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5《草船借箭》(同步分层作业)2025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1页
第2单元 5《草船借箭》(同步分层作业)2025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2页
第2单元 5《草船借箭》(同步分层作业)2025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3页
第2单元 5《草船借箭》(同步分层作业)2025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4页
第2单元 5《草船借箭》(同步分层作业)2025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提出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识破是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三天。他借助大雾天气,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遣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万余支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人物形象: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神机妙算、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曹操谨慎多疑。这些人物形象鲜明,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冲突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写作手法: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如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体现了两人的性格差异;还通过侧面描写,如周瑜的反应来衬托诸葛亮的智慧。《三国演义》简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和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历史背景: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各地豪强纷纷崛起,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逐渐壮大;孙权占据江东,根基稳固;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也在寻找发展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各方势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博弈。成语典故:与《草船借箭》相关的成语有“神机妙算”“自叹不如”等,这些成语都源于故事内容,通过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和传统文化。周瑜非常dùjì吴国dūdu周瑜非常dùjì吴国dūdu相诸葛亮,他想借造箭惩罚诸葛亮。一天,大雾漫天,没想到诸葛亮借来chā子并用青布幔zhē着的船来到cáo军shuǐzhài军shuǐzhài自己饮酒取乐,让士兵léi自己饮酒取乐,让士兵léigǔ,借来了十万支箭。(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2)给加点字注音。A.漫溢B.漫步C.迷漫D.漫不经心都督(dūdǎo)帐幔(wànmàn)水寨(zh3.用本课所学的生字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4.在横线上填上“ABAB式”的词语,把句子(1)周瑜让鲁肃去诸葛亮那里去,看诸葛亮怎么打算。(3)你的书桌太乱了,快0(4)这次竞赛你是否参加,一定要好好,明天告诉我你的决定。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1)这句话把放出的箭比作(2)仿写一个比喻句:(3)看到这样的场面,诸葛亮会想,鲁肃会想,曹(1)周瑜说:“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说明周瑜为陷害诸葛亮,步步紧逼。()(2)“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说明周瑜以为自己陷害诸葛亮的计谋得逞,因此高兴。()(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说明周瑜对诸葛亮佩服至极,心服口服。()(4)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并不要告诉周瑜,说明他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5)诸葛亮借箭时,有鲁肃陪伴,在草船里谈笑风生,又算出曹操不敢派兵,表现出他很悠闲。()7.读课文,按要求填表格。起因经过结果8.课内阅读。草船借箭(节选)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口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口水上交战口用什么兵器最好口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1)在短文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接受奖赏①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这是周瑜在极力迫使诸葛亮答应。()②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4)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5)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分别认识了的诸葛亮和9.课内阅读。草船借箭(节选)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②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2)鲁肃吃惊的原因是(3)诸葛亮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这是为了,“船头朝西,船尾朝(4)有人说曹操不敢派兵迎战,是因为曹操这个人太胆小了。你怎么看?空城计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字)(2)从选段内容看,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危急情势?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敌我力量悬殊。B.敌军来势凶猛,没有任何准备。D.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3)选段展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时,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再根据积累写出相应的字词。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不要写错字。书写时要注意“督、忌、插、遮、寨、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本题考查字音。要求孩子熟记课内生字,平时多积累、多记,能够熟读记忆。(3)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大雾漫天:指雾很大,无边无际地布满了天空。这里的“漫”表示布满、充满的意思;A.漫溢:指水满向外流。这里的“漫”表B.漫步:指悠闲地随意走。这里的“漫”表示不受约束、随便的意思;C.迷漫:形容烟尘、风雪等漫天遍地,茫茫一片。这里的“漫”表示布满、充满的意思;D.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这里的“漫”表示不受约束、随便的意思。故选C。【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的辨析。帐幔[zhàngmàn]:帷幕。水寨[shuǐzhài]:水边用于防卫的栅栏、营垒。周瑜[zhōuyú]:人名。(西元175~210)字公瑾,汉末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有文武才,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为吴水军都督,败曹操于赤壁,拜前将军,领南郡太守。弓弩[gōngnǔ]:弓和弩,泛指弓箭。【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四字词语。遮遮掩掩:形容躲藏、隐藏,也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嫉贤妒能:指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妒忌。握瑜怀瑾: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肆无忌惮:恣意妄行,毫无顾忌。摇旗呐喊: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现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安营扎寨: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插翅难逃: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4.探听探听商量商量收拾收拾考虑考虑【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结合题干要求是补充“ABAB式”词语,根据语境和生活实际补充即可。(1)结合语境可知是周瑜排鲁肃去看看情况如何,可用“探听探听”,意思是:探问(多指方式较秘密、措辞比较含蓄的)。(2)结合语境可知,我因为一个人做不了决定,想和你来商量,可用“商量商量”,意思是:(3)结合语境可知,因为书桌太乱,所以要整理收拾,可用“收拾收拾”,意思是:整理、布置、整顿。(4)结合语境可知,是在做决定之前先好好思考一番,可用“考虑考虑”。意思是:思量、斟5.(1)下雨箭很多(2)示例:运动员像流星一样冲向终点。(3)示例:箭射得越多越好诸葛亮真是料事如神快快射箭,不能让敌人靠近【解析】(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指放出的弓箭很多,密密麻麻的,好像(2)本题考查放写句子。(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曹操只叫弓箭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诸葛亮会想:曹操你上当了,这次我借到箭了,我会如期交还10万支箭的。【详解】(1)本题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2)本题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3)本题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4)本题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故说法正确。(5)本题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诸葛亮借箭时,有鲁肃陪伴,在草船里谈笑风生,又算出曹操不敢派兵,表现出他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故说法错误。7.妒忌军令状大雾漫天曹操如期自叹不如【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接着写了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着重写了诸葛亮趁着大雾天,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最后写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8.(1):“。,?”(2)推却惩罚(3)√×(4)一是诸葛亮已经识破了周瑜的诡计,但他不想得罪周瑜,破坏联合吴国的协定,胜券在握。(5)胸有成竹诡【解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应用。气用问号。即: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2)本题考查反义词。要拒绝赶造十万支弓箭的事情,而是应该接受并处理它。在这里“推却”是一个动词,表示拒绝或回避某事。接受:指的是主动或被动地接纳、承认或同意某种意见、建议、礼物、任务等。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而可能遭受的责罚或处罚,而周瑜的表态则展现了他对于任务的重视和对于一对反义词。(3)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①这句话表明周瑜在这里使用了“公事”这个词,实际上是在强调这是一个正式、重要的任务,暗示诸葛亮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接受。同时,“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也带有一定的命令和强迫的意味,表明周瑜希望诸葛亮能够接受这个挑战,无法推脱。因此,此题说法是正确的。②从对话的上下文来看,周瑜问这个问题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十天是否可以完成,而是在试探诸葛亮的能力。周瑜之前已经明确提出了要诸葛亮在三天内完成十万支箭的制造,这里再问十天是否可以完成,显然是在给诸葛亮施加压力,试图迫使他接受更紧迫的时间限制。因此,这句话反映出周瑜是在为难诸葛亮,而不是不想为难他。因此,此题说法是错误的。(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可知:诸葛亮作为一位卓越的谋士,很可能早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周瑜的真正目的可能并非真的需要这么多箭,而是想借此刁难诸葛亮,甚至可能试图借完不成任务为由惩罚或除去他。然而,诸葛亮选择接受挑战,并立下军令状,这既是他对自己智谋的自信,是他对周瑜诡计的巧妙应对,也是出于对联合抗曹大局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巩固地位。(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阅读短文内容可知:当周瑜提出要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要求时,诸葛亮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接受了挑战,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功地在三天内借到了曹军的箭,完成了任务。这一过程中,诸葛亮展现出了冷静、沉着、有远见的特质,体现出了他的周瑜故意提出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刁难诸葛亮,试图让诸葛亮在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受罚。这表明周瑜对诸葛亮有着一定的嫉妒和敌意,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打压诸葛亮。因此,可以说周瑜在这个片段中展现出了心胸狭窄的一面。9.(1)比喻箭下雨(2)担心曹操出兵攻打(3)让曹操摸不清虚实双面受箭,容易返回受箭面积大虚张声势(4)不是。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谨慎,江上雾大,不了解对方的情况,所以他才不敢轻易出兵。【解析】(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第②段划线句子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万多名弓弩手同时向江中射箭,这些箭的数量之多、速度质上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种特性或状态。在这个句子中,箭的数量和速度被与下雨进行了比较,因为下雨时雨滴的数量多且连续不断,与大量箭矢同时射出、密描绘了箭矢密集、速度快的场景。(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的原因是因为他不知道诸葛亮的计谋,并且担心曹军会因为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而突然攻击。(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诸葛亮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原因主要是为了迷惑敌军:大雾天气使得敌军看不清江上面的虚实,诸葛亮利用这一点,通过“一字摆开”的船阵,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敌军注意,引诱敌军射箭,从而达到迷惑敌军的目的。“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是为了利用风向,使得船只能够更快速地行驶。这种朝向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进,从而加快行进速度。如果逆风行驶,船只会受到阻力,速度会大大降低。因此,诸葛亮通过调整船只的朝向,使得船只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风力,从而提高了整个行动的效率。“一字排开”是为了通过一字摆开的方式,扩大受箭面积,使得敌军的箭能够更多地射中诸葛亮的船只,从而增加接箭的数量。也为了壮大气势,不仅可以增加接箭的数量,还能同时壮大声势,给敌军造成心理压力。“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