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识记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发展过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全球贸易发展的原因。(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通过史料探究,分析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背景原因,理解贸易活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认识文明的平等性、多元性,树立文化自信。(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知识点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1)背景: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2)形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3)表现①贸易扩大: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美洲和欧洲之间产品相互交流。②股份公司: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4)影响: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后(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表现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3)影响:世界贸易额增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3.世界贸易曲折发展:冷战结束前(1)阻碍因素①世界大战: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②美苏冷战:二战后,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2)推动因素: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4.世界贸易加速发展:冷战结束后(1)原因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②冷战的结束。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2)表现①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长。②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知识点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1.商品流动(1)原因:国际贸易的发展。(2)表现①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②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2.文化交流国际化(1)茶与茶文化历史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特色中国茶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传播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表现①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2019年3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②英国茶会上用中国的茶和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③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专门的“茶室”④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2)服饰①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②中国服装的面料、款式、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③明治维新后,西服在日本流行。④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兼采中日等国的服装样式。⑤民国早期,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代表着服装平等化观念的出现(3)钟表①传入: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②传播: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4)其他①原因: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②表现: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1.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开启了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进程。(√)3.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4.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5.股份公司使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6.钟表的出现使得工业时代要求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精确守时成为可能。(√)❶阅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摘自教材P55):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世界贸易的扩大;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即股份公司。❷结合“荷兰殖民扩张示意图(15世纪末—17世纪)”(摘自教材P56):17世纪的荷兰为什么被称作“海上马车夫”?提示荷兰众多商船出入世界各地,掌握着海上商业霸权。❸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摘自教材P58)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提示中国茶传播到欧洲,欧洲国家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❹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提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建设要求;中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❶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是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它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的公司,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得与其他国家订立正式条约、进行殖民事业等权力。❷万里茶道指17—19世纪,以销售中国茶叶为目的的横跨东西方的一条商贸之路。万里茶道在晋帮商人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它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通往欧洲腹地。
主题一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任务近代欧亚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史料(14—15世纪)建立通往亚洲的商路是比寻找新土地和资源更为诱惑的事。欧洲商人从陆路上穿越蒙古帝国的领土进行丝绸、香料、瓷器以及其他亚洲特产的贸易,最远可至中国。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丝绸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从前那么安全了。穆斯林商人把亚洲的货物经印度洋和红海运送到开罗,再转手给意大利商人,输送到西欧。但是在开罗,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特别是香料的需要又是数量巨大的。——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亚贸易发展的原因。提示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陆上丝绸之路的安全因素;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对海上贸易的垄断;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欧亚商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同地区人民对商品的客观需求。任务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史料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2倍。——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编》等思考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提示特点: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主导)地位。原因:欧美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等。任务二战后世界贸易的特点史料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编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思考根据史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的主要特点。提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全球贸易体系化;发达国家主导;规则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趋势加强;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合作、企业竞争和经济竞争为特征;国际规则的作用日趋明显。1.历史解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贸易的特征(1)海外贸易带有明显的掠夺性质。西、葡、荷、英等国的海外贸易是其殖民政策的重要方面,并且这些国家的海外贸易是借助国家权力进行的,常常以武力征服为先导。(2)海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由于全球航路的开辟,各大洲连接在一起,海外市场不断扩大,使贸易的规模与范围迅速扩张。(3)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商品结构中除奢侈品外,工业原料和食品的比重开始增加,但奴隶贸易仍然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4)海外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暴力掠夺、征服殖民地和贩卖黑奴的过程中,西方殖民者将获得的大量金银转化为发展资本主义的货币资本。(5)海外贸易的融资机构逐渐出现。例如银行机构逐步建立起来。2.历史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1)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国际贸易以超越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迅猛增加,达到空前水平。(2)国际资本贸易空前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重要表现。(3)世界经济联系的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出现新特点。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4)世界经济联系形式日益多样化。如:生产合作和装备业务、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合资贸易、合资经营等。(5)地区贸易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为区域贸易不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加强。(6)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经济贸易的区域化、集团化及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和复杂。主题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任务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和意义史料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极其重要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实际上与中国文化同源,就茶文化而言,日本和朝鲜早在唐代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往来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饮茶需求。宋代的饮茶文化影响到日本、韩国等茶道的形成。20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族语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摘编自张莉《宋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及其意义》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和意义。提示特点:丝绸之路是中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茶文化的传播与东亚文化圈相联系;茶文化的传播和宗教文化相交融。意义: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任务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史料1912年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和工作为制定的标准。思考根据史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提示特点:仿西式服装;要用国产衣料;以职业和工作为制定标准;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1.唯物史观——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世界性流动产生的影响(1)改善各国饮食结构茶已成为真正的世界饮料,在世界人民饮食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2)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经济影响巨大,并催生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茶产业,诞生了世界茶叶贸易行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丰富人类文化礼仪在新产生的茶文化中,东方茶文化较为典型的是日本茶道,西方茶文化较为典型的有英国下午茶。2.历史解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文化交流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2)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3)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愈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5)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1.(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二模拟)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西南地区与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与这一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近代中国通过“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加强了彼此的经济贸易联系,故选B项;材料与“经济合作发展迅速”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合作机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产业互补的说法,排除D项。2.(2022·山东德州高二期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明朝中期对外贸易图A.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B.世界各地的封闭状态被打破C.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已经具备答案A解析据明朝中期对外贸易图可知,中国向澳门地区、日本、菲律宾出售丝绸、瓷器等产品,欧洲、日本、菲律宾的白银流入中国,故体现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故选A项;全球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与图示不符,排除B项;明朝时中国并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排除C项;图示体现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无关,排除D项。3.(2022·江苏南通高二模拟)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A.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B.是基于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C.建立起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D.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答案B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提高关税,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深刻的教训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才有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故选B项;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合作的产物,不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关贸总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协定与其无关,排除D项。4.(2022·山东枣庄三中高二测试)18世纪中期,“下午茶”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饮茶有益于健康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加入牛奶与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茶还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这体现出()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人文主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C.经济的趋同化和一体化趋势D.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趋势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英国的茶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在内容和追求上不同,体现了英国与中国国情的差异,说明文化具有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故选D项,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英国茶文化的内容,不能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B项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5.(2022·湖北武汉高二模拟)“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A.中国闭关自守发生转变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万里茶道”的开通和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中外陆路贸易在17—19世纪得到了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只是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6.(2022·山东德州高二期末)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中华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这反映出()A.文明交流的被动性特征B.文化传承具有多样性C.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D.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法国设计师设计的衣服取名“孔子”并且是中国样式,民国的中山装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反映出中西文化互相影响,故选D项;这种文化上的交流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排除A项;中西文化交流并非文化传承,排除B项;文化通过交流互相吸收和影响,但并没有同质化,排除C项。题组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2022·山东菏泽高二期中)15世纪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亚洲沿岸一带收购香料,每年大约2100吨。在直通印度航路发现以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亚洲香料就剧增到7000吨。这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以后国际分工形成B.欧洲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C.世界贸易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D.葡萄牙在殖民掠夺中地位凸显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收购香料的规模剧增,表明世界贸易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故选C项;国际分工形成出现在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后贸易规模的扩大,与欧洲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无关,排除B项;香料运输不能体现殖民掠夺,排除D项。2.(2022·辽宁六校高二期中)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材料主要说明了()A.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B.全球贸易网络初步形成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D.世界贸易推动资本流动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欧洲在商品贸易中由最初的使用金银交易发展到消费品对外出口,说明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商品往来,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贸易网络,故选B项;改变亚欧社会生活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经济交流,排除A项;为工业革命提供市场的不是世界贸易,排除C项;是资本的流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非世界贸易推动资本流动,排除D项。3.(2022·江苏泰兴一中高二质检)“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食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这表明工业革命()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国,而世界大部分地区沦为它们殖民地,它们为这些地区提供工业品,而这些地区则为它们生产原料或初级产品,这体现的是国际分工的不同与变化,故B正确。4.(2022·浙江台州高二测试)下面图表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此图表反映()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加剧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从发达国家间贸易所占比重可知世界贸易由发达国家主导,故选C项;这一时期世界贸易以发达国家间贸易为主,世界贸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处境恶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排除D项。题组2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5.(2021·辽宁大连高二期末)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这说明()A.地域差异影响文化的交流B.东亚文明比欧洲文明开放C.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D.交通在文明传播中的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因而地域差异影响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
6.(2022·北京延庆高二期中)《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是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观察作品,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有()注:这幅油画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A.当时饮茶之风停留在法国上流社会B.饮茶对法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影响C.茶是中国人的发现,饮茶历史悠久D.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民众饮茶的场面可知,饮茶对法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影响,故选B项;从材料中的旅店人员来看,饮茶之风在下层社会也有,排除A项;C、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7.(2022·湖北黄梅高二模拟)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D.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可知,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主要是因为上海紧随世界潮流,体现了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没有体现巴黎已成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C项错误。8.(2022·吉林长岭三中高二模拟)保罗·波烈(如图)是时装界的幻想主义者,但他的幻想持续影响至今。他推出的一种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很快获得巴黎女性的欢迎,他为它命名“孔子”。以后又推出以“自由”命名的两件套装亦是吸收了东方服装的剪裁方法。关于他设计的服饰,说法错误的是()A.受俄国和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B.受亚洲文化的影响C.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D.使法国时装业进入巅峰时期答案D解析保罗·波烈的服装设计虽然影响深远,但并不代表使法国时装业进入巅峰时期,而且仅依据他一人的成就也无法说明法国时装业进入巅峰时期,D项没有史实依据,符合题意;由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关于保罗·波烈服装设计的正确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9.(2022·山东莱芜一中高二模拟)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收藏了十八世纪200多件中外各式钟表,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见下图)。当启动开关时,一个欧洲绅士模样的机械人就会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8个汉字。这件藏品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西学东渐进程开始②“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③西方完成工业革命④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材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体现的是“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②正确;材料“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④正确;②④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西学东渐进程开始是在明中叶,①错误,排除A、D项;通过机械钟表无法反映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品牌专卖店装修合同样本
- 动车组技术项目五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课件
- 借款纠纷合同标准文本
- 健身馆劳工合同标准文本
- 动车组技术项目六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86课件
- 公司门头制作合同标准文本
- 业主更换物业合同标准文本
- 共同合资建房合同标准文本
- 作文批改评语(5篇)
- 代工代建合同标准文本
- 总裁助理岗位职责
- 中建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题库》
- 倪海厦天纪学习笔记以及讲义
- 租号协议书合同范本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 操场跑道废旧处理方案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课件)
-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解析版)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