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复习《儒林外史》知识清单_第1页
名著复习《儒林外史》知识清单_第2页
名著复习《儒林外史》知识清单_第3页
名著复习《儒林外史》知识清单_第4页
名著复习《儒林外史》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复习《儒林外史》知识清单《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一)文学常识1.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2.作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全书五十六回,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3.创作背景(1)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及乾隆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内部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民间起义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严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牢笼士人、统治思想。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风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2)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即“儒者之林”,指学术界。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有所区别。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与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二)主要内容1、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点明主题和创作意图;第五十六回“神宗帝下诏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回应“楔子”。从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这一百年间几代士人的命运遭遇。2.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回至第三十回),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二娄(娄二、娄四)以及蘧公孙、鲁编修、马二先生、匡超人、牛浦郎等人为代表,揭露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对于“功名富贵”的痴迷和攀附权贵、附庸风雅的无耻行径。第二部分(第三十一回至第四十六回),主要描写作者设想的理想人物。作者着重写了三个故事情节: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故事情节,塑造了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第三部分(第四十七回至第五十六回),主要描写那帮维持文运的“星君”消散之后更加恶劣的社会风气,儒生一代不如一代,唯有几个市井奇人勉力维持,但也只能算是前贤余音罢了。(三)人物形象1.王冕(1)情节:王冕十岁时辍学放牛,自学画荷花,拒绝危素召见。他不愿结交乡绅,于是远走山东。后回乡奉养母亲,与吴王促膝长谈。最后归隐会稽山才华卓越,磊落洒脱;不慕名利,孝顺母亲,性情高傲2.杜少卿(1)情节:准备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让杨裁缝给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让知县搬来自己家住;家中没有银子时,让管家卖地来资助他人;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与持衡山议礼;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2)形象:尊重妇女,为人单纯;淡泊名利,慷慨大方;重情重义,讲求孝道;是敢于挑战封建权威的离经叛道的勇士3..庄征君(1)情节:无心仕途,不懂官场世故,得罪了太保;辞爵还家途中借宿老农家,花费银子安葬死去的老农夫妇;不堪官僚乡绅的打扰,连夜搬到元武湖去住(2)形象:有才华、恬淡悠然,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不肯屈节于权贵4.虞育德(虞博士)(1)情节:在遇到寻短见的农人时果断相助,却也清除自己实际状况并不能一味倾囊相助,不为博慷慨之名;五十多岁中了进士,殿试时写了真实年纪;旧邻汤相公因为缺钱用,拆了虞博士给他住的房子,虞博士不生气,还给他银子;与“罪犯”的监生同吃住,还替他辩明白了冤枉的事(2)形象:博学多才,襟怀冲淡,旷达磊落,待人直而不迂5.周进(1)情节: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饱受秀才梅玫和王举人的嘲弄和冷遇;在贡院里受刺激过度,一头撞在号板上,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任广东学道后,同情并提携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范进(2)形象:生活穷困潦倒,却皓首穷经、迷信经典,迂腐,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迂而不恶,成功后照顾范进等人6.范进(1)情节:到了五十多岁,仍以“童生”资格去考秀才;当他骤闻自己中了举人时,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家里穷得没有米了,他着急等待卖鸡买米时,依然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拿捏架子;见了地主豪绅,竭力拉拢巴结;服孝期间说要用木质碗筷,却又夹了大虾元子吃。(2)形象:愚陋不堪、逆来顺受、酸气十足,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圆滑世故、卑怯懦弱、虚伪7.汤奉(汤知县)(1)情节: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不问因由,竟然听从张静斋的建议,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夫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2)形象:贪财,作威作福,草菅人命。8.王惠(1)情节:上任后不关心民生民计,不关心有什么案件冤情,而是查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钉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重点六房书办传齐,问明各项内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衙役百姓都“被他打得魂飞魄散”。(2)形象:典型的封建官僚中的庸官,为人贪婪、狠厉、蛮横,没有立场。9.严监生(严致和)(1)情节:自己出钱赔偿、打点,替哥哥严贡生料理了官司;妻子王氏卧床不起,他同意将赵氏扶正;因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咽气,一直等到赵氏挑去一茎,严监生才点头咽了气(2)形象:把钱财看作一切,胆小吝啬,薄情寡义。10.严贡生(严致中)(1)情节:抢夺别人的猪,强要别人的利钱;弟弟严监生死后三四天才从省里回来,直到看见衣服和银子,才换了孝巾,系了一条白布到灵前干号了几声;给儿子办亲事,因给吹打手的银子太少,吹打手不愿来,新娘因此不发轿;故意让船家吃了他的云片糕,然后诬陷船家吃了自己的药,赖了船费。(2)形象:虚伪贪财,六亲不认,霸道无赖,无恶不作。11.牛浦郎,被称为“书中第一等下流人物”,他出身贫寒,首次亮相在甘露寺里读书,也给人刻苦好学之感,但仅为昙花一现。他好偷成性,一上场就偷诗稿、偷财物,后来冒充“牛布衣”,欺世盗名。后来跟牛玉圃学会了自吹,向道士大肆吹嘘自己与董瑛的交情,编造了骑驴走暖阁的细节。他与两位舅爷闹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置新婚妻子于不顾,后来又另娶,冷酷无情。

12.匡超人匡超人从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少年堕落为一个追名逐利,自吹自擂,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是《儒林外史》中蜕变的典型。马二先生不仅给予他物质上的资助,还为其传经授道,成为他进军科举的启蒙老师。他孝顺,机敏,能干,他的刻苦攻读感动了知县,终于踏上了科举之路。后混迹于杭州的名士圈,在“斗方名士”那里,变得厚颜无耻、自我膨胀。与潘三的一拍即合,干起了替考等非法勾当,他的礼义廉耻之心被彻底埋葬。他停妻再娶,目无法纪。薄情寡义,忘恩负义,对帮助过他的马二,潘三毫无报恩之心。13.王玉辉王玉辉生活清贫,但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礼”的追求与完善之中,一心想编三部书来影响世人。他鼓励女儿殉夫,可见其迂腐、残忍,他对礼教的盲目信仰使他和他的家人都成了悲剧人物。当王三姑娘的神位入主节孝祠,作为父亲的王玉辉却内心隐隐作痛,其后出行在外看到少年穿白的妇人,不禁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我们分明看到了这位老父亲人性中最真挚的一面。这恰恰说明,封建礼教的虚名无法平复骨肉分离的亲情之痛,封建礼教虽然可以压抑人性,但它不可能超越人性。(四)主题思想1.《儒林外史》以犀利的笔触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士人们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批判。作者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在这个制度下士人丑恶的嘴脸,讽刺了地主豪绅的贪婪刻薄、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名士附庸风雅的虚伪卑劣,乃至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所谓的读书人灵魂的扭曲。作者通过描绘这幅儒林“群丑图”,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同时作者通过刻画少数的贤者奇人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五)艺术特色1独特的串葫芦式结构《儒林外史》一反以前长篇小说的形式,运用了独特的串葫芦式结构。作者不是从写人出发,而是着重描写世相,所以全书无主干人物贯串。虽然这种结构表面上缺少情节的自然联系,故事也并不一定完整,但这种形式却足以表现全书一以贯之的深刻意蕴,具有情理上的必然性。2.讽刺手法(1)善用人物前后行为的对比,进行辛辣的嘲讽。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所表现的不同嘴脸;(2)善用白描手法暴露人物可笑可鄙的内心世界。如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不肯断气;(3)通过描写人物言行,以喜剧手法展示人物的矛盾性。如严贡生自称为人率真,不占人便宜,却被小厮当场戳穿;(4)通过描写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犀利的讽刺。五河县各家送女性老人牌位入节孝祠,鼓乐喧天,庄严肃穆,但盐商方老六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权卖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这里把崇高庄严与滑稽轻佻组合在一起,滑稽可笑,极尽讽刺之能事。3现实主义色彩《儒林外史》中人物的性格不再类型化,而是由单一变为复杂。作者展示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人情世故以及人物性格发展的复杂过程。像匡超人,由一个忠厚孝顺的青年逐渐变为结交权势、卑鄙恶劣的儒林败类,书中对其变化过程的描写真实可信,很有说服力。在中国小说史上,《儒林外史》完成了从传奇性到现实性的过渡,其描写的对象更贴近现实人生。(六)读书方法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文学里的讽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寓言和喜剧。中国文学传统里的讽刺,则导源于《诗经》的“美刺”和史传的“惩劝”,既有入木三分的揭露,也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左传·成公十四年》)的讽喻。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地揭露虚伪,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阅读这些作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体会批判精神。讽刺作品中,作家塑造人物,叙述故事,锋芒所向并非个别的人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例如,《儒林外史》中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用意所在,是展现这种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又如书中第四十八回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全县读书人都以为“这样好女儿,为伦纪生色”于是“知县祭,本学祭,余大先生祭,阖县乡绅祭,通学朋友祭,两家亲戚祭,两家本族祭,祭了一天,在明伦堂摆席……”这正是对“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语)的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不止于此,某些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会塑造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例如《儒林外史》中的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征君等。这些正面人物的嘉言懿行,恰与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强烈对比,更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2.欣赏讽刺笔法。讽刺作品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这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例如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写的是主人公在“大人国”“小人国”乃至“慧驱国”看似荒诞不经的漫游,讽刺的却是人间真实的世相。另一种常见的手法,则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例如“范进中举”一回,写胡屠户一巴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众人一同回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一细节,作者写来不动声色,却活画出科举制度下一人飞黄腾达之后乡人亲友诚惶诚恐、毕恭毕敬、逢迎唯忍不及的画面。不同的讽刺笔法,令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值得在阅读时细加品味。3.联系现实深人理解。讽刺作品包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情感,读时,要努力联系现实,深入思考。卧闲草堂本评《儒林外史》有言:“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当代也有人评论说:“《儒林外史》所讥讽的那个儒家精英世界早已不存在了,可是像小说里的人物那样说话作文、行身处世者,还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本人未必知道罢了。所以读起《儒林外史》来,多有会心处,觉得它'和我们的世界更接近’。”《儒林外史》写于二百多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为何至今仍然令读者觉得“和我们的世界更接近”?答案或许便蕴含在与现实的联系之中当然,像《儒林外史》这样的古典作品,以及其他许多讽刺名著,毕竟年代久远,其中描写的一些具体制度和风物,今日读来或许会感到隔阂,阅读时需要适当参阅资料,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讽刺的笔法,把握作品主旨。(七)专题探究专题一:故事会《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写了许多人物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篇幅稍长,展现了人物多个性格侧面,有些故事则寥寥数笔,但都含意深远,韵味悠长。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1.梳理你想讲述的故事的情节,准备一个简要的提纲。2.讲述时既要抓住故事梗概,也要注意一些生动的细节,让自己的讲述更有吸引力。3.注意体会故事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努力在自己的讲述中体现出来。示例:两根灯草有个乡绅叫严监生,胆小又有钱。严监生老了临死的时候,卧房里挤满了子女后代,老人家卧在床上话也说不出,就只是伸出两根手指,众人不知其意。侄子问严监生的意思是不是有两个亲人还没见面,老人摇头。侄子又问严监生是不是有两笔银子不曾交代家人,老人摇头摇得厉害。老奶妈又问是不是他两个儿子不在眼前,老人还是摇头,两个手指指着不动。待到其妻子赵氏擦擦眼泪对老爷子说:“我知道,你是看那灯里有两根灯草怕费了灯油。”然后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看了随即点点头,手一垂,人就去了。专题二:《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向为人称道,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小说写了数百个人物,上至达官显宦,下至贩夫走卒。他们行藏不同,性格各异,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清闲斋老人语),让读者一见而洞彻其灵魂。选择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细读有关章节,看看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体会。1.《儒林外史》善于通过对人物言行的白描揭示其精神世界,“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鲁迅语),阅读时,要抓住意蕴丰富的细节,准确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2.阅读时,可以边读边做批注,画出有所体会的语句,作为立论的材料;也可以阅读前人的评点或关于《儒林外史》的研究著作,深化自己的理解。示例:《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儒林外史》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如汤知县请正在居丧的范进吃饭,范进先是“退前缩后”地坚决不肯用银镶杯箸。汤知县赶忙叫人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他还是不肯,直到换了一双白颜色竹箸来,“方才罢了”。汤知县见他居丧如此尽礼,正着急“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忽然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心才安下来。真是“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由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会,添加了一些正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正面人物的划分线主要在于保持着应有的道德品格,而反面人物则是那些整天凭着官位欺压百姓,并且不学无术的官僚以及那些只知钻研儒学、推行正道其实却把道德品质封存的儒士。《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吴敬梓能够真实地展示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马二先生对御书楼顶礼膜拜,王玉辉劝女殉夫的大笑等。这瞬间的行为是以他们的全部生命为潜台词的,所以这瞬间的可笑又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作者敏锐地捕捉人物瞬间行为,把对百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和他们瞬间的行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讽刺具有文化容量和社会意义。3.《儒林外史》通过众多人物形象,对科举时代的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便是《儒林外史》一书为人所称道的“公心”。阅读时要注意体会。专题三:续写故事《儒林外史》中没有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书中的人物常常在登场数回之后,旋即退场,从此不再出现。他们退场之后的生活将会如何?又会有哪些故事?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发挥想象,续写他的故事。1.打开思路,天马行空,尽情想象,不妨设置一些悬念,让故事更吸引人2.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要符合其性格特征,不能脱离原著。3.《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这种笔法。示例:杜少卿为人慷慨善良,凡有哭诉者必帮忙,卖地卖家产也不为过。民间杜先生义举传开,许多人慕名而来,理由普遍,或是急需,或是为财,杜先生为此卖尽家产,甚至去借。杜先生家里的房子早卖了,地也光了,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