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晨午检制度21953_第1页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21953_第2页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21953_第3页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21953_第4页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2195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21953一、制度目的晨午检是幼儿园日常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幼儿进行每日早晨和中午的健康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幼儿身体状况的异常,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园内的传播,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幼儿园全体幼儿。

三、职责分工

(一)保健医生职责1.负责晨午检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严格按照晨午检流程进行检查。2.对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带班教师反馈。3.根据幼儿的症状表现,初步判断病情,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对于疑似传染病或病情较重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带幼儿就医,并做好后续的追踪随访工作。4.定期对晨午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5.指导班级教师正确开展晨午检工作,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儿健康状况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二)班级教师职责1.协助保健医生做好晨午检工作,组织幼儿有序排队进行检查。2.在晨午检过程中,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情绪等,配合保健医生进行检查。3.对于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幼儿,及时与保健医生沟通,并按照保健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处理。如照顾患病幼儿、通知家长等。4.负责记录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如发现幼儿缺勤,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5.向家长宣传晨午检的重要性,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的健康状况,争取家长对晨午检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四、晨午检流程

(一)晨检流程1.一摸保健医生或班级教师用手触摸幼儿的额头、颈部、手心、手背等部位,检查是否有发热现象。感受幼儿手心、脚心的温度是否正常,一般以温热为宜,若感觉发烫可能有发热情况。触摸幼儿颈部两侧淋巴结,检查是否有肿大。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厘米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也没有压痛。若发现淋巴结肿大、压痛或质地较硬等异常情况,需进一步观察并记录。2.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否精神饱满、活泼好动。若幼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情况,需引起注意。查看幼儿的面色,是否红润。面色苍白或发黄可能提示贫血或其他健康问题;面色潮红可能与发热或其他疾病有关。观察幼儿的眼神,是否明亮有神。眼神呆滞或异常可能是身体不适的表现。检查幼儿的口腔,查看口腔黏膜是否有充血、疱疹、溃疡等情况,牙龈是否红肿,有无龋齿。同时观察幼儿的咽喉部,是否红肿,有无分泌物等。查看幼儿的皮肤,有无皮疹、红斑、水疱等,有无瘙痒、抓痕。注意皮肤的完整性,有无破损、出血点等异常。3.三问询问幼儿在家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如是否食欲正常,有无挑食、厌食现象;睡眠是否安稳,有无多梦、易惊醒等情况;大小便是否正常,有无腹泻、便秘等症状。询问幼儿是否感觉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头晕、腹痛、咽痛、咳嗽等。鼓励幼儿如实告知身体的不适症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4.四查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入园,如小刀、玩具枪、尖锐物品等。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查看幼儿的衣着是否合适,是否便于活动。检查幼儿的鞋带是否系好,避免绊倒等意外发生。

(二)午检流程1.检查内容与晨检类似,但重点在于进一步观察幼儿上午在园期间的身体状况变化再次测量幼儿体温,确认是否有发热情况。若体温异常,需详细记录体温数值及测量时间,并采取相应措施。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等是否与上午晨检时有所不同。如发现幼儿精神变差、面色苍白或潮红加重等情况,及时询问幼儿身体感受。询问幼儿午餐进食情况,是否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查看幼儿的活动情况,是否有活动量明显减少、行动迟缓等表现。

五、异常情况处理

(一)一般不适情况1.若幼儿只是轻微不适,如轻微头痛、肚子痛等,保健医生可先让幼儿在保健室休息片刻,观察症状是否缓解。2.班级教师可适当关心幼儿,为其提供一杯温水,并继续观察幼儿的状态。

(二)疑似传染病情况1.当发现幼儿有发热、咳嗽、流涕、皮疹、腹泻等疑似传染病症状时,保健医生应立即将幼儿带至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并详细记录幼儿的症状表现、体温、接触史等信息。2.及时通知家长,告知幼儿的情况,要求家长尽快带幼儿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向家长了解幼儿近期的活动轨迹、接触人员等情况,以便进行疫情排查。3.对隔离观察室及幼儿接触过的物品、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椅、玩具等表面,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等。4.追踪幼儿的诊断结果,若确诊为传染病,按照传染病防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隔离、消毒等措施。如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班级其他幼儿进行密切观察,对确诊幼儿所在班级进行医学观察等。

(三)病情较重情况1.如果幼儿出现严重的症状,如高热不退、抽搐、呼吸困难等,保健医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园领导。2.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3.班级教师配合保健医生做好现场应急工作,安抚其他幼儿的情绪,维持班级秩序。同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幼儿的紧急情况及前往的医院。

六、记录与档案管理

(一)记录要求1.保健医生应使用专用的晨午检记录表,认真、准确地记录每个幼儿的晨午检情况。记录内容包括日期、班级、幼儿姓名、晨检或午检时间、检查项目及结果、异常情况描述及处理措施等。2.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不得漏记、错记。对于异常情况,要详细记录症状表现、判断结果及后续处理情况,确保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二)档案管理1.每天的晨午检记录表由保健医生负责整理归档,保存期限为一年。2.定期对晨午检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如每月统计幼儿的健康状况数据,分析疾病发生的规律、趋势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健工作策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3.如有需要,可根据晨午检记录为幼儿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状况变化情况,为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期间的健康情况提供依据,也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七、培训与宣传

(一)培训1.定期组织保健医生、班级教师参加晨午检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幼儿常见疾病的症状识别、晨午检流程规范、应急处理方法等。2.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提高教师和保健医生对晨午检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确保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幼儿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二)宣传1.利用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晨午检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家长了解晨午检的目的、内容和流程,争取家长对晨午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2.告知家长如幼儿在家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教师,以便在园做好观察和护理工作。同时,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饮食营养,增强幼儿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监督与考核1.幼儿园成立晨午检工作监督小组,定期对晨午检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晨午检流程执行情况、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异常情况处理的及时性等。2.将晨午检工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对认真履行职责、晨午检工作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按照规定执行晨午检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