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_第1页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_第2页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_第3页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_第4页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TOC\o"1-2"\h\u19964第1章总则 455561.1编制依据 4210151.2预案目的 4327631.3适用范围 4133361.4预案体系 427029第2章单位基本情况 5292002.1单位简介 5170192.2建筑物及设施概况 596232.3危险源分析 523972.4消防安全组织架构 622574第3章灭火预案 6227853.1灭火战术原则 6152693.1.1快速反应原则:保证在发觉火情后,迅速启动灭火预案,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675703.1.2优先保护人员安全原则:在灭火行动中,保证参战人员的安全,优先救援受困人员。 6283333.1.3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原则:根据火势发展,集中优势兵力,有针对性地对火点进行灭火。 665043.1.4防止火势蔓延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火势向周边区域蔓延。 6304633.1.5合理使用灭火剂原则:根据火灾类型,合理选择灭火剂,提高灭火效果。 7238273.2灭火器材及设备 796643.2.1灭火器材:主要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等。 7134813.2.2灭火设备:包括消防水泵、消防水枪、消防水带、消防梯、消防破拆工具等。 7153.2.3防护装备:消防头盔、消防服、消防手套、消防靴、防烟面具等。 7237243.2.4通信设备:保证灭火行动中的通信畅通,包括对讲机、手机等。 7217183.3灭火战斗力量部署 789673.3.1灭火指挥组:负责灭火行动的指挥协调,制定灭火战术,分配灭火力量。 7128883.3.2灭火战斗组:负责实施灭火行动,根据火势发展,调整灭火力量。 7319763.3.3救援组:负责搜救被困人员,协助灭火战斗组进行灭火。 7166683.3.4防火隔离组:负责在火场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783293.3.5后勤保障组:负责灭火器材、设备、防护装备的供应和维护。 7304853.4灭火应急程序 7271743.4.1发觉火情:立即报告消防控制室或值班领导,启动灭火预案。 7279713.4.2报警:拨打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 7198853.4.3组织人员:迅速组织灭火战斗力量,进行灭火救援。 7130853.4.4灭火:根据火势发展,采取合适的灭火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灭火。 7253273.4.5救援:搜救被困人员,协助灭火战斗组进行灭火。 757633.4.6防火隔离:在火场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7185233.4.7通信联络:保持与消防部门、现场指挥部的通信联络,及时汇报火场情况。 7194663.4.8火场清理:火灾扑灭后,对火场进行清理,防止复燃。 714471第4章应急疏散预案 77364.1疏散原则 7207604.2疏散路线及安全出口 822024.3疏散组织与职责 8158104.4疏散应急程序 81196第5章消防设施和器材 8206045.1消防设施设备概述 8205665.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61695.1.2自动灭火系统 9223495.1.3防烟排烟系统 9207105.1.4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系统 936975.1.5消防电梯和消防水泵等辅助设施 999815.2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9146565.2.1定期检查 9164945.2.2定期维修和保养 9153465.2.3建立档案 9300605.2.4制定应急预案 9264625.3消防器材配置与使用 938675.3.1消防器材配置 10217825.3.2消防器材摆放 10270735.3.3消防器材使用培训 10239025.4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培训 10320875.4.1培训内容 10158555.4.2培训方式 10101925.4.3培训周期 10326685.4.4考核与持证 1011935第6章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 10231226.1培训计划与实施 10228346.1.1制定培训计划 1046326.1.2实施培训 11216316.2培训内容与要求 11237926.2.1培训内容 11204466.2.2培训要求 1183866.3演练组织与实施 1114706.3.1演练组织 1145476.3.2演练实施 11140736.4演练总结与改进 11156056.4.1演练总结 1155906.4.2改进措施 1210156第7章消防安全监测与预警 12179047.1监测系统及设备 12133777.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1667.1.2视频监控系统 12157067.1.3气体探测系统 12106917.2预警信息处理 1393257.2.1预警信息接收 13159797.2.2预警信息识别与判断 13136777.2.3预警信息传递 1363087.3预警级别划分 1342847.3.1一级预警 1351017.3.2二级预警 1355957.3.3三级预警 13173447.3.4四级预警 13236647.4预警响应措施 13130467.4.1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13303557.4.2二级预警响应措施 1370057.4.3三级预警响应措施 14201097.4.4四级预警响应措施 1416136第8章应急处置 14172498.1报告程序 1464378.1.1发觉 147358.1.2上报 1426398.1.3信息流转 14217788.2应急响应 1412178.2.1启动应急预案 14277108.2.2应急资源调度 1478938.2.3协同作战 1496888.3现场处置 14262828.3.1灭火行动 14194738.3.2疏散引导 15266138.3.3医疗救护 1594568.4调查与处理 1574848.4.1现场保护 15171698.4.2调查 1541148.4.3处理 15280338.4.4教育与培训 1518445第9章消防安全责任与考核 15244009.1消防安全责任制 15262499.1.1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 15258009.1.2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预案。 15321249.1.3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5193219.1.4员工应承担本人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责任,并参与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 15250599.2消防安全目标管理 168829.2.1单位应制定明确的消防安全目标,并将其纳入单位整体管理目标。 16323979.2.2消防安全目标应包括火灾防范、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完好率等方面。 168579.2.3各级领导和部门应按照消防安全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证目标达成。 1646889.3消防安全考核与奖惩 16200419.3.1单位应建立消防安全考核制度,定期对各级领导和部门进行考核。 16237969.3.2考核内容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目标完成情况、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效果等。 16127029.3.3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奖惩的重要依据。 1662259.3.4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造成火灾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6169159.4消防安全档案管理 16182879.4.1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档案,记录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设备维护等情况。 1668799.4.2档案应及时更新,保证内容真实、完整、准确。 16296209.4.3消防安全档案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以备查阅。 1614007第10章附则 162876110.1名词解释 161481310.2预案解释权 161606910.3预案修订与废止 163216210.4预案实施时间 16第1章总则1.1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消防应急预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实际情况,保证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1.2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提高火灾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保证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形势稳定。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商场、宾馆、酒店、医院、学校、幼儿园、剧院、体育场馆、歌舞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1.4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组织架构:明确消防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各相关部门职责和人员分工;(2)预警和监测:建立火灾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保证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行;(3)应急响应:制定火灾应急响应程序,明确报警、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火灾现场保护等环节的操作规程;(4)应急疏散: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疏散组织、疏散方式等;(5)后期处置:明确火灾后期处置措施,包括火灾调查、责任追究、善后处理等;(6)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7)预案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第2章单位基本情况2.1单位简介本章旨在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为本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提供背景资料。单位名称为_______(以下简称“本单位”),成立于_______年,位于_______地区,占地面积_______平方米。本单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_______,属_______行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消防安全工作被视为重中之重,以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单位财产安全。2.2建筑物及设施概况本单位的建筑物及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主体建筑物:共计_______栋,分别为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等,建筑总面积约为_______平方米。(2)辅助设施:包括变配电室、水泵房、燃气锅炉房等,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3)消防设施: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电梯、疏散指示标志等,均符合国家消防法规要求。2.3危险源分析为保障消防安全,本单位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全面分析:(1)易燃易爆物品: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燃料等,以及仓库中储存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2)电气设备:包括高低压配电室、电缆沟、电气线路等,可能因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火灾。(3)燃气设备:包括燃气锅炉房、食堂等,可能因泄漏、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火灾。(4)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区、生产车间等,可能因疏散通道不畅、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火灾。2.4消防安全组织架构本单位设立消防安全组织架构,具体如下:(1)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2)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培训等工作,设消防安全管理员。(3)消防安全责任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4)义务消防队:由员工自愿报名参加,负责火灾发生时的初期扑救和疏散引导工作。通过以上组织架构,保证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第3章灭火预案3.1灭火战术原则3.1.1快速反应原则:保证在发觉火情后,迅速启动灭火预案,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3.1.2优先保护人员安全原则:在灭火行动中,保证参战人员的安全,优先救援受困人员。3.1.3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原则:根据火势发展,集中优势兵力,有针对性地对火点进行灭火。3.1.4防止火势蔓延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火势向周边区域蔓延。3.1.5合理使用灭火剂原则:根据火灾类型,合理选择灭火剂,提高灭火效果。3.2灭火器材及设备3.2.1灭火器材:主要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等。3.2.2灭火设备:包括消防水泵、消防水枪、消防水带、消防梯、消防破拆工具等。3.2.3防护装备:消防头盔、消防服、消防手套、消防靴、防烟面具等。3.2.4通信设备:保证灭火行动中的通信畅通,包括对讲机、手机等。3.3灭火战斗力量部署3.3.1灭火指挥组:负责灭火行动的指挥协调,制定灭火战术,分配灭火力量。3.3.2灭火战斗组:负责实施灭火行动,根据火势发展,调整灭火力量。3.3.3救援组:负责搜救被困人员,协助灭火战斗组进行灭火。3.3.4防火隔离组:负责在火场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3.3.5后勤保障组:负责灭火器材、设备、防护装备的供应和维护。3.4灭火应急程序3.4.1发觉火情:立即报告消防控制室或值班领导,启动灭火预案。3.4.2报警:拨打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3.4.3组织人员:迅速组织灭火战斗力量,进行灭火救援。3.4.4灭火:根据火势发展,采取合适的灭火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灭火。3.4.5救援:搜救被困人员,协助灭火战斗组进行灭火。3.4.6防火隔离:在火场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3.4.7通信联络:保持与消防部门、现场指挥部的通信联络,及时汇报火场情况。3.4.8火场清理:火灾扑灭后,对火场进行清理,防止复燃。第4章应急疏散预案4.1疏散原则应急疏散预案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保证人员生命安全;(2)迅速有序,保证疏散过程快速且井然有序;(3)全面覆盖,保证预案涵盖所有场所和人员;(4)灵活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疏散方案;(5)协同配合,各部门、各岗位密切协作,共同完成疏散任务。4.2疏散路线及安全出口(1)明确各场所的疏散路线,避免交叉、拥堵,保证疏散通道畅通;(2)设置明显且易于识别的疏散指示标志,引导人员快速找到安全出口;(3)定期检查安全出口,保证其畅通无阻,禁止堆放杂物;(4)对安全出口进行合理布局,保证疏散过程中人员分布均匀,避免拥挤。4.3疏散组织与职责(1)成立疏散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疏散工作;(2)设立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协助人员疏散;(3)设立安全保卫组,负责维护疏散秩序,保证疏散过程安全;(4)设立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5)各部门、各岗位明确职责,保证疏散工作顺利进行。4.4疏散应急程序(1)发觉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2)通过广播、电话等方式,通知全体人员迅速撤离;(3)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引导人员疏散;(4)疏散过程中,保持冷静、有序,避免恐慌、拥挤;(5)沿疏散路线快速前进,注意脚下安全,避免摔倒;(6)到达安全地点后,及时清点人数,报告指挥部;(7)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后续处置工作。第5章消防设施和器材5.1消防设施设备概述本章主要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概述。消防设施设备是火灾防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火灾的及时发觉、控制和扑救具有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5.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发觉火灾并及时报警的关键设施,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5.1.2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自动启动进行灭火,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5.1.3防烟排烟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火灾蔓延和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包括防烟分区、排烟设施等。5.1.4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系统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为人员提供明确的疏散指示和充足的照明,保证人员安全疏散。5.1.5消防电梯和消防水泵等辅助设施消防电梯和消防水泵等辅助设施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为消防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5.2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为保证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对其维护与管理。5.2.1定期检查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完好、功能可靠。5.2.2定期维修和保养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5.2.3建立档案建立消防设施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检查维修情况等,便于管理和查询。5.2.4制定应急预案针对消防设施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降低火灾风险。5.3消防器材配置与使用合理配置消防器材,明确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是火灾防控的关键环节。5.3.1消防器材配置根据单位性质、火灾风险等级等因素,合理配置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枪等。5.3.2消防器材摆放消防器材应摆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持通道畅通,便于火灾时迅速使用。5.3.3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对员工进行消防器材使用培训,保证员工掌握使用方法,提高火灾应对能力。5.4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培训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是火灾防控的重要力量,必须对其进行专业培训。5.4.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5.4.2培训方式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5.4.3培训周期定期组织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培训,保证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5.4.4考核与持证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操作证书,持证上岗。第6章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6.1培训计划与实施6.1.1制定培训计划单位应根据消防安全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培训计划,保证全体员工能够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目的,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2)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的受众范围,包括全体员工、专(兼)职消防人员等。(3)培训时间: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证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4)培训地点:选择合适的培训场地,保证培训效果。(5)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课堂教学、实操演练、网络培训等。6.1.2实施培训(1)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活动,保证培训内容全面、系统。(2)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消防人员担任讲师。(3)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培训效果。6.2培训内容与要求6.2.1培训内容(1)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2)消防安全基础知识。(3)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4)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5)火灾报警及初期火灾扑救。(6)疏散逃生自救与互救。(7)其他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内容。6.2.2培训要求(1)培训内容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2)培训过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3)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培训效果。6.3演练组织与实施6.3.1演练组织(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参演人员等。(3)提前通知参演人员,保证演练顺利进行。6.3.2演练实施(1)按照演练方案开展演练,保证演练场景的真实性。(2)参演人员应认真对待,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执行。(3)记录演练过程,发觉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6.4演练总结与改进6.4.1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2)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6.4.2改进措施(1)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和培训内容。(2)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3)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单位整体消防安全水平。第7章消防安全监测与预警7.1监测系统及设备本节主要介绍消防安全监测系统及设备的选择、配置与运行维护。消防安全监测系统是对火灾发生初期进行有效监测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气体探测系统等。7.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保证其稳定、可靠运行。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设备状态;(2)自动接收并处理火警信号,及时发出报警;(3)与消防控制室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远程监控。7.1.2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应覆盖消防安全重点区域,包括消防通道、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等。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控消防安全重点区域的情况;(2)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3)录像存储,便于事后调查分析。7.1.3气体探测系统气体探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防止火灾发生。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气体浓度,报警阈值可调;(2)与消防控制系统联动,实现自动紧急切断;(3)远程数据传输,便于集中监控。7.2预警信息处理预警信息处理是指对监测系统收集到的火警、异常情况等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判断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7.2.1预警信息接收消防控制室应设立专门的信息接收岗位,负责接收各监测系统传来的预警信息。7.2.2预警信息识别与判断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级别和区域,进行快速识别和判断,保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7.2.3预警信息传递消防控制室应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保证预警信息覆盖到所有相关人员。7.3预警级别划分根据火灾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将预警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和四级(一般)。各级预警的具体标准如下:7.3.1一级预警火灾风险极高,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3.2二级预警火灾风险较高,可能导致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3.3三级预警火灾风险一般,可能导致较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3.4四级预警火灾风险较低,可能导致轻微的财产损失。7.4预警响应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应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保证消防安全。7.4.1一级预警响应措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通知消防部门,进行火灾扑救。7.4.2二级预警响应措施加强重点区域监控,做好火灾防范措施,视情况组织人员疏散。7.4.3三级预警响应措施加强巡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警惕,防止火灾发生。7.4.4四级预警响应措施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第8章应急处置8.1报告程序8.1.1发觉任何员工发觉火灾或火灾隐患时,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8.1.2上报现场负责人在确认火灾后,应立即按照既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大小、人员伤亡情况和已采取的初步措施等。8.1.3信息流转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将信息传递至相关应急响应部门,保证各部门及时采取行动。8.2应急响应8.2.1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的严重程度,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相应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初期灭火和疏散工作。8.2.2应急资源调度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情况,调度必要的应急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车辆、消防器材、医疗救护等。8.2.3协同作战各应急响应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协同作战,保证灭火和疏散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8.3现场处置8.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