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_第1页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_第2页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_第3页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_第4页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XXX医院汇报人:XXX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一、空腹血糖检测

1.定义与作用:空腹血糖(FBG)是诊断糖代谢紊乱最常用和重要的指标。2.影响因素:受肝脏功能、内分泌激素、神经因素、抗凝剂、标本保存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有差异。3.检测方法与标本: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测定;可采集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可用血浆、血清或全血,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测最可靠,临床常用血清且更方便。参考区间4.成人空腹血浆(清)葡萄糖:3.9~6.1mmol/L。血糖检测的适应证状态适应证高血糖症①糖尿病筛检

②糖尿病治疗监测

③评价碳水化合物代谢(孕妇、慢性肝病、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疾病、肢端肥大症、艾迪生病等)低血糖症①病人出现低血糖症有关的症状

②排除临床表现为健康的低血糖症病人(胰岛素瘤除外)

③儿童期先天性代谢障碍的相关线索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一、空腹血糖检测

5.临床意义

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的主要指标。(1)FBG增高相关概念空腹血糖受损(IFG):FBG增高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高血糖症:FBG超过7.0mmol/L。高血糖症分度:7.0<FBG≤8.4mmol/L为轻度增高;8.4<FBG≤10.1mmol/L为中度增高;FBG大于10.1mmol/L为重度增高。尿糖阳性:当FBG超过9mmol/L时尿糖可呈阳性。(2)生理性增高情况: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胃倾倒综合征等。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一、空腹血糖检测

5.临床意义

(3)病理性增高情况各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瘤分等。应激性因素: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急性脑血管病等药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激素等药物,会干扰糖代谢,致使血糖上升肝脏和胰腺疾病:严重肝病、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癌。其他:高热、呕吐、腹泻、脱水等;麻醉和缺氧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也可使血糖升高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一、空腹血糖检测

5.临床意义

(4)FBG减低低血糖症界定:非糖尿病人群中,FBG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症;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FBG低于3.9mmol/L为低血糖。低血糖分级(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1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3.0mmol/L。2级低血糖:血糖<3.0mmol/L。3级低血糖:无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他人帮助的低血糖。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一、空腹血糖检测

5.临床意义

(4)FBG减低低血糖症界定:非糖尿病人群中,FBG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症;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FBG低于3.9mmol/L为低血糖。低血糖分级(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1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3.0mmol/L。2级低血糖:血糖<3.0mmol/L。3级低血糖:无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他人帮助的低血糖。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一、空腹血糖检测

5.临床意义

(4)FBG减低①生理性减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情况。②病理性减低胰岛素过多: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肝糖原贮存缺乏: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急性酒精中毒。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如

Ⅰ、Ⅲ

型糖原贮积病等。消耗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非降糖药物影响: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等。特发性低血糖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性质与用途:属于葡萄糖耐量试验(GTT)的一种,用于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主要诊断症状及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试验标准:多采用WHO推荐的75g葡萄糖标准OGTT,需检测空腹血糖(FPG)以及口服葡萄糖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糖。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生理与病理反应正常反应(耐糖现象):正常人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暂时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短时间内血糖降至空腹水平。异常反应(糖耐量受损或减低):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或升高不明显,且短时间内不能降至空腹血糖水平(或原来水平)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的适应证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或FBG异常,以及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者②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③有糖尿病症状,但FBG未达到诊断标准者④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脏疾病时出现糖尿者⑤分娩巨大胎儿或有巨大胎儿分娩史的妇女⑥原因不明的肾脏疾病或视网膜病变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参考区间(1)FPG3.9~6.1mmol/L。(2)

口服葡萄糖后0.5~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3)2小时血糖(2小时PG)<7.8mmol/L。(4)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临床意义1.诊断糖尿病具备糖尿病症状,且空腹血糖(FPG)≥7.0mmol/L。OGTT中,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PG)≥11.1mmol/L。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一般不主张进行第3次OGTT。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临床意义2.判断糖耐量受损(IGT):FPG<7.0mmol/L,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PG在7.8~11.1mmol/L之间,且血糖达峰时间延长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长至2~3小时以后,即为IGT。IGT长期随访发现,约1/3能恢复正常,1/3仍维持IGT状态,1/3最终发展为糖尿病。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临床意义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PG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PG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常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情况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临床意义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峰值出现过早且大于11.1mmol/L,而2小时PG低于空腹水平。常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因胃切除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导致血糖急剧增高,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反应性增高,促使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多,致使2小时PG明显降低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临床意义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峰值出现过早且大于11.1mmol/L,而2小时PG低于空腹水平。常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因胃切除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导致血糖急剧增高,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反应性增高,促使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多,致使2小时PG明显降低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临床意义5.鉴别低血糖功能性低血糖:FPG正常,口服葡萄糖后的高峰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在2~3小时后出现低血糖,常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肝源性低血糖:FPG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且高于正常,2小时PG仍处于高水平。常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糖尿病及其他高血糖的诊断标准(血糖浓度)

单位:mmol/L疾病或状态静脉血浆静脉全血毛细血管全血DM空腹≥7.0≥6.1≥6.1DM服糖2小时≥11.1≥10.0≥11.1IGT空腹<7.0<6.1<6.1IGT服糖2小时7.8~<11.16.7~<10.07.8~<11.1IFG空腹6.1~7.05.6~6.15.6~6.1IFG服糖2小时<7.8<6.7<7.8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三、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糖尿病相关现象:糖尿病时,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会出现血糖增高与胰岛素降低的分离现象。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进行OGTT同时,于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变化,可了解胰岛β细胞基础及储备功能状态,间接知晓血糖控制情况。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三、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参考区间空腹胰岛素:10~20mU/L。释放试验: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高峰在0.5~1小时,峰值为空腹胰岛素的5~10倍;2小时胰岛素<30mU/L,3小时后达空腹水平。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三、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临床意义1.糖尿病1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口服葡萄糖后释放曲线低平。2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高或减低,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呈延迟释放反应。2.胰岛β细胞瘤:常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呈高水平曲线,但血糖降低。3.其他情况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肥胖、肝功能损伤、肾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血清胰岛素水平减低:腺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饥饿时。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四、血清C-肽检测

定义:C-肽是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分裂而成的,与胰岛素等分子的肽类物。检测意义:空腹C-肽水平变化、C-肽释放试验可用于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储备功能。参考区间空腹C-肽:0.3~1.3nmol/L。C-肽释放试验:口服葡萄糖后0.5~1小时出现高峰,峰值为空腹C-肽的5~6倍。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四、血清C-肽检测

临床意义1.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及指导胰岛素用量调整:意义与血清胰岛素一样,能真实反映实际胰岛素水平,且测定不受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2.C-肽水平增高胰岛β细胞瘤:空腹血清C-肽增高,C-肽释放试验呈高水平曲线。肝硬化:血清C-肽增高,且C-肽/胰岛素比值降低。3.C-肽水平减低空腹血清C-肽降低:见于糖尿病。C-肽释放试验异常: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血清C-肽水平降低,提示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不足。释放曲线低平提示1型糖尿病;释放延迟或呈低水平见于2型糖尿病。C-肽水平不升高,胰岛素增高:提示为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如胰岛素用量过大等。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定义:糖化血红蛋白(GHb)是在红细胞生存期间,血红蛋白A(HbA)与己糖(主要为葡萄糖)经缓慢、连续的非酶促反应生成的产物。分类及检测重点:GHb分为HbA1a、HbA1b、HbA1c等,其中HbA1c含量最高(占60%-80%),是目前临床最常检测的部分。特性优势:糖化过程缓慢且产物不解离,不受血糖暂时性升高影响,对血糖和尿糖波动大的情况有特殊诊断价值。参考区间HbA1c:4%~6%。HbA1:5%~8%。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1.诊断糖尿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推荐,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质量控制严格的医疗机构,HbA1c≥6.5%可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HbA1c水平在5.7%~6.4%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2.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HbA1c<7%表明糖尿病控制良好。HbA1c增高提示近2-3个月糖尿病控制不良,HbA1c越高,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观察指标。糖尿病控制良好者每年检测2次,控制欠佳者每3个月检测1次以调整用药剂量。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3.预测血管并发症HbA1c与氧亲和力强,长期HbA1c增高可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引发血管并发症。HbA1c>10%,提示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4.鉴别高血糖糖尿病病人高血糖时HbA1c水平增高。应激性高血糖时HbA1c正常

。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六、糖化白蛋白检测

定义:糖化白蛋白(GA)是人体葡萄糖与白蛋白经非酶促反应生成的产物。反映血糖时间:因白蛋白半衰期为17-19天,GA可反映测定前2-3周血糖平均水平

。检测表示方法:采用糖化白蛋白与白蛋白的百分比表示GA水平,以此消除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参考区间10.8%~17.1%。血糖及相关指标检测六、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