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3.工程规模:[建筑面积、层数、结构形式等相关规模信息]4.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5.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6.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3.《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标准》4.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5.当地政府有关扬尘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三、扬尘控制目标1.施工现场扬尘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达到"六个百分百",即施工现场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2.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扬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创建绿色环保施工现场。
四、扬尘污染源分析1.土方作业扬尘:土方开挖、回填、运输过程中,由于土壤松散,在风力作用下易产生扬尘。2.砂石料堆放扬尘:砂石料露天堆放,无覆盖措施时,在风吹和车辆行驶扰动下会产生扬尘。3.水泥等粉状物料装卸扬尘:水泥、石灰等粉状物料装卸过程中,易形成粉尘飞扬。4.建筑垃圾及渣土扬尘:建筑垃圾和渣土清理、运输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会造成扬尘污染。5.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排放: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尾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颗粒物。6.施工现场地面扬尘:施工现场道路未硬化或清扫不及时,在车辆行驶和人员活动时会产生扬尘。
五、扬尘控制措施1.围挡设置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具体高度],围挡材料选用坚固、稳定、整洁、美观的硬质材料,如彩钢板、砖砌墙等。围挡基础牢固,确保围挡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倾斜、倒塌等情况。围挡外侧设置企业名称、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信息,做到公示清晰。2.物料堆放覆盖施工现场的砂石料、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采用密闭式仓库、料仓或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防尘网的密度不低于[具体密度要求]。对于露天堆放的土方,应及时进行覆盖,覆盖面积应达到100%,覆盖材料可选用防尘网、土工布等。定期对覆盖的物料进行检查,发现有破损或被风吹开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和重新覆盖。3.出入车辆冲洗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台,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和沉淀池、过滤池等设施,确保车辆出场时车身干净,轮胎不带泥上路。对所有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重点冲洗车身、车轮、底盘等部位,冲洗时间不少于[具体时间],保证车辆冲洗干净。安排专人负责车辆冲洗工作,建立车辆冲洗台账,记录车辆冲洗情况,包括车辆牌号、冲洗时间、冲洗人员等信息。4.施工现场地面硬化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材料加工区、材料堆放区等应进行硬化处理,硬化材料可选用混凝土、沥青等。道路硬化厚度不低于[具体厚度要求],材料加工区和材料堆放区的硬化地面应平整、坚实,满足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的通行要求。定期对硬化地面进行清扫和维护,保持地面清洁,减少扬尘产生。5.拆迁工地湿法作业在拆迁工地进行拆除作业时,应采取湿法作业,配备洒水降尘设备,对拆除作业面进行适时洒水降尘,使作业面保持湿润,抑制扬尘产生。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严禁长时间堆积,在清理过程中应边清理边洒水降尘。对于拆除的建筑物,应采用洒水降尘后再进行拆除的方式,避免拆除过程中扬尘过大。6.渣土车辆密闭运输渣土运输车辆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渣土不泄漏、不飞扬。对渣土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密闭装置完好有效,严禁使用未密闭或密闭装置损坏的车辆运输渣土。渣土运输车辆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严禁随意倾倒渣土。7.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排放控制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定期对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发动机等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尾气排放。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车辆的作业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排放作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如电动叉车、电动装载机等,逐步减少燃油机械设备的使用。8.施工现场清扫保洁建立施工现场清扫保洁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清扫保洁工作,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卫生。每天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扫,包括道路、作业面、材料堆放区等,清理后的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在干燥、多风天气条件下,应增加洒水降尘次数,确保施工现场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1.扬尘控制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施工现场扬尘控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组长职责:全面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工作的决策和指挥,协调解决扬尘控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员职责:按照各自分工,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的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扬尘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各部门职责工程技术部门:负责编制扬尘控制专项施工方案,制定扬尘控制技术措施,指导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工作的实施。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扬尘控制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确保扬尘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物资设备部门:负责采购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提供扬尘控制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防尘网、洒水降尘设备等,并确保其正常运行。施工班组:负责本班组施工范围内的扬尘控制工作,严格按照扬尘控制措施进行施工,做好本班组施工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
七、扬尘控制培训教育1.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扬尘控制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扬尘污染的危害、扬尘控制的法律法规、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等。2.培训教育应采用多种形式,如集中授课、现场讲解、观看视频等,确保培训教育效果。3.新入场工人必须进行扬尘控制专项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4.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扬尘控制再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扬尘控制意识和技能。
八、扬尘控制检查与考核1.建立扬尘控制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围挡设置、物料堆放覆盖、车辆冲洗、地面硬化、湿法作业、渣土运输等扬尘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2.检查可采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3.建立扬尘控制考核制度,对扬尘控制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扬尘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4.将扬尘控制工作纳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考核内容,与各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挂钩,确保扬尘控制工作取得实效。
九、应急预案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班组长。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制定和修订扬尘污染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扬尘污染事故情况等。2.应急响应程序当施工现场发生扬尘污染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扬尘污染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应急救援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如停止作业、洒水降尘、清理现场等,控制扬尘污染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损失。同时,应急救援小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扬尘污染事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3.应急资源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洒水车、喷雾器、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随时可用。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扬尘污染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绘金鱼国画与西瓜主题艺术课件
- 数学高段课标及教学培训
- 地震逃生和基本救护知识
- 护理查房病历汇报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7.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路的连接与测试
- 办公室智慧管理方案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模拟卷(有答案)
- 教育功能唐智松
- 第一单元评估检测题( A 卷)单元测试(无答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中医五脏心完整版本
- 邮政集团社招柜员笔试题
-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教学课件(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 船舶机舱自动化4.4 主机遥控系统的转速与负荷控制
- Mini-CEX的测评内容人文关怀
- 家政保洁培训课件教学
- 医学生创新创业课件概述
- 《秤的发展史》课件
- 医院感染科护士对防控感染的终末消毒与彻底清洁
- 酒店饭店服务流程
- 英语八年级英语上册阅读理解100及答案经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