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发》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着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
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
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一姐妹穿着一放风筝一风筝飞翔一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
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
野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
出的声音模仿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
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
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那么应该渐弱。
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2.春风呜一呜一…
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5.布谷鸟布谷O布谷O布谷O布谷O…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
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
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教师总结本课。
《郊游》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误。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听录音。
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局部。
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
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
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
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局部做相同的动作。
五.结束全课。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一.《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
由《山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
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
例如:l=C4/4
123—1123—154325432|1---------II
师: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生: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学生跟唱:
123415—1123415—|
啊啊
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
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
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如:喂一,我来了一,大山你好一,等等。
2.节奏。如:XXX,,等等。
3.唱名音高。如:mi—sol—mi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教师带着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
《火车卡卡卡》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C注意力度的变化C
集体演唱《红蜻蜓》
1.导入: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
独立器乐曲。
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
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
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
为乐曲分段。
5.分段细听乐川I,请学生说出乐加各局部的不同之处。
6.完整复听。
7.表现音乐,分小组设计表演。
⑴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也起伴奏。
(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
(3)为旋律填歌词演唱
《健康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演唱.
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知道有关健康的好习惯。
重点是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创新意识。
难点是演唱教学中前半拍休止节奏;
课时安排安课时
(一)导课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它的名字叫“健康歌”,想不想听啊?(想)
播放《健康歌》
2.师:你听了这首歌曲想干什么?(想动,想跳舞)
师:那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想动,想跳起来?
(二)听一听:《健康歌》
1.师:小朋友们都喜欢这首歌,那我们再听一遍,听完了告诉老师歌里唱的是什么?
再次播放《健康歌》
2.师:谁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那你们听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在运动?
3.师:那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这首歌的歌词说一遍好吗?(好)
播放伴奏
4.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这首歌,要注意该停的地方要停哦。
跟着音乐唱歌
(三)动一动:随《健康歌》做律动。
复习歌曲,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1)提问:刚刚“爷爷”在做什么?“爷爷”做运动时唱的是什么歌?
(2)复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由学生扮演“爷爷”和“小萱萱”分
组进行对唱
(3)提问:“爷爷”做运动时,做了哪些动作?你认为应该配上什么样的动作更好看?
(4)动作创编。
①教师带着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
②请几名表演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分组进行创编表演,鼓励各组成员在创编时要
有创新。
师:刚刚在同学们精彩的伴奏下,我们的《健康歌》变得更活泼更好听了!今天这节
误大家快乐不快乐?好的,记住我们的口号是:我健康,我快乐!希望大家天天健康。
《小雪橇》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能用甜美的声音,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雪橇》。
2.通过创设情景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趣,感受音乐的美,使
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课时安排安课时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你们好,很快乐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让老师带小朋
友到美丽的雪地里感受一下,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老师孩子们在雪地干什么?他们
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播放录音)
2.生:孩子们在玩小雪橇,他们多快乐呀!
1.同学们,刚刚我们听的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小雪橇》。(板书课题)
2.师:好,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去感受滑雪的心情。
老师为大家播放《小雪橇》
3.听教师范唱,大家注意老师用什么情绪来演唱的?
(听后,学生交流答复。)
4.熟悉旋律:听旋律用“啦”哼唱。(播放录音)
5.请你们做老师的回声,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师分句教读)
6.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着读一句。
7.分组朗读。
8.师生齐读歌词。
9.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唱。
10.教唱过程中,可放慢速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11.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12.分角色演唱歌曲。
13.学生跟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唱一遍。
三、课堂小结
雪花用白色的身体装扮了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游
戏,于是我们的世界不但美丽而且充满欢声笑语。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能在这个冬
天里发现许多乐趣,是吗?回去以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绘画.舞蹈.演唱.
演奏等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展示你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
得很棒。
《乒乓球变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
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乒乓
的快乐。
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进
行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的体裁以及音乐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的主题旋律进行创编。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二、导入
师:去年奥运会,各国的运动健儿都聚集在北京,展开剧烈的比赛。想必在暑假间同
学们一定也不会错过这次体育盛会。请你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奥运会中的哪个比赛工程?
(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工程)
师:是的,我国的运动健儿们用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国家取得了令人骄傲
的成绩。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国家的栋梁之才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面出现的是几幅同学们喜欢的运动工程。请大家听音乐,
它表现得是哪一项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辨表现的是打乒乓球的场景)
师: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就能从音乐中听出这是表现乒乓球的形象。你们平时都喜欢
打乒乓球吗?
生答。
师:再来欣赏一遍音乐,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进行
律动吧!
生在教师的带着下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动作进行表演。)
师;“打球”的感觉怎么样?
生:开心愉快等。
三、乒乓球传友谊
师: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乒乓健儿们为我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
利,它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够在国际外交中发挥作用呢!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乒乓外交”
的故事。
师:有一首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就是表现这种乒乓球精神的。请同学们一起来欣
赏一遍。
2.学生听辨歌曲主题旋律。
师:这首歌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歌唱了乒乓球儿虽小但作用又不同寻常
的合作精神,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歌
由,你认为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教师引导说出一二句,并教学生视唱。
生:3311|225|1513|212|
3311|225|1513|232|
师:请同学们用“乒乒乓乓乒乒乓”模唱这一乐句。
(生用声音模唱打乒乓。)
U)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划划乐句的旋律线
(生在教师的引领卜划旋律线感受乒乓球上卜跳跃的形象〕
(2)师:在请同学们一起学唱歌曲旋律乐句的歌词
生:3311|225|1513|212|
乒乒乓乓乒乒乓长方桌上摆战场
3311|225|1513|232|
你抽杀呀我推挡小小球儿闪银光。
四、聆听《乒乒变奏曲》
1.完整地初听《乒乓变奏曲》全曲
2.总结.讲解变奏曲体裁.揭示乐曲标题。
五、实践与拓展
师:变奏曲的形式很多,它可以在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音色上进行变化。
师:请同学们随音乐模拟打乒乓球的动作和用“乒乒乓乓乒乒乓”模唱乐曲主题旋律,
根据老师的指挥在速度和力度上对音乐进行变化并感受一下你是如何挥拍打球的?
生:由教师指挥对乐曲进行变化。谈论:觉得速度快时,犹如球儿飞来飞去;唱得强
时,好似在急速挥拍:唱得慢时,好似在慢慢的拉长球;唱得轻时,仿佛在中场休息。
2.在音色上对乐曲进行变化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与老师配合的真好。我们又在一次在音色上对乐曲再一次
进行了变化,
4.总结拓展
听音乐《乒乓变奏曲》走出教室。
《踢毯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
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2.通过两首歌曲的学唱,复习稳固“mi、sol、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和稳固“mi、sol、la”三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锤子、打击乐器、奖品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课室
二、赏握子。请学生带个壁子进教室,是自己做的,师生互相欣赏,看屏幕简介。
三、踢健子。在歌曲《踢健子》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一场班级踢健子表演赛,看谁的
穰子飞得高,谁踢的个数多,谁踢的把戏新。
四、唱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踢毯子》
1.听录音范唱。
2.歌词表达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3.读歌词,师读上句,生读下句。
4.按歌词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5.跟录音学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让学生能听出一二小节是由“mi、sohla"三
音组成的,请学生打手号跟音乐唱一唱。
6.跟钢琴伴奏唱,再跟录音唱,然后师生对接唱,分小组对接唱。
7.全班分三组:器乐伴奏、演唱、踢健子,再交换。
五、玩游戏。
曲声中进行踢健子比赛:两人一组,一人踢健子,一人当裁判为其数个数。时间以歌
由的长短为限,歌曲的前奏局部作准备,从第一个歌词“小”开始踢,以最后一个歌词
“习”为结束,再两人交换做。最后老师当裁判长,看看谁能登上“班级踢健子比赛”冠
军的宝座。
六、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老师进行小结。有时机学校也搞一次踢鹿子比赛,你们都有
时机去争取拿冠军。
《哦,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学生听旋律排列歌谱,运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歌表演。
3.学生用歌声,打击乐器和歌表演表现课间的快乐。
4.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每一位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
参与至课中来。
,5.通过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学生感受歌曲带来的轻松活泼的情绪。
6.学生知道只有上课认真听训、才能更强烈地体会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课间十分钟》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哦,十分钟
师:同学们,看到这儿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课间十分钟)
大家在这个课间十分钟内会玩些什么活动呢?请你来做做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
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参与到课中来。)
师:有了这么丰富的课间活动,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呢?
2.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同学课间十分钟内在玩些什么活动呢?
3.音乐带视频展示播放课间十分钟画面。
(设计意图:根据视频中的音乐以及课间的活动场面,使学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
间十分钟的快乐,还使学生接触了他们没有接触到的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3无丰富了
学生的视野又愉悦了学生的情绪。)
师:看了这么多活动的场面,大家觉得他们的课间活动怎样?
(三)歌曲教学
师:上课的40分钟非常地珍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的10分钟也很重要,因为
有了适当的休息,适当的放松,下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更好。欢乐的十分钟,热闹的十分
钟,作曲家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唱的就是这课间的十分钟。
1.(播放《哦,十分钟》音乐)
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
大家想不想来学一学这首歌呢?
2.师:学习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1.注意反复记号。2.注意按节奏
念歌词)请你听老师来念一念。
学生模仿
3.师:看着歌词再来听一听,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对口型演唱。
4.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忍不住唱出声音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看吧。
(学生第二遍演唱,出现的错误需听出来)
6.师示范唱,
(四)为歌曲伴奏
(五)跟着音乐起舞
(六)拓展:
(七)小结
《请来看着我们的村庄》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
1)在学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的过程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西
班牙农村儿童的热情好客之情。
2)拓展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保护美丽地球的环保意识。
2.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热烈.兴奋的情绪和明亮.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并能运用多种音乐形式进行歌表演。
2)学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3.过程与方法:
在歌曲演唱.情感处理等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及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歌曲,并
掌握和运用单元中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后十六分音符.与弱起节奏。
(2)衬词的咬字吐字要清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旅游,你们快乐吗?
师多媒体出示音乐小火车,开动火车音乐响起来)看一一音乐小火车来了,让我们
一起开动小火车。
跟着小火车我们到了哪里呢?(多媒体出示美丽的西班牙村庄主题图)
师:在今天音乐课的一开始,老师先请同学们来听赏这首歌,仔细听,你知道这首歌
里有哪些小动物吗?请一位同学上台粘贴各种动物,〔有序粘贴)并让八位同学模仿各种动
物叫声。
师:我们听后,体验了西班牙人的热情好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西班牙美
丽的风光和那里的风土人情吧。再播放歌曲(课件)
师:看来,西班牙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的风土人情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课题: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二、学习本歌曲的节奏
1.体会心情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的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快乐
师:那你知道西班牙人表示快乐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2.学习衬词,解决歌曲难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
师范唱课件学习难点节奏:“奥巴哥拉马奥,奥巴哥拉马奥,巴奥,巴奥,巴奥;奥巴
哥拉马奥,奥巴哥拉马奥,巴奥,巴奥,巴。
教师总结:“奥巴哥拉马”是表示愉快.快乐的意思,所以唱的时候应该更热情欢快一
点。
(1)而在西班牙的音乐中,我们还会发现有一个节奏特别有代表性:
(引导学生找出难点节奏前八后十六(XXX)并正确拍击并练声)
(2)教师参加“奥巴哥拉马”“味”来。
三、学唱歌曲
(一)完整听赏歌曲,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1.师:西班牙人这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村庄看看,那儿到底有些什么有趣乂好
玩的东西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4.师范唱:下面啊,老师想邀请大家一齐来唱唱这首歌,我来唱歌词,有动物歌唱的
地方请你来学一下。
(二)学习主歌局部(自学前段旋律)
四、创编歌词
1.村庄里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让我们把它唱到歌曲里,他们又会怎么
叫呢?(每组说一个)
2.让我们参加歌曲中唱一唱吧。(提示把快乐的感觉唱出来)学生每组说一个动物进行
编唱.
五、拓展局部(多媒体配合老师的讲解)
1.师: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
2.如今全球正面临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诸多的自然灾害,环境的恶化让许多动物正濒
临灭绝,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因为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六、小结
《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复习表演《拉勾勾》
2.编创与活动
3.聆听《口哨与小狗》
二、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稳定学生情绪!
三、学习新课
1.复习表演《拉勾勾》
让学生随琴唱1-2遍,老师纠正唱得不正确的小节,再加上动作唱1-2遍。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根本要求
(1)完整聆听音乐,自由想象。读谈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还是很悲伤。
(2)复听乐川I,这声音出现了几次,为小狗的叫声涂上颜色。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在课本图中大胆添画。
(3)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分角色,分别扮演男孩或小狗,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
己对音乐的感受U
3.编创与活动
(1)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加与音乐时间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活动可以个人方式,也可以小组形式,面向大多数学生展开活动,人人参与,给每
个人表现的时.机,培养学生初步的表现力。
(3)教师可设计小礼品,或全体学生以拍手的方式。
四、让学生自己根据乐曲编动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听完音乐后,谈自己的感受,继续根据乐曲编排动作。
《螃蟹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用运四川的地方
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准确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坐火车去参观水族馆,想不想去?〔想)
二、节奏练习
老师:火车司机有个要求,希望你们把黑板上的节奏打准确。
2XXIX-|XXIX-II4
学唱歌曲:
(1)朗读第一段歌词第一遍:用普通话;第二遍:用四川方言)
(2)教师分句教唱
朗读歌词:强调方言发音
教师分句教唱
学唱第三段歌词
朗读歌词:强调方言发音
教师分句教唱
完整演唱歌曲
表现歌曲
根据歌词分不同的情绪演唱:老师:这首歌曲非常的诙谐.幽默,如果我们再把情绪加
上的话,我相信一定会更加精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段歌词的情绪)。
参加衬词演唱:第一遍:学生唱教师加衬词
第二遍:教师唱学生加衬词
第三遍:分组唱
律动:
师生共同创编动作,共同表演。
三、教师小结,结束课堂
《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能区分出乐曲有儿个乐段能够随着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选用
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
学会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随音乐律动
教学难点:区分乐曲的其他段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杜鹃圆舞曲》音乐律动进教室
二、新课教学
(1)你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告诉大家吗?
(2)为第一主题起名
(5)出示谱例:小组讨论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哪行伴奏谱?
(6)选用适宜的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
U)除了第一主题外还有哪几个不相同的旋律?
(2)第一主题演奏了几遍?
(3)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比拟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
(4)第三主题又跟第一和第二个主题又有什么不同?
(5)介绍曲名及作曲家:《杜鹃圆舞曲》是由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
U)介绍圆舞曲:一种流行于欧洲的三拍子民间舞曲
(2)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三步舞的根本舞步:左右左右左右
(3)齐跳圆圈舞
三、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的表现
《老牛和小羊》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演唱.表演体会动物的有趣,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样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4.能够进行简单
的二声部合唱,初步培养团结协作,合唱意识。5.能够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2.模仿动物的叫声。
3.出示小羊图片,观察小羊并说出小羊的样子和叫声。4.节奏游戏
根据动物的叫声,有节奏地模仿。
5.出示老牛图片,观察老牛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6.说出小牛的叫声,教师弹节奏,学生跟着旋律演唱老牛的叫声。7.以故事的形式导
入歌曲,听赏歌曲。
二、学习歌|11|
L引导学生讲述歌曲中蕴含的故事,体验牛和羊快乐的心情,为歌曲演唱情感作铺垫。
2.出示歌词,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3.师:读得真好听,相信你们也能把歌曲唱好,有信心吗?
4.老师弹,学生轻声跟唱。
5.教师范唱。
6.学生分组跟电子琴一起轻声唱。
7.学生有动作地表演唱。
8.分角色演唱,指导二声部合唱。
9.集体表演唱。
10.学生个别表演唱。
11.谈两种动物的用处,激发学生喜爱.保护动物。
三、拓宽性使用教材,进行歌词创编
1.学生合作创编歌词。
2.学生展演。
四、课堂总结
学唱歌曲《十二生肖歌》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有趣的口吻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
2.聆听音乐,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民俗化的人文主题。
3.感知和体验各种生肖动物的形象特征,并能用动作进行模仿。
教学重难点:能用活泼.有趣的口吻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模仿表现。唱准X0X|
及X0X|o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故事激趣。
师:小朋友们知道自己是属什么的吗?(生:纷纷抢答)
谁来猜猜老师是属什么的?(生:随意猜想)
那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种属相吗/分别是哪些?(生:纷纷抢答)
这么多动物,为什么把一只小老鼠排在第一位呢?这里有个故事,课件放《十二生肖
的故事》。
二、学唱歌曲,感知音乐。
师:今天,这十二生肖相约在一起开联欢会。你们听。活动开始了!(多媒体出示大歌
谱。听录音范唱,请小朋友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师:你觉得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
……)
师:老师感觉小动物们的快乐也感染了你们,快跟老师一起来给他们打个招呼吧。
(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这些小动物有哪些特征呢?请小朋友边读边加上表情.动作。(学生再次有节奏,
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动物形象,同时以伴奏音乐为背景音乐。)
师:动物想请小朋友为他们伴奏,同意吗?生:同意!
……(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打拍子)小动物们非常感谢小朋友,决定把这首好听的
歌送给大家,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轻声哼唱,跟琴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听琴伴奏,看图谱唱,对学生演唱中的不熟悉处加以稳固,出错处加以纠正。
(1)区别连间与断音的唱法,气息控制。教师示范(2)注意结束句的旋律变化。完
整演唱歌曲。稳固歌曲,小小组接龙唱。
三、.自由创编,激情表演。
多媒体出示:十二生肖挥舞双手,发出邀请:亲爱的小朋友们,请你们快来参加我们
的联欢会,我们一起歌唱,一起跳舞吧!放音乐,学生跟音乐一起唱,边自由发挥,创编
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表演,随机择优赠送精美头饰。
四、拓展民俗,结束新课
《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学会彝族舞蹈的根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重点: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相
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带有彝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曲调及歌词,是学生学唱歌曲中的一个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一一队形律动《开汽车》
2.师生问好歌
——节奏律动《小朋友爱唱歌》
二、导入新课
1.从师生同跳壮族歌由《板凳龙》引入《阿西里西》。
2.出示课题,介绍乐由。
三、教唱新歌
1.播放《阿西里西》,请学生注意聆听。
2.请学生说出听到哪些歌词,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歌词。
“阿西里西”及“丘都拉迪”.“嗡啊,啊呀”的意思。
4.请学生用手拍节奏,教师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让学生自己拍节奏试着朗读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准的地方,如“丘都拉迪”
等。
6.学生完整地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
7.采用跟唱法来分段学唱歌曲,对于重难点的地方,加强指导。
四、歌表演《阿西里西》
1.讲解示范动作。
2.生学跳。
3.跟音乐跳。
4.边唱边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随音乐舞蹈)
五、拓展活动一一用《阿西里西》的音乐来做游戏
1.让学生分组做游戏,要求他们边做游戏边演唱《阿西里西》。
2.让学生评价各组的表现。
六、小结
《快乐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风格特点,能用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2.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快乐情感。
教学准备
1.图片,剪切的“快乐的牧羊人”音乐。
2.学生欣赏过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有一定的经验。
教学过程
(-)初步欣赏,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1.欣赏乐曲第一遍,初步感受乐曲欢快。
(1)师:这首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听到了什么?好似看见了什么?
(2)教师告诉幼儿乐由的名称叫“快乐的牧羊人”。
2、欣赏乐曲第二遍,进行想象。
师:牧羊人可能会到哪些地方?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牧羊人所到过的地方,教师根据幼儿的答复出示图片(展现草地、
小溪、山坡、花园等)。
(二)分段欣赏乐曲,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区分乐段。
(1)再次倾听乐曲。
师:听一听,这段音乐分为几段?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呢?(幼儿自由选择动作表现,如:拍手、拍膝、拍肩
等)
2.欣赏第一段,用动作表现。
(1)师:我们先来听听第一段,牧羊人可能在干什么?
师:牧羊人是怎么带小羊到草地上的?牧羊人会做些什么呢?
(2)幼儿创编表演扬鞭赶羊群等动作,尝试有节奏地随音乐表演。
3.欣赏第二段,用手部动作表现“
(1)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音乐的?
(2)幼儿有节奏地模拟爬山的动作。
师:伸出你的小拳头,我们和小羊们一起有节奏地爬山!
4.欣赏第三段,想象并表达。
(1)师:牧羊人带着羊群到了哪里?
(2)想象交流:想象一下,他们可能看到草原上哪些美丽的景色?在小溪边牧羊人和
羊儿们会做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羊儿嬉戏的情景,如喝水、打滚、晒太阳等。
5.欣赏第四段,根据音乐音色想象乐器。
(1)师:听,牧羊人好似在吹奏什么乐器?(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特色想象乐器)为什
么牧羊人要吹小号?
(2)幼儿尝试吹“小号”。
6.小结:刚刚,我们听着音乐,跟着牧羊人去了很多地方,这就是牧羊人一天的快乐
生活。
(三)完整欣赏乐曲,体验牧羊人的快乐。
1.完整欣赏,进一步体验牧羊人的快乐: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牧羊人一天的快乐生活,
好吗?
2.总结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牧羊人,他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滚核桃》
教学目标:
1.欣赏打出乐“滚核桃”,能学习各种不同的敲击鼓的方法。
2.用击鼓表现“滚板粟”、“舞龙舟”的情景。
教学内容
1.欣赏打出乐“滚核桃”。
2.学习不同的击鼓方法。
3.用击鼓表现不同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用出鼓表现不同的情景。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回忆打出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
2.鼓在音乐中的作用?1、学生讨论鼓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新授
1.谈话:鼓在音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鼓也可单独演奏,你能听出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
3.你能从鼓的变化中听出音乐有儿段?
4.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这个音乐里,有几种打击的方法。
三、学生讨论:鼓在音乐中的作用。
2.鼓在单独演奏时只是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情景的。
3.能说出音乐表现的滚核桃的各种不同的情景。
4.学生能从音乐不同的节奏变化分出音乐有三段。
5.学生仔细听辩各种不同的鼓打击方法。
四、创作
1.让我们模仿打鼓,来表现儿个情景。
2.请几个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情景。学生能根据“滚板栗”、“舞龙舟”分小组表演
自己创作的情景。
止、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了解鼓在音乐中的作用吗,说一说你感受。
2.鼓既能在音乐中衬托气势又能作为一种乐器单独演奏。
《我的家在日喀那么》
教学目标:
1.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藏族人民歌唱家乡的自豪情
感。
2.分工合作,将创编的衬词.打击乐合奏融入到歌曲演唱中,更生动地表现歌曲欢快的
情绪和风格。
3.欣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感受藏族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用欢快:热烈.奔放的情绪表现歌曲,体会藏族人民歌唱家乡的自豪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小虹合作创编,学生在歌词创编中;打击乐合奏中;节奏创编中;多层次展开联
想和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铺垫
1.听《开心火车》音乐,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音乐游戏:《你的家在哪里》
(2)学生参与游戏。
第一遍;生摸到“上海”。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好,让我来问问他,听好老师是怎样问的。
老师敲双响桶,按节奏问:你的家在哪里?
学生答复:我的家在上海。(如果学生答复没有节奏性,提示学生,请按老师的节
奏答复。)
师:老师想到你家去做客,你欢送吗?你将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表示欢送?(学生
做欢送动作,老师称赞他是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第二遍:师:谁还想来试一试?[一名学生摸到深圳卡片)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咱们一起来问问他好吗?(拍手按节奏问)学生
按节奏答复。
跟音乐做游戏:
师提示学生:现在我们就跟音乐来做游戏,请大家注意听好音乐节拍。
二、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三、新歌教学,抒发情感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师:大家会唱了吗?哪一句还不太会唱?(请学生指一指)听老师来唱一唱。(师范唱,
帮助学生解决本歌曲的难点局部)
方法:(1)老师来问,你们来答。
(2)交换一下。生问师答。
(3)请一位学生问,大家答。
(4)学生完整演唱,老师伴奏。
师提问:老师是怎么来伴奏的?(打击乐.嘿嘿)
师:老师的伴奏有什么作用?(乐曲气氛更热烈)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一做?
四、欣赏音乐,体验情感
1.鼓励学生的表现。
2.师:现在老师也为大家推荐一首藏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我们的爸爸.
妈妈.爷爷.奶奶都会唱,让我们来欣赏吧!(播放乐曲)
3.师;那你们说说藏族歌曲都有什么风格特点?(生讨论答复)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六、课堂小结。
《淘气的小闹钟》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淘气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
乐情绪,认识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
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扇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音乐
二、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
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数格子》游戏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
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
师生手指图形谱一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一一教师边弹边唱一学生边指边
唱一教师弹学生唱一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
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师:生病的小闹钟到了钟表修理店,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很快把它修好了。
聆听第二插部:
1.学生静静聆听音乐
2.结合音乐中的特效音响理解小闹钟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
3.聆听音乐,情境创设(分辨音乐中铃声响了几次)。
4.再次聆听第二插部。(闹铃响了8次叫主人起床J
5.学生配合音乐摇响8次铃铛,教师语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
6.随着音乐师生分角色扮演小闹钟和小主人进行情境教学。
四、知识拓展,表现乐曲
1.聆听完整音乐。
2.学生聆听后选图片卡并粘贴。
3.归纳乐曲结构,教师介绍盘旋曲式。
4.知识能力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森既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和《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
5.师生伴随音乐《淘气的小闹钟》结束课程。
《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
的渐强与渐弱。
2.通过学唱歌曲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并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通过接触柯尔文手势,感受音的上下。
教学重.难点:
1.渐强.渐前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
2.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听音乐《铃儿响叮当》进教室
初步听歌曲
学生答复下列问题
揭示歌名,再次听歌曲,教师范唱。
师:听听歌曲中小马车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出现了几次?学生答复
师:两次的声音是一样的吗?学生答复
我们再来把歌曲听一遍,小朋友们再仔细找找看歌曲还有什么特点吗?
再次听歌曲
(第一若两句话歌词一样,音高不一样,第三句话歌词一样音高也不一样)
2.学唱歌曲,逐句教唱。
3.完整演唱歌曲。
(师介绍打击乐器名称)我想找几位小朋友来给这首歌伴奏,谁愿意?
双响筒2/4XXXX|X义义X||第一三句
碰铃2/4X—|X-||
手串铃2/4X-|X-||表现马车的声音
4.师:拿到乐器的小朋友用乐器伴奏,没拿到的小朋友在第一三句拍手伴奏,二四句
按照从强到弱和从弱到强拍着你的小板凳乐器也来伴奏可以吗?
学生用自己的乐器和方式伴奏歌曲表现歌曲。
5.师:瞧。圣诞老人乂出来了,他这次啊要问问小朋友们听过学习这首歌你学到了什
么呢?
(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只有
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不能往后一直推脱。)
6.师:接下来我们就听听圣诞老人为我们带来的一首歌曲《明日歌》。
〔课堂结束,学生听着歌走出教室。)
《在钟表店里》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编创动作,
3.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教学重点: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
教学难点: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设计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阶段目标:创设学习气氛.建立师生的情感沟通)
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六个人一组,四个小组围成圆圈做律动
二、导入(阶段目标: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学生:完整的听音乐
三、分段赏析(阶段目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什么了?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不能重复。
教师:请大家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神秘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主人是个
老爷爷,他每天都快活的工作着,他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别提有多自豪了。我们一起
来听音乐的笫一局部(播放音乐笫一局部的课件)听听这局部音乐描写了什么?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轻松.活泼的气氛。
2.欣赏音乐的第一局部
教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教师: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是那
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着的人们。我们一起来听这局部音乐的主题,(播放音乐的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主题,加深印象
学生:边听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
3.聆听音乐的第二局部
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二局部
学生:聆听第二局部音乐
教师:这段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工人们在休息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聆听第三局部音乐
4.聆听音乐的第二局部
四、完整欣赏表现音乐(阶段目标:再次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五、小结(阶段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唱《大钟和小钟》
教学目标:学唱准歌曲的节奏,能清晰快乐地演唱歌词。
知识与技能:能用比拟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歌曲《大钟和小钟》。
过程与方法:比拟听赏,分别尝试不同的声部感受大钟和小钟的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到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的合唱局部并参与综合表现。
教学准备:琴.音响.碰铃.双响筒。
教学过程:
1.导入:
2.感受与体验:
(播放《大钟和小钟》范唱J
师:向大家隆重介绍我们的两位客人,大钟和小钟。听听看,大钟是怎样唱歌的,你
能不能学一学?
(学生聆听范唱,并学唱5-|3-|
当当
师:大钟唱起歌来象是谁在走路?原来大钟唱歌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
学一学大钟是怎样唱歌的?
(学生学唱5511|5—|5—|)
大钟唱歌当当
师:你能不能碰铃敲出大钟唱歌时的节奏?
(学生利用碰铃演奏X-|X-|)
师:我们把歌声加进去,可就更象大钟了。
(学生边唱边利用文具盒等声源边唱“大钟唱歌”一句,边演奏。)
师:那么小钟又是怎样唱歌的,你能不能学一学?
(学生聆听范唱,并学唱3311|3311|)
嘀哒嘀哒嘀哒嘀哒
师:小钟唱起歌来又象是谁在走路?原来小钟唱歌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节奏,我们一起
来学一学小钟是怎样唱歌的?
(学生学唱5511|3311|3311|)
小钟唱歌嘀哒嘀哒嘀哒嘀哒
师:你能不能利用双响筒敲出小钟唱歌时的节奏?
(学生利用碰铃演奏xxxxlxxxxl)
师:我们把歌声加进去,可就更象小钟了。
(学生边唱边利用文具盒等声源边唱“小钟唱歌”一句,边演奏。)
3.参与合作:
4.学唱歌曲:
(播放范唱,学生随教师的指挥学唱全曲。)
5.综合表演:
(将学生分为4组,第1组与第3组演唱,第2组和第4组利用声源为歌曲伴奏。)
6.课堂小结:
《打花巴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在游戏中复习,稳固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节奏,稳固复习节奏型XXXX
2.完整演唱歌曲,稳固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话导入
师:我们都是二年级小朋友了,学的音乐知识也不少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音乐
宫去看看,想不想去啊?请同学们做好,我们出发了!
二、创设情境,学唱新歌《打花巴掌》
1.出示《打花巴掌》的歌谱
3.[32|132|6.122|132|555迎|132|
2.026|55|6函|2B|2二||
⑴免识谱,再跟琴唱一
⑵完整地演唱歌谱
师:恭喜你们,同学们的齐心协力终于拿到了第二把钥匙,所以说:任何事情只要我
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够成功。现在,让我们翻开宫门到音乐宫里面去参观吧!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赛歌台,在这里希望小朋友们勇敢地表现自己。
1.出示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创编其余三句歌词
2.初听《打花巴掌》
3曲
要求:4个小组分别学儿歌局部的其中一段和歌曲局部,看哪个组学得又快又好。
4.评出优胜组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都非常棒,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勇敢地展示了自己。
《幸福拍手歌》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学生能够自信的有表情的加上动作演唱《幸福拍手歌》
4.通过创编第2.3.4段歌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
1.带上加乍演唱《幸福拍手歌》
2.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方式来问候,好吗?老师拍一下手,同学们拍两
下。
师:同学们刚刚都表现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放带小羊的幻灯
片),然后同学们告诉老师,这张图片表达了什么?
生:一只小羊因为得到一块蛋糕变得很快乐。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这张图片里的小绵羊本来哭的很伤心,最后得到了一块蛋糕,所
以很开心的笑了。这时候的小绵羊是最幸福的,对吗?
生:对。
师: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看来不同的的人物对幸福的定
义是不一样的,那么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呢?
生:(畅所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团队培训
- 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 左关节僵硬的护理措施
- 我的教育教学观
- 幼儿动物创美课件
- 旧旧乐器回收协议
- 施工劳务性质协议
- 教科版(2017)科学三年下册《我们的“过山车”》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我会躲猫猫安全教育课
- 拍卖市场细分协议
- 酒店前台接待部职能职责介绍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曼娜回忆录完整版三篇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钢管和管件选用规定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 2019变送器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doc
-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他 了》优秀范文
- 湖北省实验幼儿园:淬砺教育园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 胃癌基础知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