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但在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是较为常见且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问题。药物外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局部疼痛、肿胀等不适,还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制定完善的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至关重要,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药物外渗情况,减轻患者痛苦,保障患者安全。二、药物外渗的原因1.血管因素长期输注高渗溶液,如甘露醇、高浓度葡萄糖等,可使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药物外渗。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如老年人、儿童血管纤细、弹性差,或长期化疗、放疗导致血管损伤,使血管脆性增加,也会增加药物外渗的风险。2.药物因素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浓度等特性与药物外渗密切相关。例如,一些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刺激性较强,容易引起血管收缩或损伤,导致药物外渗。药物的配伍禁忌也可能影响血管的稳定性,增加外渗的可能性。如两种药物混合后发生沉淀、变色等反应,可能对血管造成刺激,引发外渗。3.操作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如进针角度不当、穿刺部位选择不准确、反复穿刺等,容易刺破血管,导致药物注入血管外组织。固定方法不当,如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固定不牢导致针头移位,也可引起药物外渗。输液过程中巡视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针头移位、输液不畅等情况,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增加了药物外渗的风险。4.患者因素患者躁动不安、意识不清等,不能配合输液,导致针头移位,容易引发药物外渗。患者对输液的认知不足,不注意保护穿刺部位,也可能导致外渗。三、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血管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血管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一般优先选择弹性好、较粗直、易于固定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静脉瓣处、有瘢痕或炎症的血管穿刺。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采取有计划地使用血管,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左右上肢交替使用,以保护血管。2.正确掌握穿刺技术提高护士的穿刺技能,加强培训与考核,确保穿刺成功率。穿刺时进针角度要合适,一般成人以15°30°为宜,小儿以5°15°为宜。穿刺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血管损伤。在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防止针头移位。3.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等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先输入等渗溶液,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调整滴速,避免过快或过慢。特别是对一些特殊药物,如甘露醇等,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速度输注,防止因速度过快导致血管压力过高而引起外渗。4.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护士应定时巡视输液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情况,观察输液是否通畅,针头有无移位等。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对特殊患者如老年人、儿童、意识不清者等应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患者诉说穿刺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时,应立即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5.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要随意活动穿刺肢体,避免碰撞或按压穿刺部位。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防止其自行拔除针头或导致针头移位。四、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1.发现药物外渗护士在巡视过程中或患者告知穿刺部位疼痛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尽量回抽外渗至皮下的药物。观察外渗部位的皮肤情况,包括颜色、肿胀程度、疼痛情况等,并评估外渗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等。2.报告与记录立即报告医生和护士长,详细说明药物外渗的情况,包括外渗部位、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外渗时间等。同时做好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输液情况、外渗经过及处理措施等,记录要准确、及时、完整。3.局部处理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局部处理措施。对于一般性药物外渗,如葡萄糖等,可先给予热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热敷温度一般为5060℃,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外渗,如化疗药物等,应立即给予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轻局部组织损伤。冷敷温度一般为04℃,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时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冻伤。若外渗部位出现水疱,小水疱可任其自然吸收,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再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感染。对于局部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4.全身治疗根据外渗药物的毒性及患者的全身情况,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全身治疗。如化疗药物外渗后,可能需要进行解毒、抗过敏等治疗,以减轻药物对全身的不良影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5.心理护理药物外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紧张、焦虑等情绪,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心、安慰患者,向其解释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及预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五、药物外渗的处理程序1.评估接到药物外渗报告后,医生和护士应迅速到达患者床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外渗部位:明确外渗发生在哪个肢体、具体的部位,如手背、前臂等。外渗药物:准确了解外渗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性质等,判断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性大小。外渗程度:观察外渗部位皮肤的颜色变化,如是否发红、苍白、青紫等;肿胀程度,可通过测量肿胀部位的周长来评估;疼痛程度,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RS)等进行量化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等,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等。2.处理措施停止输液: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输液,保留针头,以利于后续回抽外渗药物。回抽药物:尽量回抽外渗至皮下的药物,减少药物在局部组织的残留量。回抽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进一步损伤血管和组织。局部处理热敷:对于一般性药物外渗,在停止输液并回抽药物后,即可开始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等进行热敷,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患者。热敷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局部感觉是否舒适。冷敷: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外渗,如化疗药物、某些抗生素等,应立即进行冷敷。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等,冷敷时要注意用毛巾或纱布包裹,防止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冷敷时间和频率按照前文所述执行。水疱处理:如果外渗部位出现水疱,对于小水疱(直径小于1cm),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让其自行吸收。对于大水疱(直径大于1cm),先用碘伏消毒水疱周围皮肤,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在水疱底部穿刺,缓慢抽出疱内液体,注意不要破坏水疱表皮,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止痛:若患者外渗部位疼痛明显,可根据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疼痛较轻,可先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若疼痛较重,可给予阿片类止痛药物,如吗啡等,但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全身治疗解毒治疗: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外渗,如化疗药物,可能需要进行解毒治疗。医生会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解毒剂,如使用二巯丙醇解毒砷剂外渗等。解毒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抗过敏治疗:如果患者对药物过敏,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过敏症状变化,做好抢救准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局部外渗情况等变化。每30分钟至1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肿胀程度、疼痛等有无进一步加重或缓解。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与交班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的全过程,包括发生时间、外渗部位、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处理措施及患者的反应等。记录要清晰、准确、完整,便于后续的观察和总结。在交班时,向接班护士详细交代药物外渗患者的情况,包括目前的处理措施、观察要点等,确保接班护士能够继续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3.后续护理加强局部观察:继续观察外渗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加剧、渗液增多等感染迹象。若发现局部有感染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更换敷料:根据外渗部位的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敷料污染导致感染。更换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外渗部位的皮肤。康复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包括如何保护外渗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握拳、屈伸关节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心理支持:持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药物外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六、药物外渗后的效果评价1.局部评价观察外渗部位皮肤的恢复情况,包括颜色是否恢复正常、肿胀是否消退、有无瘢痕形成等。一般在药物外渗后12周内进行初步评价,观察局部症状是否明显改善。评估外渗部位的功能恢复情况,如关节活动是否受限、肢体感觉是否正常等。对于因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观察功能恢复情况,一般在13个月内进行全面评价。2.全身评价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因药物外渗引发的全身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在药物外渗后12天内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对药物外渗事件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及心理压力是否得到缓解。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等方式进行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心理量表进行评估。3.综合评价根据局部评价和全身评价的结果,对药物外渗的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如果外渗部位皮肤恢复良好,无明显瘢痕形成,局部功能正常,且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心理状态良好,则说明处理效果满意。若外渗部位出现皮肤坏死、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或患者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则说明处理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后续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七、总结药物外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医科大学《智能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初级英语阅读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西班牙社会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业大学《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试题模拟试卷含解析
- 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梁丰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毕业班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湖北经济学院《网球(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康复疗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未带有效居民身份证考生承诺书
- 弱电机房验收标准
- 树木栽植检查记录表
- 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台账套表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课件
-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方案
-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
- 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答案(共66页)
-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模板2
- 《胸腔积液》PPT课件.ppt
- HXD2电力机车电传动系统和机车网络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