快速水加热器有水-水交换快速水加热器和汽■水交换快
速水加热器两种。
(3)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1)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应具备以下功能:
A.快速加热被加热水。
B.浮动盘管自动除垢:在预测管、积分预测器、热媒
调节阀控制下的热水出水温度不得大于设定温度±3℃。凝
结水自动过冷却。
2)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应装设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
热媒过滤器、指示灯、热媒调节阀和排污口。
3)半即热式水加热器热水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得大于
1.6MPao
4)半即热式水加热器热媒为蒸汽时,其最高工作压力
不得大于l.OMPa,热媒为高温水时,其最高工作压力不得大
于1.6MPao
5)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和加热盘管的型号、规格应根据
蒸汽压力、高温水水温、热水设计流量和进、出水温度等因
素确定。
6)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设计流量应符合现行的《建筑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7)当建筑物用水规律符合发达国家用水特点时,其热
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器具单位的方法确定。
8)半即热式水加热器计算加热面积时,传热系数可按
1400-3400kcal/(m2.h℃)采用。
(4)燃气水加热器
常用燃气水加热器分为快速式(直流式)燃气水加热器
和容积式燃气水加热器两种。
1)快速式燃气水加热器:一般安装在用水点就地加热,
可随时点燃并可立即取得热水,共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
常用于家庭、浴室、医院手术室等局部热水供应。有多种定
型产品,主要有燃烧器、燃烧室、加热盘管、传热片、安全
供应装置、外壳和排烟罩等组成。
2)容积式燃气水加热器:容积式燃气水加热器具有一
定的贮水容积,可供几个配水点或整个管网供水。使用前应
预先加热。可用于住宅、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的局部和集中
热水供应。主要由燃烧器、燃烧室、点火装置、安全控制装
置、温度调节器、温度计、压力表。
防风排烟罩、贮水箱、烟管和折流板组成。
燃气加热的特点:燃气加热的优点:输送方便和卫生,
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燃烧速度快、温度高,加热器体积小,
便于调节火力,容易实现自动化;热效率高,一般可达75%
—85%。燃气加热的缺点:易发生爆炸,应有安全装置,用
户无贮存设施,中断供气时无法使用。
(5)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将水加热的装
置,由集热器、贮热水箱、水泵、管路和自控元件等组成。
按组合形式分为装配式和组合式,按热水循环方式分为自然
循环和机械循环两种。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节
省燃料。运行费用低、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但受天气、季
节、地理位置等影响不能连续稳定运行,若满足用户要求需
配置贮热和辅助加热措施,故占地面积较大,布置则受到一
定限制。
(6)电水加热器
常用电水加热器有快速式电水加热器和容积式电水加
热器两种形式。
1)快速式电水加热器:快速式电水加热器无贮水容积或
贮水容积很小,不需在使用前预先加热,在接通水源和电源
后即可得到被加热的热水。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热损失
小、容易调节出水温度。适于家庭和工业、公共建筑单体热
水器使用。但电耗大,尤其在一些缺电地区使用受到限制。
2)容积式电水加热器:容积式电水加热器具有一定的
贮水容积,其容积可由10L到10m3o在使用前预先加热,
当贮水达到所需水温后才开始使用,同时不断进人冷水补充
或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第二次加热。热水器体积较大,
同时水在热水器内停留时间较长,贮水温度较高、热损失较
大,但要求电功率较小。一般适用于局部供水和管网供水系
统。
7)加热水箱和热水贮水箱
加热水箱是一种简单的热交换设备。在水箱中安装蒸汽
多孔管或蒸汽喷射器,可构成直接加热水箱。在水箱内安装
排管或盘管即构成间接加热水箱。加热水箱适用于公共浴室
等用水量大而均匀的定时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贮水箱(罐)是一种专门调节热水量的容器。可在
用水不均匀的热水供应系统设置,以调节水量,稳定出水温
度。
1.4供水压力平衡及热水循环管网计算
1.4.1热水供应系统与冷水系统供水压力平衡
1)热水供应系统分区范围应与给水系统的分区一致。
2)各分区的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
给水系统供应。
(3)采取相应措施适当增加冷水管道的阻力,减小热
水管道的阻力。
(4)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并设循环泵,
采取机械循环。
(5)可采用内部设有温度感应装置,能根据冷、热水
压力大小、出水温度高低自动调节冷、热水进水量比例,保
持出水温度恒定的恒温水龙头。
1.1.2.热水循环管网的计算
(1)设有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居住小区室外热水干
管的设计流量可按小区室外给水且管道的设计流量的有关
规定计算确定。建筑物的热水引人管可按该建筑物相应热水
供应系统总干管的设计秒流量确定。
(2)建筑物内热水供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可分别按建
筑物内给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的规定计算。
(3)卫生器具热水给水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
最低工作压力,应按《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当量、连
接管公称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表确定。
(4)热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应遵守下列规定:
1)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可按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
失计算式确定,但管道的计算管径4应考虑结垢和腐蚀引起
过水断面缩小的因素。
2)局部水头损失,可按生活给水管道的配水管的局部
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计算。
(5)全日供应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
qx=Qs/(L163△t)
(4-16)
式中qx——全日供应热水的循环流量(L/h);
Qs——配水管道的热损失(W),经计算确定,一般采
用设计小时耗热量的3%—5%;
△t——配水管道的热水温度差(°C),按系统大小确定,
一般取5—10。
定时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可按循环管网中的
热水每小时循环2-4次计算。
(6)热水供应系统中,锅炉或水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与
配水点的最低水温的温度差,不得大于10℃。
(7)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热水管道的流速》表选
用。
(8)设循环系统的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回水管管径,
应按管路的循环流量经水力计算确定。
(9)机械循环的热水供应系统,其循环水泵的确定应
遵守下列规定:
1)水泵的出水量应为循环流量。
2)水泵的扬程
Hb=hp+hx
(4-17)
式中Hb——循环水泵的扬程(kPa);
hP——循环水量通过配水管网的水头损失
(kPa);
hx——循环水量通过回水管网的水头损失(kPa)o
注:当采用半即热式水加热器或快速水加热器时,水泵
的扬程尚应计算水加热器的水头损失。
3)循环水泵应选用热水泵,水泵壳体承受的工作压力
不得小于其所承受的静水压力加水泵扬程。
4)循环水泵宜设备用泵,交替运行。
5)全日制供应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应由泵前回水管的
温度控制开停。
(10)热水加压水泵布置应符合生活给水系统的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