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及分析选择题热点练2025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化学L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1页
1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及分析选择题热点练2025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化学L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2页
1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及分析选择题热点练2025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化学L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3页
1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及分析选择题热点练2025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化学L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4页
1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及分析选择题热点练2025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化学L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热点练2025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化学L课后习题含答案1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及分析(分值:32分)学生用书P275(选择题每小题4分)1.(2024·安徽黄山二模)室温下向含KSCN、KIO3和K2CrO4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混合液中pX{[pX=-lgc(X)],X=IO3-、SCN-、CrO42-}和pAg[pAg=-lgc(Ag+)]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AgSCN)<KspA.线Ⅱ表示pCrO4B.d点线Ⅱ和线Ⅲ对应的两种沉淀的Ksp相同C.向等浓度的K2CrO4和KSCN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SCN沉淀D.AgIO3+SCN-AgSCN+IO3-的平衡常数K为104.答案:B解析:由化学式KSCN、KIO3可知,其中的酸根离子均为一价离子,因此,溶液中pSCN-和pIO3-与pAg变化趋势相似,则线Ⅱ表示pCrO42-和pAg的关系,由AgSCN的溶度积小于AgIO3可知,溶液中pAg相同时,pSCN-大于pIO3-,则线Ⅰ表示pSCN-和pAg的关系、线Ⅲ表示pIO3-和pAg的关系;由a、b、c三点的数据可知,AgIO3、Ag2CrO4、AgSCN的溶度积分别为100×10-7.5=10-7.5、(10-3)2×10-5.95=10-11.95、10-2×由分析可知,线Ⅱ表示pCrO42-和pAg的关系,A正确;线Ⅱ表示pCrO42-和pAg的关系、线Ⅲ表示pIO3-和pAg的关系,AgIO3和Ag2CrO4的溶度积不相等,B错误;线Ⅰ表示pSCN-和pAg的关系、线Ⅱ表示pCrO42-和pAg的关系,由图可知,溶液中SCN-和CrO42-浓度相等时,Ag2CrO4对应银离子浓度大于AgSCN的,所以向等浓度的K2CrO4和KSCN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硝酸银溶液时,AgSCN优先沉淀,C2.(双选)为测定[Ag(CN)n]1-n中Ag+的配位数n,将浓度均为0.01mol·L-1的AgNO3和KCN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其用量和溶液浑浊度的关系如图,已知:Ksp(AgCN)=1.6×10-14;n为大于0的正整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对应的V[AgNO3(aq)]=103B.[Ag(CN)n]1-n中Ag+的配位数n=4C.当V[KCN(aq)]=4mL时,c(CN-)≈8.0×10-12mol·L-1D.当V[KCN(aq)]=6mL时,n(AgCN)≈4.0×10-5mol答案:BD解析:由图可知,浓度相等的硝酸银溶液和氰化钾溶液的总体积为10mL,硝酸银溶液和氰化钾溶液的体积比为1∶1时,溶液浑浊度最大,说明a点时硝酸银溶液和氰化钾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氰化银沉淀;体积比小于1∶1时,溶液浑浊度减小,说明氰化银沉淀与溶液中的氰酸根离子转化为配离子,b点时硝酸银溶液和氰化钾溶液恰好完全生成配离子,由体积比可知,配离子的配位数n为32<n<73,由n为大于0的正整数可知,配位数n为2,则配离子的化学式为[Ag(CN)2]-。由配离子的化学式[Ag(CN)2]-可知,实验时硝酸银溶液和氰化钾溶液的总体积为10mL,则b点硝酸银溶液和氰化钾溶液的体积比为1∶2,属于硝酸银溶液的体积为103mL,故A正确;由分析可知,B错误;氰化钾溶液的体积为4mL时,硝酸银溶液的体积为6mL,则混合溶液中银离子浓度约为0.01mol·L-1×(6×10-3L-4×10-3L)10×10-3L=2.0×10-3mol·L-1,由溶度积可知,溶液中氰酸根离子浓度为1.6×10-142.0×10-3mol·L-1=8.0×10-12mol·L-1,故C正确;氰化钾溶液的体积为6mL时,硝酸银溶液的体积为4mL,则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氰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3.(2024·陕西渭南质检Ⅰ)已知:AgCl、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平衡分别为AgCl(s,白色)Ag+(aq)+Cl-(aq)、Ag2CrO4(s,深红色)2Ag+(aq)+CrO42-(aq)。常温下,分别向20mL等浓度的KCl溶液和K2Cr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AgNO3A.K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对应曲线①B.由b点数据可得c(Ag+)=2×10-4mol·L-1C.增大AgNO3溶液的浓度,图中a点或b点向右平移D.K2CrO4可作为AgNO3溶液标定KCl溶液浓度的指示剂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曲线①所示反应在加入20mL等浓度AgNO3溶液后恰好沉淀完全,曲线②所示反应在加入40mL等浓度AgNO3溶液后恰好沉淀完全,结合信息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可知,曲线①表示滴入KCl溶液的变化曲线,曲线②表示滴入K2CrO4溶液的变化曲线,根据b点计算:c(CrO42-)=10-4mol·L-1、c(Ag+)=2×10-4mol·L-1,Ksp(Ag2CrO4)=(2×10-4)2×10-4=4×10-12,同理根据a点计算Ksp(AgCl)=10-4.6×10-4.6=10-9.2。由分析可知,K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对应曲线①,A正确;b点c(CrO42-)=10-4mol·L-1,此时恰好反应,结合沉淀溶解平衡可知,c(Ag+)=2×10-4mol·L-1,B正确;增大AgNO3溶液的浓度,可使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减小,可实现图像中a点或b点向左平移,C错误;AgCl(s,白色)恰好沉淀时-lgc(Cl-)=4.6,Ag2CrO4(s,深红色)恰好沉淀时-lgc(CrO42-)=4,Ag2CrO4溶解能力稍大于AgCl,结合终点颜色变化,可知K2CrO4.(2024·陕西商洛尖子生学情诊断)T℃时,CdCO3和Cd(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Cd2+=-lgc(Cd2+),pN=-lgc(CO32-)或-lgcA.T℃时,Ksp[Cd(OH)2]>Ksp(CdCO3)B.Y点对应的CdCO3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点对应的溶液中,c(H+)<c(HCO3-)+c(OHD.向CdCO3悬浊液中通入CO2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c(Cd2+)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CdCO3:-lgKsp(CdCO3)=-lg[c(Cd2+)·c(CO32-)]=-lgc(Cd2+)-lgc(CO32-),pKsp(CdCO3)=pc(Cd2+)+pc(CO32-),pc(Cd2+)=-pc(CO32-)+pKsp(CdCO3),同理对于Cd(OH)2:pc(Cd2+)=-2pc(OH-)+pKsp[Cd(OH)2],则斜率绝对值较大的Ⅰ对应Cd(OH)2,斜率绝对值较小的Ⅱ对应CdCO3;根据Z的坐标可以求出Ksp(CdCO3)=10-7×10-5=10-12、根据X的坐标可以求出Ksp[Cd(OH)2]=10-4×(10-5)2=10-14,A错误;pN越小N越大,Y点和溶解平衡点的c(CO32-)浓度相等时,Y点Cd2+浓度更大,则Y点为CdCO3的过饱和溶液,B错误;Z点c(Cd2+)=10-5mol·L-1>c(CO32-)=10-7mol·L-1,根据电荷守恒有,2c(Cd2+)+c(H+)=2c(CO32-)+c(HCO3-)+c(OH-),则c(H+)<c(HCO3-)+c(OH-),C正确;向CdCO3悬浊液中通入CO2气体,发生CdCO3+CO5.(双选)(2024·山东德州三模)298K时,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R、Al(NO3)3、Ce(NO3)3三种溶液。pM[p表示负对数,M表示c(HR)c(R-)、c(Al3+)、c(Ce3+)]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Ksp[Ce(OH)3]>Ksp[Al(OH)A.①代表滴定Ce(NO3)3溶液的变化关系B.调节pH=5时,溶液中Al3+完全沉淀C.滴定HR溶液至X点时,溶液中:c(Na+)>c(OH-)>c(H+)D.经计算,Al(OH)3不能完全溶于HR溶液答案:CD解析:Ce(OH)3和Al(OH)3的类型相同,用NaOH溶液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NO3)3、Ce(NO3)3溶液时pM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线应平行,则①和②表示滴定此两种溶液,③代表滴定HR溶液的变化关系;由于常温下Ksp[Ce(OH)3]>Ksp[Al(OH)3],故①代表滴定Al(NO3)3溶液的变化关系、②代表滴定Ce(NO3)3溶液的变化关系;由①的pH=4.1时pM=0可计算Ksp[Al(OH)3]=c(Al3+)·c3(OH-)=1×(10-1410-4.1)3=10-29.7,由②的pH=7.3时pM=0可计算Ksp[Ce(OH)3]=c(Ce3+)·c3(OH-)=1×(10-1410-7.3)3=10-20.1,由③的pH=5.5时pM=0可计算Ka(HR)=c(H+)·c(R-)c(HR)=10-5.5。根据分析,A项错误;调节pH=5时,溶液中c(Al3+)=Ksp[Al(OH)3]c3(OH-)=10-29.7(10-9)3mol·L-1=10-2.7Ksp[Al(OH)3]·Ka3(HR6.(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秦俑彩绘中含有难溶的铅白(PbCO3)和黄色的PbI2。常温下,PbCO3和PbI2在不同的溶液中分别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pM与pR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M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完全沉淀废液中的Pb2+,I-的效果不如COB.z点,Q=c(Pb2+)·c(CO32-)>KspC.Ksp(PbI2)的数量级为10-10D.PbI2(s)转化为PbCO3(s)的反应趋势很大答案:C解析:由Ksp(PbI2)=c(Pb2+)·c2(I-)和Ksp(PbCO3)=c(Pb2+)·c(CO32-)可知,PbI2中pM受pR的影响更大,故L1为PbI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pM与pR的关系曲线,L2为Pb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pM与pR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当c(Pb2+)相同时,c(CO32-)更小(即pR更大),故完全沉淀废液中的Pb2+,I-的效果不如CO32-,A正确;z点在曲线L2下方,溶液中PbCO3的浓度商大于PbCO3的溶度积,即Q=c(Pb2+)·c(CO32-)>Ksp(PbCO3),B正确;由点(0,8)可知,Ksp(PbI2)=c(Pb2+)·c2(I-)=10-8×12=10-8[或由点(4,0)可知,Ksp(PbI2)=c(Pb2+)·c2(I-)=1×(10-4)2=10-8],C错误;由点(0,13.1)[或点(13.1,0)]可知,Ksp(PbCO3)=c(Pb2+)·c(CO32-)=10-13.1×1=10-13.1,则反应PbI2(s)+CO32-(aq)PbCO3(s)+2I-(aq)的平衡常数K=7.(2024·江西景德镇第三次质检)常温下向CaC2O4饱和溶液(始终有CaC2O4固体存在)中滴加HCl溶液或者NaOH溶液调节pH,测得溶液中Ca2+浓度的对数lgc(Ca2+)与溶液的pH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已知H2C2O4的电离常数的负对数:pK1=1.25,pK2=4.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始终存在:2c(Ca2+)=c(C2O42-)+c(HC2O4-)+c(H2B.Ksp(CaC2O4)的数量级为10-8C.pH=7时,2c(Ca2+)+c(Na+)=2c(C2O42-)+c(HCD.A点时,c(Ca2+)>c(Cl-)答案:B解析:由元素守恒得,在溶液中始终存在:c(Ca2+)=c(C2O42-)+c(HC2O4-)+c(H2C2O4),A错误;由CaC2O4(s)Ca2+(aq)+C2O42-(aq),c(Ca2+)=c(C2O42-),Ksp(CaC2O4)=c(Ca2+)·c(C2O42-)=10-3.7×10-3.7=10-7.4,数量级为10-8,B正确;由电荷守恒得2c(Ca2+)+c(Na+)+c(H+)=2c(C2O42-)+c(HC2O4-)+c(OH-)+c(Cl-),pH=7时,c(H+)=c(OH-),故2c(Ca2+)+c(Na+)=2c(C2O42-)+c(HC2O4-)+c(Cl-),C错误;A点时,pH=2.75,c(Cl-)=c(H+)=10-2.75mol·L-1,8.(2024·山东菏泽一模)将CaCO3(s)或ZnCO3(s)悬浊液置于分压固定的CO2气相中,体系中pH与lgc关系如图所示。pH变化对H2CO3的浓度基本无影响。c为H2CO3、HCO3-、CO32-、Ca2+、Zn2+的浓度,单位为mol·L-1。已知:Ksp(CaCO3)>Ksp(ZnCO3),CO2(g)+H2O(l)HA.L1表示lgc(CO3B.c(CO32-)·c2(HC.CaCO3(s)+Zn2+(aq)ZnCO3(s)+Ca2+(aq),平衡常数K=102.5D.向a点溶液中加入ZnCl2,可以到达b点答案:B解析:分压固定的CO2气相中,使溶液中CO2浓度也相应固定,且pH变化对H2CO3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L3为H2CO3的浓度,随着pH逐渐增大,HCO3-、CO32-的浓度逐渐增大,且pH较小时HCO3-的浓度大于CO32-的浓度,所以L1表示HCO3-,L2表示CO32-;根据Ksp(CaCO3)>Ksp(ZnCO3)判断,L4为Ca2+的浓度,L5为Zn2+的浓度,A错误;由图可知L1和L3交于pH=6.4的点,此时c(H2CO3)=c(HCO3-),则Ka1(H2CO3)=c(H+)=10-6.4,同理L1和L2交点可求得Ka2(H2CO3)=c(H+)=10-10.3,c(CO32-)·c2(H+)c(H2CO3)=Ka1Ka2=10-10.3×10-6.4(mol·L-1)2=1×10-16.7(mol·L-1)2,B正确;通过b点数据可得lgc(Ca2+)=-3.2,与b点pH相同的L2上的点纵坐标为-5.3,即lgc(CO32-)=-5.3,故Ksp(CaCO3)=c(Ca2+)·c(CO32-)=10-3.2×10-5.3=10-8.5,L2和L5两线交点纵坐标为-5,即c(Zn2+)=c(CO32-)=10-5mol·L-1,故K(分值:30分)学生用书P277(选择题每小题3分)1.(2024·黑吉辽卷)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如图。结构1是钴硫化物晶胞的一部分,可代表其组成和结构;晶胞2是充电后的晶胞结构;所有晶胞均为立方晶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1钴硫化物的化学式为Co9S8B.晶胞2中S与S的最短距离为32C.晶胞2中距Li最近的S有4个D.晶胞2和晶胞3表示同一晶体答案:B解析:结构1中Co原子位于正方体的4个顶点和体内,Co原子个数为4×18+4=4.5,而S原子位于正方体的12个棱的中心和体心,S原子个数为12×14+1=4,则钴硫化物的化学式为Co9S8,A项正确;晶胞2中S和S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所以最短距离为22a,B项错误;根据晶胞2可知,Li处在S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的体心,所以距离Li最近的S有4个,C项正确;晶胞2和晶胞3中硫原子数均为4,Li原子数均为8,2.(2024·贵州六校联盟联考三)氮化钛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TiN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白球代表N,黑球代表Ti)。已知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2A.基态T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2B.晶体中距离N最近的N有6个C.该晶胞中含有6个Ti原子和4个N原子D.该晶胞中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1,0)答案:D解析:Ti是22号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A错误;N位于顶点和面心,晶体中距离N最近的N有12个,B错误;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棱上和体心的Ti原子个数为12×14+1=4,位于顶点和面心的N原子个数为8×18+6×12=4,C错误;结合a点分数坐标特点可知,该晶胞中b3.(2024·山东青岛三模)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钛酸钡晶体与[TiO(C2O4)2]2-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酸钡晶体中Ba和Ti的配位数分别为12和6B.[TiO(C2O4)2]2-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氢键、配位键C.[TiO(C2O4)2]2-中Ti的杂化方式为sp3D.1mol[TiO(C2O4)2]2-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5mol答案:A解析:由晶胞结构图可知,Ba位于晶胞体心,与其距离最近的是处于棱心的O且所有O到Ba的距离都相等,故Ba的配位数为12,Ti处于晶胞顶点,位于O形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故Ti的配位数为6,A正确;[TiO(C2O4)2]2-是阴离子,与阳离子Ba2+之间是离子键,[TiO(C2O4)2]2-中没有离子键,B错误;中心原子Ti原子不是正四面体结构,连接5个原子,不是sp3杂化,C错误;两个草酸根和中心原子Ti各形成两个配位键,是螯合作用,故1mol[TiO(C2O4)2]2-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4mol,D错误。4.(2024·吉林白山二模)铜的一种氯化物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体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B的原子坐标分别为(0,0,0)、(0.25,0.25,0.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2B.C的原子坐标为(0.25,0.75,0.75)C.该晶胞中铜的配位数为8D.A和B粒子之间的距离为14×3398答案:B解析:根据均摊法计算:氯位于顶点和面心,1个晶胞含8×18+6×12=4个氯,铜位于体内,1个晶胞含4个铜,故其化学式为CuCl,A项错误;由A、B原子坐标和晶胞图示可知,C原子位于体对角线14,坐标为(0.25,0.75,0.75),B项正确;1个铜与4个氯连接,配位数为4,C项错误;设晶胞参数为apm,1个晶胞含4个CuCl,则ρ=4×99.5NA×a3×1030,a=3398ρ×NA×1010,体对角线长为5.(双选)二维磁性材料卤化铬(CrXn)混合晶体结构如图,在纯氧中发生光氧化反应生成长链状CrOm和X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键中离子键占比百分数:CrCln>CrBrn>CrInB.n=m=3C.生成1molX—X转移3mol电子D.熔点:CrCln<CrBrn<CrIn答案:CD解析:电负性:Cl>Br>I,电负性差值越大,离子键的百分数越大,A正确;左侧图中有四个重复单元,每个单元内含2个Cr,Cl、Br、I数目为8×12+2=6,则n=3;同理,右侧图中每个单元内含1个Cr,O数目为2×12+2=3,m=3,B正确;CrXn中X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1molX—X转移2mol电子,C错误;CrXn阳离子相同,阴离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6.(2024·山东临沂二模)H2O2在催化剂中Fe元素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具有极强氧化活性的·OH,其在固态催化剂表面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每转移1mol电子,晶胞中产生1molO空位B.过程②中H2O2在O空位产生·OHC.催化过程中La3+的配位数不变D.相同条件下,LaFeO2.8比LaFeO2.6催化效果好答案:B解析:固体催化剂中含有Fe3+、Fe2+,如图转化①的过程可以描述为:H2O2失去电子被氧化为O2,Fe3+得到电子后被还原为Fe2+,晶体中部分O原子失去后形成氧空位,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要形成氧气,则需要转移2mol电子,才能形成1molO空位,故A错误;根据对①过程的分析,结合②流程可知,当进行此过程时,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同时H2O2在O空位产生·OH,B正确;LaFeO2.6与LaFeO2.8相互转出的过程中,La的配位数明显发生变化,C错误;设LaFeO2.6中Fe3+的数目为x,Fe2+的数目为1-x,La的化合价为+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即+3+3x+2(1-x)-2×2.6=0,解得x=0.2,则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1-0.2)=1∶4,根据上述的计算方法可知,LaFeO2.8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晶体LaFeO2.8中Fe2+的数目小于晶体LaFeO2.6,晶体中Fe2+的数目越多,与H2O2反应时生成的·OH越多,·OH将NO快速氧化为NO2、HNO3等物质的效果越好,所以LaFeO2.6的催化效果好,D错误。7.(2024·吉林省吉林地区三模)由Li、Al、Si构成的某三元化合物固态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中Li、Al、Si三种微粒的比例为1∶1∶1B.图中所指Si原子的坐标为(34C.晶体中与每个Al紧邻的Li为6个,与每个Si紧邻的Si为12个D.晶体中Al和Li构成CsCl型晶体结构,晶体中Al和Si构成金刚石型晶体结构答案:D解析:该晶胞中,Li原子个数=12×14+1=4,Al原子个数=8×18+6×12=4,Si原子个数=4,原子个数比为1∶1∶1,A正确;根据晶胞结构图可得,图中所指Si原子的坐标为(34,34,14),B正确;根据晶胞结构图可得,晶体中与每个Al距离最近的Li为6个,与每个Si距离最近的Si为12个,C正确;晶体中Al和Li构成NaCl型晶体结构,而CsCl型为体心结构8.(2024·甘肃张掖第三次诊断)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中18-冠-6通过离子键与K+作用,体现了超分子“分子识别”的特征B.图②物质相较NaBF4摩尔质量更大,具有更高的熔、沸点C.图③晶体磷化硼晶胞沿z轴方向上的投影图为D.图③晶胞参数为dnm,则晶体的密度为168NA×d3×10答案:D解析:图①中18-冠-6中不含有阴离子,与K+间不能形成离子键,应为18-冠-6通过配位键与K+作用,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