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专题十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考点考试内容及要求命题规律开拓文明交往的航线①迪亚士、哥伦布开拓的新航路(b);②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c)(1)本专题是理解世界近代史的基础,新高考命题关注度较高,尤其是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2)本专题涉及的热点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城市化与城镇化、经济全球化血与火的折服与掠夺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c)“蒸汽”的力气①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②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独创(b);③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须要所实行的措施(b);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b);⑤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走向整体的世界①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②其次次工业革命的起先标记和发源地(b);③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独创(b);④其次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新航路开拓与殖民扩张一、新航路开拓1.背景(1)分散的文明:世界各个文明区域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2)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①手工业: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②农业: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③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出现了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2.条件(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社会根源:西欧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求;《马可·波罗游记》的刺激。(3)宗教推动:传播天主教的热忱。(4)商业危机:传统商路不畅。(5)技术条件:航海技术水平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学问的进步。(6)人文主义的激励:人文主义激励冒险、追求创新。(7)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3.过程时间人物国别支持者到达地1487-1488年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王室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王室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王室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环球航行4.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2)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3)促使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4)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5)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起先渐渐演化为相互沟通、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二、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1.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15、16世纪)(1)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以非洲、亚洲和巴西为主要方向。(2)西班牙的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16世纪成为海上霸主。2.荷兰的崛起(1)背景:1581年,尼德兰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立了“荷兰共和国”。(2)概况①荷兰的造船业特别发达,阿姆斯特丹既是经济中心,也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②1588年西班牙被英国战胜后,商业资本发达的荷兰起而代之。③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及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袤的殖民地。(3)影响: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3.英国的崛起(1)缘由①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②经济优势:推行重商主义,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圈地运动。③军事优势:注意发展海军实力。④制度优势: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英荷斗争①导火线: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②结果:通过三次英荷斗争,荷兰丢失了海上霸权,还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3)英法斗争:1763年英国最终战胜法国,签订《巴黎和约》,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4.殖民扩张的影响(1)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世界市场初具规模。(2)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3)新航路开拓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运用多元史观相识新航路开拓的影响革命史观新航路开拓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抗拒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新航路开拓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形成与拓展文明史观新航路开拓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沟通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拓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社会史观新航路开拓后,世界各地商业沟通加强,各种物品沟通、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变更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1.eq\a\vs4\al(考向:新航路开拓后马铃薯的传播)(2024·4月浙江选考,T1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斗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许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觉”得益于新航路的开拓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肯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C。由所学可知马铃薯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的,故解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2.eq\a\vs4\al(考向:新航路开拓的意义)(2024·11月浙江选考,T20)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拓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解析:选D。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不难推断“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指的是新航路的开拓,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的开拓产生的影响是,“世界渐渐连成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新航路开拓了新的商路,“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拓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A项错误;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拓拉开了构建世界市场的序幕,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开拓,直至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才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3.eq\a\vs4\al(考向:开拓文明交往的航线)(2024·4月浙江选考,T19)下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缘由不包括()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开拓后西欧西、葡、英、法、荷等国都绽开了海外殖民活动,B、C、D项均与欧洲人在亚非贸易分布格局的形成有关,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起先的,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故A项符合题意。两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蒸汽时代到来的前提与条件(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供应了资金来源,扩大了海外市场。(2)圈地运动供应了劳动力资源,扩大了国内市场。(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独创的条件成熟。(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供应了动力和政治保障。2.主要独创创建成果部门独创成就国家独创人棉纺织业纺纱珍妮机英国哈格里夫斯水力纺纱机英国阿克莱特骡机英国克隆普顿织布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动力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业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3.打造“世界工厂”(1)条件: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加。(2)措施:进行民主化改革,为经济发展供应了有利条件;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进行法制化建设;企业界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大力兴办教化,传播科学技术;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3)表现①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实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②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4.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时代”。(2)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3)变更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很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4)亲密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沟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5)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渐渐兴起;促进了科学教化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6)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7)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5.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历史条件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亲密了国家间的沟通。②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2)形成标记:19世纪中叶,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限制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3)成熟标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依据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淌、平安与增值的国际经济沟通的基本准则。二、其次次工业革命1.电气时代的来临(1)前提和条件①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国家政局相对稳定。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供应了足够的资金。③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2)概况①发源地和中心:美国和德国。②标记:1866年,德国西门子独创第一台发电机。(3)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独创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19世纪70年头,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格拉姆独创了电动机;爱迪生独创了一系列的家用电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②内燃机的独创和运用:柴油机的研制,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诞生;石油大量开采。③新的通信手段的独创:电话和电报的问世。④化学工业的建立:无烟炸药、人造纤维。⑤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的发展。(4)影响①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推动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③新兴产业兴起,并带动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打算了物质技术条件。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2.瓜分世界的狂潮(1)背景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一步拉大了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②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2)目的: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3)概况: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4)美国①提出“门罗主义”,成立“泛美同盟”,限制了拉丁美洲。②提出“海权论”,发动美西斗争,确立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③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推行“门户开放”政策。3.世界连接为一体(1)缘由:其次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3)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4)表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5)影响①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②促进了各地区人口的大规模流淌与融合。③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沟通,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④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⑤促进全球性文化沟通的扩大,导致19世纪末的国际关系日趋困难。以通史视角谛视工业革命的影响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次次工业革命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垄断资产阶级渐渐限制了国家政权政治制度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国际共运表现出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国际格局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殖民扩张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艺术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艺术1.eq\a\vs4\al(考向:蒸汽机的应用)(2024·4月浙江选考,T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推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行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运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量的变更变更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解析:选A。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期。依据材料可知英国的生铁产量从1825年之后快速增加,这主要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A项符合题意。机械化生产催生了大工厂制度的出现,B项解除。电力的广泛应用是在其次次工业革命期间,C项解除。工业革命的进行变更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D项解除。2.eq\a\vs4\al(考向:其次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独创)(2024·4月浙江选考,T21)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独创家偶然发觉,簧片在带铁芯线圈旁边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更,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更可以导致磁铁线圈旁边簧片的振动。依据这一物理原理,他独创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位独创家是()A.爱迪生 B.莫尔斯C.贝尔 D.马可尼解析:选C。依据材料“依据这一物理原理,他独创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可知这一独创是电话,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贝尔独创了电话。C项符合题意。爱迪生的独创有电灯、留声机、电影等,A项解除。莫尔斯独创的是电码,B项解除。马可尼独创了好用电报,D项解除。3.eq\a\vs4\al(考向:工业革命的影响)(2024·11月浙江选考,T22)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快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供应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输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A.资本起先自由开放地流淌B.国际经济沟通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人类社会的横向沟通发生了根本性变更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解析:选D。“资本起先自由开放地流淌”由材料无法得出,故A错误,“国际经济沟通基本准则得到确立”题干并没有体现,故B错误,“人类社会的横向沟通发生了根本性变更”由材料无法得出,故C错误,由题干信息“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可以得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故D正确。课后作业(十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24·金华十校高三联考)“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徽纹、十字架等,以纪念葡萄牙人探究新航路的一次突破”。上述事务发生在()A.1488年 B.1492年C.1498年 D.1522年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航路开拓,须要驾驭迪亚士的航线,解题的关键信息为“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结合所学学问即可得出答案。依据题干“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等信息可知是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A项正确。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与题干不符,解除B。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与题干不符,解除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与题干不符,解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拓C.圈地运动的发生 D.宗教改革的发端解析:选B。公元1500年前后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开拓新航路,推动世界各地渐渐形成一个整体,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打算了条件,但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无关,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的发端,传播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但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无关,故D项错误。3.新航路开拓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冲突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解析:选C。西班牙商人从海外获得的财宝用来购买地产和贵族头衔,并没有推动殖民扩张活动,故A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举动与缓和国内阶级冲突无关,故B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财宝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故C项正确;由C项可推导出西班牙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下降,故D项错误。4.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更。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限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战胜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解析:选A。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7世纪上半叶”“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更”。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曾一度侵占中国的台湾,并以此为跳板限制东亚海上航线,故A项正确。5.在17—18世纪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斗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斗争。体现“制度优势”的斗争是()A.英西斗争 B.英法斗争C.英荷斗争 D.普法斗争解析:选B。依据题干“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斗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斗争”,结合所学可知,英法斗争时期,英国属于君主立宪制,法国属于封建君主专制,体现了制度优势,故B项正确;英西斗争时期,两国均是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英荷斗争时期,两国均是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普法斗争时期,两国均是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6.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精确的是()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藏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解析:选D。从新航路的开拓起先,世界市场雏形起先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快速扩大,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中“领土被瓜分”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藏,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是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头以来,经济全球化仍旧是趋势,尚未“到来”,而图示的内容时间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7.(2024·4月浙江选考,T18)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务和人物还沉醉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绚丽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绚丽光辉”之处是()A.独创了蒸汽抽水机B.推行标准化生产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D.创制水力织布机解析:选C。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了,并且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8.(2015·10月浙江选考,T20)下表所列数字的变更,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更表(单位:万台)年份181318201829183318501861台数0.241.45.5102540A.变更了世界格局B.亲密了国际沟通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解析:选D。表格反映了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棉纺织业生产实力的提升,即在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的提高,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9.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解析:选B。视察图片,迁移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并成为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掠夺原料并倾销商品,B项所述与材料相符,故选B项。10.(2024·杭州高三月考)近现代史上,美国常常在政治、经济和科技领域引领世界潮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政治经济科技A共和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电话B共和制自由放任政策汽车C两党制工厂制内燃机D总统制垄断组织发电机解析:选A。依据所学可知美国在独立之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和总统制,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876年美国人贝尔独创了电话,故A项正确;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故B项解除;两党制最早出现在英国,而不是美国,故C项解除;发电机是由德国人西门子最早独创,不是美国人,故D项解除。11.19世纪最终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爱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峻B.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C.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解析:选B。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爱护法》等”可知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未涉及,解除;19世纪最终30年正处于私人垄断阶段,还未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故D项错误。12.(2024·浙江“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联考)下图反映的是某历史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殖民地的数据。对此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完成后B.以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国际经济沟通基本准则C.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D.加剧列强间冲突冲突,导致军事对抗和斗争解析:选D。解读图表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状况倒挂,从而引发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斗争,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其次次工业革命后的现象,A错误;B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殖民地的数据,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无关,解除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弗兰克为此指出:“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显明的‘断裂’,其缘由不仅在于1492年和1498年欧洲人发觉了美洲和通往东部的新航路,而且主要在于由此起先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地理大发觉一方面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觉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探讨基础》材料二19世纪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实行了、分别地实现了、做到了宏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所创始的事情。也正是由于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之为“双元革命”。并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务,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位于法国和英国的火山口同时爆发,并且各具特色,这既不是偶然,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事务。对于世界历史而言,它最引人注目的后果就是几个西方政权(特殊是英国)建立了对全球的统治,这是史无前例的事务。在西方的商人、蒸汽机和坚船利炮面前,以及在西方的思想面前,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和帝国都倒戈了、崩溃了。——《大国崛起(七十七)·双元革命》(1)依据材料一,指出弗兰克认为的“断裂”的含义。地理大发觉与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结合所学学问,概括1500年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为什么说“双元革命”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以清朝为例,谈谈你对“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和帝国都倒戈了、崩溃了”的理解。解析(1)第一小问含义,结合新航路的开拓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作答。其次小问关系,地理大发觉使得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是走向整体世界的起先,因此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第三小问,1500年之后中国处在明清时期,依据教材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三方面概括明清社会发展特点。(2)第一小问缘由,回答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其他地区革命的影响,以及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其次小问理解,回答鸦片斗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经济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影响。答案(1)含义:地理大发觉奠定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起先出现。关系:地理大发觉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发展特点:政治上,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君主专制得到强化;经济上,封建经济接着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文化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计算机二级知识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 精算师学员常见试题及答案2024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四翼自动旋转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中药传统制作工艺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第3季度猪场智能赶猪通道设备租赁附件
- 实验2 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一位荧光双控开关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VID连接线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TB2白炭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jbt11969游泳池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电子版
- 法理学马工程教材
- 生物跟医药方面专业术语
- 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查房
-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高中生物)题库
- 租用电表合同范本
- 广州新华学院
- 管家部布草报损和报废制度
- 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2020版)
- 特殊特性与控制方法培训教材吉麦20200103
- GA 1811.1-2022传媒设施反恐怖防范要求第1部分:媒体机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