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给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给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给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给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第二章设计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第一节设计水量计算

第二节给水处理流程确定

第三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第一节加药间

第二节配水井

第三节混合设备

第四节絮凝池

第五节沉淀池

第六节滤池

第七节消毒方法

第四章净水厂工艺计算

第一节加药间设计计算

第二节配水井设计计算

第三节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第四节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第五节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第六节V型滤池设计计算

第七节消毒和清水池设计计算

第八节二级泵站

第五章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

v第一节水厂平面布置第

二节水厂高程布置计算

第三节净水管道水力计算

第四节附属建筑物

第五节净水厂绿化与道路

第六章净水工艺自动化设计

1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一、地理条件:地形平坦,稍向西倾斜,地势平均标高22m(河岸边建有防

洪大堤)。

二、水厂位置占地面积:水厂位置距离河岸200m,占地面积充分。

三、水文资料:河流年径流量3.76—14.82亿立方米,河流主流量靠近西岸。

取水点附近水位:五十年一遇洪水位:21.84m;

百年一遇洪水位:23.50m:

河流平常水位:15.00m:

河底标高:10m。

四、气象资料及厂区地址条件:全年盛行风向:西北;全年雨量:平均63mm;

冰冻最大深度1m。厂区地基:上层为中、轻砂质粘土,其下为粉细沙,再下为

中砂。地基允许承载力:10—12t/m2。厂区地下水位埋深:3—4m。地震烈度位

8度。

五、水质资料:浊度:年平均68NTU,最高达3000NTU;PH值:7.4—8.6;

水温:4.5-21.5℃;色度:年平均为11一13度;臭味:土腥味;总硬度:123.35mg/L

CaCO3;溶解氧:年平均10.81mg/L;Fe:年平均0.435mg/L,最大为0.68mg/L;

大肠菌群:最大723800个/mL,最小为24600个/mL;细菌总数:最大2800个/

mL,最小140个/mLo

六、水质、水量及其水压的要求:

设计水量: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在原地下水源继续供水的情况下,每天还需

5万立方米。

水质: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水压:二级泵站扬程按50米考虑。

第二章设计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第一节设计水量计算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

以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滤池冲洗和澄清池排泥等方面。

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5%,则设计处理

量为:

44333

Q(1a)Qd(15%)5105.2510m/d2187.5m/h0.61m/s

式中:Q-----水厂日处理量;

a——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

5%;

Qd-----设计供水量(m3/d),为5万m3/do

第二节给水处理流程确定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本设计以地

表水为水源,为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

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净水工艺流程如卜.:

2

笫三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第一节加药间

一、药剂溶解池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泡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

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

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

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

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

二、混凝剂的选用与投加

1、混凝剂的选用

混凝剂选用:碱式氯化铝[Aln(OH)mCl3n加],最大投药量为30mg/L。

2、混凝剂的投加

本设计采用自动投药设备JZM630/1.6,一用一备。

三、加氯间

设计加氯间时,须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

0)加氯间靠近滤池和清水池,以缩短加氯管线的长度。水和氯应充分混合,

接触时间不少于30min<,为管理力便,和氯库合建,

0)加氯间和氯库应布置在水厂的下风向。该水厂所在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加氯间应设在水厂的东南部。

0)加氯间的氯水管线应敷设在地沟内,直通加氯点,地沟应有排水设施以

防积水。输送氯气的管使用无缝钢管,输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水管使用橡胶管,

给水管使用镀锌管。

④)加氯间和其池工作间隔开,加氯间应有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

加氯间和值班室之间应有观察窗,以便在加氯间外观察工作情况。

6)加氯机的间距约0.7m,一般高于地面1.5m左右,以便于操作,加氯机

(包括管道)不少于两套,以保证连续工作。称量氯瓶重量的地磅秤,放在磅秤

坑内,磅秤面和地面齐平,使氯瓶上下搬运方便。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

设备。加氯间的给水管应保证不断水,并且保持水压稳定。加氯间外应有防毒面

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防毒面具应防止失效,照明和通风设备应有室外开关。

第二节配水井

配水井体积为160m3,平面尺寸为10mX4m=40m2,水力停留时间T=4min,

有效水深4m。

第三节混合设备

3

为提高混合效果,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加药点设在混和器进口处,并增加

药液扩散器,使混凝剂在管道内很好的扩散,形成均匀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具

有投资较低,无需额外提供能源,易于安装,无需经常维修,混合效果好的显著

优点。

第四节絮凝旭

絮凝过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而形

成更大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

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折板絮凝、栅条(网格)絮凝、和穿

孔旋流絮凝等。

根据各种絮凝池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本设计选择往复式隔板絮凝

池。

第五节沉淀泡

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

泥效果好等特点。

第六节滤池

从实际运行状况来看,V型滤池由于采用气水反冲洗技术,它与单纯水反冲

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1、较好地消除了滤料表层、内层泥球,具有截污能力强,滤池过滤周期长,

反冲洗水量小特点。可芍省反冲洗水量40〜60%降低水厂自用水量,降低生产

运行成本。

2、不易产生滤料流失现象,滤层仅为微膨胀,提高了滤料使用寿命,减少

了滤池补砂、换砂费用。

3、采用粗粒、均质单层石英砂滤料,保证滤池冲洗效果和充分利用滤料排

污容量,使滤后水水质好。

根据设计资料,综合比较选用目前较广泛使用的V型滤池。

第七节消毒方法

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

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其方法分化学法与物理法两大类,

前者往水中投加药剂,如氯、臭氧、重金属、其他氧化剂等;后者在水中不加药

剂,而进行加热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经比较,本设计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滤后消毒。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

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加氯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

续消毒杀菌作用。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

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内目前在净水处

理方面应用尚不多。

第四章净水厂工艺计算

第一节加药间设计计算

一、设计参数

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

混凝剂的最大投药量a=30mg/L,药的容积的浓度按c=15%考虑,混凝剂每日配

制次数n=3次。

二、设计计算

4

三、1、溶液池

3

容积:W1aQ—302187.5——--------3.5m

417cn417153

式中:一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本设计取30mg/L;

Q一设计处理的水量,2187.5m3/h;

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

取15%;

n一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3次。

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高采用1.0m,尺寸为

LBH2.0m2.0m1,5m,高度中包括超高0.5m,置于室内地面.上。溶液池实

际有效容积:W2.02.01.04m:满足要求。溶液池池底设DN200的排渣管一

根,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

2、溶解池

容积:W0.3W0.33.51.05m3

21

式中:W2一一溶解池容积(m3),一般采用(0.2-0.3)Wi;本设计取0.3Wi。

有效高采用1.0m,超高0.5m,总高1.5m,池底坡度采用0.02,平面尺寸

23

2.0mX2.0m,面积4.0m,则实际总体积为WP=4.0m,满足要求。溶解池底部

设管径DN200的排渣管一根,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

腐)。每池设搅拌机一台。选用ZJ-700型折桨式搅拌机,功率为4KW,转速为

85r/min。

3、药剂仓库

(4)药剂仓库计算:

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应连在一起,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期间7-15d用量计算。

仓库内应设有磅秤,并留有1.5m的过道,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的方便。

混凝剂选用精制硫酸铝,每袋质量是40kg,每袋的体积为0.7凶.502m3,药

剂储存期为15d,药剂的堆放高度取1.5m。

Q24atQut

N-----------------0.024-----

硫酸铝的袋数:公式为:I。。。wW

式中,Q-水厂设计水量,m3/h;a-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t-药剂的最大

储存期,d:

W每袋药剂的质量,kg;

21R7sanis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N0.024591袋。

40

NV

A

H1

有效堆放面积A:公式为:

式中,H-药剂得堆放高度,m;V-每袋药剂得体积,m3;e堆放孔隙率,

5

袋堆时e20%

x将te俎A5910.70.50.2_.2

代入数据得:A-------------------------34.4o8rr

1.510.2

4、计量设备

5外g,右H3.521000.

投药管流量:q〜八…0nn.0Q81L/S

243600

查表得投药管管径;d25mm,相应流速为0.50m/s。

第二节配水井设计计算

一、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5.25104m3/d0.61mJ/s36.45m3/min

水力停留时间:T5.0min

二、设计计算

配水井体积:VQT36.455.0182.29m3;

配水井平面尺寸:10m4m40m2;

[8229

有效水深:H—:—4.56m20超高取0.5m,则井深为5.06m。

40

配水井出水处设溢流堰,采用渠道与絮凝池连接,渠道宽b=1.0m,流速取

v=1.Om/s,则有效水深为

h—0,610.61m,取0.7m

bv1.01.0

超高取0.3m,渠道深H'(0.70.3)m1.0mu配水井设DN=1200m的溢流

管,溢流水位10.0m,放空管直径DN=800mm

第三节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一、设计参数

考虑设絮凝池2座,混合采用管式混合。设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

3

为50米。进水管采用两条,设计流量为Q0.6120.305m/So本设计推荐采

用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式静态混合器示意图见图1。

静态混合器6

图1管式静态混合器计算草图

二、设计计算

1、设计管径

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设计流量q00610.305m3/s;

7T-2-

则静态混合器管径为:

0.62m,本设计采用D=650mm,此时流速为

v=0.92m/s;

2、混合单元数

按下式计算

N2.36v05D032.360.92050.650,32.74,本设计取N=3;

则混合器的混合长度为:

L1.1DN1.10.732.15m

3、混合时间

4、水头损失

22

h0.118494n0.1184°圾30.22mv0.5m,符合设计要求。

d0.65

5、校核GT值

G尸I98000.22—899sL在700-1000S,之间,符合设

^1.141032.34

GT8992.3421042000,水力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节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一、设计参数

4333

设计进水量Q(1a)Qd5.2510m/d2187.5m/h0.61m/s

絮凝时间:T=20min

池内平均水深:Hi=1.8m

超图:H2=0.3m

池数:n=2

隔板转弯处的过水断面面积取廊道断面面积的1.2-1.5倍。

二、设计计算

1、计算总容积

QT2187.520

730m

6060

7

2、每池净平面面积

分为两池,每池净平面面积:F=工二匹;2。3m2

nH121.8

3、池子宽度B

按沉淀池宽取B=10m«

4、池长

203

池长(隔板间净距之和)L,20.3m

10

设计中取21m。

5、隔板间距

絮凝池起端流速取v0.5m/s,末端流速取v0.2m/s,首先根据起、末端流

速和平均水深算出起、末端隔板间距,然后按流速递减原则,决定隔板分档数和

各档隔板间距。隔板间距按廊道内流速不同分成6档:

Qi0.61…

ai-----------------------0.34m

nvH20.518

0.61八“

Qi--------------0.85m

a2------

nvH20.21.8

隔板间距按廊道内流速不同分为6档:

Vi=0.5m/s,v2=0.4m/s,v3=0.35m/s,v4=0.3m/s,v5=0.25m/s,v6=0.2m/s

取0.3m,则实际流速vj0.57m/s,按上法计算得:

按上法计算得:

as0.4m,V2,0.425rr/s

a30.5m,V3'0.34rr/s

a40.6m,V4'0.28rr/s

as0.8m,vs'0.21m/s

a61.0m,ve'0.17nVs

每一种间隔采取5条,则廊道总数为30条,水流转弯次数为29次。则池子

长度(隔板间净距之和):

L'5(a1a2a3a,asa^)5(0.30.40.50.60.81.0)18m

取隔板厚度0.2m,则池总长L180.22923.8m

6、水头损失

按廊道内的不同流速分成6段后进行计算。各段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hiS日

2gGR.

式中:Vi------第i段廊道内水流速度(m/s);

vo一一第i段廊道内转弯处水流速度(m/s);

8

Si——第i段廊道内水流转弯次数;

——隔板转弯处局部阻力系数。往复式隔板(180°转弯)=3;

L一一第i段廊道总长度(m);

R--第i段廊道过水断面水力半径(m):

G——沆速系数,随水力半径Ri和池底及池壁粗糙系数n而定,

通常按曼宁公式计算,C,1呼。

n

第一段水力半径:

Hi0.32

RDi------------------------0n.13Qm

a.2Ht0.322

絮凝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及砖组合结构,外用水泥沙浆抹面,粗糙系数

n0.013,

11/61[冶

流速系数:G-R-------0.1352.41

n0.013

隔板转弯处的过水断面面积取廊道断面面积的1.5倍,则第一段转弯处流

速:

Qi0.61

Voi-----------------0.377m/s

1.5naiH1.E20.31.8

第一段廊道长度:L5B52030m

第一段廊道内水流转弯次数:&5

则絮凝池第一段的水头损失率

0.3772(0.5)2

hiSiL,35-----------------V一1000.1095m

2g丁2凡29.852.4120.13

将各段水头损失计算结果列表如表4--1所示

表4-1各管段Z〈头损失计算

段数SnLnRnV0VnCnhn

151000.130.3770.5052.410.1095

251000.180.2820.4057.800.0612

351000.220.2260.3559.770.0394

451000.230.1880.3060.210.0273

551000.290.1400.2562.580.0152

64800.400.1130.2066.020.0099

hhn0.2625m

9

7、GT值计算

水温T15°c,1.1410(Pa/s)

p7:98000.2625

GV斤\136s

GT43.36206052037

45

GT值在1010范围内,说明设计合理。

第五节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一、设计参数

设计水量:Q5104m3/d,分设2池,水厂自用水量为酩则每组设计水量

C1500001.053/unon3/

Q=__________=1093.75m/h=0.30m/s

224

表面负荷:Q/A=38.4m3/(m2/d)

沉淀时间:T尸2h

沉淀池水平流速:v=0.010m/s

二、设计计算

1、沉淀池表面积

1093.7524”,

A-----------------=684m

38.4

2、沉淀池长

L-3600vT,=36000.0102-72m

3、沉淀池宽

B=—=9.5m,设计中取10m0

72

4、沉淀池有效水深

H=QT=1093,75?=32m采用3.5m(包括保护高)

BL9.572

5、放空管直径

沉淀池放空时间按5h计,则放空管直径

(OJBLH^[0.79.5723.2必

d=\=J=0.22m,采用DN=300mmo

vTV53600

6、出水渠深度

出水渠断面宽度采用0.6m,出水渠起端水深

I0.302

H=1.730-----------7=063m

'9.80.6

为保证堰口自由落水,出水堰保护高采用0.12m,则出水渠深度为0.75m.

10

7、水力条件校核

沉淀池长度L与宽度B之比:L/B729.57.64,满足要求:

沉淀池长度L与深度h之比:L/h72/3.222,510,满足要求;

水流截面积9.53.230.4m2

水流湿周=9.5+23.2=15.9m

304

水力半径R=^=1.912m

15.9

v20.0102工

弗劳德数F===1.1510

rRg1.9129.81

弗劳德数介于0.0001-0.00001之间,满足要求。

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采用穿孔布水墙。穿孔墙上的孔口流速采用0.15m/s,

则孔口总面枳为0.30/015=2.00m2o每个孔口尺寸定为15cm8cm,则孔口数为

2.00/0.150.08=167个。

第六节V型滤池设计计算

一、设计参数

33

设计处理水量:Q(1a)Qd2187.5m/h0.61m/s

滤速:v12m/h;

强制滤速:m/h:

第一步气冲冲洗强度qp15L/(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