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7月1.下列作品中属于骈文的是(A)。A.《吊魏武帝文》B.《祭十二郎文》C.《报任安书》D.《与高司谏书》2.吴歌、西曲是(C)中的两大类。A.汉乐府C.南朝乐府D.唐代新乐府3.下列作家中(A)是创作成就最高的“永明体”诗人。B.杜甫D.曹植4.苏轼的《荔枝叹》在体裁上属于(B)。A.五古C.五律D.七律5.下列诗歌中不属于近体诗的是(D)。A.壬维《山居秋瞑》B.李商隐《锦瑟》C.黄庭坚《寄黄几复》D.李贺《神弦曲》6.下列词作中,属于小令的是(A)。A.《菩萨蛮》B.《雨霖铃》C.《永遇乐》D.《扬州慢》7.下列史书中不属于纪传体的是(A)。A.《左传》C.《汉书》D.《三国志》8.著名的寓言故事“齐人乞燔”出自(D)。A.《吕氏春秋》B.《韩非子》C.《战国策》D.《孟子》9.下列散曲作品中属于套数的是(B)。C.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D.张可久【双调。折桂令】《九日》10.曹植的《洛神赋》在体裁上属于(C)。B.骚体赋C.骈赋11.诗人晚年的绝句多写景抒情之作,风格雅丽精绝,号为“王荆公体”,《书湖阴先生壁》可为代表。王安石12.《永州八记》是作家谪居永州期间所作,是其最令人称道的古文作品。柳宗元13.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在古文理论上提出"义理”"考据”和"”的统一。辞章刘兰芝15.著名古文家的祭文《祭十二郎文》被认为是"祭文中千年绝调"。韩愈枚乘王维周邦彦苏轼20.小品文名作《湖心亭看雪》是明代作家的作品。张岱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答:从人生哲思角度辛弃疾:辛弃疾的慢词虽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多是基于现实的壮志未酬与无奈悲愤。从爱国情怀角度苏轼:苏轼的爱国情感在慢词中多以一种较为含蓄、深沉的方式呈现,更多是从文化、精神层面表情感深沉而复杂。伶工之词:温庭筠的词风华丽香艳,注重词的形式美和音乐性,以精美的意象、华丽的辞藻堆砌来营造一种柔美的艺术氛围,追求的是一种感官上的审美享受。其审美境界多停留在世俗的、浅层次的情感和美感上,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呈现出一种精致、艳丽的美感,但缺乏更深层次的精神士大夫之词:李煜的词风则以自然真率、意境深远为特点。他善于用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不刻意雕琢,却能达到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如“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语言朴素自然,却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沉的意境,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具有更高23.《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答:《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不朽杰作,诗人屈原在其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意象来“寄情草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品格志向等,具体如下:屈原常以兰、蕙等香草自比,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诗人将江离、芷草、秋兰等披挂在身,象征着自己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学习,具备了美好的品德和才能,如同这些香草一样散发着芬“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木兰高洁,秋菊傲霜,诗人以饮木兰之露、餐秋菊之英来表明自己追求纯净、高洁的品德,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以草木的纯净来映衬自己内心的纯净和品德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申椒、菌桂比喻小人坏人,蕙苣比喻君子贤人,表达了屈原对美好政治理想的追求,希望能有更多的贤才与自己一起实现理想政治,同时也批判了当时楚国朝廷中小人当道,排挤贤能的现象,暗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诗人在这里种植留夷、揭车、杜衡、芳芷等香草,象征着他对培养众多美好品德和才能之士,共同实现理想社会的渴望,这些草木代表了他心中的美好愿景和政治“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兰皋”“椒丘”描绘出一个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和长着椒树的山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彷徨,也暗示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苦闷。“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诗人早晨从苍梧出发,晚上到达县圃,县圃中多植奇花异草,这里通过对行程和所处环境中草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奇幻、缥缈以草木表情感变化在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后的痛苦时,如“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诗人揽过柔软的蕙草掩面哭泣,眼泪沾湿了衣襟,这里的蕙草成为他抒发痛苦、悲伤情感的寄托。当诗人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时,“既替余以蕙骧兮,又申之以揽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因为佩戴蕙草、采集苣草而遭受挫折,诗人依然坚定地表示这是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草木在这里体现了他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坚定。四、论述题(共35分)24.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答:《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其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逍遥游》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想象奇幻丰富《逍遥游》展现了庄子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个奇幻绚丽的世界。如文中描写鲲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将鲲鹏的巨大和神奇描绘得令人惊叹,这种超乎寻常的想象超越了现实的局限,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艺术空间,使文章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庄子还想象出了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通过这些奇特的想象,庄子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对超越现实、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善用寓言故事《逍遥游》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如蜩与学鸠嘲笑大鹏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只能飞到榆树和枋树就停下来,它们无法理解大鹏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向南飞,通过这则寓言,庄子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局限于自身认知而无法理解伟大志向和境界的人。斥鸡笑鹏的寓言也是如此,斥媳在蓬蒿之间跳跃飞翔,自以为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和自由,它不明白大鹏所追求的广阔天地和高远境界,庄子借此进一步强调了不同境界的生物之间难以相互理解的道理,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满足于小知小见、小成小得的人,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夸张与对比手法的运用夸张:庄子在《逍遥游》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除了对鲲鹏巨大身形的夸张描写外,还有对时间的夸张,如“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通过这种夸张,突出了生命在时间维度上的巨大差异,强调了世间万物在存在形态和寿命等方面的悬殊,使读者对宇宙的广阔和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对比: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鲲鹏的巨大和高飞与蜩、学鸠、斥鸡的渺小和低飞进行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不同生物在能力和境界上的巨大差距,突出了庄子对高远志向和广阔境界的推崇;将朝菌、螅蛄的短命与冥灵、大椿的长寿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差异,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语言灵动优美《逍遥游》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通过这种疑问句的形式和长短相间的句式,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了一种灵动的美感,既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又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流畅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把鹏的翅膀比作垂天之云,形象地描绘出了鹏翼的巨大和壮观;赋予蜩、学鸠、斥媳等人的情感和思维,使它们能够像人一样《逍遥游》不仅仅是一篇充满奇幻想象和优美语言的文章,更是蕴含着深刻哲理的经典之作。庄子在文中提出了“逍遥”的思想,认为只有超越了世俗的功名利禄、是非观念和生死界限,顺应自然,达他通过一系列的寓言和形象的描写,层层深入地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自由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哲学问题,引导人们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这种深邃的哲理使《庄子》散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25.为什么说杜甫的七律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答:杜甫的七律被公认为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格律严谨:杜甫严格遵守七律的格律要求,在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一丝不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对仗工巧:杜甫的对仗不仅形式上工整,而且在内容和意境上也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他善于运用句法多变:杜甫在七律的句法运用上灵活多变,善于通过不同的句式组合和词语搭配来营造独特的艺术效果。他有时采用倒装句,如《秋兴八首·其一》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家国情怀: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的七律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家的破败和春天的荒芜,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亲人离散的思念,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个人感慨:杜甫的七律也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如《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年老多病、漂泊他乡的境遇,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愁苦和对人生的无奈,情感真挚深沉。情感层次:杜甫的七律情感丰富复杂,往往在一首诗中蕴含着多个层次的情感。如《登楼》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既有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又有对国家多难的忧虑,还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题材内容的广泛拓展社会现实:杜甫的七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涉及战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诸多方面。如《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以七律的形式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荒淫无道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百姓的苦难生活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自然景观:杜甫也善于以七律描绘自然景观,他的山水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还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如《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通过对泰山雄伟壮观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追求。日常生活:杜甫还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情感等纳入七律的创作题材,使诗歌更贴近生活。如《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描绘了诗人在江村的闲适生活,充满了生活气息。风格的多样化沉郁顿挫:这是杜甫七律最主要的风格特点,表现为情感的深沉蕴藉、表达的曲折含蓄和节奏的起伏变化。如《秋兴八首》组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个人身世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雄浑,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雄浑壮阔:杜甫的一些七律作品展现出雄浑壮阔的风格,以宏大的视野、磅礴的气势和豪迈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如《登高》《登岳阳楼》等,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天地、历史的沧桑相结合,使诗歌具有雄浑壮阔的意境。清新自然:杜甫也有一些风格清新自然的七律作品,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以细腻的笔触、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创作典范:杜甫的七律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光辉的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