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5届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2025届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2025届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2025届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2025届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特色专项训练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时间:45分钟,分数:45分)一、语言基础(11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江从青藏高原蜿蜒而来,在此同与其相伴而行、直线距离相隔(ɡēi)不过数十千米的澜沧江、怒江彻底分道扬镖,然后再向东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海。B.女子就像散文,她肯定是安详和漂亮的;即使没有雍容(rónɡ)华丽的外表,眉宇间流淌的气质也肯定会淡雅、简约,给人一种特别愉悦的视觉享受。C.传统产业是否日薄(báo)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国人蜂涌去日本买马桶盖一事说明,世上本没有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D.腾讯产品占据市场份额的隐私在于通过帐号的捆绑,把数据输(shū)送到后台进行统计分析,第一时间就知道你喜爱听什么样的歌、玩什么样的嬉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文人饮酒特殊讲究过程中的那套繁文缛节。[甲]严苛的觞政,花样百出的酒令,如若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乙]文人们硬是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卷帙浩繁的文化内容,都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里乾坤,壶中日月”内了。觥筹交织之间,文人不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正是由于文化与文人的参加,世代饮酒的中国人才饮出了档次,饮出了境界,饮出了旖旎风光。[丙]可以说,文人创建了中国酒文化里最绚烂夺目的部分。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卷帙浩繁 B.囊括C.由于 D.绚烂夺目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核心价值观不是孤悬于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社会现实之上的空中祥云,而是贯穿传统和现实、连接庙堂与民间、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共同愿景。B.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往往与其年龄亲密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阅历阅历、分析问题的实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C.最新调查显示,在冠心病死亡病例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增高造成的,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急因素。D.削减外出、削减户外熬炼、饮食清淡、少开窗通风、适量补充维生素等,都是防止雾霾不再侵袭我们健康的有效措施。二、语言运用(10分)5.下面的文段表述不够简洁,请找出四处必需删除的词语,先写出该词语所在句子的序号,再写出该词语。(5分)①父母从经济和财力上资助成年子女的现象,被称为“经济再哺”。②这一现象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当代中国则特别普遍。③依据某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左右中国家庭的老人都曾经或正在资助成年子女。④接近一半以上的资助用在子女买房、买车、孩子教化等重大开支项目上,也有大约20%的资助用于吃穿住用等日常消费。⑤随着“经济再哺”这一概念的提出,年轻一代何时“断奶”的问题也随之引发了社会的热情探讨。答:6.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续写。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小鸟为什么能够飞起来?因为空中有空气,是空气载着小鸟飞起来的。小鸟为什么能够飞起来?因为小鸟有羽毛和翅膀,是羽毛和翅膀扇动气流让小鸟飞起来的。小鸟为什么能够飞起来?有空气,有羽毛和翅膀,这还不够,小鸟还必需努力地扇动翅膀,这样才能飞起来。人生要想飞起来,三、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谏论[宋]苏洵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行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奚术而可?曰:机灵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灵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灵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胜利。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茅焦解衣危论 危:危急B.请备论其效 备:全面,具体C.理谕之,势禁之 谕:使……明白D.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致:向……表达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eq\b\lc\{(\a\vs4\al\co1(然则奚术而可,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B.eq\b\lc\{(\a\vs4\al\co1(夫游说之士,以机灵勇辩济其诈,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eq\b\lc\{(\a\vs4\al\co1(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eq\b\lc\{(\a\vs4\al\co1(悟则明,惧则恭,于其身也,则耻师焉))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作者看来,讽谏与直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要让国君纳谏,两者只是在运用的技巧方面有所不同。B.作者认为进谏要讲究机灵、敏捷、英勇、善辩,具体说来有五种方法: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C.最终一段,作者以魏徵的胜利为例说明驾驭正确的进谏方法的重要性,同时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苏秦、张仪学习,效法他们的忠心和游说方法。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方法和作用,排比、对偶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概酣畅;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观点更具劝服力。1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讽固不行尽与,直亦未易少之。(2分)译文:(2)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4分)译文:四、名句默写(6分)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2)近自托于无能之辞,_____________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3)____________________,车儿快快的随,____________________,破题儿又早别离。(王实甫《长亭送别》)(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特色专项训练十七1.解析:选B。A项,“分道扬镖”应为“分道扬镳”,隔(ɡé);C项,“蜂涌”应为“蜂拥”,薄(bó);D项,“帐号”应为“账号”。2.解析:选A。应为“浩如烟海”。“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特别丰富。“卷帙浩繁”形容书籍许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不合语境。3.解析:选B。“典故对联”后的顿号应删除。4.解析:选A。B项,“阅历阅历”与“大幅度提升”搭配不当。C项,“归因于……造成的”句式杂糅。D项,“防止……不再”否定失当。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①句中的“经济和财力”明显重复,③“依据……显示”属于句式杂糅,④“接近一半以上”语意冲突,⑤“随之”属于成分赘余。答案:①“和财力”;③“依据”或“显示”;④“接近”或“以上”;⑤“随之”。6.解析:前面的文意点明白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的重要性,后面的续写亦应扣住此点。答案:也须要凭借肯定的外在力气和内部条件,还必需依靠自身的奋斗和拼搏。7.解析:选A。危:正直,端正。8.解析:选C。A.才/却;B.用,凭/因为;C.比/比;D.就/却。9.解析:选C。应是:学习龙逢、比干的忠心,但是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苏秦、张仪的方法,但是不学习他们的心机。10.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11.解析:文言翻译要字字落实,并留意句子中涉及的语法现象。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文语法往往是得分点。(1)句应留意“与”译为“赞成”,“少”译为“贬低、轻视”。(2)句留意“怪”(译为“对……感到惊奇”)“百一”“十九”的翻译。答案:(1)讽谏当然不能全部赞成,但是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2)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惊奇: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特别之九,进谏君主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而丧命的却从未听说过。[参考译文]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争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也许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运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运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马上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全部赞成,但是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所以我说:只看运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灵、敏捷、英勇、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些游说诸侯的策士,凭借机灵、敏捷、英勇、善辩来成就他的诡诈;而我要进谏君主,是要凭借机灵、敏捷、英勇、善辩来成就我的忠诚。让我具体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今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惊奇: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特别之九,进谏君主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而丧命的却从未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峻。由此可知,关键不肯定在讽谏上,而肯定在方法上。游说的方法能成为进谏方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运用利益引诱他,刺激进而激怒他,含蓄委婉地讽喻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赛过爱儿子,挤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杜邮之死一事责问张唐,张唐就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下了动身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子贡用国有内忧(不应征伐)来指教田常,于是齐国就没有出兵征伐鲁国;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致众人攻击来威逼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打周王室的办法。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于是刘泽被封王;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运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苏秦用“牛后”的名义羞辱韩国,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吁;范雎用秦国没有国王嘲讽秦昭王,于是秦昭王长跪请教。这些就是刺激进而激怒他的事例。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用弓和箭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喻他的事例。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允的说法。虽然如此,但由忠臣来实施它,完全可以胜利。什么原因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肯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傲慢,也肯定会胆怯 ;运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肯定会激昂起来;刺激他以便激怒他,君主即使软弱,也肯定会坚毅起来;含蓄委婉地讽喻他,君主即使凶暴,也肯定会接受看法。醒悟就会明白,胆怯 就会谨慎,激昂就会勤劳,坚毅就会英勇,包涵就会宽厚。协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我看从前那些做臣子的,提出看法必定被听从,争论说理必定胜利,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当时,他其实学的是纵横家的学说,他就是我们所说的能驾驭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却不被称颂为好臣子,是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