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
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
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
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
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
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zhcny。chanhubi
(1)出示生字词卡:振欲蝉忽闭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
黄牛背干引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
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搬。”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
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一一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
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说说“振”“槌”的意思。
振---振动撷---树荫
教师补充;“林槌”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简析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生活,多
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难点: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比一比谁能读准课题?[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
的读音。
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宇音,读顺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古诗(谁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讲了鸟?读给大家听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
瞧(师指画面),你想说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学生读出:花落知多少。)
学到这里,一个疑问难住了老师: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小朋友读读
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
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占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
A、分小组说;B、指名说。
2、指导背诵。
写字指导(前5个)
1、学生自己看田字格里的字,观察各个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及写法。
2、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重点指导“声、处”的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三」
古诗两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大,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犬。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占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
读音。
㈡、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书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
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
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
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附、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
说。)
2、指导背诵。
㈤、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㈡、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
舌音“村”。)
㈢、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㈣、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
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
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的、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四」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
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
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
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
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同桌试讲,共同纠正。结合讲解板
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
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问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1)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
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一一秋”、“种一一收”、“一粒粟一一万颗子”的对比,感受
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
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四.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
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五」
古诗两首《春晓》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觉”、“知”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
个字只识不写。学习“见”“矢”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背诵《春晓》
教学难点
理解眠、觉、晓等字的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
1、感受春天的美丽。
(1)由练习1春天图片引入,由旧知做起点。
这幅图描写的什么季节?书上怎么说的,咱们一起背一下。
生:春天。“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2)出示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景色和特点。
师:对,这是春天的图画。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幅图,你从哪儿看出春天来
了?
请学生单个说,然后再请学生完整地说出图画。
(设计目的:现在是秋季,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春天的特点和美丽。这个
环节就是为学生融入到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之美所做的铺垫。)
2、出示古诗图,以讲故事的形式渗透诗的意思。
师:春天多美呀!我们都喜欢春天,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也被春天陶醉了。他们
写出好多好多诗文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出示图
师:看,这位就是唐代大诗人盂浩然。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他刚刚从杳曲的梦
中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淡淡的花香,清脆的鸟叫,还有那
些被雨水梳洗变得鲜艳的花草,真让他心旷神怡;可是再•看到那些被昨夜风雨打
落的花瓣,乂令他无限惋惜。大诗人把这种感受和景色写入诗中,就是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春晓》里。
3、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春晓的晓是早晨的意思,那春晓就指什么。
学生: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二、初读古诗,学习诗中生字。
1、初读古诗。
师:这首诗的内容就在老师发给大家的书页纸上。
要求:(1)认真挣一拼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2)遇到不认识的圈出来,多读两遍。
学生开始读古诗。
2、学认三个生字。
师:孩子们,谁来拼读一下诗中的三个字宝宝。
(1)请带着拼音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你也跟着拼读一次。
(2)谁能不带音直接认读三个字宝宝。
(3)你觉得哪个字宝宝最好记。
(4)不带拼音在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
1、检查读的准确。
2、找出几句话。分句练读。
四、学习理解课文。
1、师:孩子们,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学生说,老师板书:鸟,画,风雨
2、师:春天,鸟儿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说,找到诗句“处处闻啼鸟”。
指导朗读:如果你听到叽叽喳喳悦耳动听的鸟叫,心情如何?
学生说出心情,并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去读”处处闻啼鸟”。
3、师:诗中所描写的花儿又怎么样呢?
学生说,并找出“花落知多少”
师:为什么有这么多花落下来?
学生找出“夜来风雨声”
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多花被风雨打落下来,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练读这两句。
五、想象朗读全文。
1、师:孩子们,老师也想为大家朗读一遍古诗。请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
象诗中的美丽景色。
学生说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次重温诗意。
学生自由练读,单个朗读。
2、背诵练读。
六、配乐朗诵。
师:如果配上音乐,这个春天的早晨就更美了。你就是大诗人,来美美的读一
读吧。
请最优秀的孩子朗通读。
七、扩展介绍其他春天的古诗。
八、板书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诗两首《草》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原、岁、尽、吹”4个生字。认识“离、枯、荣、烧、尽”4个
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草》,背诵《草》。
教学重点
背诵《草》
教学难点
理解离离、岁、荣、尽等字的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
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叶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
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
三、自读课文,指导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i,后一个“一”
读丫@(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
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第一行:教师讲解“离离”、“原”的意思。指名读,说说这行诗讲什
么。还可以怎么讲?(茂盛的野草长满了整个原野。或:多茂盛啊!原野上的野
草!或:原野上的野草长得多么茂盛啊!)学生练说。
第二行:“岁”是叶么意思?“一岁”呢?(一年)“一枯荣”的意思:一次
枯萎,一次茂盛。谁能把这行诗的意思讲出来?讨论,叙述:野草每年的秋冬都枯
萎一次,春夏季节又一次茂盛地生长起来。
同桌互讲第一句的诗意,再齐读两遍。
第三行:“尽”是完的意思。野火指荒山野地燃烧的火。“烧不尽”呢?(烧
不完)讨论后叙述: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
第四行: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呢?(春风吹又生)第四行讲什么?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春风一吹,野草又会生长起来。)
同桌把第二句串起来说一说,再读两遍。
五、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齐读,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这首诗第一句讲野草的什么?(讲野草生长的特点一年生的植物,春夏生长
茂盛,秋冬枯萎。)
诗的第二句赞扬野草的什么?(赞扬野草的生命力很强野火烧不尽。)
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I。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岁一枯荣”中的两个“一”,读时声调不同,前面的读第二声,后面的
读第四声。)
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淖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
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
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原:半包围结构,“厂”字里面是“白”,“小”上下结构。横短撇长,里面
部分要冲出包围。
岁:上下结构,由“山”“夕”上下构成,山字头,扁而宽,夕字靠上。
火:独体字,注意笔顺。
吹:左右结构,口字旁,靠上写欠字撇头长,横钩短,人偏左,捺画起笔高。
尽:竖撇稍直,捺画伸展,两点上下呼应。
六、板书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力顽强)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六」
学习《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我依然采取了让学生搜集材料、小组合作学习
再共同交流的方式。然而,由于学生与这首诗第一次接触,诗中所描写的美境感性
认识又少,且部分学生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所以,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特别是对诗的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理解更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对文
章中心思想的把握。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学方式。
1、运用课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本课时,针对学生了解河(海)面渔火知识过少和“灯光”与“满河星”
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的特点,结合“根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的要
求,我从网上下载了多媒体课件:在漆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
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从远处缓缓驶来,那情景非常宁静;阵阵微风漾起层层细
浪,原来那点亮光散开成河面闪烁的星星,乂是多么迷人。以动画演示画面,不但
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灯光”与“满天星”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
2、教师范读,强化诗所烘托的意境。
受前两首诗的影响,特别是当学生看到“月黑”、“孤光”、“一点”等词
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首诗表达的也应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其实
不然。为强化诗所表达的意境,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
老师范读文章,边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通过老师的范读和课件演示,同学们悟出
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夜色中水面渔火景象的赞美。
在学生理解诗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又要求孩子们各自背诵了查慎行的
一首诗作结。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记、运用、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1、插图、录音机。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1、同学们,这是叶么?
(出示知了图)
蝉(正音)
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
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
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
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
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
(放录音)
5、出示课题:
所见
(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
6、读课题:
所(正音)
理解“所见”。
(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
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
归纳方法,自由读
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
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
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
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
7、齐读。
三、识字写字
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
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
正音。
2、真棒、假如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
(出示小黑板)读词。
(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
一个句子吗?
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如我们要写它的话,耍注
意些什么?
(观察、汇报)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指导书写)
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
四、理解词语、诗句
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1、玩游戏:
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檄)。
说规则,理解“林槌”。
2、玩游戏:
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
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檄一忽然闭口立”。
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
质疑。
4、表演读诗。
五、指导读书
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
感人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檄。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I」立。
引导。
2、齐读古诗。
六、背诗
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
能不能读出来。
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
2、擦字(牧童、林槌、意欲、忽然)背。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八」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
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
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根据拼音、注糅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老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
3、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
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
的对话。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
注释理解)。
(2)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在异乡)
(3)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
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
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
(4)我们班有很多随父母来到这读书的孩子,离开家乡的你们想家吗?你想
起了谁?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5)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内秋
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
(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
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
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质疑:
①“知”宁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
(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
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
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pck分析: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
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
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
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
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3、男女赛读。
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6、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
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通过游戏
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
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
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真题汇编】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综合题】
- 2025年新版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一套】
- 2025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夺分金卷】
- 2025新入职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A卷)
- 2025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B卷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满分必刷】
- 2024-2025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医学统计学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2025届中考预测密卷(2)(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冷却塔维修施工方案
- 航天发射场智能化-深度研究
- 信息时代背景下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研究
- 旅游业员工工资保障措施建议
- 班组长、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表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79课件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
- 2025年江苏省江宁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高钛渣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