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可借鉴的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经验分析_第1页
山东地区可借鉴的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经验分析_第2页
山东地区可借鉴的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经验分析_第3页
山东地区可借鉴的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经验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棉花作为重要经济作物,不仅是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提升,如何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农业生产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现代农业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棉花高产种植技术日益成熟,综合运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土壤管理和水肥调控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棉花的产量。同时,栽培管理工作中存在病虫害高发的情况,对棉花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还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体系,促进棉花高产。基于此,文章对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栽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棉花;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棉花的高产依赖于各项种植技术的应用。在种植工作中,多种常见病害均会对生产种植工作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病虫害的威胁不容忽视。还应积极探究棉花高产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素,运用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为棉花生产种植工作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1棉花高产种植技术1.1播种前准备山东省是棉花种植大省,棉花在山东菏泽地区广泛种植。当前为获得良好的棉花种植效果,必须在全面分析种植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可选用早熟或中熟、抗病能力较强的1代或2代品种,以保证棉花在生长季节能够充分发育,更好地适应菏泽地区的气候[1]。选好种子后,还应提前做好整地工作。在整地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采用现代化农业设备,提高整地效率和质量。整地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春季和夏季是棉花等作物最佳的深松时机。种植人员需选择整体平整、排水良好且适合棉花生长的种植区域进行深松工作,同时确保土地深松深度达到25cm以上,其不仅有助于根系的发育,还能改善土壤通透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为后期棉花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播种前,可以提前施入底肥,这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环节。根据推荐标准,每667m2可施加有机肥2000kg和复合肥50kg,为棉花后期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营造良好的植株生长环境,促进棉花的健康生长和高产。1.2促全苗、育壮苗1.2.1适时播种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适时播种是确保苗期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为了有效防止高温烧苗和低温冻害等情况可能对棉花生长造成的威胁,山东地区通常在每年的4月中上旬展开播种工作。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若采取营养钵育苗的方式,可以考虑在4月初提前播种,能够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更长的生长时间。同时还应选择在晴天播种,有助于确保土壤干燥,避免降雨导致土壤湿度过高,减少种子发芽不均匀情况的发生和病害风险。1.2.2播种密度播种时,应控制好播种密度,这是实现棉花高产的关键。不同的种植方式需要相应调整播种密度,以达到最佳生长效果。像地膜直播的种植方式,土壤肥力一般,播种密度一般可控制在1500~2000株/667m2;对于肥力较高的地块,播种密度可以适当提高至2000株/667m2,能够保证每株棉花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从而促进棉花的健康生长[2]。在采用营养钵育苗的情况下,播种密度的设置需根据肥力情况进行调整。对于肥力一般的地块,播种密度一般控制在2000~2500株/667m2;对于高肥力地块,播种密度可以提高到2500~3000株/667m2,以增强棉花的生长势,还能有效利用地块资源,实现高产。1.2.3合理播种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合理播种是确保苗期生长良好的关键。针对地膜直播,可选择播种后覆膜或覆膜后播种的方式。一般可选择播种后覆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按行距拉线开沟,并科学控制株距,落实播种工作。播种深度应保持在2~3cm,每穴可播2~3粒种子,并控制好所有种子的播种深度,以提高出苗率。播种完成后,在覆膜前喷施除草剂,以有效消灭杂草,随后再进行覆膜。覆膜时应确保平整,无褶皱,并紧贴地面,边角用湿土压实,防止膜面翘起,确保地膜的保温和保湿效果。营养钵育苗时,营养钵的高度可控制在10cm,直径为6~7cm。钵内的填充物有机肥与土壤的比例应控制在2∶8。所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腐熟的有机肥能够有效释放养分,从而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率,防止未腐熟的肥料引起植物生长问题或土壤污染。之后在摆放营养钵时,应确保上面平整,并进行细水浇灌。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基质充分湿润,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浇水时可以使用小棍插入钵底,帮助水分下渗,直至没有明显的积水,避免过量浇水所导致的种子腐烂或霉变。播种时,每个营养钵中应播种1~3粒种子,确保种子不过于密集,从而不会影响幼苗的生长空间和营养吸收。播种后,需覆盖一层湿细土,这样可以保持适宜的湿度,促进种子的发芽。同时,覆盖的土壤有助于防止杂草生长和保持温度,为种子的生长提供更有利的环境。按要求搭建棚架并覆盖地膜,四周压实,以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促进棉花健康生长。1.2.4苗床管理在棉花种植过程中,苗床管理是确保苗期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地膜直播,在地膜直播过程中,管理措施的细致度与及时性至关重要。出芽后,应在晴天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开孔放苗,以避免高温导致苗木被烧死的情况。通过适时开孔,可以让阳光透入,提高土壤温度的同时,降低高温对幼苗的直接伤害。待子叶表面水分蒸发后,应利用湿润的细土封严孔洞,以保持地膜的增温和保墒效果。这样能够为幼苗提供一个温暖且湿润的环境,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当苗出齐后,应及时进行间苗,去除较弱的苗木,保留较为健壮的苗,每穴留2棵壮苗。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植物之间的竞争,提高幼苗生长的稳健性。在定苗时,如果发现有缺苗现象,应就近选择双苗中的一棵进行保留;如果两个穴位都缺苗,则可以使用营养钵进行补栽,以保证整体栽植密度符合标准,提高田间管理的效率。对于营养钵育苗,在苗出齐后,首先要开口进行通风,以调节温度。可以先打开两端的通风口,再逐步打开两侧,控制风口的大小由大到小。这种渐进式的通风措施有助于适应外部环境,减少对幼苗的冲击。待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可以在白天揭膜以增加光照,晚上再盖膜,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幼苗的生长。在移栽前一周,可全天不盖膜,以增强苗的适应能力。但是,如果遇到寒潮天气,仍需坚持盖膜,确保苗床环境稳定,直到苗栽完,方可揭膜。苗出齐后,建议在晴天进行间苗,保留每钵1株壮苗。在苗变红后,应及时浇水,确保浇透,但要避免大水漫灌,应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促进苗的健康成长。1.2.5适时组织移栽在营养钵育苗的过程中,待苗长出3~4片真叶时,临近5月初,可以及时组织移栽。移栽时需要按照标准的行距开沟,并使用尺子确保株距的准确性。移栽过程中,建议将营养钵的2/3处覆土,保证苗的根系能够顺利与土壤接触。浇水后,待水下渗,再做好覆土,并将土面整平,以促进苗木的生长[3]。1.3大田栽培管理1.3.1蕾期管理始蕾期,棉花苗长出7~8片真叶,可及时喷施生长调节剂,主要以轻控为主,以促进棉花的健康生长和蕾期的发育。当种植密度超过2000株/667m2时,则需要及时打掉多余的营养枝,以减少养分的浪费。若种植密度低于2000株/667m2,则应保留2~3个营养枝,以保持增产的优势。若天气比较干旱,可采取隔沟轻浇水的方法,以避免土壤过于湿润而影响根系生长。中耕时,应深开沟追施蕾肥。若前期所施入的底肥不足,则可以使用三元复合肥,每667m2施用30kg,同时配合施用20kg尿素,以促进株体的壮大和提高产量。中耕时还应同时配合培土,形成垄形,并注意清理排水沟渠,以确保良好的排水和通气条件。1.3.2花铃期管理棉花的花铃期管理中,合理施肥和水分管理是促进棉花高产的关键。初期可追施花铃肥,具体可施用尿素15kg/667m2;当坐2个棉桃时,可增加到20kg/667m2。施肥可在距棉株25~35厘米处开沟施肥,然后将沟封闭。在干旱季节,推荐在初花期施入一次肥料,以满足棉花的生长需求;而在多雨季节,可以适当延后施肥,待坐1~2个棉桃后再施,以避免肥料流失和影响根系吸收。初花期,使用缩节胺原粉可以有效防止棉花旺长。具体方法是使用1.5~2克/667m2的缩节胺原粉,兑水稀释后进行喷雾。到了盛花期,主茎打顶后1周,建议使用2.5~3克/667m2的缩节胺原粉进行喷雾。7月下旬,可进行主茎打顶。当每667m2保持约2000株时,每株留果枝14~17个;当每667m2保持2500~3000株时,则每株留果枝13个。在打顶时应打去1叶1心,确保营养的集中供给。此外,主茎和枝叶下的赘芽、疯杈等应及时抹掉,减少养分的浪费。1.3.3初絮期管理在棉花的初絮期,同样需要加强管理,合理控制水分并做好施肥工作。该时期如遇干旱天气,应勤浇水,以促进棉花早熟和增加铃重,并切忌大水漫灌。在棉叶出现早落和变黄时,可及时喷施叶面肥。具体可使用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8月下旬,该时期应去除棉株第3果枝下的主茎、老叶和空果枝,以改善植株的通风和增加透光性,并促进棉花吐絮。9月初,还应及时摘取发黄的老熟株。1.4及时组织采摘棉花吐絮成熟后,还需要及时组织采摘,以确保所获得的棉花质量有保障且产量高。通常可以将收花间隔控制在1周左右,以便充分采摘每次成熟的棉花。实际收获时,可结合具体的品种、用途及质量等因素,做好分类采收,确保不同类型的棉花能够得到合理处理。吐絮不完全的棉花,可延长采收时期,等到其完全成熟后再进行采摘,以保证棉花的品质。后期注意运输过程中不要坏棉花,维护原棉的质量,同时做好合理存储工作。2病虫害防治2.1农业防治防控病虫害,应科学选择棉花品种。菏泽地区应注意首选抗病虫害、抗枯萎、抗旱等特性的棉花品种,以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种子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发芽率和健康度。综合考虑其适应性。例如,在蒜(麦)田套作棉区,可以选择高产优质的杂交棉品种,如鲁棉研24号、鲁H424等,或选择单株生产能力强的常规棉品种;在蒜(麦、油)后直播棉区,则可以选择优质的早熟短季棉品种,如鲁棉532、鲁棉241等,以便在短期内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前期在选择合适的种子后,还应使用适当的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以防控病虫害。例如,防控蚜虫和红蜘蛛,可以选择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剂量为1035~1380mL/100kg种子;或者使用70%噻虫嗪分散粉剂,剂量为450~600g/100kg种子;针对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可使用47%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乳剂,剂量为444~1000g/100kg种子[4]。已包衣的种子应充分晾干,但切忌曝晒,以防止有效成分的降解和种子质量下降。另外,应注意合理轮作,像枯萎病、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应与非锦葵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减少病害的发生。在进行精细整地时,还需及时清除荒地、田埂和渠边的病虫残体和杂草,以降低害虫的越冬基数。2.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有效控制棉花虫害的策略之一,实际操作时,可进行色板诱虫。例如,针对棉蓟马等害虫,利用其趋蓝色的特性,在棉田周边悬挂蓝色诱虫板。建议悬挂数量为15~25片/667m2,此时的效果最佳。蚜虫等害虫有趋黄色的习性,待棉蚜迁向棉田时,开始悬挂黄色诱虫板。2.3生物防治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生物防治是保护作物健康、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的重要方法,当前其在应用时能够较好地替代化学药物,科学展开病虫害防控工作。在实际进行防控工作时,可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在棉田边缘或条带种植蛇床子、百日菊、波斯菊等显花植物,以引诱和涵养天敌,增强其对棉蚜、棉铃虫、棉叶螨和棉盲蝽等害虫的控制能力。对于苗期蚜虫,当田间天敌单位与蚜虫种群的比例大于1∶120时,可以不施药,依靠天敌自然控制蚜虫数量;在棉铃虫常发区,棉田周边种植玉米、苘麻条带,诱集棉铃虫成虫产卵,并对其集中杀灭。可以加强对生物农药的应用。当百株棉花中低龄幼虫量超过10头时,可以运用生物防治措施展开虫害的防控。像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对于棉铃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适合在幼虫期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专门针对棉铃虫的病毒,能有效减少虫口密度;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杀虫剂,能够通过影响昆虫消化系统来杀死幼虫,适合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使用。2.4化学防治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应加强对化学药物的合理应用。例如,针对枯萎病与黄萎病的防治,可使用32%唑酮·乙蒜素乳油,用量为41.6~62.5mL/667m2;20g/L氨基寡糖素水剂用量为100~150mL/667m2;1.2%辛菌胺醋酸盐的用量为150~250mL/667m2;若棉叶螨发生点片或有螨株率低于15%时,可选择挑治中心株。若有螨株率超过15%,则需进行全田防治。药物可选择20%乙螨唑悬浮剂,用量为8~10mL/667m2、30%甲氰·炔螨特乳油40~60mL/667m2、5%阿维菌素乳油12~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