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的内容,具体内容:文言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面是我收

集整理的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一)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

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

文言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目及其参

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

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①曰:〃

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

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既号眺,悲不自胜;奉

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乃款

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弟思安背役亡归,庆宾惧后役追

责,规绝名贯,乃认城外死尸,诈称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颇类思安,

见者莫辨。又有女巫阳氏自云见鬼,说思安被害之苦,饥渴之意。庆宾又

诬疑同军兵苏显甫、李盖所杀,经州讼之,二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

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C密遣二人非州内所识者,为从外来,诣庆宾告

曰:〃仆住此州,去此三百,比有一人见过寄宿,夜中共语,疑其有异,

即便诘问迹其由绪。乃云是流兵背役逃走,姓解字思安。时欲送官,若见

求及,称有兄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姓徐;君脱矜愍②,为往报告

见申委曲;家兄闻此必重相报,所有资财当不爱惜。今但见质,若往不获,

送官何晚?是故相造指申此意。君欲见雇几何当放贤弟。若其不信,可见

随看之。〃庆宾怅然失色,求其少停,当备财物。此人具以报,崇摄庆宾

问日:〃尔弟逃亡,何故妄认它尸?〃庆宾伏引。更问盖等,乃云自诬。数

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崇召女巫视之,鞭笞一百。

[注]①崇:李崇(公元455-525年),北魏中后期名臣,曾任扬州(今安

徽寿县)刺史。②君脱矜愍:脱,如果;愍,同〃悯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徒扬州。徒:发配充军

B.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狱:收入监牢

C.比有一人见过寄宿。比:近期,前不久

D.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质:(作为)人质

2.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李崇所断案件〃证据确凿〃的一组是

①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②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③更问盖等,乃云自诬。

④崇摄庆宾问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它尸?〃

⑤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

A.①@⑤B.①@@

C.@®®D.②@@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款引〃,从实认罪的意思。〃二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则是酷刑造

成的屈打成招。

B.李崇妙断苟泰失子一案:他在设计好〃情境〃中体察原、被告的感情差

别而明辨真伪。

C.李崇密遣的差役为取得解庆宾信任而获取真实情况,甘愿作人质。此

举果然见效。

D.女巫为解思安假死提供伪证,受到鞭笞。这说明李崇办案亳不苟且,

有罪必究。

答案:

LB(狱,官司)

2.D(①句与④句,只是办案中的作法,不能视为确凿的结案证据%)

3.C(〃甘愿作人质〃的不是差役,而是差役说解思安愿作人质。)

(二)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

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句,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

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

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

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入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中结,

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

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

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

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谱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

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

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珊为中书令。论

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

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

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c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

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

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

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

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

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縻,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

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

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

乘担典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

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

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

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旧

唐书房玄龄传》)

柳芳日: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

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①不言功,王②、魏③善

谏饰而房、杜让其贤,英④、卫⑤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

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注:①杜如晦。②王圭。③魏征。④李世助⑤李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草隶,善属文写作B.太宗徇地渭北曲从、偏私

C.文约理赡足够D.潜引入阁计事偷偷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①将至御座乃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①谐之于高祖

②作师说以贻之

D.①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和君王倚重的一组是()

A.①罄竭心力,知无不为②朕无西顾之忧矣

B.①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②擢拜太子右庶子

C.①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②并委令处分发遣

D.①闻人有善,若己有之②上又亲临,握手叙别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具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

服侍。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

策,延揽人才。

C.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

帝厚待。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柳芳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辅佐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的官位上去世。他任职共三十

二年,天下人称他为贤相,这是很公允的。

B.柳芳认为房玄龄的伟大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他的德行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