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红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文本定位:本课属于“青春激扬”单元,与《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同构成青春主题的诗歌序列。《红烛》是闻一多早期代表作,体现了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2.内容解读:诗歌以“红烛”为核心意象,通过象征、比喻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炽热情感和献身精神。核心素养目标诗歌语言凝练优美,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和建筑美。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凝练优美的语言,体会其音乐美和建筑美。学习象征、比喻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红烛”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献身精神比较《红烛》与其他青春主题诗歌的异同,提升比较分析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中蕴含的青春激情和献身精神,提升审美情趣。尝试创作以“青春”为主题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背景,感受五四时期青年的精神风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闻一多及其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思考:你如何理解“红烛”这一意象?你认为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2.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闻一多照片、诗歌朗诵音频。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课堂环节课堂环节一、课程导入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蜡烛谈起,引入红烛这一意象,进而提问学生:红烛除了作为喜庆的象征外,还蕴含着哪些深层的意义?这样的导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他们思考红烛与诗歌主题之间的关联。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他开始发表新诗,并留学美国。他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并在新诗创作上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具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闻一多的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2.创作背景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下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他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深层根基。诗集《红烛》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献身精神。三、诗歌朗读与感知1.朗读指导教师先播放诗歌配乐,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如:“红烛啊!”(语调深沉,饱满,上扬)“不误,不误!”(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既制了,便烧着!”(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烧吧!烧吧!”(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拉长音)“也救出/他们的灵魂”(语气坚定而有力)“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2.整体感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提问学生: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可能回答:诗歌主要写了红烛的燃烧和牺牲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红烛的赞美和讴歌,以及自己愿意像红烛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四、诗歌内容分析1.诗歌开头诗歌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几句,诗人以呼告的形式,直接对红烛进行赞美,并引出自己与红烛的对比。通过“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像红烛一样赤诚、热烈的情感。2.红烛的困惑与诗人的醒悟接着,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对红烛的燃烧产生了困惑:“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诗人对红烛的燃烧过程产生了疑问,认为红烛的燃烧是一种自我牺牲的行为,而这种牺牲似乎并不值得。但随后,诗人又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否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诗人理解了红烛的燃烧是自然的、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红烛的燃烧不仅是为了照亮自己,更是为了照亮他人、照亮世界。这种理解让诗人对红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赞美。3.红烛的奉献精神与诗人的自勉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美了红烛的奉献精神:“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诗人通过红烛的燃烧,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献身精神。他认为,红烛的燃烧就像自己的人生一样,应该为了照亮他人、为了拯救世界而燃烧自己、奉献自己。同时,诗人也通过红烛的燃烧来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既制了,便烧着!”诗人愿意像红烛一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燃烧自己、奉献自己。4.红烛的流泪与诗人的感悟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又通过红烛的流泪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对红烛的流泪产生了疑问,认为红烛既然已经燃烧了,就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不应该再流泪。但随后,诗人又理解了红烛的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诗人认为,红烛的流泪并不是因为害怕自己的燃烧,而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光芒会被残风所侵扰、所熄灭。这种理解让诗人对红烛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红烛的流泪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就像红烛一样,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来侵扰我们的光芒和梦想。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和挫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五、诗歌艺术特色分析1.意象鲜明诗歌中红烛的意象贯穿始终,诗人通过红烛的燃烧、流泪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红烛作为诗歌的核心意象,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2.语言凝练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中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设问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3.情感真挚诗歌中充满了诗人对红烛的赞美和讴歌,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献身精神。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热情和执着。4.结构严谨诗歌的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布局,将诗歌的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同时,诗歌中还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突出。六、诗歌鉴赏与讨论1.诗歌鉴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可以从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也可以结合闻一多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鉴赏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闻一多诗歌的特色和风格。2.讨论与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红烛在诗歌中象征着什么?它代表了诗人的哪些情感和思想?诗人通过红烛的燃烧和流泪来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悟和人生哲理?你认为诗歌中哪些语句最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为什么?你认为闻一多的诗歌有哪些特色和风格?这些特色和风格是如何在《红烛》中体现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七、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课堂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诗歌《红烛》。通过朗读、感知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以及艺术特色。同时,我们也通过讨论和思考进一步理解了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研读闻一多的诗歌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2.作业布置背诵《红烛》这首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阅读闻一多的其他诗歌作品,如《死水》等,并撰写一篇关于闻一多诗歌特色的短评或小论文。搜集关于闻一多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的资料,准备在下次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学后反思学后反思评价不足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理解程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表达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河西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鹰潭市2025届第二学期高三4月综合测试(二)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宁波市镇海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中考热身练习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兰州工业学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重点中学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客户关系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阜新二中2025年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学区2025届初三下第二次测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冲刺预测卷(六)生物试题含解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学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财务比率分析表模板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酒厂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某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汇报PPT模板框架
- 术前停药指南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报告
- 水资源利用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静脉给药错误演练脚本
- IE动作MOD法培训资料
- 一汽解放维修手册说明书
- 禽流感人流感人间禽流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