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的基础知识_第1页
黄茶的基础知识_第2页
黄茶的基础知识_第3页
黄茶的基础知识_第4页
黄茶的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茶的基础知识演讲人:24目录黄茶概述黄茶分类及特点加工工艺与制作流程品质鉴别与评审方法保健功能与饮用方法市场前景与产业发展趋势目录黄茶概述01定义黄茶是中国特产,属于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形成黄茶特有的品质。特点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茶汤呈黄色或淡黄色,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定义与特点黄茶主要产于中国的湖南、四川、安徽、湖北、广东等地。产地分布黄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其中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等;黄小茶有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黄大茶主要有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等。主要品种产地分布及主要品种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发展现状黄茶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湖南岳阳被誉为中国黄茶之乡,黄茶的品质和口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历史渊源黄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就有关于黄茶的记录。黄茶分类及特点02黄芽茶产地及品种主要产于安徽霍山等地,以霍山黄芽为代表。品质特征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加工工艺精细加工,注重杀青、揉捻和烘干等环节。储存要求存放于干燥、避光、防潮、防异味的环境中。具有防癌、杀菌等功效,茶色黄亮,茶香浓郁,口感鲜爽。品质特征独特闷黄工艺,使茶叶呈现黄色,同时保留茶叶的鲜醇香气。加工工艺01020304黄小茶是摘取细嫩芽叶制成的黄茶,产地广泛。产地及品种水温适中,泡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苦涩。冲泡方法黄小茶产地及品种黄大茶主要产于安徽、广东等地,以叶大、梗长、黄色黄汤为主要特点。品质特征具有浓烈的老火香(俗称锅粑香),茶味醇厚,适合搭配油腻食品。加工工艺经过杀青、揉捻、闷黄、烘干等工序制成,其中闷黄是关键环节。历史传承黄大茶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黄大茶外观黄芽茶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黄小茶茶色黄亮;黄大茶叶大梗长,黄色黄汤。滋味黄芽茶浓厚鲜醇回甘;黄小茶口感鲜爽;黄大茶茶味醇厚。加工工艺与储存要求各类黄茶加工工艺有所不同,但都注重杀青、揉捻和烘干等环节,储存时均需注意干燥、避光、防潮、防异味。香气黄芽茶清香持久;黄小茶茶香浓郁;黄大茶具有浓烈的老火香。各类黄茶品质特征比较01020304加工工艺与制作流程03黄茶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季,具体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茶树生长情况而定。采摘时间黄茶要求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芽叶要求细嫩、匀齐。采摘标准手工采摘,避免机械损伤和混入老叶、茶梗等杂质。采摘方法鲜叶采摘与要求010203揉捻作用揉捻可以使茶叶成条状,便于后续的闷黄和干燥。同时,揉捻还可以破坏茶叶细胞,促进茶汁液的挤出和均匀分布,提高茶叶的品质。杀青目的杀青是黄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为了抑制鲜叶中的酶活性,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保持茶叶的绿色和鲜爽度。杀青方法通常采用高温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50℃之间,时间约为2-3分钟。杀青后要迅速冷却,防止茶叶继续受热而变黄。杀青、揉捻技术要点闷黄原理闷黄是黄茶加工的独特工序,其原理是在湿热的条件下,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叶绿素等发生部分氧化,形成黄茶特有的黄色和独特的香气。闷黄工艺原理及操作方法闷黄方法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闷黄设备中,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一定时间的闷黄。闷黄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黄茶的品质。闷黄过程中注意事项闷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茶叶的变化,及时调整闷黄条件,防止出现过度氧化或不足的情况。同时,要保持茶叶的湿度,避免干燥。干燥目的干燥是为了进一步挥发茶叶内部的水分,达到提香、去苦涩、保存的目的。01.干燥过程及注意事项干燥方法黄茶的干燥通常采用烘干的方法,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时间约为10-20分钟。烘干过程中要翻拌茶叶,使其受热均匀。02.干燥后处理干燥后的茶叶要进行摊凉、筛选等处理,去除杂质和碎末,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外观。同时,要储存在干燥、避光、防潮的环境中,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03.品质鉴别与评审方法04外形色泽观察条索条形紧细,色泽金黄或银白,芽叶完整,无杂质。匀整度条索均匀,无断碎,粗细一致。嫩度芽叶细嫩,毫毛多,叶质柔软。形态各类黄茶有其独特的形态,如君山银针形似针,霍山黄芽形似雀舌。醇厚鲜爽,回甘明显,有独特的“甜香”或“焦香”。滋味滑润爽口,不苦涩,无刺激感。口感01020304清香纯正,带有独特的“闷黄”香气,无异味。香气香气和滋味持久,冲泡后仍能保持较长时间。持久性香气滋味品鉴技巧黄亮清澈,无浑浊,色泽鲜艳持久。汤色汤色叶底评判标准芽叶完整,嫩绿明亮,有光泽,无杂质。叶底叶底均匀,无焦边、焦斑,无破碎。均匀度叶底柔软有弹性,不易破碎。柔软度选择安静、整洁、无异味的评审环境,避免外界干扰。准备茶具、开水、茶叶等评审必需品,茶具要洁净无异味。先外形、后内质,先闻香、后尝味,再观汤色、叶底,综合评估茶叶品质。记录茶叶的各项指标,如外形、色泽、香气、滋味等,以备后续综合评分。综合评审流程介绍审评环境审评器具审评方法审评记录保健功能与饮用方法05茶多酚类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抗菌等作用。氨基酸提供鲜爽口感,具有提神醒脑、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咖啡碱提神醒脑,促进新陈代谢。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黄茶中化学成分分析保健功能及其科学依据阐述抗氧化黄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降脂减肥黄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有助于减肥。抗菌消炎黄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调节血糖黄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等成分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有益。适宜人群黄茶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饮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肥胖者等。饮用建议适量饮用黄茶,每天2-3杯为宜,避免过量饮用导致失眠、心悸等不良影响。适宜人群和饮用建议提供柠檬中的维生素C可提高黄茶中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黄茶+柠檬蜂蜜中的营养成分与黄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相互作用,具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等功效。黄茶+蜂蜜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与黄茶搭配饮用,可增强保健效果。黄茶+枸杞搭配食材推荐010203市场前景与产业发展趋势06国内市场需求随着国内消费者对黄茶品质和健康功能的认知度不断提高,黄茶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国际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黄茶作为中国特有茶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出口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对一些喜欢尝试异国风味的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0102产业发展现状和挑战剖析产业发展挑战黄茶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制约了黄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现状黄茶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但整体规模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加强黄茶加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如开发新型黄茶饮品、茶食品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技术创新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强黄茶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黄茶知名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