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明祭扫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文明祭扫,绿色清明二、班会背景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既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外出踏青、亲近自然的时节。然而,在传统的祭扫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文明、不环保的行为,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这些行为不仅容易引发火灾,造成安全隐患,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倡导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主题班会,引导他们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树立文明祭扫、绿色环保的理念,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三、班会目的知识与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传统习俗以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丰富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使学生知晓传统祭扫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深刻认识到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之心,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行为与实践目标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清明节期间,积极践行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理念,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参与到文明祭扫活动中来。通过讨论和制定文明祭扫倡议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四、班会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深入地讲解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传统祭扫方式的弊端,以及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具体方式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讨论如何在家庭和社会中宣传和推广文明祭扫,将文明祭扫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缅怀先人的情感表达与采用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因强调文明祭扫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在学生理解文明祭扫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切实促使学生将文明祭扫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改变传统祭扫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面对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差异,如何有效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明祭扫的讨论和实践中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认同文明祭扫的理念。五、班会方法讲授法:教师系统地讲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包括其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因传统祭扫方式引发火灾、造成环境污染等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祭扫方式的危害,从而增强对文明祭扫重要性的认识。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明祭扫的方式、如何向家人宣传文明祭扫等话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头脑风暴法:在探讨创新祭扫方式环节,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新颖、可行的祭扫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法:安排学生制定文明祭扫倡议书、设计宣传标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文明祭扫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六、班会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整理清明节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故事等,编写详细的教案。收集因传统祭扫引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的案例资料,整理成案例集。准备一些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文章,用于课堂朗读和赏析。制作“文明祭扫绿色清明”主题的宣传海报,准备好纸张、彩笔等工具,用于学生绘制宣传标语和制作倡议书。准备一些小奖品,如书签、笔记本、环保徽章等,用于奖励在班会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学生准备提前通过查阅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和自家的祭扫传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班会中的重要内容和自己的想法。七、班会流程(一)导入教师提前在教室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绘制一幅与清明节相关的画面,如青山绿水间有人在祭扫,周围有盛开的桃花等,并在黑板上方写上“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班会主题。上课铃响后,教师走进教室,向同学们问好,然后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清明前夕(打一传统节日)’,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节日呢?”引导学生猜出答案是“寒食节”,进而引出清明节,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且习俗有交融。教师接着说:“没错,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那在你们的印象中,清明节都有哪些活动呢?”邀请几位同学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到扫墓、踏青、吃青团等,由此顺利导入本次班会主题。(二)清明节知识讲解教师开始讲解清明节的由来:“同学们,清明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它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融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先的墓地,清扫墓地、献上鲜花、祭品,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还有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另外,吃青团也是清明节的特色习俗,青团是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制成的,口感软糯,带有艾草的清香。”讲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祭扫的节日,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尊老敬祖的传统美德,通过祭扫活动,我们缅怀先辈,传承家族的精神和文化。同时,清明节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规律,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在追思先人的同时,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通过详细讲解,让学生对清明节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三)案例分析教师:“同学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知识后,我们来看看一些与清明节祭扫相关的案例。大家仔细听,思考一下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案例一:“去年清明节,在某山区,一位村民按照传统习俗,在祭扫时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由于当时风比较大,火星引燃了周围的枯草,火势迅速蔓延,虽然经过消防队员和村民们的奋力扑救,但还是造成了大面积的山林火灾,许多树木被烧毁,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这位村民也因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案例中,你们看到了传统祭扫方式存在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回答出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容易引发火灾,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案例二:“在城市的一个公墓,每到清明节,大量市民前来祭扫,大家焚烧纸钱、祭品,现场烟雾弥漫,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而且祭扫结束后,墓区周围到处都是灰烬和垃圾,给环卫工人带来了巨大的清理负担,也影响了公墓的环境美观。”教师接着问:“那这个案例又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让学生分析出传统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空气,还会产生大量垃圾,破坏公共环境。案例三:“有一家人,在清明节祭扫时,摒弃了传统的焚烧纸钱等方式,他们带着鲜花、亲手制作的卡片来到亲人的墓前。孩子们还为逝去的长辈朗诵了一首缅怀的诗歌,一家人在墓前静静地回忆着与长辈相处的美好时光。这种文明的祭扫方式,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又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破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让学生明白文明祭扫同样可以很好地寄托哀思,而且更加环保、安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祭扫方式的弊端和文明祭扫的重要性。(四)小组讨论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案例分析,我们知道了传统祭扫方式存在不少问题,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呢?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一是有哪些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可以替代传统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二是我们如何向家人、朋友宣传文明祭扫的理念;三是在家庭祭扫中,我们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来推动文明祭扫。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记录员,把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用鲜花祭扫、网上祭扫、植树祭扫、制作思念卡片等文明祭扫方式;在宣传方面,学生可能会想到制作宣传海报、在家庭聚会时讲解文明祭扫知识、在社区发放倡议书等方法;对于在家庭祭扫中的作用,学生可能表示会主动向长辈提出文明祭扫建议,帮助准备文明祭扫用品等。小组讨论结束后,邀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每个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引导。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文明祭扫的方式和宣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头脑风暴:创新祭扫方式教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讨论中,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不错的文明祭扫方式。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头脑风暴,看看大家还能想出哪些更加新颖、独特的祭扫方式,既能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又能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大家大胆地发挥想象,不要有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开始踊跃发言,可能会提出一些创新的祭扫方式,如录制一段回忆先人的视频,在祭扫时播放;用音乐来缅怀先人,在墓前演奏长辈生前喜欢的乐曲;开展家庭追思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讲述与先人相关的故事和回忆;用种植多肉植物等小型绿植的方式来装饰墓地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创新祭扫方式都给予认真的倾听和回应,对一些有创意的想法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些想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文明祭扫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六)制定文明祭扫倡议书教师:“同学们,经过前面的讨论和头脑风暴,我们对文明祭扫有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想法和建议整理成一份文明祭扫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宣传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理念。每个小组负责撰写倡议书的一部分内容,然后我们再一起汇总整理。”学生分组撰写倡议书内容,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撰写的内容可能包括文明祭扫的意义、具体的文明祭扫方式、对大家的倡议和呼吁等。例如:“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家长们以及社会各界朋友们,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然而,传统的祭扫方式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倡议:一、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上祭扫等文明环保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二、在祭扫过程中,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三、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文明祭扫的理念,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祭扫活动中来……”小组撰写完成后,邀请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朗读自己小组撰写的部分内容,然后全班一起对倡议书进行讨论和修改,完善倡议书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最后,由教师将各小组的内容汇总整理,形成一份完整的文明祭扫倡议书。教师安排学生将倡议书抄写在彩色纸张上,制作成精美的宣传海报,准备在学校、社区等场所进行张贴宣传。通过制定文明祭扫倡议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将文明祭扫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七)宣传标语设计教师:“同学们,倡议书制定好了,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明祭扫,我们还需要设计一些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现在,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创意,为文明祭扫设计宣传标语。可以从文明祭扫的好处、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等方面来思考。每个同学先自己设计一条标语,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条最优秀的标语,我们一起在全班展示。”学生开始独立设计宣传标语,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设计情况,适时给予启发和指导。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如“文明祭扫新风尚,绿色清明共守护”“摒弃传统陋习,拥抱绿色祭扫”“鲜花寄哀思,文明过清明”“清明祭扫莫烧纸,环保安全两相宜”等宣传标语。学生设计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每个小组评选出一条最佳宣传标语。然后,邀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小组的宣传标语,并解释设计的思路和含义。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宣传标语进行总结和点评,对设计新颖、主题突出、语言简洁有力的宣传标语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将优秀的宣传标语收集整理起来,用于制作宣传展板或在学校广播中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标语设计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明祭扫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八)总结与承诺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全面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了清明节,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了传统祭扫方式的问题,也讨论出了很多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好方法,还制定了倡议书、设计了宣传标语。希望大家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能够真正践行文明祭扫的理念,从自己做起,带动家人和身边的人,共同为保护我们的环境、传承文明风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文明祭扫承诺书”,上面写着:“我承诺,在清明节期间,遵守文明祭扫的要求,不焚烧纸钱、不燃放鞭炮,采用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文明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积极向家人、朋友宣传文明祭扫的理念,为营造绿色、文明、安全的祭扫环境努力。”邀请同学们依次在承诺书上签名,表达自己践行文明祭扫的决心。最后,教师带领全体同学一起大声宣读承诺书,在庄重的宣读声中结束本次班会。通过总结和承诺环节,强化学生文明祭扫的意识,将班会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让文明祭扫的理念扎根在学生心中。八、班会延伸开展“文明祭扫绿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