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以下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1分,共20分)1.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B.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A.重构统治秩序B.推行分封制度C.以德行教化民众D.缓和民族间矛盾3.下列图片中的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这些食物最早进入中原是在A.东周B.秦朝C.西汉D.隋朝4.“军爵制度打开了让孔武之人进入统治阶层的通道,到了隋唐时期,政府又发明出科举制度,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打通了另外一个通道。”材料意在说明A.军爵制增强了军队战斗力B.孔武之人和底层知识分子从此仕途顺畅C.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D.军爵制和科举制都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5.下面是小宋同学整理的历史课堂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当时全国“粮仓”: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农作物: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全国造船中心:广州、泉州、明州。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A.海上交通发达B.中外交往频繁C.都市商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6.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A.儒家思想的影响B.民族隔阂消失C.外交的重要性D.民族认同感7.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颁布的章程规定,西藏的各级地方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选任,“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标志着西藏开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驻藏大臣成为管理西藏的最高统治者D.密切了中央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8.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而之后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C.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D.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9.下图为晚清时期《时事报图画旬报》上刊登的《正阳门城楼》作者在赞叹其雄伟壮丽的同时,更是提及“逮庚子之役,联军入京,城楼遭毁,城墙炮弹之迹,或如蜂窝。”通过该图画我们可以了解和研究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军阀割据混战10.许德珩描述某历史事件“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发生,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孕育起来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人民革命从此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不再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该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1.1921年3月8日,陈独秀撰文说“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这可佐证新文化运动A.提倡科学主义B.推崇诗礼教化C.维护法律权威D.关注男女平等12.抗日战争时期与1931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相比,最大的不同:对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处理方法,既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又保证农民的承佃权,即限制封建剥削。这一做法有利于A.打击国民党的势力B.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调动各阶级抗日力量D.扩展革命根据地的需要13.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你认为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A.19世纪60—70年代B.甲午中日战争后C.“一战”期间D.国民党统治后期14.下表是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单位:辆)。这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类别自行车人力车马车汽车摩托车骡马大车数量64100429003002200409400A.新旧并呈,多元发展B.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C.体现出自由平等的风尚D.变化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15.《罗马民法大全》较好体现了对证据、公正、思想自由和契约精神的肯定,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这说明《罗马民法大全》A.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使定罪量刑有文字依据C.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D.相对改善了奴隶的地位16.诗歌是时代的产物。以下诗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共产主义D.环保主义17.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A.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B.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C.世界由封闭转向互相联系D.新的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18.示意图能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19.对如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国家年份美国西欧日本其他国家1951年48.6020.801.6029.001970年37.8328.609.5023.87A.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B.日本经济地位超越美国C.西欧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D.各国之间经济增长均衡20.下图为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时整理的单元知识框架,其主题拟定最恰当的是主题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3题共30分,其中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2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韩非子》(1)概括材料一中韩非子思想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实践法家思想方面的做法。(2分)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证》(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文化繁荣的原因。(2分)材料三民法典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尊法”思想。礼法结合、德主刑辅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民法典注重发挥道德教化在培育民法文化、滋养民法精神、促进民法实施、增进社会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鲜明的体现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编纂中,将民法的技术性、规范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有机结合起来。——易军《民法典:植根中华文化彰显民族智慧》(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民法典是如何“植根中华文化,彰显民族智慧”的。(2分)22.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0分)【历史进程的转折点】材料一图A1841年,中国水师与英国舰队展开激战场景(油画)(1)指出材料一图A相关事件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的变化。(2分)【民族觉醒的转折点】材料二甲午战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民众的反抗,主要体现了一种反侵略的自卫本能。——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依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觉醒的特点。(2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图B中1905-1913“民主”“共和”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的原因。(2分)【组织领导的转折点】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的起点,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百年中国》解说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1921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的理解。(2分)【革命斗争的转折点】材料四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摘编自姬轩亦《国祚密码》(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用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面对“危机”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2分)23.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的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在1700年的欧洲,旅行者的交通工具只有马、木船和自己的双腿,而当这位旅行者来到1900年,他可以乘坐火车和轮船甚至汽车,快捷方便。这个旅行者还能与千里以外的人用电报迅速通信,用电话直接交谈,用电灯或煤气照明。……乡村开始成为一个怀旧的字眼,而有着机器轰鸣和大烟囱的工厂和城市则越来越为人所熟悉。工人阶级越来越多,他们工作和生活时常不稳定甚至痛苦不堪,同时中产阶级逐渐兴旺富裕起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每天排出的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了许多河流。——摘自《世界历史》纪录片解说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拟题目,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0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以下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DDDBC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ACBBACD二、非选择题(3题共30分,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21.(1)特点: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和中央集权,实行法治。(2分)做法:秦始皇接受法家思想,推行严苛的法律,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2分)(2)观点:华夏民族的文化在宋朝时期达到了顶峰,之后逐渐衰落,但最终会复兴。(2分)原因:宋朝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理学兴起,诗词、书画等艺术成就辉煌。(2分)(3)民法典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尊法”思想,注重发挥道德教化在培育民法文化、滋养民法精神、促进民法实施、增进社会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编纂中,将民法的技术性、规范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有机结合起来。(2分)22.(1)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2)特点: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觉醒具有群体意义,体现了一种反侵略的自卫本能。(2分)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3)理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康复医学课件
- Unit 4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奥巴马大选营销案例分析
- 建筑设计院与建筑师劳动合同
- 2025带保证人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版合同
- 2025天猫店铺转让合同样本下载
- 房屋租赁合同签订要点与规避风险指南
- 2025合同范本-设备租赁合同
- 新版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茶叶合作合同范本
- 高中地理人文素养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汇编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资料汇编
- 《基于Retinex算法的图像去雾的MATLAB仿真研究》8800字(论文)
-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2025年版)
- 美妆护肤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肾内科工作总结
- 名师小课堂同步精练英语三年级下册(配粤教沪外教版)课件 期末综合素养测试卷
- 2025银行协议存款合同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为例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