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页(共2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炼之维护公平正义综合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洛阳期末)“缩微版”的药品说明书让广大老年患者抓狂。对此,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增强药品说明书的适用性、易用性,尽可能让老年患者看得清读得懂。这()A.是我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 B.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举措 C.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措施 D.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取向2.(2024秋•洛阳期末)如图仁人志士的主张体现了()A.追求民主价值的时代心声 B.实现良法之治的艰辛尝试 C.实现民族独立的美好夙愿 D.争取公平正义的不懈探索3.(2024秋•大连期末)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讲述普通人追求公平正义的故事。其中的一句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要做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需要()①行政机关关注司法案件的审理,加强监督②公民勇敢与不法分子作斗争,惩治违法犯罪③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④司法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2024秋•重庆期末)“我是网红,我师弟是‘垫底辣孩’,他1000多万粉丝,我280万粉丝。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我要求航空公司给我特殊照顾。”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一男子因不满航班延误,亮出自己网红的身份,指责空姐、质问机长名字,之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维权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下列热评你认为欠妥的是()A.小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维权手段逾越法律底线,你也要被追究相应责任。” B.小蜀:“有理变成无理,维权变成侵权,你凭什么用名气、影响力去抢占资源?” C.小张:“滥用舆论力量索要‘特权”,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给网红群体抹黑。” D.小桂:“个人维护正义,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维护正义是我们共同的心声,给你点赞。”5.(2024秋•诸城市期末)2024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也是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施行之日。今年“中华慈善日”的主题是“崇德向善依法兴善”,旨在让我们心怀善念,传播爱心,践行善举,用法治护航慈善正能量。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良法善治赋予公民更多参与慈善活动的机会和权利②该法的修改保障名人富人能善举济世③该法的修订让崇德向善深入人心④良法之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秋•东莞市期末)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5月30日消息,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强调精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但绝不姑息纵容,坚决依法惩治,确保司法公正。这则新闻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有()①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②未成年人已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④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追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4秋•长沙期末)2024年2月,公安部部署沿江各地公安机关和长航公安机关开展了“平安长江2024”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渔、涉砂、涉水运物流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①保护了长江的自然资源,维护了长江水域的生态安全②发挥了公安机关监管职责,维护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安全③公安机关公正审判相关案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④有力震慑了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了长江水域的公共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2024秋•长沙期末)下列“校园随手拍”中有关小亮同学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校园随手拍:小亮在去学校食堂的路上,发现前面有一位同学随手扔出一个酸奶盒。小亮立刻弯下腰将酸奶盒捡起投入了垃圾箱,并走上前去微笑示意同学不可乱丢乱扔。①守护了正义,传递了正能量②展示了自身良好外在形象③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9.(2024秋•南开区期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付出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旨在强调()①维护公平正义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②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③政府依法执政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④司法机关应依法办案,确保司法结果公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2024秋•和平区期末)公正无私,方能赢得人心之平;公平待人,方能换得世间之和。对此理解正确的()A.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 B.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C.正义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D.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11.(2024秋•顺城区期末)乒乓球合法发球: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该规则适用于所有乒乓球员,这体现()A.规则公平 B.权利公平 C.机会公平 D.结果公平12.(2024秋•南海区期末)近年来,657种药品纳入第一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大字版”“有声版”说明书逐步落地;2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升级改造,护航银发族乐享“数智生活”。让老年人乐享“数智生活”旨在()A.发展银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B.关爱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C.完善养老服务,维护基本权利 D.保障基本生活,解决养老问题13.(2024•天津)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举办了第二十届“津城百姓英雄”事迹表彰活动。这有助于()A.规范公民权利,实现人人平等 B.弘扬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C.维护公共利益,根除社会矛盾 D.保证司法公平,实现长治久安14.(2024•璧山区校级一模)镜头:一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跟随车流等红灯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上有人随手扔出一个包装袋。小伙子立刻下车,俯身捡起了包装袋,轻敲车窗,并举起包装袋。最终车上的人惭愧地收回了包装袋。镜头中小伙子的行为()①守护了正义,传递了正能量②展示了自身良好外在形象③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5.(2024秋•长春期末)如图漫画中政府的举措()①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③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④表明尊重劳动成为当今社会共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2023秋•乳山市期末)2023年是乳山建市30周年,这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30年,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30年。不断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实现“一镇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目标,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和服务质量。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政府的这些举措体现了()A.推动收入分配均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C.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得以保障17.(2023秋•仪征市期末)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这表明()A.我国司法活动中已经杜绝司法不公平现象 B.实现公平正义只靠司法机关 C.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法院应依法独立行使行政权18.(2023秋•信宜市期末)2023年8月2日,广东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表彰奖励近年来广东省涌现的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英雄模范。这是广东省首次在省级层面召开的见义勇为表彰大会。广东省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典型是因为()①正义感是人们的行为底线,鼓励人们见义能为②为了鼓励人们不顾一切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需要公民共同守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023秋•环江县期末)2022年6月10日凌晨,陈继志一行9人在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某烧烤店吃饭时,陈继志到正在店内用餐的王某某桌旁对其骚扰,遭拒后陈继志等人在店内外对王某某及同伴暴力殴打。此事曝光后,陈继志等人的行为遭到全网谴责。可见,民主的价值在于()A.多数人当家作主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在网上发表言论 D.不间断的探索追求20.(2023秋•肥城市期末)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城乡低保、优待抚恤、失业和工伤保障等标准。健全残疾人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对遇困人员及时给予帮扶,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这些举措()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平正义③表明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④目的是弘扬法治精神,让法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21.(2023秋•故城县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镜头一:15岁的王某是一名初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中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为给弟弟“伸张正义”,主某纠集几个人将学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也无法参加中考。镜头二: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经人民法院审结,晓峰获得1.7万元赔偿。(1)结合镜头一,对王某的“正义”之举作出恰当的评价。(2)有人说:王某年龄还小,念在他学习成绩好,面临中考,又是初次犯罪,就不要接受法律制裁了吧。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3)结合镜头二,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这说明了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请你总结生活在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具备怎样的素养。22.(2024•淄博)情境现场题。[正确维护权利、彰显正义力量]情境:一天,某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小磊,浏览某网络论坛时发现,某境外组织大肆攻击污蔑我国。①小磊愤愤不平,据理力争,对该组织发布的言论坚决反击。②该组织曝光了小磊父母的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并进行电话骚扰,甚至威胁恐吓。事后,小磊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12339,并提交了证据资料。经核查,小磊举报属实,国家安全机关“顺藤摸瓜”找到了该境外组织的境内关系人,破获了这起案件。同学们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这一主题,针对案件中①②画线部分的行为发表了看法:①小磊行使了遵守公共秩序的权利;②该组织侵犯了小磊父母的隐私权……小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正义感深深地感召着同学们!分析情境,回答问题。(1)请从同学们的看法中,找出一处错误并改正。(2)请结合小磊的经历,谈谈你对“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认识。(3)小磊的正义感为什么深深地感召着同学们?23.(2024春•东港区期末)习近平强调:“人民群众每一次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1)习近平的上述讲话主要是强调了哪一方面的问题?(2)从国家角度谈谈如何做到公平正义?24.(2024•安徽开学)【践行平等守护正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电影《第二十条》讲述了一位中年检察官韩明在职业生涯中,意外卷入一桩重大案件,展现了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情与理、公序良俗与法律法规的平衡求索中,传递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最朴素价值期待,为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电影《第二十条》以艺术性角度向观众释放国家支持正当防卫的信号。“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一金句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彰显了检察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毅力。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阐述为什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2)该电影及《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阐述了正义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守护正义?材料二: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24年3月“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的事件更是震惊全国。下面是部分网友留言:留言一未成年人身份不能成为低龄罪犯的“免罪金牌”!留言二未成年人受到国家特殊保护,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近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这意味着不满14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追责!(3)最高检依法做出“核准追诉”的决定与“未成年人受到国家特殊保护”是否矛盾?请简要阐述理由。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炼之维护公平正义综合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ADDDCDCDDA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CBCDBA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洛阳期末)“缩微版”的药品说明书让广大老年患者抓狂。对此,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增强药品说明书的适用性、易用性,尽可能让老年患者看得清读得懂。这()A.是我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 B.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举措 C.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措施 D.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取向【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题干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体现了我国重视民生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A是正确的选项;BC错误,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2.(2024秋•洛阳期末)如图仁人志士的主张体现了()A.追求民主价值的时代心声 B.实现良法之治的艰辛尝试 C.实现民族独立的美好夙愿 D.争取公平正义的不懈探索【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如图仁人志士的主张体现了重视人民和民主,追求民主价值的时代心声,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3.(2024秋•大连期末)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讲述普通人追求公平正义的故事。其中的一句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要做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需要()①行政机关关注司法案件的审理,加强监督②公民勇敢与不法分子作斗争,惩治违法犯罪③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④司法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解答】要想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引发共鸣,需要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司法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故③④说法正确;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做到公正司法,故①说法错误;国家惩治违法犯罪,不是“公民”,故②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关内容作答。4.(2024秋•重庆期末)“我是网红,我师弟是‘垫底辣孩’,他1000多万粉丝,我280万粉丝。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我要求航空公司给我特殊照顾。”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一男子因不满航班延误,亮出自己网红的身份,指责空姐、质问机长名字,之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维权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下列热评你认为欠妥的是()A.小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维权手段逾越法律底线,你也要被追究相应责任。” B.小蜀:“有理变成无理,维权变成侵权,你凭什么用名气、影响力去抢占资源?” C.小张:“滥用舆论力量索要‘特权”,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给网红群体抹黑。” D.小桂:“个人维护正义,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维护正义是我们共同的心声,给你点赞。”【分析】本题考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分析,该网红的做法体现了不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小桂的热评欠妥,D符合题意;ABC点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审清题意,联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内容作答。5.(2024秋•诸城市期末)2024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也是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施行之日。今年“中华慈善日”的主题是“崇德向善依法兴善”,旨在让我们心怀善念,传播爱心,践行善举,用法治护航慈善正能量。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良法善治赋予公民更多参与慈善活动的机会和权利②该法的修改保障名人富人能善举济世③该法的修订让崇德向善深入人心④良法之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2024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也是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施行之日,体现了该法的修订让崇德向善深入人心,良法之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公民的权利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观点太绝对。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6.(2024秋•东莞市期末)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5月30日消息,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强调精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但绝不姑息纵容,坚决依法惩治,确保司法公正。这则新闻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有()①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②未成年人已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④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追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5月30日消息,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体现了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追求,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错误,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7.(2024秋•长沙期末)2024年2月,公安部部署沿江各地公安机关和长航公安机关开展了“平安长江2024”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渔、涉砂、涉水运物流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①保护了长江的自然资源,维护了长江水域的生态安全②发挥了公安机关监管职责,维护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安全③公安机关公正审判相关案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④有力震慑了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了长江水域的公共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分析材料可知,公安部的这些做法保护了长江的自然资源,维护了长江水域的生态安全,发挥了公安机关监管职责,维护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安全,有力震慑了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了长江水域的公共安全,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错误,审判机关公正审判相关案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故选:D。【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8.(2024秋•长沙期末)下列“校园随手拍”中有关小亮同学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校园随手拍:小亮在去学校食堂的路上,发现前面有一位同学随手扔出一个酸奶盒。小亮立刻弯下腰将酸奶盒捡起投入了垃圾箱,并走上前去微笑示意同学不可乱丢乱扔。①守护了正义,传递了正能量②展示了自身良好外在形象③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自觉维护正义。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材料,小亮的做法守护了正义,传递了正能量,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来;④错误,小亮的行为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故选:C。【点评】仔细审题,联系自觉维护正义的有关内容作答。9.(2024秋•南开区期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付出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旨在强调()①维护公平正义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②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③政府依法执政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④司法机关应依法办案,确保司法结果公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解答】题干中的观点强调了公正司法的重要性,表明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应该依法办案,确保司法结果公正,故②④说法正确;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故①说法错误;政府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故③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把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0.(2024秋•和平区期末)公正无私,方能赢得人心之平;公平待人,方能换得世间之和。对此理解正确的()A.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 B.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C.正义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D.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分析】本题考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解答】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这句话体现了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D符合题意;AB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等内容作答。11.(2024秋•顺城区期末)乒乓球合法发球: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该规则适用于所有乒乓球员,这体现()A.规则公平 B.权利公平 C.机会公平 D.结果公平【分析】本题考查公平的含义与相对性。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解答】结合题干材料分析,这条规则体现出的是规则公平,A符合题意;BCD排除,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仔细审题,联系公平的含义与相对性等内容作答。12.(2024秋•南海区期末)近年来,657种药品纳入第一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大字版”“有声版”说明书逐步落地;2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升级改造,护航银发族乐享“数智生活”。让老年人乐享“数智生活”旨在()A.发展银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B.关爱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C.完善养老服务,维护基本权利 D.保障基本生活,解决养老问题【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解答】结合题干材料,让老年人乐享“数智生活”旨在关爱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B符合题意;A排除,题干材料的内容没有体现;C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完善养老服务;D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关内容作答。13.(2024•天津)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举办了第二十届“津城百姓英雄”事迹表彰活动。这有助于()A.规范公民权利,实现人人平等 B.弘扬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C.维护公共利益,根除社会矛盾 D.保证司法公平,实现长治久安【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举办了第二十届“津城百姓英雄”事迹表彰活动。举办这些活动,有助于弘扬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B符合题意;A错误,“人人平等”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根除”一词说法太绝对;D错误,“保证”一词说法太绝对。故选:B。【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知识作答。14.(2024•璧山区校级一模)镜头:一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跟随车流等红灯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上有人随手扔出一个包装袋。小伙子立刻下车,俯身捡起了包装袋,轻敲车窗,并举起包装袋。最终车上的人惭愧地收回了包装袋。镜头中小伙子的行为()①守护了正义,传递了正能量②展示了自身良好外在形象③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自觉维护正义。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解答】题干中车上的人向车外扔垃圾,是非正义行为,小伙子的行为,是捍卫正义的表现,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展示了自身良好内在形象;④错误,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认真分析人物行为,对应正确题肢,完成解答。15.(2024秋•长春期末)如图漫画中政府的举措()①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③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④表明尊重劳动成为当今社会共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漫画中政府的举措,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知识点。16.(2023秋•乳山市期末)2023年是乳山建市30周年,这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30年,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30年。不断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实现“一镇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目标,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和服务质量。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政府的这些举措体现了()A.推动收入分配均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C.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得以保障【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据此进行回答即可。【解答】题干中,乳山政府的举措,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幸福感不断提高,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人民谋幸福,故B符合题意;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不是均等分配,故A错误;公民民主权利并没有因此扩大,故C错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没有完全得以保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17.(2023秋•仪征市期末)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这表明()A.我国司法活动中已经杜绝司法不公平现象 B.实现公平正义只靠司法机关 C.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法院应依法独立行使行政权【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这表明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故C符合题意;“杜绝、只靠”的说法太绝对,故AB错误;法院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18.(2023秋•信宜市期末)2023年8月2日,广东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表彰奖励近年来广东省涌现的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英雄模范。这是广东省首次在省级层面召开的见义勇为表彰大会。广东省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典型是因为()①正义感是人们的行为底线,鼓励人们见义能为②为了鼓励人们不顾一切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需要公民共同守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解答】广东省表彰见义勇为先进典型是因为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需要公民共同守护,故③④符合题意;不违法是公民的行为底线,故①说法错误;不顾一切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说法太绝对,故②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结合材料,仔细分析,依据题意,得出正确的答案。19.(2023秋•环江县期末)2022年6月10日凌晨,陈继志一行9人在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某烧烤店吃饭时,陈继志到正在店内用餐的王某某桌旁对其骚扰,遭拒后陈继志等人在店内外对王某某及同伴暴力殴打。此事曝光后,陈继志等人的行为遭到全网谴责。可见,民主的价值在于()A.多数人当家作主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在网上发表言论 D.不间断的探索追求【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依据题文的表述,民主的价值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B正确,符合题意;AD观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错误,在网上发表言论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故选:B。【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20.(2023秋•肥城市期末)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城乡低保、优待抚恤、失业和工伤保障等标准。健全残疾人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对遇困人员及时给予帮扶,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这些举措()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平正义③表明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④目的是弘扬法治精神,让法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解答】依据教材知识,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平正义,①②说法正确;③④不符合题意,法治保障、弘扬法治精神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A。【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21.(2023秋•故城县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镜头一:15岁的王某是一名初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中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为给弟弟“伸张正义”,主某纠集几个人将学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也无法参加中考。镜头二: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经人民法院审结,晓峰获得1.7万元赔偿。(1)结合镜头一,对王某的“正义”之举作出恰当的评价。(2)有人说:王某年龄还小,念在他学习成绩好,面临中考,又是初次犯罪,就不要接受法律制裁了吧。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3)结合镜头二,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这说明了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请你总结生活在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分析】本题考查了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法治观念。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对王某的“正义”之举作出恰当的评价。由材料信息可知,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此属于犯罪行为。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了辨析观点“王某年龄还小,念在他学习成绩好,面临中考,又是初次犯罪,就不要接受法律制裁了吧”。首先判断观点错误,然后回答理由,从犯罪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利于他人社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青少年也要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解答。(3)本题考查了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以及说明的道理。小峰是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道理从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方面解答。(4)本题考查了生活在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具备怎样的素养。从树立哪些意识、增强什么观念、落实哪些具体的行动等等方面进行回答。故答案为:(1)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2)观点错误。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3)诉讼。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4)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法治观念,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22.(2024•淄博)情境现场题。[正确维护权利、彰显正义力量]情境:一天,某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小磊,浏览某网络论坛时发现,某境外组织大肆攻击污蔑我国。①小磊愤愤不平,据理力争,对该组织发布的言论坚决反击。②该组织曝光了小磊父母的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并进行电话骚扰,甚至威胁恐吓。事后,小磊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12339,并提交了证据资料。经核查,小磊举报属实,国家安全机关“顺藤摸瓜”找到了该境外组织的境内关系人,破获了这起案件。同学们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这一主题,针对案件中①②画线部分的行为发表了看法:①小磊行使了遵守公共秩序的权利;②该组织侵犯了小磊父母的隐私权……小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正义感深深地感召着同学们!分析情境,回答问题。(1)请从同学们的看法中,找出一处错误并改正。(2)请结合小磊的经历,谈谈你对“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认识。(3)小磊的正义感为什么深深地感召着同学们?【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维权、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解答】(1)本题考查从同学们的看法中,找出一处错误并改正。分析可知,①观点错误,应改为小磊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2)本题考查对“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认识。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可从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小磊做到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小磊的正义感能深深地感召着同学们的原因。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可从小磊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具有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①观点错误,小磊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2)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②境外组织侵犯了小磊父母的隐私权,小磊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做到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3)①小磊面对境外组织的污蔑,积极维护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②面对威胁和恐吓的非正义行为,小磊毫不退缩,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守护正义,这种无畏精神让同学们备受鼓舞。③小磊维护自身合法权利,遵守正当的程序,具有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启示同学们要依法维权、依法守护正义。④小磊的行为不仅保护了个人的合法权利,也为社会和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正义。【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维权、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23.(2024春•东港区期末)习近平强调:“人民群众每一次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物生物利用度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维修服务合同样本
- 数据采集与处理 课件 任务5 运营分析
- 天然气管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河南省固始县联考2025年初三第一次摸底测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含公共卫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证券从业资格(证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2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装饰材料与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项目管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普通高中高三入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洗煤厂洗煤技术人员题库
- 开展志愿服务培养奉献精神三篇
- 【公司招聘与选拔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探析2500字(论文)】
-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鲁迅小说专练(解析版)
- SL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5WHY分析法培训课件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6部分:建设项目
- 国企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4春苏教版《亮点给力大试卷》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有答案)
-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总复习-教学课件(共22张PPT)
- 综合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招标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