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都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亚洲)的多元面貌。
目录CONTENTS01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02多种宗教的南亚: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
03中央集权的东亚:日本、朝鲜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1、帝国兴亡大规模对外扩张7世纪中起迁居,建政权622年半岛统一632年地跨欧亚非三洲8世纪中期创立伊斯兰教7世纪初亡于蒙古军西征1258年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原意:服从、归顺,顺从安拉旨意创立者:穆罕默德信仰者:穆斯林经典:《古兰经》基本教义:五功,“圣战”圣地:麦加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世界三大宗教宗教产生时间产生地区创始人基本教义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前6世纪1世纪7世纪古代印度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众生平等忍耐服从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正的使者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2、帝国统治政治:哈里发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各部大臣(政教合一)——“代理者”、“继任人”经济: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城市繁多(高度繁荣)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2、帝国统治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众多领域成就重大(包容开放,融合创新)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改造古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演变过程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8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统治者重视知识、人才地处亚非欧交界,地理位置优越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1、帝国的兴衰14世纪,向欧洲进军13世纪,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16世纪后期,地跨亚非欧大帝国17世纪,走向衰败(二)奥斯曼帝国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2、帝国的统治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最高统治者苏丹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国家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集宗教、政治、军事权力于一身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二)奥斯曼帝国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材料1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宋保军:《奥斯曼帝国与16世纪中期旧商路的贸易复兴》,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材料2
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过程中,对外出口山羊毛、皮革制品和兽皮,还有地毯……矿产品也是奥斯曼帝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铅被出口到西方和埃及;铜也被卖给热那亚人……在出口金属的同时,奥斯曼帝国也进口金属,如铁和锡,这些都是用于铸造火炮必须的金属。——张楚乔:《奥斯曼帝国崛起研究——从文明交往角度探析》,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奥斯曼帝国如何深刻影响
欧洲和亚洲历史的?
它对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一、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中古印度的发展简史-孔雀王朝(前324-前185年,第一个基本统一的古印度奴隶制王朝)-贵霜帝国(55-425年,大月氏人入侵)-笈多帝国(320-540年,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拉其普特时期(7世纪中叶-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突厥人入侵)-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蒙古入侵)-英属印度(1858-1947年)-“印巴分治”(1947至今)中古时期
(一)笈多帝国兴起:4世纪初期,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地区。统治:笈多帝国直接控制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宗教: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二、多种宗教的南亚: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二)德里苏丹国
印度德里苏丹国(公元1206-1526年)建立: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政治:中央——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宗教:伊斯兰教。二、多种宗教的南亚: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恪守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轮回”“业报”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三大主神:婆罗摩(大梵天)毗湿奴(遍入天)湿婆(大自在天)孔雀王朝时期,在阿育王的推广下,佛教崛起;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侵入印度的伊斯兰教统治者自认为所进行的是反对不信教者的“圣战”,所以对待印度教徒十分残酷。——童自觉、路振光《世界古代史》在14世纪初,南方印度教王公开始兴起反对北方伊斯兰教政权,建立独立国家的斗争。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二、多种宗教的南亚: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德川幕府建立,实行锁国政策17世纪镰仓幕府建立,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2世纪末中央集权体制瓦解,形成庄园,豢养武士10世纪646年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7世纪中国人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秦汉之际◎日本疆域简图“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三、中央集权的东亚:日本、朝鲜(一)日本
日本唐朝政治中央:二官八省地方:国、郡、里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县制经济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均田制、租庸调制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活习俗城市布局建筑风格文字货币样式中华文明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三、中央集权的东亚:日本、朝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材料
六、七世纪之交,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唐朝……建立了法制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东亚政治形势的变化给日本带来巨大压力……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起来,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征战不已。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背景:隋唐先进的文化和强盛的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统治阶级争权夺利,政局动荡不安,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影响: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促使封建生产方式的初步形成;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合作探究三、中央集权的东亚:日本、朝鲜这段评价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理由。
坂本太郎在《日本史》一书中如此评价锁国政策:有关锁国的利弊,历来议论纷纭;但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锁国无疑是个有力因素。在经济方面,国内产业得到发展,在文化方面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等等,可以说都是由于锁国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
这段评价有道理。
作为封建政权,幕府的锁国政策力图维护日本的稳定,锁国政策也的确让日本获得了200年左右的和平,日本文化在此期间获得一定发展。
但是,锁国政策的影响更多是负面的:日本在面对外部世界时,不是积极进取,而是退缩保守,最终不仅葬送了幕府统治,而且使得日本在面对美国等西方列强时,最初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明治维新和学习西方的成功,反证了锁国政策的落后。问题探究三、中央集权的东亚:日本、朝鲜面对世界格局,意图以锁国政策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规定:一、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二、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六、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派遣监视舰船。……九、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知识拓展三、中央集权的东亚:日本、朝鲜李成桂与景福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政治: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高丽王朝仿效唐朝设三省六部,实行科举制度。文化: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三、中央集权的东亚:日本、朝鲜(二)朝鲜日本与朝鲜小结国家发展沿革统治表现政治经济思想日本朝鲜
646
年“
大化改新
”,模仿中国中央集权;12世纪末,进入幕府统治;17世纪,幕府实行闭关锁国。
7
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模仿中国中央集权;
10
世纪初建立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制度;
14
世纪末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
16
世纪末明朝军队协助朝鲜抗击日本。模仿中国建立
中央
集权体制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儒学为主相互影响
政教合一的西亚多种宗教的南亚中央集权的东亚政治
经济
文化
君主中央集权体制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对外贸易发达农工商及外贸均有所发展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但宗教冲突导致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课堂小结1、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在改革过程中,特别关注了采邑上的基督徒农民状况,确定了他们应缴纳的什一税和牲口税,使他们逐渐摆脱了农奴或雇农的悲惨境地。显然,相比于同时期的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三数加减混合运算质量自测习题
- 保温大包合同样本
- 仪表仪器合同样本
- 研学基地项目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解热镇痛类药物项目发展计划
- 人员外派劳务合同样本
- 二级建造师押本合同样本
- 上海渣土清运合同标准文本
- 低压业务承揽合同样本
- 专利 合作 合同样本
- 施工质量奖惩考核实施细则
- 杭州2025年浙江杭州余杭区余杭街道招聘编外劳务派遣人员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一模)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装载机基础知识
- 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2025届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子宫肌瘤临床路径与治疗指南
- 婴幼儿生活照护 课件 6行动手册单元六饮水活动照护
-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5届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