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一教学设计_第1页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_第2页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_第3页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_第4页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特点,掌握花鸟画中常见的构图方式、笔墨技法。学会运用所学技法,创作一幅以花卉或鸟类为主题的花鸟画作品,提高造型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优秀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在实践创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花鸟画创作的全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原则和常见构图形式,如对称式构图、均衡式构图等。熟悉花鸟画的笔墨技法,包括用笔的中锋、侧锋、逆锋,以及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学会运用花卉和鸟类的形态、色彩特点进行创作,表现出花鸟画的生机与美感。2.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所蕴含的意境,能够通过作品传达出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情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笔墨技法,使画面达到笔墨生动、气韵连贯的效果,避免出现刻板、生硬的笔触。如何引导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展现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构图方法、笔墨技法等,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教学内容。2.欣赏法:通过展示大量优秀花鸟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花鸟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示范法:教师在黑板或通过多媒体进行示范创作,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创作过程和技法运用,便于学生模仿和学习。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作能力。5.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量高清花鸟画作品图片、创作视频、花鸟画相关知识资料等。2.绘画工具,如宣纸、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画毡等,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绘画材料。3.示范用品,如大号羊毫毛笔、中号狼毫毛笔、小号勾线笔、墨汁、颜料、宣纸、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充满鸟语花香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卉和灵动的鸟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2.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植物和动物?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3.引出课题:"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之一,它以花卉、鸟类等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笔墨和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开启花鸟画的创作之旅。"

(二)新授(20分钟)1.花鸟画的概念与发展历程(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鸟画的定义:"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主体的绘画形式。"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简要阐述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彩陶绘画中出现的简单动植物图案,到秦汉时期绘画中开始对花鸟形象的独立描绘,再到唐代花鸟画逐渐形成独立的画科,五代时期花鸟画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黄筌、徐熙等著名花鸟画家及其不同风格,宋代花鸟画达到鼎盛,明清时期花鸟画继续传承和创新,直至现代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新的元素和技法。2.花鸟画的特点(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花鸟画作品,如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清代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近现代齐白石的《虾》等。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花鸟画的特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花鸟画具有注重写生、以形写神、借物抒情、笔墨精妙、色彩丰富等特点。它不仅描绘了花鸟的外在形态,更注重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意境,通过笔墨和色彩的运用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3.花鸟画的构图(5分钟)讲解花鸟画构图的重要性:"构图是花鸟画创作的关键环节,它如同建筑的框架,决定着画面的整体布局和视觉效果。合理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协调、美观,突出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介绍花鸟画常见的构图方式:对称式构图:以画面中心为对称轴,将花卉或鸟类等主体元素对称分布,给人一种稳定、庄重的感觉。例如,北宋赵昌的《写生蛱蝶图》,画面中蝴蝶、花卉等元素左右对称排列,构图严谨,展现出和谐之美。均衡式构图:通过画面元素的大小、疏密、虚实等变化,使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视觉效果。这种构图更具灵活性和动态感,如清代恽寿平的《花卉图册》中的部分作品,花卉的分布看似随意却又相互呼应,达到了均衡的美感。三角形构图:将画面中的主要元素组合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斜三角形或倒三角形。三角形构图能使画面具有稳定感和动态感,例如南宋马麟的《层叠冰绡图》,以梅花的枝干构成三角形框架,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性和立体感。S形构图:画面元素呈S形曲线排列,这种构图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能引导观众的视线在画面中流动,增添画面的生动性。如清代虚谷的《松鼠戏竹图》,竹子的枝干和松鼠的动态形成S形构图,使画面充满生机。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每种构图方式的特点和效果,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构图在花鸟画中的应用。4.花鸟画的笔墨技法(5分钟)用笔技法:中锋用笔:笔尖垂直于纸面,笔锋在笔画中间运行,线条圆润饱满、富有弹性。如勾勒花卉的轮廓、描绘鸟类的羽毛等常运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笔尖偏向一侧,笔锋与纸面成一定角度运行,线条较为粗壮、厚实,常用于表现花卉的叶片、枝干的明暗等。逆锋用笔:笔尖逆向而行,线条苍劲有力、毛涩多变,可用于表现枝干的苍老、石头的质感等特殊效果。用墨技法:浓墨:墨色浓重,能表现出物体的厚重感和立体感。淡墨:墨色浅淡,可用于表现物体的虚远、柔和的部分,或与浓墨形成对比,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干墨:水分较少,墨色干枯,能使线条更具表现力,常用于勾勒轮廓、皴擦纹理等。湿墨:水分较多,墨色滋润,可表现出物体的湿润感和朦胧感,常用于渲染背景、表现花卉的娇艳等。焦墨:墨色极浓且干,线条凝重,常用于突出画面的重点或表现强烈的对比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展示不同用笔和用墨技法在花鸟画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仔细观察笔墨变化和效果。

(三)示范创作(15分钟)1.确定创作主题:以"春之韵"为题,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表现春天里花卉盛开、鸟儿欢歌的美好景象。2.构图设计:采用S形构图,画面左侧以几枝盛开的桃花斜向上伸展,形成S形的上半部分;画面右侧下方画一只站立在枝头的喜鹊,与左侧的桃花相互呼应,喜鹊的动态方向引导观众视线向上,与桃花枝干形成S形的下半部分。画面上方适当留白,表现天空,营造出空灵的氛围。3.笔墨运用:用小号勾线笔蘸浓墨勾勒桃花的花瓣、花蕊和枝干,注意花瓣的形态和疏密变化,枝干运用中锋用笔,表现出其挺拔的姿态。用中号羊毫毛笔蘸淡墨侧锋画出桃花的叶片,注意叶片的大小、形状和浓淡变化,表现出叶片的层次感。用淡墨渲染画面背景,营造出朦胧的空间感。用浓墨画出喜鹊的头部、眼睛、嘴巴和爪子,用淡墨分染喜鹊的羽毛,表现出羽毛的质感。最后,用钛白颜料点出桃花的花蕊,使画面更加生动。4.在示范过程中,边画边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用笔的力度、墨色的调配、画面的整体布局等,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创作过程和技法运用。

(四)学生实践(20分钟)1.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花鸟画主题,运用所学的构图和笔墨技法,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要求画面构图合理、笔墨生动、主题明确,能够展现出花鸟画的独特魅力。2.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构图不合理、笔墨运用不当、色彩搭配不协调等,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展示区。2.请每位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3.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构图、笔墨、色彩、主题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肯定优点,提出不足之处。4.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首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创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然后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六)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花鸟画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构图方式、笔墨技法等重点知识,以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2.强调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花鸟画,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3.布置课后作业:收集更多优秀花鸟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撰写一篇观后感;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和笔墨技法,对自己课堂上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成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花鸟画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掌握了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笔墨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度较高。示范创作环节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创作过程,便于他们模仿和学习。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笔墨运用上还不够熟练,对笔墨变化的把握不够准确,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