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从历史发展趋势看,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的众多城市A.增强了领主力量 B.助长了教会的扩张C.壮大了割据势力 D.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2.下列不属于加纳、马里、桑海的共同点的是A.都位于西非 B.都有丰富的黄金资源C.都出口象牙和奴隶 D.都积极参与环印度洋贸易3.某大洲的土著居民培育了现代人常食用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农作物,修建了宏伟的金字塔,在天文、数学方面亦有杰出成就,但所创造的文明却毁于近代欧洲殖民者。他们是(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古埃及人 D.印第安人4.11世纪,位于日本九州的地方行政机构——大宰府,将通过贸易获取的“唐物”进献中央朝廷,天皇观阅“唐物”并将其分赏给王公贵族,这一套仪式被称作“唐物御览”。这一举动(
)A.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B.宣示了天皇的统治权威C.旨在加快日本封建化进程 D.消除了割据势力的威胁5.14世纪阿兹特克人在今墨西哥地区兴起,他们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对“浮动园地”评价正确的是①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破坏了生态环境
④扩大了中心城区的面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6.4世纪中叶,阿克苏姆帝国确立了基督教立国,在与埃及、阿拉伯半岛、波斯、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进行的长途贸易中,输出黄金、象牙,犀牛角、河马皮和奴隶,进口各种纺织品、刀、剑和杯子等。这反映出该国A.对外贸易较为兴盛 B.手工业技术先进C.成为政教合一国家 D.经济上自给自足7.下列关于中世纪西非国家桑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考试选官制,加强中央集权 B.攻灭马里,确立西非的霸主地位C.对外贸易很发达 D.因外来入侵衰落8.“浮动园地”(如下图所示)是一种创造性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耕种者每年可以从园地中获得7次收成,直到今天某些地区仍然使用这种耕作方式。发明这一做法的是(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班图人9.位于南美洲的古代印第安文明是A.玛雅文化 B.克里特岛文化 C.印加文化 D.阿兹特克文化10.11世纪以来,伴随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兴起,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原稿的发现,引起法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博洛尼亚大学率先开展研究并进行注释,由此形成注释法学派,他们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服务。这(
)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C.推动了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D.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11.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户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由此可知A.法庭解决了庄园内的经济纠纷 B.法律保护了佃农的私有财产C.法庭专职审理庄园的各种案件 D.法律体现了一定的平等精神12.大和绘是具有日本特色的绘画艺术,9世纪前后萌芽,11世纪大体形成。大和绘的雏形与表现模式,是由唐绘(传自中国的绘画和日本人的模仿之作)发展而来的,增加了日本民族自身的情感和审美特色。这说明(
)A.日本民族文化有所发展 B.日本逐渐摒弃中华文化的影响C.中华文化影响力有所减弱 D.日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13.印度德里苏丹国的政治体制虽是伊斯兰教国家类型,但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印度原有的体制。德里苏丹国苏丹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这与印度之前的君主没有什么不同;全国划分为23个省,从穆斯林中挑选官吏,官吏由朝廷任命,省下设立县。这说明①伊斯兰教是其国教
②苏丹实行专制统治
③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④实行地方分权统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15.下表为新罗统治时期的记载。材料信息表明()时间事件惠恭王六年,秋八月大阿餐金融叛,伏诛十一年,夏六月伊餐金隐居叛,伏诛十六年二月伊餐金志贞叛,聚众围犯宫阙元圣王七年,春正月伊餐悌恭叛,伏诛A.中央政权更替频繁 B.中央内部争权日益严重C.政治统治趋向衰败 D.君主权力逐步得到强化16.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庄园主的奢修品消费增加,他们便开始把劳役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以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不少庄园主开始把庄园的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销售,以提高经济收益。这一现象(
)A.推动了欧洲农奴的解放 B.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提高了农业的工资水平 D.为加强王权奠定经济基础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1)归纳材料所说的是日本什么事件。(2)此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何可取之处?18.探究二日本大化改新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子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并分析该事件产生的影响?19.西非文明的巅峰——桑海【史料】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是桑海阿斯基亚王朝著名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鼓励贸易,从而使帝国空前地繁荣起来。他大力引进精确的衡器并对之进行检视,还派出大批市场巡视员以保障买卖公平。传说,他在卡巴拉—廷巴克图地区挖了一条运河以利灌溉。他将战争中掳掠来的大批奴隶安置下来,让他们务农,并减轻农产品税收,以此来鼓励农业生产。他尊重学者,发展文化,擢用才智之士。——摘编自莫赫塔尔《非洲通史(第二卷):非洲古代文明》根据史料,概括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治国的措施,并对此进行评价。20.西欧城市的衰落与复兴材料一
在奴隶制大农庄的繁荣时期,使用大批奴隶经营的农业曾有较高的商品率,大农庄生产的产品在城市市场上销售,促成了城市的繁荣。3世纪时,由于奴隶劳动缺乏和价格的昂贵,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地产经济走向衰落。大奴隶主开始把农庄分成小块,租给佃农或隶农,农庄主征收实物地租,就地消费,减少了农产品对城市市场的供应。城市中原有的手工业,也因奴隶劳动生产率低下而衰落下来。罗马帝国崩溃后,代表古典文明的城市普遍衰落,城市大大萎缩,大部分地区变成了牧场或农场,有些城市甚至退化至村庄规模。——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等材料二
公元10世纪左右,中世纪的大垦荒以及轮作制的发展大大提高农业产量,有了更多可供在市场交换的农产品。11世纪西欧人掀起十字军东征运动,打通了与东方和非洲的贸易通道。在12-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一条连接意大利到中国的贸易通道建立起来了。西欧工商业和城市得到发展,国王、教会、教堂、修道院等也支持兴建了很多城市,他们为居民提供保护,以收取租金和工商业税。到13、14世纪之交时,西欧城镇总数大约达到1万个左右。——摘编自王挺之《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西欧城市的衰落和复兴。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DBBAABCD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AADCA1.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的众多城市,城市以金钱和人才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故选D,排除C;众多城市的兴起,削弱了领主力量,排除A;众多城市的兴起与教会势力的扩张无关,排除B。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而材料中加纳、马里、桑海等属于西非国家,D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在西非地区,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A项不符合题意;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都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B项不符合题意;这些国家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C项不符合题意。3.D【详解】根据“某大洲的土著居民培育了现代人常食用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农作物,修建了宏伟的金字塔,在天文、数学方面亦有杰出成就,但所创造的文明却毁于近代欧洲殖民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文明为美洲文明的土著印第安人,D项正确;与苏美尔人、雅利安人、古埃及人没有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4.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世纪(日本)。据材料可知,11世纪日本的“唐物御览”指的是由日本九州地方政府将唐物进献中央朝廷,再由天皇将唐物分给王公贵族的一套仪式,这套仪式体现了天皇地位和权威,B项正确;这一举措并不能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排除A项;当时日本已确立封建制度,排除C项;D项表述夸大了这一举动的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5.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阿兹特克人发明的“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破坏了特斯科科湖的生态环境,故①②③正确;“浮动园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这不是中心城区,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6.A【详解】根据材料中“与埃及、阿拉伯半岛、波斯、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进行的长途贸易中,输出黄金、象牙、犀牛角、河马皮和奴隶,进口各种纺织品、刀、剑和杯子等”可知,阿克苏姆帝国对外贸易比较兴盛,A项正确;输出黄金、象牙、犀牛角、河马皮和奴隶不能体现出手工业技术先进,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阿克苏姆帝国确立了基督教立国,但不能说明它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阿克苏姆帝国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排除D项。故选A项。7.A【详解】桑海实行中央集权,官更直接由国王任免,而不是考试选官。A项符合题意;16世纪桑海完成了对马里的改朝换代,确立了西非霸主地位,B项不符合题意;桑海国家凭借其地理优势发展海外贸易,C项不符合题意;桑海国家最终被摩洛哥所覆灭,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先采用“浮动园地”耕作的是阿兹特克人,B项正确;玛雅人并未发明“浮动园地”,排除A项;印加人并非“浮动园地”的发明者,排除C项;班图人与发明“浮动园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指印加文化,故C项正确;A项,玛雅文化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排除;B项,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化发源地,位于地中海,排除;D项,阿兹特克文化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排除。10.D【详解】根据材料“11世纪以来,伴随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兴起,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原稿的发现,引起法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博洛尼亚大学率先开展研究并进行注释,由此形成注释法学派,他们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服务。”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欧城市兴起和工业迅速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注释法学派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服务实际的社会生活,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所述为新兴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时还未形成资产阶级,排除A项;人文主义肯定尊重人的自我价值,材料所述与人文主义的传播无关,排除B项;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11.D【详解】根据材料“1272年,……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领主特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的平等精神,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庭解决了庄园内的经济纠纷”,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律保护了佃农的私有财产”,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故C项错误。1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至11世纪(日本)。由材料“大和绘是具有日本特色的绘画艺术,9世纪前后萌芽,11世纪大体形成。大和绘的雏形与表现模式,是由唐绘(传自中国的绘画和日本人的模仿之作)发展而来的,增加了日本民族自身的情感和审美特色。”可知,大和绘是在唐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发展起来的,故日本民族文化有所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日本民族自身特色文化的发展,B项与之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影响力是否减弱,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非民族,D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德里苏丹以伊斯兰教为国教,苏丹掌握各项最高权力,体现了其专制统治的特点。而且行省官吏由朝廷任命,体现了其中央集权的特点,①②③符合题意,A正确;实行地方分权统治和材料“全国划分为23个省,从穆斯林中挑选官吏,官吏由朝廷任命”相悖,④不符合题意,BCD三项排除。故选A。14.D【详解】根据“人人都应安分守法”“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可得出法典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即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事纠纷,排除A项;材料与私有财产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其适用范围,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新罗统治时期叛乱频繁发生,这表明新罗政治统治不稳,逐渐走向衰败,故C项正确;多数叛乱最终都被平定,不能说明中央政权更替频繁,排除A项;叛乱的发生不一定都是中央内部的争权,B项解读有误,排除;叛乱时有发生说明君主权力被逐渐削弱而非强化,排除D项。故选C。16.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后期(欧洲)。据本题材料“他们便开始把劳役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以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不少庄园主开始把庄园的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销售,以提高经济收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后期,农业领域的变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劳役地租是庄园主对农奴的重要剥削形式,劳役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有利于农奴的解放,将会推动欧洲农奴的解放,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背景,材料现象是其导致的结果,B项因果关系颠倒,排除B项;农奴与庄园主当时不是雇佣劳动关系,所以无关工资,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加强王权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A项。17.(1)大化改新。(2)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大化改新。(2)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3)开放性题目,例如: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文明。18.事件:大化改新。影响:推动日本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详解】事件:根据“探究二日本大化改新”及材料可知是大化改新。影响:根据材料“军权归属中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推动日本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19.提示:措施:鼓励对外贸易;加强经济管理;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文化事业。评价:加强了对外交流;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详解】关于措施,根据材料“他在位期间鼓励贸易,从而使帝国空前地繁荣起来”得出鼓励对外贸易;根据材料“他大力引进精确的衡器并对之进行检视,还派出大批市场巡视员以保障买卖公平”得出加强经济管理;根据材料“他在卡巴拉—廷巴克图地区挖了一条运河以利灌溉。他将战争中掳掠来的大批奴隶安置下来,让他们务农,并减轻农产品税收,以此来鼓励农业生产”得出重视农业生产;根据材料“他尊重学者,发展文化,擢用才智之士”得出重视文化事业。关于评价,根据措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了对外交流;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点睛】20.示例:古罗马城市的衰落:由于奴隶的生产为城市供给了充足商品,西欧城市在罗马帝国时期一度繁荣。3世纪时,奴隶制的衰落导致农产品对城市供应的减少;城市手工业也因奴隶制的衰落而遭到破坏。加之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冲击,西欧城市衰落。城市的衰落反映了西欧奴隶社会的终结,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世纪中期城市的复兴:10世纪时,西欧封建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商品生产的出现和长途贸易通道被打通所带来的工商业繁荣促进城市的复苏,国王和封建领主为追求财富也支持兴建城市。由此,西欧城市走向复兴。城市的复兴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为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社团宣传与形象塑造计划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提升路径试题及答案
- 团队绩效激励的年度发展计划
- 年度团队建设活动的策划计划
- 2025注册会计师考试期间的个人实践与思考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成长回顾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资格考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实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道德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24年6月真题(第1套)阅读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
- 浙江2025年03月温州市龙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选调)31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冷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真题解析
- 搅拌站安装施工方案
-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 现场维保的安全措施、文明维保服务措施
-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课件粤人版(2024)初中地理教材简述
- 弘扬五四精神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