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题训练题集第09讲 把握人物形象(练习)(原卷版)_第1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题训练题集第09讲 把握人物形象(练习)(原卷版)_第2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题训练题集第09讲 把握人物形象(练习)(原卷版)_第3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题训练题集第09讲 把握人物形象(练习)(原卷版)_第4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题训练题集第09讲 把握人物形象(练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诗文阅读第09讲把握人物形象01模拟基础练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题型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02真题实战练03重难创新练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藻[晋]祖台之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①。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②,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注)①善芥:美丽的水草。②暗:愚昧,不聪明。1.解释文中加点字。(1)居

(2)素

(3)贻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2)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3.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和藻的形象特点。(2024·云南昭通·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愧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①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②谨受教。”注释:①卒然:同“猝”,突然。②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秦王怫然怒

怫然:(2)挺剑而起

挺:(3)臣闻之曰

闻:

(4)此大德也

此:5.翻译下列语句。(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2)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6.结合选文【甲】【乙】,请对文中唐雎的人物形象予以概括。7.你从选文【乙】信陵君与唐雎的对话中收获怎样的人生启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苏小妹①炼字东坡与小妹、黄山谷②论诗。妹云:“轻风细柳,澹月梅花。中要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坡云:“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妹云:“佳矣,未也。”黄曰:“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妹颔首云:“佳矣,犹未也。”坡问:“然则妹将何说?”妹云:“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二人抚掌称善。(选自《坚瓠集》,有删改)【注释】①苏小妹:相传为苏轼的妹妹,其名苏轸(zhěn)。②黄山谷:黄庭坚,是苏轼的门生,二人有着师生之谊。8.请根据下表的方法提示,推断加点词的释义。句子方法提示释义撒盐空中差可拟课内积累法(1)东坡与小妹、黄山谷论诗课内迁移法:“论”可以迁移至《咏雪》中“与儿女讲论文义”的“论”。(2)中要加一字作腰查阅词典法:“作”在《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的释义有:①兴起;②创作,制造;③为,充当。(3)9.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2)二人抚掌称善。10.甲、乙两文都展现了谢、苏两位古代女子的什么形象特征?请概括两文塑造人物方法的共同之处。题型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班级开展范仲淹形象探究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范仲淹)【注】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以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身份,提出了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先后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岳阳楼记》作于他任邓州知州时。【乙】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人曷尝①而乏哉?天地灵粹,赋于万物,非昔醇而今漓②。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教有所未格③,器有所未就而然也!庠序④可不兴乎?……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⑤,亲奉圣谟⑥,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⑦岁贡群士,一由此出。——《邠州建学记》⑧(节选)范仲淹【注】①曷尝:何尝。②漓:浇薄,不醇厚。③格:达到。④庠序:泛指学校。⑤贰国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⑥圣谟(mó):皇帝的旨意。⑦俾(bì):使。⑧庆历五年,范仲淹赴邠州担任知州,第三日即提议改建邠州庙学。学校建成后,他应邀作文以记其事。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

吾观物有秀于类者 B.一碧万顷

上下一白C.而或长烟一空

浊浪排空 D.佳木秀而繁阴

岂人之秀而贤者1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感慨深沉,既有追慕先贤之意,又有世无知音之叹,也暗含着自勉之意及对滕子京的期望之情。B.乙文先论及人才的重要性及当前人才缺乏的原因,再以“庠序可不兴乎?”这一反问句,强调了兴建学校的必要性。C.《岳阳楼记》和《邠州建学记》均为记修造之事而作,但前者对重修岳阳楼的情形不着一字,只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D.两篇选文都写出了范仲淹心系祖国,为国效力,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14.康熙曾为范仲淹题写“济世良相”的匾额,其实无论官任何职,范仲淹都始终怀抱济世之志,请你结合二则材料,分析他的“济世”体现在哪些地方。(2024·江苏宿迁·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秦王屏左右,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①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曰:“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事无大小,愿先生悉以教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②,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王不如收韩,韩听而霸事可成也。”王曰:“善。”(选自《战国策•秦策三》,有删改)[注]①跽(jì):长跪。②蠹(dù):蛀虫。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16.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1)秦王屏左右()(2)范雎谢曰()(3)愿先生悉以教寡人也()(4)秦王亦再拜()17.如果选择一个文言语气词填在文中的横线处,你认为选下面哪一个最恰当?并请简述理由。A.乎

B.哉

C.矣

D.也18.翻译下面句子。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19.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文中的秦王形象。(2024·江苏无锡·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禄山之乱,征翰讨贼,拜仍佐翰守潼关。及翰兵败,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曰:“仆射哥舒翰忠义感激,臣颇知之,然疾病沉顿,智力将竭。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士卒食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故万全之地,一朝而失。南阳之军,鲁炅、何履光、赵国珍各皆持节①,监军等数人更相用事,宁有是,战而能必胜哉?臣与杨国忠争,终不见纳。陛下因此履巴山、剑阁之险,西幸蜀中,避其虿毒②,未足为耻也。”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适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累为藩牧,政存宽简,吏民便之。(选自《旧唐书•高适传》,有删改)【注释】①鲁炅、何履光、赵国珍:时安禄山叛乱,鲁炅为山南节度使,何履光为岭南节度使,赵国珍为黔中节度使,三人皆出战不力。②虿毒:虿尾之毒,比喻祸害。2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冠始留意诗什(才) B.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认为……有奇才)C.未足为耻

(值得) D.因陈潼关败亡之势

(宣布)21.画波浪线句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士卒食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22.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2)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23.请结合原文,分析高适的人物形象。(2024·湖南长沙·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①监察御史。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②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③,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④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⑤,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选自《金史·张行信传》,有删改)【注释】①擢(zhuó)授:提升。②徐、邳:地名。③强梁:强暴、强横。④讹可:指完颜讹可,人名,金朝宗室大臣。⑤衄(nǜ):挫折;挫伤;失败。24.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行信因言二事”中的“因”字典中的义项有“沿袭”“凭借”“于是”等义,此句中宜作“凭借”解。C.成语“除暴安良”中的“除”是“去掉,清除”的意思。文中“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中的“除”也可以解释为“去掉,清除”的意思。D.“卿意具悉”中的“悉”和《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悉”意思不一样。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B.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C.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D.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2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27.请结合文章,说说张行信的形象特点。(2024·安徽)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之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幼子先遣归。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䑸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节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注]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③䑸:舰队。2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臣本布衣

布衣:(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3)终不为妻子计

计:(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

度:2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3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31.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2024·陕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②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①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率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③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②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注释】①中贵人:宫中受宠的人,指宦官。②刁斗:铜制的军用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敲它巡更。3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2)就善水草屯()(3)然虏卒犯之()

(4)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广为骁骑都尉

愿为市鞍马B.咸乐为之死

寡助之至C.不击刁斗以自卫

以备胡D.杀其二人

其如土石何?3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率百骑往驰三人。35.有人阅读此文后做了如下批注,请你根据批注分析李广这一人物形象。“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2023·辽宁)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出师表》)【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①匈奴式上书愿输②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③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节选自《汉书》)【注释】①事:交战。②输:送出。③见:被。3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躬耕于南阳

皆以美于徐公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C.欲为官乎

或异二者之为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宜乎众矣37.将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3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39.【甲】文寓情于事,恳切得体。通篇洋溢着诸葛亮“”之情。【乙】文中“”语句表现了卜式令人肃然起敬的见识和胸襟。(均用原文语句填空)40.【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请用一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新考法】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一)代迎春花招刘郎中①白居易幸与松筠②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③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二)中书东厅迎春韩琦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三)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涉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帝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度不敢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终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部,复作《游玄都》诗。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不能。”(节选自《刘禹锡传》)(四)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贱贵,礼之如一。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④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徽宗追论琦定策勋,赠魏郡王。(节选自《宋史·韩琦传》)[注释]①刘郎中:即刘禹锡。刘禹锡被贬后,曾写诗用桃花来讽刺满朝新贵。②松筠(yún):松与竹。③杏园:园名。唐时为新进士游宴之地。④傥:倘若,假使。4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所表现的画面。42.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选文字词”中的加点字词。方法选文字词释义【课内迁移】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路者不喜①【语境推断】“出为播州刺史”,“又徙夔州刺史”。乃易连州②【指出通假】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琦蚤有盛名③【查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饬:①整治;②谨慎;③告诫;④修饰。选饬群司④4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44.请将材料(三)、(四)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2)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贱贵,礼之如一。45.白居易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三)和下面的两首诗,具体分析刘禹锡性格上“豪”的表现。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46.同样写迎春花,为什么白居易强调它“不随桃李一时开”,而韩琦却突出它与“百花千卉共芬芳”?47.结合选文(四)内容,说说韩琦为什么“号称贤相”。【易错易混】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48.下列各项中与“天子为动”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 B.帝感其诚 C.唯利是图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9.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例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本义是“军队、军营”,在文中解释为“驻军、驻扎”。B.选文有些词语与古代的礼仪有关。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C.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受到军礼约束并未动怒,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说明他是明君。D.选文节选自《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史事。50.《史记》写人经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选文,结合这句评语,举一例进行分析。【新考法】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甲】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材料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①;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②。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③。【注】①惠连:南朝诗人,早慧。②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③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选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51.阅读课内外文言的过程中,难免情不自禁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小延想考考你……(1)请帮小延补写【材料一】中漏掉的两个句子。(2)小延发现初一时候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而且这几首诗在题材上有近似处。请从这三首诗歌中任选两句表达“思念、挂念”情感的诗句,与同学们分享。52.小延的诗歌笔记里,有一条关于【甲】【乙】诗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请你帮小延找出来(

)A.这两首五言诗都是杜甫的名作,但前者不合格律规范,是古体诗;后者合乎格律规范,是近体诗。B.“岱宗”是“泰山”的意思,它贵为五岳之尊;“戍鼓”是边防驻军的鼓声,点明作者写诗的地点。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赋予眼前景色以神奇、秀丽、巍峨之感。D.“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二句,通过“有”“无”对比,在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53.学完初三的文言文后,小延发现有的知识可以迁移用来阅读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知不觉提升了!比如,阅读【材料二】的过程中,她就想起了《送东阳马生序》……(1)【材料二】中的划线句“逆旅”这个词好熟悉啊!这个句子应该这么翻译:(2)“大块假我以文章”中的“假”这个字,好像也学过。这个词可以翻译成“”。54.你知道小延为什么把上面几个材料整理在一起吗?因为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不过,他们的经历、性格与处世态度却有较大的差异。试着根据上述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