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

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本课要点: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南亚(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与东亚的国家(日本、朝鲜)

学习聚焦一: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建立的大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伊斯兰教创立与半岛统一;大帝国建立;帝国鼎盛;文化成就与文化交流伊斯兰教创立与半岛统一阿拉伯人最初的家乡是__________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7世纪初,_________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迁居_____,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政教合一;半岛统一知识扩展:1清真寺;2新月;3古兰经;4圣经;5穆斯林;6上帝耶稣;7真主安拉;8十字架;9教堂;10塔;11释教;12袈裟;13白马寺阿拉伯扩张及大帝国建立:7世纪中期,大规模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_____、_____和_____的广大地区。_____世纪中期(中国:_____朝),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鼎盛政治稳定:(中央机构)最高统治者______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_______,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财政和税务部门最为重要。经济发达:_________和_________得到很大发展,对外贸易遍及亚欧非。城市繁荣,都城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文化繁荣:关键词:吸收融合;领域广泛;交流桥梁中国的_____、印度的_____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西欧文化发展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作为君主的哈里发,集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于一身。哈里发也是伊斯兰的最高精神领袖,直接管理麦加与麦地那这两处圣地,具有裁决纷争的权威……在哈里发之下,设有宰相、枢密院、财政部等,宰相负责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文告之起草和颁布,财政部负责税收和支出。依据材料概括关键词:政教合一;君主专制;中央官制完备史》学思之窗:23页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贸易范围:遍及当时所知的世界;商品种类:大量日常生活必需品阿拉伯文化举例:文学:《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但丁和莎士比亚作品中含有《一千零一夜》的元素;传入中国科学:(高二内容)伊本·西那的《医典》,12--17世纪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花拉子密《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欧洲大学的教科书;白塔尼《萨比天文历法》被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征引思考点23页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唯物史观,多角度):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积淀;善于学习吸收,融合创新;兼收包容的文化政策特点:多元;开放;包容;创新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这说明阿拉伯人A.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

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学习聚焦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对东西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扩张和大帝国建立;政治和经济;世界影响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和扩张13世纪,信奉______教的奥斯曼人在_____发展起来,不断攻击_______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14世纪中期跨过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______和东南欧部分地区。_______年,攻占________,灭亡______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_________,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______后期,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和经济最高统治者是_____,是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的主宰,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_____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15—16世纪,经济繁荣,_____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关键词:政教合一;伊斯兰教;东西交流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后,亚欧商路都在其控制之下。虽然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并没有因此而完全中断,但受制于自身发展水平,苏丹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加之长期的战争和海盗活动,地中海区域正常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意大利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受到影响,西欧各国遂更加积极地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课本史料阅读24页知识归纳:奥斯曼帝国的影响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严重破坏生产力发展;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使东西方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伊斯兰教及文化得到传播和发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学习聚焦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中古时期,印度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古代日本和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知识回顾:古代印度基础知识前3千纪,印度文明在______流域诞生;随着铁器时代来临,_______流域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______制度对印度的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_________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创造10个数字,提出按位计值的方法笈多帝国:兴起:________统一南亚,衰落后印度再度分裂;4世纪初,_______中游兴起,经历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政治经济: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保留藩王,政令不够统一。思想: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________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主要宗教。知识归纳:印度的重要宗教_______为种姓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__、法律地位不平等)_______是重要思想流派,冲击________制度,宣言众生平等,影响广泛深远;_______帝国时期,_______逐渐发展成为主要宗教德里苏丹国:13世纪初建立,以_________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______,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为_______,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_______担任。回顾: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公元前5世纪的________;公元前4世纪晚期的________;2世纪的_________13世纪亚洲的_______和_________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中国元朝和印度德里苏丹国日本的发展:秦汉之际中国技术(_____和_____种植)传入日本;646年,开始_______,日本建立_________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逐渐瓦解,____形成,____集团重要性增强;12--17世纪,进入______政治时期;________幕府(12世纪末)、________幕府(17世纪)重点事件:大化改新:(646年开始)背景:社会发展;社会危机措施:政治;经济影响:政治;经济;社会转型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中央设置二官,八省,一台,官吏实行俸禄制;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调是征收的地方特产,按户征收。(补充)内容:改革中央官制、地方行政体制;

实行官僚政治和俸禄制

改革土地和赋税制度模仿中国制度知识回顾:7世纪中期,中国处于唐朝中央官制:地方行政体制:主要选官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央集权制;(道州县三级制)科举制;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土地国有制)租庸调制知识归纳:大化改新的影响缓和矛盾,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政治缓解兼并,政局税收,减轻负担,发展经济;——经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封建化)——转型大化改新没有让日本变成中国,明治维新没有让日本变成欧洲,该学的一样也不少,该保留的一样也没少保留,日本还是日本,日本还因此跳了龙门。

——《涅槃与文化进步》不照搬外国文化,学习他国与保留本民族特点相结合。重点概念:幕府统治背景:10世纪,__________体制开始瓦解;新土地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_______;贵族及庄园领主豢养武士,__________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建立: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________在镰仓建立军事机构——幕府,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政治:中央政府首脑是_____,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实权的是______;____和____是主从关系,___赐予官职、俸禄,____效忠和承担义务外交:______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______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源赖朝

德川家康有关锁国的利弊,历来议论纷纭;但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锁国无疑是个有力因素。在经济方面,国内产业得到发展。在文化方面,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可以说都是由于锁国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坂本太郎《日本史》问题探究:评价锁国政策巩固了幕府封建统治,维护了长期的稳定;经济和文化获得一定发展,并保持独特性;扼杀探索精神;面对西方列强处于被动地位朝鲜:7世纪末,______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_________国家。10世纪初,_____建立_____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_______,将地方划分为十______,推行土地_______,引入______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_____大将_______自立为王,迁都______,改国号为______。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大军侵略朝鲜,明朝大将_______、朝鲜大将________壮烈牺牲。经过七年艰苦战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关键词:初步统一;模仿唐制;改号朝鲜;抗日斗争选择:抗日斗争中的中国将领:郑成功;戚继光;俞大猷;李舜臣邓世昌;左宗棠;刘永福;冯子材赵一曼;杨靖宇;左权;戴安澜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