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常见句式知识清单
常见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是〃作判断词是后来的事,
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
下几种:
形式例句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者,……也
②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者也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也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者,.…
②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万
厕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和
盾④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周
破⑤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中山狼传》)
用
赢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⑦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⑧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童趣》)
…为……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①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是……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非……(否定判断)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
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
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形式例句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
…于•…赋》)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
……见……如列传》)
②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见......于……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
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受…于……
(《赤壁之战》)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为……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
秦论》)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孔雀
……为......所……
东南飞》)
......为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①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被……②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披秋娘妒。
(《琵琶行并序》)
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
无标志(或省略了〃于〃的引进,或主语后用其琶行并序》)
他动词表主语被动)②成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③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三)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补+定+宾+补〃。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
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
有下面几种情况:
形式例句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
山》)
表感叹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
陵君窃符救赵》)
主
谓
倒
置③渺渺兮予怀。(《赤壁赋》)
①谁可使者?(《廉颇蔺相如列
传》)
表疑问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
宴》)
(《师说》)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②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②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
定
语
后
置翁失马》)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中心词十之十后置定语
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兰亭集序》)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日......(《烛之
武退秦师》)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
学》)
…于……
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
状语
情表》)
后置
④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
脊轩志》)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
…乎……学》)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
学》)
…以……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
门宴》)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
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文言文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古汉
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
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
句省略等等,参看下表:
形式例句
①天下云集响应,(天下)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承前省
②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秦)复攻赵。(《廉颇蔺用如列传》)
①(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省略主
蒙后省
语
②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孟子)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日「不若与人。〃
对话省
(《庄暴见孟子》)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承前省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歧
省略谓
语
蒙后省路亡羊》)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语境省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省略宾省动词宾
①遂拔(之:代佥)以击荆轲。(《荆轲刺秦王》)
语语IJ
②急击(之:代沛公)勿失(之:代时机)!(《鸿门宴》)
③拔剑撞(之:代玉斗)而破之。(《鸿门宴》)
①临不测之渊,以(之:代”不测之渊〃)为固。(《过秦论》)
省介词宾
②于是秦王不降,为(之:代赵王)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
③竖子不足与(之:代项羽)谋!(《鸿门宴》)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代蔺相如)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省略兼语
②使(之:代苏武)牧轼。(《苏武传》)
①晋军(于:在)函陵,秦军(于:在)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②蹑足(于:在)行伍之间,而倔起(于:从)阡陌之中。(《过秦论》)
省略介词“于〃
③且臣少仕(于:在)伪朝。(《陈情表》)
④有碑仆(于:在)道。(《游褒禅山记》)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称凝固结构,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
参看下表:
作用形式意思例句
①此所以学者不可
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也。(表原因)(《游褒
表示原因或凭借,译为“......的原因〃〃……
禅山记》)
……所以……
的方法(根据)〃或“用来……的〃。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
表陈
述或业解惑也。(表凭借)
判断
(《师说》)
①君亦元所害。(《烛
……有
所……;……无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
之武退秦师》)
所...
②吾入关,秋亳不敢
有所近。(《鸿门宴》)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
取,妇女无所幸,此
其志不在小。(《鸿
门宴》)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
子。(《荆轲刺秦王》)
②项王未有以应。
(《鸿门宴》)
是〃有所以〃〃无所以〃的省略,有时还写
③故不积蹉步,无以
成“……有……以……〃〃……无……以……”,译
……有至千里;不积小流,
以……;......无为“有什么可用(拿)来……〃"没有什么用
无以成江海。(《劝
(亡)以•…
(拿)来……〃或"有办法用来......〃“没有办
学》)
法用来……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⑤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
①此之谓失具本心。
(《鱼我所欲也》)
②夫子之谓也。(《齐
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桓晋文之事》)
……之谓……;是……啊"或"这就叫……啊〃。前面加语气
③大而化之之谓圣,
其……之谓副词〃其〃,翻译时可加上"大概……吧〃,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
也……;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势,增加商
其……之谓.…量、推测语气。后面的“也〃”矣〃“乎〃用神。(《孟子•尽心下》)
法一样,语气轻重咯有差异。
④生则相欢,死则相
哀,此之谓骨肉之
亲。(《吕氏春秋・精
通》)
①然则北通巫峡,南
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
情,得无异乎?(《岳
得无……乎(邪、
表示对情况的推测,译为“该不会……吧〃
“只怕是……吧〃〃莫不是......吧〃。阳楼记》)
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
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表委①今君王既栖于会
婉稽之上,然后乃求谋
臣,无乃后乎?(《勾
无乃……乎践灭吴》)
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
(与%毋乃……推测,译为"恐怕〃"只怕……吧〃;将“无〃②师劳力竭,远主备
换成“毋〃,成为“毋乃......乎”,意思不变。之,无乃不可乎?
乎
(《骰之战》)
③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①子曰:“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米,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
用于委婉的反问句,译为“不也……吗〃
不亦君子乎?〃(《论
不亦……乎(语气较轻)、“岂不是......吗〃(语气稍重),
语•学而》)
"岂"也可译作"难道〃。
表反②而彭祖乃今以久
问或特闻,众人匹之,不
疑问
亦悲乎!(《逍遥游》)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
都是表反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还用......
何.为,何做什么〃”要......干什么〃”为什么......呢〃(《鸿门宴》)
以……为"哪里……呢〃,"何〃在有的句子中写作
②汝为人臣子,不顾
"奚〃〃恶〃〃安〃,意思一样。
恩义,畔主背亲,为
降虏于蛮夷,何以汝
为见?(《苏武传》)
①王曰:〃取吾璧,
不予我城,奈何?〃
如(……)何,奈(《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译为“怎么
②其妻献疑曰:"以
(……)何,若样〃〃怎么办〃“怎么〃,分开用时译为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对……怎么办〃。
父之丘,如太行、王
(……涧
屋何?且焉置土
石?〃(《愚公移山》)
①今有一言,可以解
燕国之患,而报将军
之仇者,何如?(《荆
何如、何若表示疑问语气,译为〃怎么样〃。
轲刺秦王》)
②此为何若人?
(《公输》)
①秦兵日暮渡易水,
则欲长侍足下,岂可
得哉?(《荆轲刺秦
岂…哉(欤、语气副词和语气助词配合,以反问的语
气表示肯定,译为〃难道……吗〃〃怎么……
王》)
乎、乎哉)呢〃。
②日夜盼将军至,岂
敢反乎!(《鸿门宴》)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师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