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基础知识_第1页
服装加工基础知识_第2页
服装加工基础知识_第3页
服装加工基础知识_第4页
服装加工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梭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面辅料进厂检脍一技术准备一裁剪f缝制一锁眼钉扣一整烫f成衣检除一包装一入库或者出运。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与外观与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

备,包含工艺单、样板的制定与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通过裁剪、健制制成半成品,

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比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皴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

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与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与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操纵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与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含外观质珏与内在质显两大方面。外观上要紧检照面料是否存在破旧、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

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日:、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躲尸使

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要紧包含缩水率、色牢度与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一致生产厂家

生产的、不一致品种、不一致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璐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比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

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要紧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含工艺单、样板的制定与样衣的制作三个

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与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

迹容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见表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有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结方向及度量

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与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厅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与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

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通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根据之一。

(0)裁剪工艺要求

战剪而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要紧工艺要求如下:

(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躲开疵点。

(2)关于不•致批染色或者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美于•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

行色差排料。

(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纸顺直与衣片的吆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关于起绒面料(比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

可倒顺排料,否则会膨响服装颜色的深浅。

(4)关卜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费与对称。

(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铺型不得过厚,而料.上下层不偏刀。

(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

(7)使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的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数量与验片工作,并根据服装规格分堆捆扎,附上票

签注明款号、部位、规格等。

表1-1XXX公司工艺单编号:

品名要货单位

款号合同号

面料任务数及交货期

加工方式使用标准

规格要求单位:

规格立面图:

部位

华工工艺要求:

用针针码:明暗(每3cm计)

用线辅料搭配

缝制顺序及要求

锁钉要求

整烫要求

包装要求

制表人:审核人:日期:

(五)缝制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与手工健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

程实行流水作业。

粘合衬在服装加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作用在于简化缝制工序,使服装品质均一,防止变形与起皱,并对服装造理起

到一定的作用。其种类以无纺布、梭织品、针织品为底布居多,粘合衬的使用要根据服装面料与部位进行选择,并要准确学

握胶着的时间、温度与压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梭织服装加1:中,缝线按一定规律相互串套联结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观的线迹。线迹可基本概括为下列四种类型:

1.涟式线迹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者二根缝线串套联结而成。单根^线的称单线链缝。其优点是单位长度内用线最少,缺

点是当链线断裂时会发牛.边锁脱散。双根缝线的线迹称之双线链缝,是由一根针线与钩子线耳相串套而成,其弹性与强力都

较锁式线迹为好,同时又不易脱散。单线处式线迹常用于上衣下按、裤口绿缝、西服上衣的扎驳头等。双线链式线迹常用于

缝边、省缝的缝合,裤子的后缝与侧缝,松紧带等受拉伸较多,受力较强的部位。

2.该式线迹亦称穿梭缝迹线,由二根缝线交叉联接「缝料中,缝料的两端呈相同的外形,其拉伸性、弹性较差,但上下

缝合较紧密。直线形锁式线迹是最常见的缝合用线迹,由于用线量较少,拉伸性较差,常用于两片缝料的缝合。如缝边、省

缝、装袋等。

3.包缝线迹是由若干根缝线相互循环串套在缝料边缘的线迹。根据构成线迹的缝线多少而称呼其名(单线包缝、双线包

缝……六缝包缝)。其特点是能使缝料的边缘被包住,起到防止面料边缘脱散的作用。当缝迹受拉伸时,面线、底线之间能

够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移,因而缝迹的弹性较好,故被广泛用于机织物的包边。三线包缝与四线包缝为最常用的机织制品服

装的包边。五线包缝与六线包缝又称之“复合线迹”,由一个双线包缝同三线包缝或者四线包缝线迹组合而成。其最大特点

是强力大,可同时进行合缝与包缝,从而提高缝迹的密度与^制的生产效率。

4.硼缝线迹由两根以上针线与•根弯钩线相互穿套而成,布T的时候在正面加上•根或苕二根装饰线。绷缝线迹的特点是

强力大,拉伸性好,缝迹平整,在某些场合(如拼接缝)也可起到防止织物边缘脱散的作用。

基本缝合的形式如图1-13所示,除r基本缝制外,根据款式【:艺要求还有抽褶、贴布绣等加I:方式。梭织服装缝制中

针、线与针迹密度的选择,都应考虑到服装面料质地及工艺的要求。

缝针可用“型与号”加以分类,根据形状,缝针可分为S、J、B、U、Y型,对应小一致的曲科,分别便用适宜的针型。

我国使用的缝针的粗细以号数来区别,粗细程度随着号数的增加而越来越粗,服装加工中使用的缝针号型通常从5号〜

16号,不一致的服装面料使用不-一致粗细的健针,见表1一2。

表1-2各类质地面料的标准缝针

缝纫机针(号别)面料

5号电力纺、贞缎

7〜8号电力纺、贡缎、双绐

9〜10号薄丝织品、贡缎、双筠、乔其纱、巴厘纱

11〜12号薄漂布、宽幅布、全毛薄纺织品

13〜14号宽幅纺织品、纯毛织品、通常纺织品

16号通常厚纺织品(外衣等)、防水布

缝线的选择原则上应与服装面料同质地、同色彩(特别用于装饰设计的除外)。缝线通常包含丝线、棉线、棉/涤纶浅、

繇纶线等。在选择缝线时还应注意缝线的质量,比如色牢度、缩水率、牢度机强度等等。各类旗地而料应使用的标准缝线见

表1-3.

表1-3各类质地面料的标准缝线

面料的质地线

丝削、毛、丝/合成纤维、毛/合成纤维、以丝与毛为主的混纺交织布丝线、涤纶线

棉、棉/合成纤维、以棉为主的混纺交织布棉线、棉/涤纶线

上述质地以外的面料涤绘线、棉/涤纶线

针迹密度是指针脚的疏密程度,以露在布料表面3cm内的缝合数来推断,也可用3cm布料内针孔数来表示。梭织服装加

工中标准的针迹密度见表1—4。

表1一4针迹密度

缝合方式的类别运针数

直线缝锁缝(外衣)13〜15针

直线缝锁(中衣)15〜17针

联锁缝12〜13针

包缝13〜14针

包缝锁边8针

手工缭缝(翻边缭里边)3〜4针

手工缭缝(缭明缝)7〜9针

服装的缝制整体上要求规整美观,不能出现不对称、扭歪、漏缝、错健等现软。条格面料在健制中要注意拼接处图案的

顺连,条格左右对称,见表1-5及图1一1,1。缝线要求均匀顺直,弧线处圆润顺滑:服装表面切线处平服无皱痕、小折:

缝线状态良好,无断线、浮线、抽线等情报,:重要部位比如领尖不得接线。

图1-13缝合形式名称及略图

表1—5条格面料对格对条要求

部位位置对花

前身上下、左右图案对称、相合A2

后身左右图案对称、相合A3

外套左右图案均等、相合A4

上衣衣袖袖口男士服装的袖与前身图案也应相合A5

女衬衫

衣袋袋盖与人身图案相合A6

男衬衫侧(腋)部侧部图案应吻合A7

搭门搭门左右图案均等、相合B1

西裤

怦部左右图案均等、相合B2

侧缝侧缝部图案相合B3

裙子类左右图案相合C1

(六)锁眼钉扣

服装中的锁眼与钉扣通常由机器加I:而成,扣眼根据其形状分为平型与眼型孔两种,俗称之睡孔与鸽眼孔。

睡北(见图1—15)普遍用于衬衣、裙、裤等薄型衣料的产品上。鸽眼孔(见图1-16与图1一17)妥用于上衣、西装等厚

型面料的外衣类上。锁眼应注意下列几点:(1)扣眼位置是否正确。(2)扣眼天小与钮扣大小及厚度是否配套。(3)扣

眼开口是否切好。(4)有伸缩性(弹性)或者非常薄的衣料,要考虑使用锁眼孔时在里层加布补强。钮扣的缝制应与扣眼

的位置相对应,否则会因扣位不准造成服装的扭曲与歪斜。钉扣时还应注意钉扣线的用量与强度是否足以防止钮扣脱落,厚

型面料服装上钉扣绕线数是否充足。

HIIII11II•»IfI•»•»»/»»»

•••••IH••iii|i•:.1iIII

一•——IIf

»•••IIIIIII|)IAI4I/M•!II/―/

图1一15平型

图1-16眼平型

01-17眼锥型

(七)整烫人们常用“三分缝制七分整烫”来强调整烫是服装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序。整烫的要紧作用有三点:

(1)通过喷雾、熨烫去掉衣料皱痕,平服分缝。

(2)通过热定型处理使服装外型平整,褶祠、线条挺直。

(3)利用“归”与“拔”熨烫技巧适当改变纤维的张缩度与织物经纬组织的密度与方向,塑造服装的立体造型,以习惯人

体体型与活动状态的要求,使服装达到外形美观穿着舒适的目的。

影响织物整烫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温度、湿度、压力与时间。其中熨烫温度是影响熨烫效果的要紧因素。掌握好各类织

物的熨烫温度是整理成衣的关键问题。或烫温度过低达不到熨烫效果:熨烫温度过高则会把衣服熨坏造成缺失。

各类纤维的熨烫温度,还要受到接触时间、移动速度、熨使压力、有无垫布、垫布厚度及水分布"无种种因素的影响。表

1—6是各类纤维熨烫时的参考温度。

表1-6各类纤维的熨烫温度

名称垫湿布熨烫垫干布熨烫直接熨烫

温度CC)

方法0

羊毛200~250185-200160~180

棉220〜240195〜220175〜195

麻220〜250205〜220185〜205

丝200~230190-200164〜185

涤纶195〜220185〜190150〜170

锦纶6190〜220160〜170125〜145

锦纶66190〜220160~170125~145

睛纶180〜210150〜160115〜135

氟纶一80-9045〜65

丙纶160~190140~15085~105

整烫中应避免下列现象的发生:

(1)因熨烫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造成服装表面的极光与烫焦现象。

(2)服装表面留下细小的波纹较折等整烫疣点。

(3)存在漏烫部位。

(八)成衣检验

服装的检验应贯穿于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等整个加工过程之中。在包装入库前还应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以

保证产品的质量。

成品检验的要紧内容有:

(1)款式是否同确认样相同。

(2)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单与样衣的要求。

(3)缝合是否正确,缝制是否规整、平服,

(4)条格面料的服装检查对格对条是否正确。

(5)面料丝缕是否正确,面料上有无疵点,油污存在。

(6)同件服装中是否存在色差问题。

(7)整烫是否良好。

(8)粘合衬是否牢固,有否渗胶现象。

(9)线头是否已修净。

(10)服装辅件是否完整。

(11)服装上的尺寸唆、洗水咳、商标等与实际货物内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痛。

(12)服装整体形态是否良好。

(13)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九)包装入库

服装的包装可分挂装与箱装两种,箱装通常又有内包装与外包装之分。

内包装指一件或者数件服装入一胶袋,服装的款号、尺码应与胶袋上标明的一致,包装要求平整美观.一些特别款式的

服装在包装时要进行特殊处理,比如扭皴类服装要以绞卷形式包装,以保持其造型风格。

外包装通常用纸箱包装,根据客户要求或者,艺单指令进行尺码、颜色搭配。包装形式通常有混色混码、独色独码,独

色混码、混色独码四种。装箱时应注意数是完整,颜色尺寸搭配准确无误。外箱上刷上箱唆,标明客户、指运港、箱号、数

量、原产地等,内容与实际货物相符。

二、针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针织服装大都是以棉与化纤棉纱为原粕,其特点是柔软、有弹性、透气、吸汗、穿着舒适,如运动服与内衣等。针织服

装作为服装除了有与梭织服装的共性方面外,还具有其特性。

工艺流程:

纺纱一编织一验布一裁剪一缝制一整烫一检验

(-)纺纱

纺纱的目的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

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

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产品质成。

(二)编织

编织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这也是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

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与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是纬编织物。纬编是将•根或者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钎织

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曲,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用米堀然这种针织物的机折称2纬堀针织机。纬编

对加工纱线的种类与线密度有较大的习惯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类组

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与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与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

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遍常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与用针类另J等

来区分。经编是由一组或者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之

经编针织机。通常经编织物的脱散性与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与外形的稳固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

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能够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最与产豉,因此裁剪前,务必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

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比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

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0)裁剪

针织服装裁剪的要紧工艺过程:

断料一借瓶一划样一裁剪一捆扎。

借疵是提高产品质豉、节约用料的重要•环,断料过程中尽可能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者缝合处。

针织面料按经向网目辅料裁剪,裁剪通常使用套裁方式,常用的有平套、互套、镶套、拼接套、剖缝套等。

(

)

纵向网目(纵行)

图1-18经向网图

针织面料在裁明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I)不要将有折叠痕迹处与有印花的边缘处使用在服装的明显部位。

(2)剪裁中不要使用锥孔标记,以免影响成衣的外观。

(五)缝制

我国针织工业现有缝制工艺及设备是以中、高速平缝机(俗称“平车”)、中、高速包缝机(俗称“拷克车”)、绷缝

车等缝纫机机型为主。

由于针织织物是由线圈串套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

缝机等缝制加工。平缝机与包§1机是缝制针织时装的要紧机种。在缝制过程中遇首要注意掌握下列要点。

1.绝迹由f•针织面料的织物具有纵向与横向的延伸性(即弹性)的特点及边缘线圈易脱散的缺点,故缝制针织时装的缝

迹应满足:

(1)缝迹应JL11"与针织织物相习惯的拉伸性与强力。

(2)缝迹应能防止织物线圈的脱散。

(3)适当操纵缝迹的密度。如厚型织物的立缝机缝迹密度操纵在9〜10针/2cm,包缝机缝迹密度为6〜7针/2cm,薄笈织

物的平缝机缝迹密度操纵在10〜11针/2cn,包缝机缝迹密度为7〜8针/2cm。

2.缝线辿常纯棉针织面料便用9.8texX4或者7.4texX3的纯棉及涤棉混纺战,化纤针织的科使用7.8lexX2的弹力

锦纶丝与5lexX6的锦纶线。缝线要达到下列质量要求:

(I)缝纫机用纯棉线(缝线)应使用精梳棉线,它较高的强度与均匀度。

(2)缝线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防止在缝纫过程中不可能由广线的曲折或者压挤发生断线现象。

(3)缝线务必具有柔软性。

(4)缝线务必条干均匀光滑,减少缝线在线槽与针孔中受阻或者摩擦,避免造成断线与线迹张力不匀等疵点。

3.缝针缝纫机针乂称缝针、机针。为了达到缝针与缝料、缝线的理想配合,务必选择合适的缝针。

(六)整烫

针织服装通过整烫使其外观平整、尺寸准足。熨烫时在衣内套入衬板使产枯保持•定的形状与规格,衬板的尺寸比成衣

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缩后规格过小。熨烫的温度通常操纵在180c〜200c之间较为安全,不易烫黄、焦化。

(七)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是产品出厂前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包含外观质能与内在质后两大项目,外观检验内容有尺寸公差、外观疵点、

缝迹牢度等。内在检测项目有面料单位面积重量、色牢度、缩水率等.

三、毛针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毛针织服装是羊毛为原料的针织衫,其要紧特点是延伸性强,弹性好。因此能紧贴人体,又不妨碍人体运动,且具有良

好的柔软性与保暖性,因而穿着舒适,服用性能优良。

(-)毛针织生产工艺流程

毛纱进厂一原料检验一准备工程一编结工程一成衣工程一成品检验一包装入库

毛纱原料进厂入库后,由测试化验部门及时抽取试样,对纱支的标定线密度、条干均匀度等项目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方

能投产使用。

进厂的毛纱大都为纹纱形式,须通过络纱工序,使之成为适宜针织横机编结的卷装。编结后的半成品衣片经检验进入成

衣工序。成衣车间按工艺要求进行机械或者手工缝合,根据产品特点,成衣工序还包含拉毛、缩绒及绣花等修饰工序。最后

通过检验、熨烫定型、豆测整理、分等包装入库。

(-)原料检验的目的原料的线密度数偏差、条干均匀度、回潮率与色牢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俄。因此,对原料进行检验,

发现问题,可及时修订工艺,采取技术措撼防止影响成品的质量。

(三)准备匚序的目的与要求送到羊毛衫厂的各类毛纱,大都是绞纱形式,不能直接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结加口同时在这些

纱线上还存在着各类疵点与杂质将影响编结的质求与产尿。因此,准备工序的目的是将绞纱绕成筒装形式,以习惯编织生产

中纱线退绕的需要:清除毛纱表面的疵点与杂质,对毛纱进行腊处理使之柔软光滑:根据工艺要求对毛纱作加捻、并股史理

以提高毛纱牢度与增加毛织物厚度.

络纱时应尽量保持毛纱的弹性与延伸性,要求张力均匀,退绕顺利。

(四)羊毛衫编结设备、编结类型及衣片检验

编结是羊毛衫生产的要紧工序,其编结机械有横机与制机两种。由于横机相对具有较多优点,如可用增减针数的手段来

编织与人体相习惯的衣片,不需通过裁剪就可成衣,既节约原料又减少工序,花型变化多,翻改品种方便等,因此羊毛衫企

业大都选用横机编织。但由广圆机具有速度快、产量高的特点,也越来越受到一些厂家的重视。

按羊毛衫编织类型可分为全成形与裁剪形两大类。全成形编结是使用放针与收针工艺来达到各部位所需的形状与尺寸.

编织后不需要进行裁剪就可成衣,多用来织以动物纤维为原料的高档产品.裁剪类可分局部裁剪与整体裁剪两种方式,局部

裁剪通常在挂肩与袖山头处使用台阶式拷针(去针括针〉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