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教学设计_第1页
南乡子教学设计_第2页
南乡子教学设计_第3页
南乡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南乡子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乡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理解诗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流畅准确地翻译全词。深入体会词人借古讽今、抒发爱国情怀的写作手法,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培养语感。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体会词人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词语言,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词人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全词。体会词人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感悟词中蕴含的爱国情感。2.教学难点领会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特别是对历史典故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体会词人情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词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1.播放一段展现古代战争场景的视频,视频中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百姓流离失所,背景音乐激昂悲壮。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们能感受到什么?想象一下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会有怎样的愿望?"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国家安定的渴望。2.展示一幅描绘北固亭雄伟壮观景象的图片,介绍北固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北固亭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上,面临长江,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诗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有哪些诗人曾在此留下过作品吗?"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诗词,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2.介绍写作背景:南宋时期,北方的金朝不断侵扰南方边境,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不思北伐收复失地。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却屡遭排挤和打压。这首词是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借古讽今,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收复中原的渴望。

(三)初读诗词,整体感知(7分钟)1.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词,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强调"觅""仲"等字的读音。注意节奏划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学生自由朗读,模仿教师的节奏和韵律,初步感受词的韵味。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如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投入等。4.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整齐、响亮,读出词的气势。

(四)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2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全词,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尝试理解每一句词的意思。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每组选派代表提出小组内仍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重点字词"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望神州":眺望中原地区。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悠悠":形容漫长、久远。"年少万兜鍪":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代指士兵。"坐断":占据。"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曹刘":指曹操和刘备。"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重点句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翻译: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赏析:词人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敌手,心中感慨万千。一个"望"字,既写出了词人对中原的思念之情,又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翻译: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赏析:词人由眼前的北固楼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感叹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沧桑。"悠悠"一词,形容时间的久远和思绪的绵长;"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诗句,以长江水的滚滚东流,象征历史的不可阻挡,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翻译: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赏析:此句刻画了孙权年少有为、英姿飒爽的形象。"年少万兜鍪",生动地展现了孙权年轻时就统帅千军万马的威武气势;"坐断东南战未休",表现了孙权敢于与强敌对抗,保卫国家的英雄气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翻译: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赏析:词人在这里运用典故,将孙权与曹操、刘备相提并论,突出了孙权的雄才大略和非凡胆识。"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的赞叹,词人引用这句话,不仅是对孙权的赞美,更是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表达了自己渴望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中原的愿望。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0分钟)1.提问:"这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上阕写景,词人登上北固亭,眺望中原,感慨千古兴亡之事,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下阕怀古,通过对孙权年少有为、英勇抗曹的赞美,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怯懦无能,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2.小组讨论:"词中是如何运用借景抒情和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词人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借景抒情:"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词人借北固楼的壮丽风光和滚滚长江水,抒发了对中原沦陷的痛心疾首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借古讽今:词人通过对孙权的赞美,与南宋统治者的怯懦形成鲜明对比。"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宋朝廷在面对金兵入侵时,一味求和,不敢抵抗,而孙权却能年少时就统帅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词人借此讽刺南宋统治者的无能,表达了自己对收复中原的渴望和对朝廷的不满。3.引导学生思考:"词人为什么如此渴望收复中原?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辛弃疾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他目睹了南宋政权的腐败和中原百姓的苦难,所以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这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不屈不挠、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六)拓展延伸(5分钟)1.展示一些与辛弃疾同时期或后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陆游的《示儿》等,让学生朗读并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诗词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表达爱国情感上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不同点: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辛弃疾的词借古讽今,气势磅礴;岳飞的词直抒胸臆,慷慨激昂;陆游的诗则情感真挚,充满了遗憾与期待。

(七)课堂小结(3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诗词的背诵默写、文意理解、情感体会以及写作手法的分析等。2.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诵读、翻译、探究等方式,领略了这首词的独特魅力。词人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希望同学们能深刻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八)布置作业(2分钟)1.背诵并默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以"爱国"为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对爱国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介绍、诗词原文及注释、相关图片和视频等。2.黑板、粉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有了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