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电切课件_第1页
息肉电切课件_第2页
息肉电切课件_第3页
息肉电切课件_第4页
息肉电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MR术的配合要点

一、基本概念及息肉分类二、EMR术的操作步骤及分解三、EMR术的常见并发症四、EMR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基本概念及分类-EMR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是针对粘膜病变及可疑病变(如早期胃癌,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粘膜病变等)利用高频电切技术而进行的,将病变所在粘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或做大块组织活检而协助诊断的内镜下操作技术。原理: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效应使组织发生凝固、坏死,以达到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目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息肉分类山田Ⅲ型:基底较顶部缩小,与周围粘膜界限明显,有亚蒂;山田Ⅳ型:息肉底部明显狭小,形成蒂。基本概念及分类-息肉分类EMR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1.获取组织标本

2.息肉

3.消化道早癌,小于2cm的且局于粘膜层分化型禁忌症:1.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3.病变表面有明显溃疡或瘢痕4.起源于固有肌层的粘膜下肿瘤,浸润至粘膜下深层的

早期癌EMR术的操作步骤及分解

注射-圈套-创面处理-回收标本EMR步骤分解-粘膜下注射目的:通过粘膜下注射,使得病变组织抬高,使粘膜层与肌层分离,便于圈套,利于保持病变的完整性,减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安全性更高。EMR步骤分解-粘膜下注射配制:250ml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1支+亚甲蓝部位:可选择病变口侧或肛侧边缘进针。对于病变深度较浅的病灶也可以选择中央直接注射。原则:先远侧再近侧注射量:深度:以进至粘膜下为最佳粘膜下注射效果图EMR步骤分解-圈套-EMR步骤分解-圈套-圈套器圈套器:10mm-15mm—25mmEMR步骤分解-圈套-动作分解粘膜下注射后,圈套器外鞘管抵住病变周围0.5cm正常粘膜,轻吸负压收紧圈套器。先凝后切。凝的过程中保持不变,切的过程中逐步紧随病变根部进一步收紧。圈套-效果图EMR步骤分解-创面处理钛夹缝合氩气冷凝EMR步骤分解-创面处理标本切除后,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据情况选择相应措施。创面处理-钛夹缝合1根据创面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夹子型号越大,张合度越大--颜色区分创面处理-钛夹缝合2安装钛夹:将鞘管插入夹套,然后推拉滑动把手,即可在夹套内迅速、简便地完成止血夹的准确安装。创面处理-钛夹缝合3钛夹释放:(1).将鞘管插入内镜,直至鞘管先端出现在内镜视野中(2).靠近目标出血点之前,务必将夹子开到最大。应轻轻向拇指环方向拉动滑动把手,以打开夹子至最大开幅。(3).握住鞘管接头的同时,缓慢旋转手柄,将夹子调整到夹住目标部位的适当位置。(4).将夹子抵住目标部位,向拇指环方向拉动滑动把手以夹住目标部位,并释放夹子。从内镜中抽出鞘管。创面处理-钛夹缝合术前准备器械:注射针,圈套器,钛夹及释放器,氩气管,电刀及大电极EMR术的常见并发症(二)穿孔发生率为0.1%-0.4%,可发生在检查及治疗中,也可在术后数小时及数天后发生。预防措施:1、循腔进镜,避免盲目滑镜,如遇阻力,停止进镜;2、一次电凝时间不宜过长3一旦疑为穿孔,就立即终止检查,严密观察,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探查。4、对老年人,腹部多次手术,炎症性肠病较重者尤应慎重;术前准备患者准备1同无痛胃肠镜一样,胃息肉切除前需禁食6h以上;大肠息肉切除前,需清洁肠道。2常规检查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